中階新熱門款 Samsung Galaxy A56 外觀、性能、續航、相機、開箱實測
人家常說「購機看指標」,照著大家的主流趨勢來挑選手機,自然是可以降低踩雷的風險,畢竟買的人多,如果產品有狀況的話,相信網路上也會有很多負面評價出現。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有款產品具備出色的銷量,而且穩定推出後續系列產品都還是廣受消費者歡迎,那表示這系列的產品確實值得信賴。
今天要跟大家開箱實測的就是這樣的一款產品,連續多年來都在台灣安卓銷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三星 A 系列新機 Galaxy A56,這回帶來比上一代更為簡約的外觀設計、同時在性能表現上也有所提升,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 Galaxy A56 是否也是一款值得各位入手的萬元等級中階機型。


▲要提到這幾年安卓陣營在台灣最熱賣的機型,絕對少不了三星的 A 系列,尤其像是 Galaxy A52、A53、A54、A55 這幾款都在台灣頗受歡迎,而今天要開箱的則是最新的 A56。
而這款手機上手的體驗也還不錯,機身尺寸為 162.2 x 77.5 x 7.4mm,搭配 198g 的重量,拿起來不會有那種旗艦拍照手機的厚重感,而且薄型的機身讓手持感加分許多,以我們平常拿習慣旗艦手機的人來說,拿到 A56 這種尺寸重量的手機會覺得「哇,真的好輕薄」。唯一讓我看起來比較在意的可能就是螢幕的邊框,因為官圖的螢幕邊框看起來很窄,但實際上還是有點份量的,尤其是在下邊寬部分,明顯比其他三邊還要來得粗,不過這款手機畢竟訂位中階,所以我們不會用對待旗艦機型的苛刻眼光來看待它。


▲在包裝盒的設計部分相當簡約,盒裝內也只有手機本體、type C 充電線、卡針以及幾張簡單的說明書,符合國際廠講究環保訴求的風格。


▲我覺得買中階手機挑三星有一個讓人安心的點,就是螢幕的顯示表現不會差到哪裡去,這塊 6.7 吋 1080 x 2340 解析度的螢幕還支援 120Hz 更新率與 1900 尼特最高亮度,我們實際在不同場景下使用,這塊螢幕都帶來不錯的體驗。

▲我們很喜歡這一次背蓋的簡約設計,而且拿掉了上一代 Bling Bling 的光澤感,我們原本是更喜歡那款綠色,沒想到實際拿到的鐵馬灰這種白中帶灰的顏色看起來很好看,整體的外觀質感更靠近高階機種一些。不過筆者個人比較喜歡上一代的孤島式鏡頭設計,這一代的鏡頭則是採用了膠囊設計,採用整塊深色的處理,沒有好或不好,就看各位看不看得習慣。

▲手機的按鍵都配置在寄生的右側,而且邊框在按鍵的區域還有做突起的設計,我們認為這樣的設計在摸黑的時候操作手機會提高正確拿對手機的位置,因此是帶有加分效果的。

▲手機的底部配有喇叭孔、麥克風收音孔、充電傳輸孔、以及 SIM 卡槽。

▲頂部只有兩個簡單的收音孔。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手機的邊框天線位置是有對稱的,這也為手機的外觀質感加了一些分數。

▲這一次的機身只有 7.4 mm,不過鏡頭突出還蠻明顯的,我個人有點不解為什麼這塊鏡頭模組跟機身之間的區域要做一個凹縫?或許是為了讓設計上更有質感?但我自己是覺得有了那個凹縫,好像會讓鏡頭模組變得更突兀。

▲SIM 卡槽支援實體雙 Nano SIM,沒有支援 eSIM。
▲我們透過影片的方式讓大家聽看看這款手機的雙喇叭表現。這款手機的喇叭音量很足夠,可是音質部分還是跟旗艦機種有些落差,像是低頻沒有這麼明顯,不過整體來說表現並不差/且放到最大聲也不會有破音的感覺。這部分我們建議大家可以戴上耳機來聽看看。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採用三星的處理器,但這款手機沒有莫名發熱的問題,就算我們連續跑上效能測試,機身也沒有嚴重過熱,這部分是我們對於使用三星處理器的手機會特別擔心的地方。
至於遊戲的部分幾乎都可以玩,平常跑一些不要太吃效能的遊戲基本都可以相當順暢,但畢竟這款手機定位中階,如果硬要玩大型遊戲,其流暢度自然沒有辦法跟旗艦機種相提並論。雖然我們相信各位在挑選中階手機的時候,其實不會把性能擺在第一優先的考量,不過這部分我們還是提供了這款手機的性能測試跑分給大家做參考。

▲Geekbench 測試結果與本機資訊。

▲PCmark 測試結果

▲3Dmark 測試結果。
Samsung A56 雖然機身還蠻薄的,跟上一代一樣都搭載 5000mAh 容量的電池,這部分我們也實際做了續航的測試給大家做參考。在續航測試的部分,我們將手機的螢幕亮度以及音量調整到 50% 左右,以 Wi-Fi 連網的方式連續播放一個小時的YouTube 1080p 畫質影片,並將手機關閉自動亮度,並且將螢幕的更新率設定為預設的最佳化(也就是有開啟120Hz的意思)。
連續播放一個小時的高畫質線上串流影片之後,手機的電量從 82%下降至 75%,下降了七個百分比,經過換算在滿電的情況下,手機大概可以連續觀看 14.3 個小時高畫質線上串流影片,跟原廠提供的數據落差好像有點大,只能說表現中規中矩,算是符合中階機種的水準,實測沒有特別突出。


▲實測結果,A56 在滿電的情況下,大概可以連續播放 14.3 個小時高畫質影片。
由於這樣的三鏡頭配置,主相機除了望遠拍攝的需求較嫌不足外,這款手機在夜拍跟微距上的成像表現都還令人滿意,稱得上相當實用。另外值得讚許的是,雖然這個手機才定位中階,但是錄影規格部分給的相對大方,前鏡頭、超廣角鏡頭與主鏡頭都能夠進行 4K 30fps 格式錄影。
另外,One UI 7 系統有針對相機功能的介面進行優化,像是把進入設定、閃光燈、倒數計時、比例/畫素、亮度與濾鏡風格調整都整合到拍照預覽畫面的右下方按鈕,這樣設計好處是單手操作就能完成大部分的設定,不用像以前要從上方下拉。另外這款手機的拍照模式也給得很豐富,像是專業模式、夜間模式、美食模式,甚至比較進階的縮時攝影、慢動作拍攝或雙鏡頭錄影都一應俱全。


▲Galaxy A56 主相機具備主鏡頭、超廣角鏡頭,以及一顆用於 3-5 公分拍攝的微距鏡頭,前相機則是 1200 萬畫素相機。

▲微距鏡頭實拍成像

▲前置鏡頭實拍成像
更多實拍成像:





▲雖然微距鏡頭跟超廣角鏡頭的規格一般,但它的主鏡頭不論在日、夜拍成像品質都蠻不錯的,而且就算在兩倍焦段下拍出來的照片畫質也相當細緻,表現有超過我們對中階機種的期待。
此外,我們認為三星的軟實力更是 A56 會受到青睞的一大關鍵,像是具備最新的 One UI 7,支援搜尋圈、圖橡皮擦這類的Google AI 應用,而且三星還提供長達六次的作業系統版本更新,這些都讓這款手機增添更多別的品牌中階機所缺少的優勢。
而且如果有在注意 A5X 系列機型的朋友們或許都有發現,雖然剛發表時候定價偏高,但市場價格很快就會來到萬元出頭的甜甜價。在綜合實用性規格、軟體服務與價格優勢後,等於也更直接提升這款手機但市場上的競爭力。

▲A 系列中階機特別受到歡迎,不單純只是硬體規格上的配置,三星的軟體應用以及後續更新服務,更是一大加分項目。
今天要跟大家開箱實測的就是這樣的一款產品,連續多年來都在台灣安卓銷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三星 A 系列新機 Galaxy A56,這回帶來比上一代更為簡約的外觀設計、同時在性能表現上也有所提升,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 Galaxy A56 是否也是一款值得各位入手的萬元等級中階機型。


▲要提到這幾年安卓陣營在台灣最熱賣的機型,絕對少不了三星的 A 系列,尤其像是 Galaxy A52、A53、A54、A55 這幾款都在台灣頗受歡迎,而今天要開箱的則是最新的 A56。
外觀與開箱
三星 A5X 系列之所以在台灣市場受到歡迎,在外觀設計部分或許佔有不小的因素。今天的 Galaxy A56 為例,我們拿到的顏色是鐵馬灰,是一款白種帶灰的顏色,它雖然是一款中階定位的機型,可是拿在手上你並不會覺得它帶有明顯的廉價感,尤其是在外觀設計風格相當簡約,而且延續自家高階款機型的元素,沒有那種莫名其妙又多餘的紋路或文字,讓這款手機質感硬是更勝其他同樣中階定位的機型。而這款手機上手的體驗也還不錯,機身尺寸為 162.2 x 77.5 x 7.4mm,搭配 198g 的重量,拿起來不會有那種旗艦拍照手機的厚重感,而且薄型的機身讓手持感加分許多,以我們平常拿習慣旗艦手機的人來說,拿到 A56 這種尺寸重量的手機會覺得「哇,真的好輕薄」。唯一讓我看起來比較在意的可能就是螢幕的邊框,因為官圖的螢幕邊框看起來很窄,但實際上還是有點份量的,尤其是在下邊寬部分,明顯比其他三邊還要來得粗,不過這款手機畢竟訂位中階,所以我們不會用對待旗艦機型的苛刻眼光來看待它。


▲在包裝盒的設計部分相當簡約,盒裝內也只有手機本體、type C 充電線、卡針以及幾張簡單的說明書,符合國際廠講究環保訴求的風格。


▲我覺得買中階手機挑三星有一個讓人安心的點,就是螢幕的顯示表現不會差到哪裡去,這塊 6.7 吋 1080 x 2340 解析度的螢幕還支援 120Hz 更新率與 1900 尼特最高亮度,我們實際在不同場景下使用,這塊螢幕都帶來不錯的體驗。

▲我們很喜歡這一次背蓋的簡約設計,而且拿掉了上一代 Bling Bling 的光澤感,我們原本是更喜歡那款綠色,沒想到實際拿到的鐵馬灰這種白中帶灰的顏色看起來很好看,整體的外觀質感更靠近高階機種一些。不過筆者個人比較喜歡上一代的孤島式鏡頭設計,這一代的鏡頭則是採用了膠囊設計,採用整塊深色的處理,沒有好或不好,就看各位看不看得習慣。

▲手機的按鍵都配置在寄生的右側,而且邊框在按鍵的區域還有做突起的設計,我們認為這樣的設計在摸黑的時候操作手機會提高正確拿對手機的位置,因此是帶有加分效果的。

▲手機的底部配有喇叭孔、麥克風收音孔、充電傳輸孔、以及 SIM 卡槽。

▲頂部只有兩個簡單的收音孔。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手機的邊框天線位置是有對稱的,這也為手機的外觀質感加了一些分數。

▲這一次的機身只有 7.4 mm,不過鏡頭突出還蠻明顯的,我個人有點不解為什麼這塊鏡頭模組跟機身之間的區域要做一個凹縫?或許是為了讓設計上更有質感?但我自己是覺得有了那個凹縫,好像會讓鏡頭模組變得更突兀。

▲SIM 卡槽支援實體雙 Nano SIM,沒有支援 eSIM。
▲我們透過影片的方式讓大家聽看看這款手機的雙喇叭表現。這款手機的喇叭音量很足夠,可是音質部分還是跟旗艦機種有些落差,像是低頻沒有這麼明顯,不過整體來說表現並不差/且放到最大聲也不會有破音的感覺。這部分我們建議大家可以戴上耳機來聽看看。
性能與續航
Samsung Galaxy A56 搭載四奈米製程的 Exynos 1580 晶片組,而我們拿到了這個測試機是 8GB RAM/256 GB ROM 配置,在我們實際使用過程,這款手機的流暢度體驗是相當流暢的,像是平常的快速操作,或者是一口氣開了蠻多 APP,都沒有出現明顯的卡頓。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採用三星的處理器,但這款手機沒有莫名發熱的問題,就算我們連續跑上效能測試,機身也沒有嚴重過熱,這部分是我們對於使用三星處理器的手機會特別擔心的地方。
至於遊戲的部分幾乎都可以玩,平常跑一些不要太吃效能的遊戲基本都可以相當順暢,但畢竟這款手機定位中階,如果硬要玩大型遊戲,其流暢度自然沒有辦法跟旗艦機種相提並論。雖然我們相信各位在挑選中階手機的時候,其實不會把性能擺在第一優先的考量,不過這部分我們還是提供了這款手機的性能測試跑分給大家做參考。


▲Geekbench 測試結果與本機資訊。


▲PCmark 測試結果


▲3Dmark 測試結果。
Samsung A56 雖然機身還蠻薄的,跟上一代一樣都搭載 5000mAh 容量的電池,這部分我們也實際做了續航的測試給大家做參考。在續航測試的部分,我們將手機的螢幕亮度以及音量調整到 50% 左右,以 Wi-Fi 連網的方式連續播放一個小時的YouTube 1080p 畫質影片,並將手機關閉自動亮度,並且將螢幕的更新率設定為預設的最佳化(也就是有開啟120Hz的意思)。
連續播放一個小時的高畫質線上串流影片之後,手機的電量從 82%下降至 75%,下降了七個百分比,經過換算在滿電的情況下,手機大概可以連續觀看 14.3 個小時高畫質線上串流影片,跟原廠提供的數據落差好像有點大,只能說表現中規中矩,算是符合中階機種的水準,實測沒有特別突出。


▲實測結果,A56 在滿電的情況下,大概可以連續播放 14.3 個小時高畫質影片。
相機功能
在相機的部分,Samsung Galaxy A56 主相機搭載了一顆 5000 萬畫素主鏡頭,感光元件尺寸來到 1/1.56 吋,且光圈來到 F1.8。同時擁有一顆 1200 萬畫素的望遠鏡頭,以及一顆 500 萬畫素的微距鏡頭,至於前鏡頭則是一顆升級後的 1200 萬畫素的自拍鏡頭,可惜的是依然沒有支援自動對焦。由於這樣的三鏡頭配置,主相機除了望遠拍攝的需求較嫌不足外,這款手機在夜拍跟微距上的成像表現都還令人滿意,稱得上相當實用。另外值得讚許的是,雖然這個手機才定位中階,但是錄影規格部分給的相對大方,前鏡頭、超廣角鏡頭與主鏡頭都能夠進行 4K 30fps 格式錄影。
另外,One UI 7 系統有針對相機功能的介面進行優化,像是把進入設定、閃光燈、倒數計時、比例/畫素、亮度與濾鏡風格調整都整合到拍照預覽畫面的右下方按鈕,這樣設計好處是單手操作就能完成大部分的設定,不用像以前要從上方下拉。另外這款手機的拍照模式也給得很豐富,像是專業模式、夜間模式、美食模式,甚至比較進階的縮時攝影、慢動作拍攝或雙鏡頭錄影都一應俱全。


▲Galaxy A56 主相機具備主鏡頭、超廣角鏡頭,以及一顆用於 3-5 公分拍攝的微距鏡頭,前相機則是 1200 萬畫素相機。


▲微距鏡頭實拍成像


▲前置鏡頭實拍成像
更多實拍成像:










▲雖然微距鏡頭跟超廣角鏡頭的規格一般,但它的主鏡頭不論在日、夜拍成像品質都蠻不錯的,而且就算在兩倍焦段下拍出來的照片畫質也相當細緻,表現有超過我們對中階機種的期待。
結語:軟體實力與更新服務兼具的優質中階機
通過以上的測試,可以發現 Galaxy A56 身為一款中階機,各方面表現其實都還蠻符合期待,像是好看外觀設計、足夠的性能表現、不錯的拍照效果,而且像是 IP67 防水防塵這種相當實用的設計加分項目也都有支援。此外,我們認為三星的軟實力更是 A56 會受到青睞的一大關鍵,像是具備最新的 One UI 7,支援搜尋圈、圖橡皮擦這類的Google AI 應用,而且三星還提供長達六次的作業系統版本更新,這些都讓這款手機增添更多別的品牌中階機所缺少的優勢。
而且如果有在注意 A5X 系列機型的朋友們或許都有發現,雖然剛發表時候定價偏高,但市場價格很快就會來到萬元出頭的甜甜價。在綜合實用性規格、軟體服務與價格優勢後,等於也更直接提升這款手機但市場上的競爭力。

▲A 系列中階機特別受到歡迎,不單純只是硬體規格上的配置,三星的軟體應用以及後續更新服務,更是一大加分項目。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