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眼看/大螢幕放進小巧機身、靠臉解鎖的 iPhone X

管理員 | Apple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作為iPhone上市10週年紀念機種,同時似乎也為了呼應蘋果前執行長Steve Jobs以第一款iPhone改變手機使用模式,iPhone X雖然與iPhone 8系列機種同樣採用前後玻璃、金屬框體設計,但側邊質感卻似乎與第一款iPhone相似。而此次最大改變,則是取消Home鍵設計,並且將5.8吋OLED螢幕可放進約5吋左右機身,同時透過全新臉部識別功能Face ID取代原本Touch ID指紋辨識功能。

01.jpg

導入5.8吋全尺寸螢幕之餘,為了達成全尺寸螢幕使用模式,iPhone X將原本Home鍵設計移除,改以全新視訊鏡頭模組使用的Face ID臉部識別功能取代,而原本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也隨著Home鍵移除而取消,變成僅能仰賴臉部識別方式解鎖,或是取代原本以指紋識別身分的使用模式。

相比Touch ID指紋辨識功能錯誤率僅為5萬分之1,蘋果說明以3D景深紅外線鏡頭模組分析的Face ID識別錯誤率僅在100萬分之1,即便是雙胞胎身分也能正確分辨,其中便是導入基於類神經網絡架構的深度學習技術,並且配合A11 Bionic處理器運算效能提供在短時間內完成身分識別效果,無論使用者改變造型、配戴眼鏡等配件,或是身處於暗光環境都能透過Face ID正確識別身分。

除此之外,Face ID設計也透過硬體加密方式確保使用者個人臉譜資訊不致於外洩,並且藉此保證以臉譜作為裝置解鎖不會賠上隱私與裝置安全。而藉由Face ID解鎖與身分驗證,使用者依然可正常使用Apple Pay或網站登入等服務。



而由於移除Home鍵,使得不少操作介面多少受到影響,例如原本透過Home鍵喚醒螢幕的動作,日後僅能透過輕敲螢幕、傾斜機身,或是壓按電源鍵完成,而原本螢幕截圖的組合鍵也將改成電源鍵+音量降低鍵,而返回主畫面則必須透過從螢幕下方往上滑動手勢完成,切換多工則必須透過壓按螢幕拖曳手勢進行切換,或是將執行App移除。

而Face ID技術,其實也帶來全新應用,例如結合iMessage的動態表情貼圖將可配合使用者臉部動作做出對應表情表情,或是透過擴增實境方式幫使用者變臉,甚至應用在自拍軟體上預期將可加入更多細緻後製,並非僅能應用在裝置解鎖或身分識別。

硬體規格部分,iPhone X在採用A11 Bionic處理器之餘,更首度加入自製GPU設計,意味正式宣告過去與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之間合作確實已經結束,蘋果也成為可完整設計處理器晶片廠商,並且加入Qi規格無線充電、藍牙5.0等規格。



至於相機部分,iPhone X採用的垂直排列雙鏡頭主相機模組,其實是配合機身內部天線排列,以及部分內部元件設計改變,同時採垂直排列的鏡頭模組更可在橫向拍照時減少手指擋住鏡頭情況。而規格則分別採用雙1200萬畫素、廣角與遠焦鏡頭的組合,此次更讓兩組鏡頭均對應光學防手震,700萬畫素的TrueDepth前置鏡頭更可藉由景深偵測功能對應人像模式拍攝,並且進一步支援人像光影拍攝模式。

此外,由於採用A11 Bionic處理器提供充足運算效能,iPhone X更藉由支援識別景深等資訊的雙鏡頭模組,對應更穩定、正確的擴增實境體驗,讓擴增實境虛擬物件能以更正確位置、互動方式於螢幕上呈現。

儲存容量部分,iPhone X同樣提供64GB與256GB規格,分別推出銀、黑兩款配色,並且將在10月27日開放預購,預計11月3日開放銷售,建議售價則將從999美元起跳,台灣地區建議售價則是新台幣35900元與41500元,成為有史以來最貴的iPhone機種。

最後針對新機命名方式,雖然可以理解羅馬數字的10恰好為「X」,而「X」其實也有未知含意在內,恰好呼應蘋果在此款新機內加入許多新功能、介面設計的作法,或許也希望能再以新款iPhone聲明蘋果強調的創新能力。

不過,在此次推出iPhone 8與iPhone X之後,許多人也開始關注蘋果下一款iPhone如何命名,討論明年推出新機是否計畫進展到iPhone 9。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延伸閱讀:
不斷更新!一起來看 2017 新 iPhone 發表會圖文直播吧!
iPhone X 發表,你一定要知道的 8 個新亮點
玻璃機背、新處理器、支援無線充電,iPhone 8、iPhone 8 Plus 雙機發表

 

Mashdigi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