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5 測試連載 (1):兩代對比、簡單試玩
外形:輕、薄 手感非常好
首先談談外觀,iPhone 5 用上全新設計,在螢幕加大為 4 吋的情況下,機身長了 1cm 左右,但厚度方面比上一代薄了 18%,只有 7.6 mm 的厚度;第一次拿在手上真是非常驚訝,因為明明是機身大了,卻比上一代輕得多。機身仍然以鋁合金和玻璃為主,對於喜歡金屬質感的 Eddie 來說是個加分點。
而背面則變成了三截設計,中間的是磨沙質感的金屬,而上下的地方和上代 iPhone 的背面差不多,是玻璃質感。這個設計在網路上評價毀譽參半,有人認為破壞了統一感,也有人認為這種設計非常有創意。總體來說,這個設計版主認為不壞,看起來其實沒那麼強烈的金屬感覺,比較低調,但如果你之前用過 iPhone 4 / 4S,看到 iPhone 5 應該也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 黑色和白色的 iPhone 5 ,黑色機感覺其實有點類似碳纖的質感,相當有型,而白色的銀色邊則有點日系風,不知大家喜歡哪一種呢?
▲拍出來不太能看到背後的色差,其實中間的顏色是銀色磨沙面,而上下是白色。
▲ Eddie 第一時間拿出自己的 Lumia 800 來比厚度,12.1 mm 對比 7.8 mm,可以見到 iPhone 的確很輕薄。
▲當然少不了與 iPhone 4s 比一比厚度,就是薄了 18% ,可以看到有一層的差別,而銀色的斜面邊亦非常具質感。
▲據說 iPhone 5 的金屬邊是以鑽石切割,放大看也見到做工非常精細。
▲黑色機身的邊框比較低調,但摸上去也會感受到同樣質感。
▲機身左側仍然有靜音鍵和音量調校鍵
▲ 和上一代併排,版主故意把 iPhone 5 拿低一點,如果不仔細看,也分不出兩台手機的分別吧。
▲放在桌上看,明顯看出新 iPhone 長了一些
▲另一張比較。其實遠看的差別真的不明顯,但拿上手是另一回事。
▲背面有相機、 LED 補光燈和銀色的蘋果 LOGO
新連接埠 Lightning
這次 Apple 推出 iPhone 5 ,除了機身的改變外,亦捨棄了自 2003 年開始使用的 30 針 Dock 插頭,轉用全新的 8 針 Lightning 連接埠,大幅縮小體積。在試玩前版主總覺得這種接線應該很容易脫落,但其實原來連接插頭的側邊有小凹槽,可以卡住機身,所以這問題還好;但它的連接埠針腳外露,容易被水滴、灰塵、或是其他髒污沾到而影響連接,長久下來可能是個問題,使用時最好注意一下,必要時做一些清潔針腳的動作。
▲8 針訊號接口,所有電子接腳都是外露的,長期使用下有機會沾染汙垢而導致接觸不良。
▲ 插頭側邊有凹糟,可以卡住機身
新 iPhone 功能牛刀小試
除了外觀外, iPhone 5 在功能上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明顯的是 Apple 一直沿用的 3.5 吋螢幕終於肯「加碼」到更大的 4 吋了,在瀏覽網頁上配合 Safari 的全螢幕功能,的確可以看到更多的內容,比以前更方便。但在瀏覽圖片方面因為只是改變螢幕比例,在橫向螢幕時看橫幅相片反而更加小了。
▲4 吋螢幕加上 Safari 最新的全螢幕功能,可以看到更多的網頁內容。
▲ iPhone 5 有個奇怪地方,用內建相機照相後再觀看照片,並不是預設全螢幕觀看,兩旁會有黑邊。
▲上面兩張圖,大家又猜不猜得出哪張是 iPhone 4s 哪張是 iPhone 5 呢? 答案是上面那張是 iPhone 5,下面的是 iPhone 4S ,可以看出兩者的螢幕細膩度差不多,肉眼難以分得清楚。
速度對比、全景實拍
iPhone 5 用上全新的 A6 CPU ,網上已經有消息指這塊處理器不是用上 Cortex A15 架構,而是蘋果自家設計,希望在效能和耗電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平衡,我們也為大家做了一段測試,是 iPhone 4S 上網與 iPhone 5 上網,瀏覽頁面的速度,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參考以下影片。
▲ 左是 iPhone 5、右是 iPhone 4S
相機方面,iPhone 5 主相機仍然是 800 萬畫素,並加入全新的全景拍攝功能。雖然全景拍攝在 Android 手機已經的非常普及了(即使連 Windows Phone 也早有相關支援了),但多一個功能總比沒有好吧。另外前置相機則增強為 120 萬畫素,拍攝時比上一代清晰得多,這方面 ePirce 之後再作詳細測試。
▲ iPhone 5 拍的全景相片,仔細看就可發覺其實拼接得還不錯。
iOS 6 簡單測試
在硬體以外, Apple 也推出全新的 iOS 6 作業系統。重點內容包括採用自家地圖而放棄了一直以來的 Google Map、 Google 亦為 iOS 6 推出了全新的 Youtube(iOS 6 本身沒有預載 Youtube);另外加入了 Facebook、新浪微博分享功能,而自 iPhone 4S 推出的 Siri 終於支援中文(粵語和國語),某些程式的介面亦有所改變,詳細功能版主之後亦會為大家慢慢試,現在先談談這幾個更新重點。
首先要提的是 Apple 推出的自家地圖,和 Google 地圖相比,資料的確比較簡單,雖然有中文圖資,但少掉許多地標、店家標示,無法使用導航以及大眾運輸路線規劃功能,而且不只是香港台灣,連西方國家用戶也都在抱怨,顯示這個地圖的資料庫仍然在起步狀態,有待一段時間做後續改善。如果你不習慣或不想用 Apple 地圖的話,目前 Google 地圖還沒有推出 iOS App,大家可以先用 Google 地圖的網頁版,只要在 Safari 中到 Google Map 網頁,再選加入主畫面就可以製造一個 Google 地圖的 web app 了,而定位,路線等大部份功能在 Web Apps 上仍然可用,大家不用太擔心。
至於社交方面的確是非常方便,可以在地圖中直接打卡到不同社交網站,分享自己的位置。而分享相片時也可更快的完成,說到底,這些社交整合的功能在 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平台也已經有了,不是什麼的新鮮事。即便如此,這功能也是十分實用。
Siri 方面,版主還是那一句:認真就輸了。 以現在的中文支援度來說,太複雜的指令 Siri 還是不能完成,只能幫你利用 Google Search 找尋答案,而香港、台灣本地的資料庫亦不足,連找尋簡單的 Starbucks、麥當勞也找不到(因為 Apple Map 仍然沒有餐廳資訊)。聲控助手的功能,要完全實用化,還要等等吧。
▲ Apple 地圖上的資料很簡單, 只有簡單的交通資料,大部份更是以英文表示。 香港與台灣地圖暫時亦不支援 3D 功能,Google 地圖的街景視圖,在 Apple 地圖當然也沒有類似的服務。
▲ 相比之下, Google Map 資訊比較齊全,附近餐廳,大廈,旅館的資料都一應俱全。Google Map 提供交通資訊 相當詳細,連在哪一個站轉車也有。
▲ 而 Apple 地圖暫時只支援行車路線, 公共交通方面 Apple Map 會連結至其他的導航應用程式,當然導航功能也是沒有的。
▲ 可以分享相片到 Twitter、 Facebook 和微博上,而相片大量分享只支援 Facebook ,用戶可以在設定中加入不同社交網站的帳號
▲ Siri 加入對中文的支援 ,版主簡單試了一下,對於一些簡單的指令 Siri 也能處理。但仍然是因為本地資料庫不足,版主說:「我餓了」的時侯 SIRI 也無法找到餐廳。
小結:全新感覺的 iPhone
很多人覺得自 iPhone 4 以來, iOS 平台已經沒有什麼大的突破。的確,iPhone 5 硬體上仍然是用雙核心處理器, 800 萬畫素相機;但實際玩過的感覺相當不同,首先在外型設計上有著耳目一新的感覺,拿上手也感覺非常輕薄,比上一代更好。軟體和介面部分也有更新,包括 Safari 的全螢幕模式和社交網路分享支援的確非常實用,要說比較差的就是他們自家的地圖了,Siri 中文化的支援度也有進步的空間。這次只是一個簡略的報告,我們之後還會陸續有評測報告推出,敬請大家持續鎖定。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