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刮纖薄金屬機身:HTC One S 開箱測試
因為薄型機總給人一種與高科技相結合的印象,所以打從 One S 發表的時候,筆者就對它的超薄機身非常感興趣,不過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過於打造 One S 特殊金屬機身的微弧氧化技術,其標榜耐用抗刮且高硬度的特性,在維持 One S 在纖薄的外型下,更能帶來強悍的耐用度。而今天,筆者就要帶著各位來測試這款特色頗為突出的 One S,究竟在各方面的綜合表現下,One S 是否仍然讓大家感到滿意呢?
簡約環保的包裝與圓弧卻硬朗的外觀設計
One S 與這幾款 One 系列手機相同,都保留了相同的外包裝設計元素,那就是環保簡約的盒裝設計。個人還蠻偏好的這種包裝設計,雖然以美感來說稍嫌不足,但包裝就是開封後完全用不到的東西,能做到簡化以環保的角度去看倒是好事一件;至於隨貨的配件,沒有太大驚喜,同樣是附有原廠耳機、傳輸線與變壓器。
在外觀設計部分,機身正面則跟 One X 帶著一些類似的元素,圓弧中帶著線條感的設計,一眼就能看出是 HTC 的風格,不過在機身背面 One S 則採用了微弧氧化技術的金屬機身設計,整體設計感比起 One X,更有一種剛毅強硬的感覺,而這次筆者拿到的則是漸層灰款式的 One S,漸層的柔和感加上強硬的金屬材質,帶出一種難以形容的衝突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結合,很美!
▲One S 擁有 4.3 吋的螢幕大小,在機身比例上不算太擁擠,不過整片鏡面玻璃,讓 One S 有種螢幕特大的視覺效果。
▲和 One X 一樣,同樣配有耳機、傳輸線及變壓器,這款變壓器的輸出電量也和 One X 同樣為 1A。
▲由於比 One X 小了一號,握在手上的感覺也順手許多,加上 One S 薄度,讓單手駕馭相對簡單。
▲而 One S 和 One X 一樣,通話音量挺不錯的,聲音夠大!不過旁邊的視訊鏡頭內凹設計,到是有個小缺點,非常容易堆積灰塵,而且不是那麼好清乾淨。
▲ One S 實體按鍵配至非常精簡,在機身右側僅配置了音量鍵。
▲ 機身左側部分也僅有 Micro USB 孔。
▲不過在頂蓋的部分就顯得比較熱鬧一些,配置了電源鍵、降噪麥克風孔、3.5mm 音源孔,正中央的縫縫,就是開啟頂蓋的施力處。
▲機底的地方則是只有收音麥克風。
▲噢,美背現身,不得不說這個漸層色的金屬背蓋真的是搶眼又耐看,上方框上藍色圈的則是與 One X 同樣強勁的 800 萬畫素相機與補光燈;下方則是 One S 的外放喇叭孔,聲音夠大,與 One X 差異不大。
▲打開頂蓋之後,就可以與鏡頭邊框一樣同為藍色的內裝,同時,安裝 SIM 卡的地方也在這邊喔!
優越的跑分與系統效能表現
雖然 One S 上市時,歷經了一場風雨交加的「換心事件」,對於高通 S3 和 S4 的 CPU 之間的差異有興趣的朋友,很容易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文章。對此,HTC 的說法是:提供用戶與 S4 CPU 相同的體驗,無論大家接不接受,但說實話,One S 在實際使用上的速度也算不錯(但我沒說有比 S4 版的好喔 XD,因為沒用過國外版本),無論瀏覽網頁、開啟圖片、執行 Apps 都有很棒的表現,使用上也沒有遇到明顯的頓挫感。這部分不免俗測試了幾款 Apps 跑分,也提供瀏覽網頁和圖片的實際操作影片給各位讀者們做參考唷。
▲One S 和 One X 一樣,採用 Android 4.0 系統版本搭配 HTC Sense 4.0,在操作上應該不會覺得陌生才是。
▲採用 Android 4.0 的順暢度是有目共睹,在單核心的 One V 身上就有不錯的表現,在 One S 上更不在話下。
▲One S 採用 1.7GHz 雙核 CPU,在安兔兔的測試下,跑出優異的 7165 分。
▲在 Quadrent 測試下,跑出的 3771 分。
▲Vellamo 跑分為 1807 分,在排名上竟然還超越 One X。(驚)
▲ 實際操作網路瀏覽順暢度影片
▲ 實際操作圖片瀏覽流暢度影片
Beatsaudio 加持的音樂表現
HTC One 系列手機的 一大特點就是,都支援了 Beats 音效技術,不僅讓 One 系列手機在音樂表現上有更優異的效果,在外放音量部分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次 One S 的外放音量也挺讓人滿意,音量部分與 One X 相當,在室內場合可以說是綽綽有餘了。
▲ 進入音樂界面之後,One S 的音樂播放介面可以幫你劃分出手機本身的音樂、或者 Apps 上的音樂。至於音樂的分類,同樣可以依照演出者、專輯、歌曲等方式做顯示,方便使用者選擇。
▲ 至於音樂的分類,同樣可以依照演出者、專輯、歌曲等方式做顯示,方便使用者選擇。播放方式也可以依各人喜好做選擇。
▲在播放中按下選單,則可以看到更多功能設定,包括音效強化器和更新專輯封面功能。筆者覺得這個更新專輯封面很好用,如果你的音樂剛好是沒有專輯封面的,按下後,One S 就會自動幫你做更新,聽音樂的時候就可以有美美的專輯封面顯示。
▲更新專輯封面時,他會從資料庫為你的音樂做資料更新,所以會需要一點時間。不過特別的是,以往在 One X 身上可以看到的滿滿整頁等化器,在 One S 身上卻只剩下啟用與停用 Beats 音效的兩個選項。而經筆者測試後,One X 一但升級目前最新版韌體,等化器設定部分就會與 One S 相同,只剩下開啟與關閉 Beats 音效者兩個選項 ,這部分對於重視音場效果的朋友倒是有點可惜。
強大且表現優異的相機功能
One 系列智慧型手機另一項優良的基因,就是其強大的 800 萬畫素照相功能,除了主打的連拍功能及 2.0 大光圈之外,由於可以選擇的細部設定相當多,你可以在實際使用下感受到 One S 的相機功能的豐富性,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可以在 One 系列手機上找到很多拍照的樂趣。
此外,筆者不僅將試用期間所拍的一些照片整理給大家看,也分享一個特別的夜拍方法給各位,那就是善用 HDR 功能來夜拍,可以讓手機拍出意想不到的夜拍效果喔,快一起看下去吧。
▲相機介面部分,One S 與 One X 沒有什麼差異,非常豐富的細節設定都可以自己做選擇。
▲ 拍照解析度的設定 ▲ 錄影解析度的設定
▲影像調整設定 ▲ ISO 值設定
▲ 包含主打的 99 連拍功能 ▲ 就連臉部偵測也是 One S 支援的喔
▲ 錄影設定 ▲ 快門聲音也可以選擇是否關閉
▲場景模式,包含HDR、全景、近拍、低光源等等。
▲ 喜歡玩特殊效果的人,One S 也可以滿足你,包含扭曲、單色、灰階、負片等等,可玩性超高。
實際成像分享:
(一) 前置鏡頭
(二) 後置鏡頭
日間場景
夜間場景
(三) 善用 HDR 拍攝夜拍
喜歡攝影的高手可能早就發現這功能了,不過筆者還是在這邊與各位做個分享。以往我們通常將 HDR 功能用在亮度反差很大的場景 ( 例如逆光情況下 ),至於 HDR 拍照的原理就是按下快門的同時捕捉兩張照片,並且分析其亮暗部,最後合成一張亮暗度均衡的照片,而夜拍的時候開啟 HDR 的好處就在於因為它是兩張合成,所以雜訊部分就會相對降低,在夜拍時能夠拍出更高品質的夜景照片,但各位一定要記得,想成功開啟 HDR 功能拍照的先決條件就是千萬要 Hold 住,並善用現場的支撐物當腳架用,一點手震都不能有喔,不然就會拍出晃動的影像。
以下各有成功與失敗的範例給各位做參考,有機會你們一定要試試看。( 可點圖放大喔)
▲ 未開啟HDR ▲ 開啟HDR後:亮度明顯增加,細節也非常清楚,大成功
▲ 未開啟HDR ▲ 開啟HDR:連天空的細節都出來了
▲開啟HDR,手震 + 有人經過,失敗 ▲ 開啟HDR:這張超清晰,開心!
(四) 錄影成相
同門兄弟相見歡: One S 與 One X 的螢幕比較
看完了一連串 One S 的介紹,不少朋友接下來想知道的應該是 One S 採用 Pentile 排序的螢幕的表現,這部分我們現場請到同門師兄 One X,而 One X 在螢幕上超細緻的優異表現相信是有目共睹,我們也將透過以下比較的圖片,也讓各位更能清楚了解兩支手機在螢幕上的差異性。
▲首先,看到的是螢幕大小,左邊是 4.3 吋 540x 960 解析度的 One S,右邊是 4.7 吋 720 x 1280 解析度的 One X。
▲題外話,One X 已經夠薄了,但是 One S 的 7.8mm 更是纖細啊!
第一關:解析度比較
這部分我們用剪裁與圓圖放大的方式,來檢視解析度方面的差異
▲上圖的原圖裁切:One X 部分 ▲ 上圖的原圖裁切:One S 部分
▲瀏覽相同網頁時,One X 的字體當然是比較大一點,不過在清晰度部分也是優異不少。( 點圖可放大 )
第二關:顯色色較
這部分我們以兩款手機開啟相同的原廠圖片來比較顯色方面的差異。
▲ 以這張照片來說,可以看出 One S 的色彩濃度高很多,對比度方面也比較明顯,這就是 AMOLED 的特性。
▲ 可以看出雖然解析度較低,但是One S 在顯色上相對比較濃郁,這部分無關優劣,單純依個人的喜好取決。
結語
One S 在台上市時,經歷了一場「換心事件」的風風雨雨,不滿的聲音多少也模糊了 One S 的焦點,當然筆者也非常期待 One S 可以搭載 S4 處理器,但採用高通 S3 處理器還是讓 One S 有不錯的表現, 強悍的相機功能與輕薄堅固又耐刮的金屬材質更是讓 One S 加分不少。
不過特別要提的是,由於在這段時間使用過不少款 720P 解析度螢幕的智慧型手機,初見 One S 的時候,確實感覺到螢幕顆粒相對明顯許多,但好在濃郁的顯色風格有讓螢幕顯得討喜,如果你也是此所顧慮的朋友不妨找個時間到 HTC 門市好好的檢視一下。
平心而論,這段期間試用後,我認為 One S 是一支綜合表現蠻不錯的手機,未來當價格走到一個更穩定的空間後,相信消費者的接受度一定會更高的!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