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嫡系大摺疊:Google Pixel 10 Pro Fold 外觀、影音、性能、續航、相機、開箱實測
要說到摺疊手機,Google 在款式和研發上或許不及其他更早推出摺疊手機的大廠,但畢竟 Google 具有軟體上的絕對優勢,因此每年推出的摺疊機還是受到很多科技迷的關注。尤其是今年的 Pixel 10 Pro Fold,它是 Google 旗下的第三款摺疊機,雖然外觀跟上一代差異並不大,但它特別受到矚目的原因包含所搭載的 Tensor G5 一改過去都搭載由三星代工,而是首款由台積電三奈米製程所打造的晶片組。而且它還是 Google 第一款完整支援 IP68 防水防塵機身設計的摺疊機,因此可以稱得上是一款由裡到外都有重大提升的代表作。
今天我們就要透過深入試用的各項測試,來帶大家更進一步了解這款 Google 大摺疊機,包含改用台積電製程後的晶片後,是否帶來哪些好處?以及貴為 Google 嫡系血親在使用上能帶哪些更具優勢的 AI 應用?對於還在考慮選擇哪一款摺疊手機的讀者來說,本文勢必能為各位帶來更多實用的參考價值。


▲要說到現階段大摺疊機的選擇還不算少,但如果考量到軟體更新以及 AI 應用的話,那 Google 推出的嫡系機種自然會更具有優勢,今天就要帶大家進行 Pixel 10 Pro Fold 的開箱實測。
但如果眼光朝向今年的其他大廠的大摺疊手機,如三星的 Z Fold 7 或者 vivo 的 X Fold 5,就會發現 Pixel 10 Pro Fold 顯得落後,不僅是當中機身最重,機身尺寸也是最厚的的一款,相較之下宛如拿 2024 年的技術在跟 2025 年的機種比較,這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看,絕對是 Google 的一大硬傷。

▲這次 Pixel 10 Pro Fold 配色取名為月岩灰,實際上是一種灰中帶點淡藍的配色,看起來很有科技感,算是一種第一眼看了討喜,但也還蠻耐看的配色。

▲盒裝內配件除了手機本體之外,還有 type C 接頭的充電傳輸線、卡針以及簡單的說明書

▲外螢幕的部分,因為螢幕邊框變得比上一代窄,因此在機身尺寸沒什麼變化之下,外螢幕尺寸從上一代的 6.3 吋,提升為 6.4 吋。但這個邊框如果相較於 Z Fold 7 和 X Fold 5 ,就顯得不算特別窄。

▲機身背蓋的設計也延續了上一代的風格,左上角的鏡頭模組看起來有點像莎莉的嘴巴,整體來說設計是相對簡約低調的,個人覺得是有辨識度且還蠻好看的。

▲比較可惜的地方,就是這一次的機身厚度並沒有變得更纖薄,維持在展開後 5.2mm,摺疊後 10.8mm 的尺寸。不過在測試的期間,可以感受到這一次的轉軸質感相當好,跟三星的摺疊機一樣,其轉軸可以在大部分的角度做懸停,用起來特別扎實、可靠。

▲摺疊後的機身右側有電源鍵與音量鍵的配置,其中的電源鍵結合指紋辨識,配置的位置很符合一般手持情況下拇指的區域,使用上還蠻順手的。只是這款摺疊機跟其他的 Google 手機一樣都有電源在上與音量鍵下,跟其他廠牌配置位置顛倒的狀況,一開始使用的時候需要一點時間習慣。

▲機身的頂部配置有麥克風、喇叭以及 SIM 卡槽。

▲SIM 卡槽為單卡 nano SIM 設計,同時還支援 eSIM ,對於需要出國用網卡的人來說相對方便。

▲底部設計除了喇叭孔、 Type C 的充電傳輸孔,以及麥克風之外,可以發現這款手機上、下、左、右區域的天線位置也是都有做對稱的,對於筆者這種外觀強迫症的人來說,看起來是特別舒服而且感覺精緻。

▲而套上了這個原廠的專屬保護殼之後,基本上除了轉軸區域外,上、右、下部分都做到還蠻完整的保護,不過螢幕區域加高的狀況,導致在操作返回時偶發會有些誤觸。(但是無套又很怕手機受傷)


▲這款手機的相機規格嚴格說起來並不怎樣,但是鏡頭模組突出的幅度還是蠻大的,平放在桌面上會有蹺蹺板的狀況,但裝上這個原廠保護套之後可以改善許多。另外因為機身側面的按鍵區域是挖空的,所以操作的手感相對好。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原廠保護殼的質感確實蠻棒的,除了支援磁吸充電之外,內側還採用絨布材質來保護機身。
在螢幕顯示的部分,這款手機具備的 6.4 吋的封面螢幕,解析度為 1080 x 2364,除了支援 HDR 顯示之外,峰值亮度的規格更達到 3000nits。至於展開後的內螢幕尺寸則為 8 吋,更換螢幕一樣都支援最高 120 赫茲的螢幕更新率,那螢幕的峰值亮度也可以達到 3000nits,因此內、外螢幕就算在高亮度的場景下使用,一樣可以用相當好的閱讀性,不用擔心在陽光下拍照或導航時會看不到螢幕的問題。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到一個點,筆者在使用這款手機的時候,常常在展開內幕的當下,感覺到內螢幕亮度明顯比外螢幕低,導致在看內螢幕的時候總有一種畫面比較黯淡的感覺,為了避免是筆者本身的誤判,我還找了身邊的朋友來幫我鑑定這個狀況,對方也表示確實有內螢幕看起來比較暗淡的感受。但由於我們無法確定究竟是亮度偵測差異導致內外螢幕的亮度不一致,或者是內、外螢幕的顯示效果確實有所差異,因此也建議這部分或許可以等到未來 Google 進行韌體更新的時候把這個體驗上的割裂感做出改善。


▲這款手機的外螢幕為 6.4 吋,使用上比較像是標準版小尺寸手機的體驗,不過展開來後的內螢幕達到 8 吋,立刻又有一種平板帶在身邊的感覺,對於在外有大螢幕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是有絕對的優勢。

▲而且這款手機的內外螢幕亮度表現都蠻棒的,就算在豔陽的情況下使用手機,照樣能可以保有出色的閱讀性。


▲這款手機的機身頂部和底部都配有喇叭孔,而且展開螢幕的時候一個喇叭孔在左上,一個喇叭孔在右下,在展開螢幕橫向觀看的時候,不容易因為手持而完全遮蔽喇叭孔輸出,算是有考量到不同握持方式的聲音輸出體驗。不過嚴格說起來,這款手機的喇叭音質音量表現都一般,雖然稱得上是旗艦機種的水準,但並沒有特別突出,甚至相較於自家的其他機型,其中的 Pixel 10 Pro XL 的外放音質反而還勝過於這款 Fold。
▲喇叭外放音質音量表現試聽
但畢竟跑分測試本來就是僅供參考,各位也別因為這樣就認為 Pixel 10 Pro Fold 是性能很差的機型,因為在實際體驗下,這款手機在日常操作、多工操作,或者拍照錄影後處理影像的速度還稱得上是旗艦級的水準,因此使用上不需要太擔心,如果你不是遊戲需求特別高的使用者,這款手機的整體使用體驗還是相當流暢迅速。

▲我們透過安兔兔進行性能跑分測試,測試結果僅有 130 萬分,相較同期的旗艦機型成績,確實有很大的落差。
至於在續航部分,這款手機搭載了 5015mAh,也就是說在機身幾乎維持跟上一代的情況下,電池相較於上一代的 4650mAh 是有顯著提升的。
我們實際透過內、外螢幕連續播放高畫質串流影片的方式來進行續航測試。手機設定如下,以 WiFi 聯網的方式,同時將螢幕關閉自動亮度,並將螢幕亮度與喇叭音量調整到 50% 左右,流暢模式則是預設的關閉,接著連續播放一個小時的 Youtube 1080p 影片。
可以發現以外螢幕進行測試的時候,電力由 36%下降至 29%,共下降了 7 個百分比,換算在滿電的情況可以連續使用外螢幕播放 14.28 個小時的高畫質串流影片。而內螢幕的部分,經過一個小時的連續播放後,電力由 29% 下降至 21%,下降了 8 個百分比,換算在滿電的情況可以連續使用大尺寸的內螢幕播放 12.5 個小時的高畫質串流影片。實際的續航表現跟我們先前所測試的 Z Fold 7 接近,差異不大。


▲外螢幕連續一個小時高畫質串流影片播放後,電量下降了 7%。


▲8 吋大的內螢幕在連續一個小時的高畫質串流影片播放後,電量下降了 8 個百分比,雖然內建電池比 Z Fold 7 更大,但續航表現算是中規中矩,不算特別突出。
乍看之下,這樣的規格配置看起來就像一般的中階手機,很難想象都到了 2025 的旗艦機型竟然還配置那麼普通的相機規格。但各位可別忘了,Google Pixel 手機一直以來就是以軟體功能讓人印象深刻,即使是那麼一般的硬體規格,Google 還是可以把它們調教得很有那麼一回事。我們在實際拍攝的時候會發現這款手機不論在對焦、快門反應、系統流暢度都很優秀,重點是這個機身上的所有鏡頭都有支援自動對焦,並且支援 4K 60fps 錄影格式,所以無論是要拍景色、物品、拍人或者自拍,使用的體驗都很出色,加上可能是我們對這個硬體的預期實在很低,甚至就連夜拍的表現確實有比我們期待的還要好一些。
說完優點,接下來看看缺點的部分。這款手機畢竟相機規格相對低,所以無論在一般焦段或者遠距拍攝,在極暗場景下時,還是可以感受到畫質上跟同系列的 Pixel 10 Pro XL 有不小的差異,而且 Fold 也沒有 100 倍變焦,最高只到 20 倍而已。不得不說,採用 1/2 吋感光元件來當旗艦機型的主鏡頭實在是有點太貧弱了,加上這款手機在台灣的定價可是高達 56,900元,雖然實際體驗用起來並不差,但對符合旗艦機種的標準還是有一段距離,加上現在台灣可以選擇的大摺機並不算少,對於有這個預算且在意拍照功能的消費者來說,還有更棒的解決方案可以選擇。

▲這款手機主相機採用三鏡頭配置,包含25mm的主鏡頭、127 度的超廣角,還有一顆 5 倍焦段的望遠鏡頭。


▲在前鏡頭的部分,雖然感光元件尺寸一樣不大,當然值得讚許的是全部的鏡頭都支援自動對焦,並且全都具備 4K 60fps 的錄影格式。

▲今年除了我們知道 Gemini 已經開始支援語音即時互動的功能,Google 還在 Pixel 10 系列上加入相機指導的 AI 應用,雖然這部分的功能現階段到用起來不算十全十美,但目前尚未在安卓手機上普及,也算是現階段 Pixel 手機的一項獨特功能。


▲只要在相機介面的上方開啟相機指導功能,手機就會透過 AI 一步一步藉由螢幕畫面來教導你如何拍出你想要的照片效果,操作起來相當有趣。

▲如此之外,摺疊手機更棒的地方就在於可以透過主鏡頭與外螢幕來進行超高畫質自拍,自然也成為這款手機的一項自拍優勢。



▲0.5X、1X、2X、5X、10X、20X 各焦段實拍成像。可以看到這款手機在日間場景還是蠻耐打的,在系統提供的所有焦段下都可以拍出畫質可用的照片。只不過一旦遇到光線不好的場景就會感覺到畫質下降。
更多 Pixel 10 Pro Fold 實拍照片








▲雖然跟 Pixel 10 Pro XL 的拍照實力還有很大的差異,但必須讚許 Google 在相機演算法上的實力是真心強,讓 Fold 這款手機上很一般的硬體配置,也能拍出以上可靠的實拍效果。
不過在我們實際體驗過後,筆者認為各位或許可以不喜歡 Google 的硬體配置,但一定要相信 Google 的軟體實力!這句話也體現在我們實際使用的心得,這款手機的使用體驗雖然都沒特別突出,但整體上也並不差,令人聯想到像 iPhone 那樣,系統穩定度高,而且小 Bug 也少。加上 Pixel 機型畢竟是 Google 的嫡系機型,在 AI 功能、後續軟體更新積極度,以及新功能搶先體驗這些非硬體規格的優勢,絕對是 Pixel 比其他安卓廠還強的存在。


▲雖然硬體配置跟效能表現不是這款手機的強項,但 Pixel 手機在軟體上所占有的優勢仍不容小覷。
今天我們就要透過深入試用的各項測試,來帶大家更進一步了解這款 Google 大摺疊機,包含改用台積電製程後的晶片後,是否帶來哪些好處?以及貴為 Google 嫡系血親在使用上能帶哪些更具優勢的 AI 應用?對於還在考慮選擇哪一款摺疊手機的讀者來說,本文勢必能為各位帶來更多實用的參考價值。


▲要說到現階段大摺疊機的選擇還不算少,但如果考量到軟體更新以及 AI 應用的話,那 Google 推出的嫡系機種自然會更具有優勢,今天就要帶大家進行 Pixel 10 Pro Fold 的開箱實測。
開箱與外觀
在外觀設計上,Pixel 10 Pro Fold 的設計基本延續上一代的 Pixel 9 Pro Fold ,就連摺疊後外觀尺寸 155.2 x 76.3 x 10.8mm 與 258g 重量也相當類似,相對於 Google 第一代的 Fold 機型都有明顯的進步,而且整體設計與轉軸的質感,體驗起來也很堅固可靠。但如果眼光朝向今年的其他大廠的大摺疊手機,如三星的 Z Fold 7 或者 vivo 的 X Fold 5,就會發現 Pixel 10 Pro Fold 顯得落後,不僅是當中機身最重,機身尺寸也是最厚的的一款,相較之下宛如拿 2024 年的技術在跟 2025 年的機種比較,這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看,絕對是 Google 的一大硬傷。

▲這次 Pixel 10 Pro Fold 配色取名為月岩灰,實際上是一種灰中帶點淡藍的配色,看起來很有科技感,算是一種第一眼看了討喜,但也還蠻耐看的配色。

▲盒裝內配件除了手機本體之外,還有 type C 接頭的充電傳輸線、卡針以及簡單的說明書

▲外螢幕的部分,因為螢幕邊框變得比上一代窄,因此在機身尺寸沒什麼變化之下,外螢幕尺寸從上一代的 6.3 吋,提升為 6.4 吋。但這個邊框如果相較於 Z Fold 7 和 X Fold 5 ,就顯得不算特別窄。

▲機身背蓋的設計也延續了上一代的風格,左上角的鏡頭模組看起來有點像莎莉的嘴巴,整體來說設計是相對簡約低調的,個人覺得是有辨識度且還蠻好看的。

▲比較可惜的地方,就是這一次的機身厚度並沒有變得更纖薄,維持在展開後 5.2mm,摺疊後 10.8mm 的尺寸。不過在測試的期間,可以感受到這一次的轉軸質感相當好,跟三星的摺疊機一樣,其轉軸可以在大部分的角度做懸停,用起來特別扎實、可靠。

▲摺疊後的機身右側有電源鍵與音量鍵的配置,其中的電源鍵結合指紋辨識,配置的位置很符合一般手持情況下拇指的區域,使用上還蠻順手的。只是這款摺疊機跟其他的 Google 手機一樣都有電源在上與音量鍵下,跟其他廠牌配置位置顛倒的狀況,一開始使用的時候需要一點時間習慣。

▲機身的頂部配置有麥克風、喇叭以及 SIM 卡槽。

▲SIM 卡槽為單卡 nano SIM 設計,同時還支援 eSIM ,對於需要出國用網卡的人來說相對方便。

▲底部設計除了喇叭孔、 Type C 的充電傳輸孔,以及麥克風之外,可以發現這款手機上、下、左、右區域的天線位置也是都有做對稱的,對於筆者這種外觀強迫症的人來說,看起來是特別舒服而且感覺精緻。

▲而套上了這個原廠的專屬保護殼之後,基本上除了轉軸區域外,上、右、下部分都做到還蠻完整的保護,不過螢幕區域加高的狀況,導致在操作返回時偶發會有些誤觸。(但是無套又很怕手機受傷)


▲這款手機的相機規格嚴格說起來並不怎樣,但是鏡頭模組突出的幅度還是蠻大的,平放在桌面上會有蹺蹺板的狀況,但裝上這個原廠保護套之後可以改善許多。另外因為機身側面的按鍵區域是挖空的,所以操作的手感相對好。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原廠保護殼的質感確實蠻棒的,除了支援磁吸充電之外,內側還採用絨布材質來保護機身。
在螢幕顯示的部分,這款手機具備的 6.4 吋的封面螢幕,解析度為 1080 x 2364,除了支援 HDR 顯示之外,峰值亮度的規格更達到 3000nits。至於展開後的內螢幕尺寸則為 8 吋,更換螢幕一樣都支援最高 120 赫茲的螢幕更新率,那螢幕的峰值亮度也可以達到 3000nits,因此內、外螢幕就算在高亮度的場景下使用,一樣可以用相當好的閱讀性,不用擔心在陽光下拍照或導航時會看不到螢幕的問題。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到一個點,筆者在使用這款手機的時候,常常在展開內幕的當下,感覺到內螢幕亮度明顯比外螢幕低,導致在看內螢幕的時候總有一種畫面比較黯淡的感覺,為了避免是筆者本身的誤判,我還找了身邊的朋友來幫我鑑定這個狀況,對方也表示確實有內螢幕看起來比較暗淡的感受。但由於我們無法確定究竟是亮度偵測差異導致內外螢幕的亮度不一致,或者是內、外螢幕的顯示效果確實有所差異,因此也建議這部分或許可以等到未來 Google 進行韌體更新的時候把這個體驗上的割裂感做出改善。


▲這款手機的外螢幕為 6.4 吋,使用上比較像是標準版小尺寸手機的體驗,不過展開來後的內螢幕達到 8 吋,立刻又有一種平板帶在身邊的感覺,對於在外有大螢幕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是有絕對的優勢。

▲而且這款手機的內外螢幕亮度表現都蠻棒的,就算在豔陽的情況下使用手機,照樣能可以保有出色的閱讀性。


▲這款手機的機身頂部和底部都配有喇叭孔,而且展開螢幕的時候一個喇叭孔在左上,一個喇叭孔在右下,在展開螢幕橫向觀看的時候,不容易因為手持而完全遮蔽喇叭孔輸出,算是有考量到不同握持方式的聲音輸出體驗。不過嚴格說起來,這款手機的喇叭音質音量表現都一般,雖然稱得上是旗艦機種的水準,但並沒有特別突出,甚至相較於自家的其他機型,其中的 Pixel 10 Pro XL 的外放音質反而還勝過於這款 Fold。
▲喇叭外放音質音量表現試聽
性能與續航
如果各位先前已經看過今年 Google 另一款重點機型 Pixel 10 Pro XL ,可能就對於 Pixel 10 系列在性能的表現有先打預防針了,因為今年的 Tensor G5 晶片雖然已經改由台積電的先進三奈米製程代工,但實際跑的性能測試軟體的成績實在差強人意,甚至在 Google Play 上還會限制無法下載 Geekbench 、PCmark 與 3Dmark 等軟體,因此我們僅提供透過安兔兔測試結果給大家當參考。我們手上這台 Pixel 10 Pro Fold 為 16GB/256GB 版本,在安兔兔測試結果為 131,3312 分, 130 多萬分的成績,相較於其他採用高通 S8 Elite Gen 5 或者聯發科天璣 9500 的安卓新機動輒 300 至 400 萬分的成績,明顯差了很一大截。但畢竟跑分測試本來就是僅供參考,各位也別因為這樣就認為 Pixel 10 Pro Fold 是性能很差的機型,因為在實際體驗下,這款手機在日常操作、多工操作,或者拍照錄影後處理影像的速度還稱得上是旗艦級的水準,因此使用上不需要太擔心,如果你不是遊戲需求特別高的使用者,這款手機的整體使用體驗還是相當流暢迅速。

▲我們透過安兔兔進行性能跑分測試,測試結果僅有 130 萬分,相較同期的旗艦機型成績,確實有很大的落差。
至於在續航部分,這款手機搭載了 5015mAh,也就是說在機身幾乎維持跟上一代的情況下,電池相較於上一代的 4650mAh 是有顯著提升的。
我們實際透過內、外螢幕連續播放高畫質串流影片的方式來進行續航測試。手機設定如下,以 WiFi 聯網的方式,同時將螢幕關閉自動亮度,並將螢幕亮度與喇叭音量調整到 50% 左右,流暢模式則是預設的關閉,接著連續播放一個小時的 Youtube 1080p 影片。
可以發現以外螢幕進行測試的時候,電力由 36%下降至 29%,共下降了 7 個百分比,換算在滿電的情況可以連續使用外螢幕播放 14.28 個小時的高畫質串流影片。而內螢幕的部分,經過一個小時的連續播放後,電力由 29% 下降至 21%,下降了 8 個百分比,換算在滿電的情況可以連續使用大尺寸的內螢幕播放 12.5 個小時的高畫質串流影片。實際的續航表現跟我們先前所測試的 Z Fold 7 接近,差異不大。


▲外螢幕連續一個小時高畫質串流影片播放後,電量下降了 7%。


▲8 吋大的內螢幕在連續一個小時的高畫質串流影片播放後,電量下降了 8 個百分比,雖然內建電池比 Z Fold 7 更大,但續航表現算是中規中矩,不算特別突出。
相機
在相機的部分,Pixel 10 Pro Fold 的硬體配置採用了三鏡頭的主相機,而且在規格上幾乎就是延續上一代,分別是 1/2 吋的 4800 萬畫素 25mm 主鏡頭、1/3.2 吋 5 倍 1080 萬畫素望遠鏡頭,以及一顆 1/3.4 吋的 127 度超廣角鏡頭。此外,內、外螢幕的前置鏡頭都是 1/3.94 吋的 1000 萬畫素感光元件。乍看之下,這樣的規格配置看起來就像一般的中階手機,很難想象都到了 2025 的旗艦機型竟然還配置那麼普通的相機規格。但各位可別忘了,Google Pixel 手機一直以來就是以軟體功能讓人印象深刻,即使是那麼一般的硬體規格,Google 還是可以把它們調教得很有那麼一回事。我們在實際拍攝的時候會發現這款手機不論在對焦、快門反應、系統流暢度都很優秀,重點是這個機身上的所有鏡頭都有支援自動對焦,並且支援 4K 60fps 錄影格式,所以無論是要拍景色、物品、拍人或者自拍,使用的體驗都很出色,加上可能是我們對這個硬體的預期實在很低,甚至就連夜拍的表現確實有比我們期待的還要好一些。
說完優點,接下來看看缺點的部分。這款手機畢竟相機規格相對低,所以無論在一般焦段或者遠距拍攝,在極暗場景下時,還是可以感受到畫質上跟同系列的 Pixel 10 Pro XL 有不小的差異,而且 Fold 也沒有 100 倍變焦,最高只到 20 倍而已。不得不說,採用 1/2 吋感光元件來當旗艦機型的主鏡頭實在是有點太貧弱了,加上這款手機在台灣的定價可是高達 56,900元,雖然實際體驗用起來並不差,但對符合旗艦機種的標準還是有一段距離,加上現在台灣可以選擇的大摺機並不算少,對於有這個預算且在意拍照功能的消費者來說,還有更棒的解決方案可以選擇。

▲這款手機主相機採用三鏡頭配置,包含25mm的主鏡頭、127 度的超廣角,還有一顆 5 倍焦段的望遠鏡頭。


▲在前鏡頭的部分,雖然感光元件尺寸一樣不大,當然值得讚許的是全部的鏡頭都支援自動對焦,並且全都具備 4K 60fps 的錄影格式。

▲今年除了我們知道 Gemini 已經開始支援語音即時互動的功能,Google 還在 Pixel 10 系列上加入相機指導的 AI 應用,雖然這部分的功能現階段到用起來不算十全十美,但目前尚未在安卓手機上普及,也算是現階段 Pixel 手機的一項獨特功能。


▲只要在相機介面的上方開啟相機指導功能,手機就會透過 AI 一步一步藉由螢幕畫面來教導你如何拍出你想要的照片效果,操作起來相當有趣。

▲如此之外,摺疊手機更棒的地方就在於可以透過主鏡頭與外螢幕來進行超高畫質自拍,自然也成為這款手機的一項自拍優勢。



▲0.5X、1X、2X、5X、10X、20X 各焦段實拍成像。可以看到這款手機在日間場景還是蠻耐打的,在系統提供的所有焦段下都可以拍出畫質可用的照片。只不過一旦遇到光線不好的場景就會感覺到畫質下降。
更多 Pixel 10 Pro Fold 實拍照片








▲雖然跟 Pixel 10 Pro XL 的拍照實力還有很大的差異,但必須讚許 Google 在相機演算法上的實力是真心強,讓 Fold 這款手機上很一般的硬體配置,也能拍出以上可靠的實拍效果。
小結:整體表現中規中矩,軟體優勢可能是最大亮點
可能是今年推出的大強疊機實在是還蠻強的,像是三星的 Z Fold 7 擁有超級薄的機身、表現還蠻出色的 2 億畫素主鏡頭;vivo X Fold 5 有強悍的相機規格與大容量電池,兩款都是那種馬上可以讓你說出硬體特色的機型,但今天測試的 Pixel 10 Pro Fold 既不薄、也不輕,如果要比性能、電池或、相機規格甚至價格,結果也沒有比競品更突出,嚴格說起來在市場競爭力的部分可能真的相對弱。不過在我們實際體驗過後,筆者認為各位或許可以不喜歡 Google 的硬體配置,但一定要相信 Google 的軟體實力!這句話也體現在我們實際使用的心得,這款手機的使用體驗雖然都沒特別突出,但整體上也並不差,令人聯想到像 iPhone 那樣,系統穩定度高,而且小 Bug 也少。加上 Pixel 機型畢竟是 Google 的嫡系機型,在 AI 功能、後續軟體更新積極度,以及新功能搶先體驗這些非硬體規格的優勢,絕對是 Pixel 比其他安卓廠還強的存在。


▲雖然硬體配置跟效能表現不是這款手機的強項,但 Pixel 手機在軟體上所占有的優勢仍不容小覷。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