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穩黑 Optimus 4X HD 入手測試 ( 進階篇 ) 繼上次在 LG Optimus 4X HD 記者會為各位做了 白色版初次見面評測文章 後,身邊不少朋友一直向我詢問:「到底4X HD 該挑黑色好還是白色好?」,其實這答案還真夠掙扎的,白色亮眼奪目、黑色穩重成熟,兩款配色都相當好看。而這回有幸取得黑色款的 4X HD,對黑色款感興趣的讀者們能一次看個仔細外,這次還進一步做了更多上回沒有介紹到的細部功能試用,讓大家都能夠了解 LG 這款高規四核心智慧型手機的魅力所在。
黑色搭配方正外型更顯成熟穩重 很神奇的,只是顏色差異就能在同樣的外型設計中產生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上回我們看到的白色板 4X HD 是一種純潔閃耀的感覺,而黑色款則以穩重大方取勝,鍍鉻亮銀邊框使機身外觀不顯單調, 而黑色的類皮革壓紋背蓋更比白色款能襯托出貴氣感,可以說相當符合資深商務人士的風格。
4X HD 電力續航力測試
當今智慧型手機用戶,最擔心發生的手機狀況就是遇到沒電的問題,既然 4X HD 身為目前台灣已上市且搭載最高電池容量的四核心手機,那電池續航力當然就是我們要好好檢視的一部分,雖然每個人生活環境的收訊品質多少有落差,大家的使用習慣也不同,這都是影響續航力的一大關鍵;不過筆者還是透過連續上網、連續播放影片以及連續播放音樂的方式來為各位做個小小測試,好讓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影片播放獨家功能
這邊還要透過下列影片,特別跟大家介紹一下在 4X HD 身上的兩大實用影片功能,分別為影片雙指放大功能,及影片預覽播放功能,兩者功能都相當實用,由其是後者,當你存放太多影片段落,就可以藉由預覽方式來確定該片段是不是你所想要接下去播放的部分,這兩功能目前都算是獨家擁有,快點擊來看看吧。
True HD IPS 螢幕顯示效果 話說,4X HD 的螢幕顯色在亮部表現下真的挺棒的,顏色夠鮮豔,對於白色的顯色準度也優於大部分手機;但可惜的是,在暗部表現容易受到使用者背景光線影響,而造成反光的問題,下面將會有幾張實際拍攝螢幕的照片分享給各位。筆者認為其原因可能式螢幕與觸控板間的空氣層所造成,但整體而言,4X HD 細膩的解析度配上準確的顯色,其顯示效果已屬前段班等級。
▲ 倒數第二張照片看得出筆者所說的反光問題,但同時也能發現其解析度、顯色和對比其實都挺不錯的。
進階相機功能介紹
在上回的上市記者會文章中,已做過 4X HD 相機介面分享,因此本文在介面部分就不作贅述,直接來試用 4X HD 所提供的特殊拍照功能,一起來檢視 4X HD 在測試期間中的實際表現如何。
至於說到手感,4X HD 在操作順暢感不若 S3 和 One X 的迅速,且最常遇到的問題便是,使用觸控對焦完成後,若沒有在三秒內按下拍照鍵,相機就會重新對焦測光;但問題在,4X HD 測光中螢幕亮暗轉換的時間比較久,因此若是再觸控螢幕做對焦測光,會花上不少時間。就成像部分來看,4X HD 在各種場景表現並不會太差,而且夜拍部分就身為手機來說也挺讓人滿意的,特別的是前置鏡頭可以輕鬆設定美肌模式,對於喜歡美美自拍的朋友一定會愛不釋手。手機也內建全景模式,不過拍出來的相片有點小 (432x2208),也比較模糊。
【實際夜拍場景表現】 為了讓大家知道 4X HD 的夜拍實力,筆者特地請來 GF5 做對照組,這部分照片都是以手持方式拍攝,不過手機的成像當然無法跟微型單眼比較,這部分是為了讓大家可以做個比對,透過 GF5 所拍攝來了解該場景的實際的顏色和光線。而就以下的幾組照片來看,就手機角度來說 4X HD 表現是 OK 了。
▲ 4X HD ▲ 對照組 GF5
▲ 4X HD ▲ 對照組 GF5
▲ 4X HD ▲ 對照組 GF5
▲ 4X HD ▲ 對照組 GF5
▲ 4X HD ▲ 對照組 GF5
【更多實拍分享】
錄影效果
結論:各項表現中上,推出時間晚,獨特性難突顯
這段時間跟 4X HD 相處下來,最直接能感受到就是其優異設計工藝及四核心的高性能表現,且在實際使用上也不覺得有什麼大缺點;但是,當朋友問起這支手機好在哪裡的時候,卻似乎比較難說出個獨特性。就拿相機功能來說好了,其相機介面流暢度沒有 One X 快,相片品質沒有 S3 好,但是看看 4X HD 以上的表現,又覺得其實比絕大部分的手機好太多了,但是就是不夠突出,筆者認為這樣的原因也導致 4X HD 沒有在市場上激起如同其他兩款四核機的熱烈反應,尤其進入市場的時間點又比較晚,在推廣上總是會比較吃力。
好在,LG 擁有的優勢就是在價格上總是比較親民,而價格因素也是影響消費者購入與否的關鍵之一,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注意到 SONY Xperia ion 的例子,甫上市之初也因為價格因素而叫好不叫座,但當價格來到一個合理範圍後,查價排名竟然就一舉衝上冠軍。雖然 4X HD 還得面臨品牌號召力的問題,但至少可也是一款實力堅強的四核心智慧型手機,或許未來當價格具有競爭力的時候,優異的性價比就是一大武器了,各位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