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 東京設計現場:Xperia ray 開發者對談
手機規劃的最初
在開始之前,有個小小的新發現先跟大家分享。大家覺得一部手機從最初的提案到上市,一共會花多少時間呢?三個月、半年、或是一年?答案可能遠高過想像:一年半。這一年半的時間聽起來很長,不過其中的過程也是十分繁複,包括一開始由產品規劃師發想新手機該具有什麼樣的功能和外型走向,售價定位、要推出給哪些類型的用戶等,都是在一開始就定下初步構想;有了雛形,接著才做外型設計並將相機、顯示技術、無線通訊、使用介面等各種軟硬體部門做整合。在不斷調整和修正後,手機定案,再經由全球產品經理進行全球的銷售策略和規劃,本次介紹的 Xperia ray 即是其中一例。更有趣一點,是據說 Xperia ray 最早是針對日本而設計,不過後來成品出來,評估後也決定在其他國家推出,因此成為國際版在世界主要市場上市。
▲ Xperia ray 由日本設計團隊主導,在外型和顏色上很具特色。
▲ 設計探訪在日本東京舉行,由七位 SE 人員主持,同行來自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媒體。
▲ Xperia ray 全球產品經理 Tatsu Nishimura,統籌西歐、中歐、中東、亞洲、日本、北美和南美市場。
ray 的有趣命名
在命名上,Xperia ray 也有一些故事。ray 第一個會想到是射出的光線,和手機本身的薄型俐落感有直接關聯,這點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另一個由來,更充滿日本色彩,因為 ray 在發音上很接近日文漢字中「綺麗」的「麗」(都發音做 LAY),具有美麗、漂亮的意思,音義和手機本身的美型訴求很契合,手機便以此命名。不過這個「麗」算是日本設計團隊內部的一個小想法,不算是正式檯面上的行銷概念,所以基本上在廣告或 DM 上是不會看見這「麗」字出現,不過其中要傳達的唯美設計精神是不變的。
▲ 在 DoCoMo 店頭都可以看見以女性為訴求的 Xperia ray 海報,目前正在日本預購中。
▲ 強調輕薄和容易單手使用,顏色也是一大賣點。
設計特色與目標族群
剛剛提到最初是有一位擔綱產品最初計畫的產品規劃師,Xperia ray 的產品規劃即是由日籍的 Kozue Tanaka 負責;Tanaka 透露,Xperia ray 最初定位要有三種特色:好的外型設計、優質的產品功能、以及很棒的操作易用性。設計要符合 SE 全系列產品強調的人體工學概念,以石板型、鋁質機框呈現對稱且平行的外型,搭配精確俐落的張力線條和光亮的螢幕,輕薄好看之餘也要讓手機服貼在手掌上讓操作更精確。功能面,要將 SONY 獨家功能和 arc 具有的高階配備加入其中,也就是大家很熟的 Mobile BRAVIA Engine 顯示技術、810 萬畫素 Exmor R 相機、1GHz 處理器等。而因為 Xperia ray 定位多在女性和目前仍在使用功能手機的用戶,因此沒有把進階影音導向的 HDMI 功能加入,也讓 Xperia ray 和最頂級的 Xepria arc 在功能上做出區別。
▲ Xperia ray 產品規劃師 Kozue Tanaka。
▲ 在最初的規劃中就將 Xperia ray 定位在要具有和 arc 同樣的功能。
▲ 小手機要有大電池、輕鬆撥號、單手容易使用等三項開發方向。
Tanaka 也特別強調易用性,她觀察到許多智慧手機使用者都因為電力感到相當困擾,因此在體積大幅縮小化的 Xperia ray 身上,電池除了縮小化,也必須維持大電量以提供更長的使用時間,讓用戶不會因為智慧手機功能而影響到日常的通話、聯絡使用,因此配備 BA700 這顆體積更小但一樣具有 1500mAh 的電池。此外手機要讓女性也可以輕鬆單手操作,所以包括觸控靈敏度和螢幕、介面的規劃上,也必須針對單手易用做調整。而例如具有大頭貼的最愛連絡人桌面小工具,以及日版特別加入的一個聲控文字輸入功能 (國際版無),也是希望能幫用戶更輕鬆使用手機的設計。
開發技術的突破
手機規格和外型定調後,各功能部門就上場整合。Xperia ray 因為體積小,所以螢幕採用 3.3 吋規格;因為螢幕變小又維持 FWVGA 高解析度,會讓觸控技術難度更高,所以工程師第一要克服的便是讓使用者在這塊螢幕上也可以做到精準的觸控操作。同時 Xperia ray 雖然螢幕變小、LCD pixels 也跟著小,但工程師仍透過調整 LCD 顏色的方式來增強效果,讓螢幕看上去的顯示品質更好。最後 Xperia ray 亮度不減反增,除了一樣有 Reality Display 效果,還具有比 arc 更高 25% 的亮度,可以讓顯示畫面更加清晰也更容易觀看。
在手機組件和機構的整合上,Xperia ray 因為力求寬度縮減,因此採用比 arc 縮小 20% 面積的小型機板,全體積較 arc 小 31%,也使用新的多層軟板、更薄的鋁質機框和超小型僅具 M0.8 規格的螺絲來組構機件。SE 工業設計師 Suzuki 透露,除了克服機構上的困難,Xperia ray 也希望加入更多獨特元素,例如 HOME 主頁鍵就採用環狀 燈號來襯托 Xperia,除了好看、實用、具有獨特性,也和其他 Android 手機只用幾顆按鍵的傳統做法很不一樣,可以讓消費者一看就知道這是出自 SE Xperia 的手機。此外像是側身的斜切線條和機身與背蓋不同材質、顏色的對比手法,也是 Xperia ray 在設計上的一項用心。
▲ Xperia arc (左)、Xperia ray (中) 與 Xperia X10 在機件的使用上都有很大差異。
▲ 強調機體和機板組件都大幅縮小化的 ray vs. arc 比對。
▲ 因為體積縮小,在機件的安排和技術整合上,Xperia ray 都投入很高的設計。
▲ Xperia ray 一樣採用 1500mAh 電池,不因體積縮小而刪減電力。
▲ 超微型螺絲也應用在 Xperia ray 上 (手指處)。
▲ 全新開發的薄型化鋁質機框。
關於顏色材質選擇
Xperia ray 推出黑、白、紅、金四種顏色,大家看了可能覺得很順眼,也不會意外,不過在背後可是有一套頗精準的設計邏輯。來自 SE 瑞典的 Linda Lissola 是本次負責 Xperia ray 顏色和材質的設計師 (沒看錯喔,顏色和材質都有一位專門的設計師),過去的作品包括有 C901 GreenHeart、Elm J10、以及剛上市的 txt pro。
▲ 掌管 Xperia ray 材質和顏色的設計師是來自瑞典的 Linda (右四)。
Linda 指出黑色是 Xperia 系列的代表色,所以一開始設計便是以黑色做基準,黑色也是手機界的不敗經典色,不管走到哪都需要它的存在。其它三色的發想靈感來自於金黃色的晨曦以及動物王國般的鮮明色彩、羽毛的柔軟紋理概念來引出時尚感,因此用上具有個性的白色、女性一眼就被吸引的年輕活潑紅色、以及光芒不會過度閃耀但仍具獨特性的金色做主調。而黑色背蓋是採用霧面處理,白紅金三色則因為希望讓用戶的目光停留在背蓋,所以採用不同的烤漆和亮面處理方式,藉此滿足各種不同喜好的使用族群。
每款手機在配色的選用方面,Linda 表示其實在最初階段都有各式各樣、非常豐富的顏色可以搭配,不過構想是一回事,等到實際上色和進入試作的製造階段時,成品的實際呈現感覺與質感還是要接受 非常嚴格的檢視;而各種材質用料 (如金屬邊框) 也可能有電波干擾等衍生問題要克服,所以試的很多,最終就採用這四種顏色並各自以不同的材質來呈現,她相信這是很不錯的結果。而如果大家有留意日本消息, 會發現 DoCoMo 推出的 Xperia ray 少了黑色,但國際版有;原因是 DoCoMo 希望以多彩的顏色吸引年輕女性用戶,目前日本手機用戶也把顏色和時尚感擺在手機選購的優先順位,因此黑色版目前不會在日本推出,算是因國情調整的決定。
▲ Xperia ray 最初的設計之一。
▲ 薄型、切角、提示燈號和各種顏色材質的搭配,都是由專業設計人士操刀。
▲ 黑色是 Xperia ray 最早的顏色,是 Xperia 系列的經典色,也是唯一的霧面背蓋設計。
▲ 具有高光澤感的白色款。
▲ 金色款,強調優雅和不過分誇張的耀眼感。
▲ 紅色主打活潑、年輕的女性族群,注目度十分高。
▲ 四色在側身上的安排不盡相同,但都用了不同材質和顏色的對比呈現。
纖薄而具有強大功能的美型手機
其實 SE 這次透過 Xpeira ray 要傳達的,可能和大家感受到的差不多,即是一款以更輕薄的外型設計、但仍要維持和 arc 同級功能的手機;目標族群可能以女性偏重,但男生也要可以使用愉快,並有四種獨特的顏色、材質與獨特設計感,帶給用戶優雅且能感受到豐富功能的使用經驗。
▲ SE 工業設計師 Suzuki,除了 Xperia ray,X10 和 arc 也都是他的作品。
Xperia ray 是日本團隊一手主導,不過過去大家很好奇的 SE 手機到底誰是日本設計、誰是歐系設計這點,其實遠比想像中複雜。SE 全設計團隊共跨足日本東京、瑞典隆德、中國北京和美國矽谷,包括有設計策略師、工業設計師、平面與包裝設計師、顏色 / 材質設計師和人機介面設計師等。例如 Linda 過去在瑞典,現在派到東京,但催生的手機都是國際版;機構設計師 Okuchi 這次做 ray,但之前也操刀 Vivaz Pro 和另一塊領域的 SONY Cyber-shot 相機,這些資訊都是本次訪談前很難得知的,但今天以後,我們就更有一些概念。
最後是一點疑問,既然是日本催生,怎麼反而朝手機小型化走、螢幕不大反小,和一般以為日本手機都是大螢幕有出入?除了 SE 觀察到女性市場需求和單手操作特點之外,今天下午在 DoCoMo 店頭訪問也得知,現在日本智慧手機消費者的喜好,是以顏色、設計、潮流為第一優先,拿起來好看好用又有流行感,反而是比規格、系統或螢幕尺寸更吸引人,這個趨勢可能也剛好和 Xperia ray 要走的路相契合吧。
▲ 為了讓大家更貼近日本,最後邀請 Tanaka 小姐為各位來一段原汁原味的日文推薦介紹吧!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