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電信攜手Ericsson展示5G網路切片技術應用,將在MWC 2022展期秀肌肉

管理員 | 遠傳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讓網路服務能因應不同使用需求,取得更好連接品質

在接下來即將以實體活動形式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MWC 2022中,遠傳電信確認將與Ericsson合作展示全球第一個以5G獨立組網多切片測試,藉此展示5G網路真正高速、低延遲連接使用特性。

隨著各家電信商陸續完成第一階段的5G基礎建設,能真正發揮5G高速、低延遲特性的獨立組網及其帶來龐大的潛在應用,將是下一個兵家必爭的5G戰場。.jpeg
▲透過5G網路切片技術,將使網路服務能因應不同使用需求,取得更好連接品質



依照Ericsson先前分享數據,預計在2027年時,約62%的智慧手機流量來自5G網路,並且將覆蓋全球約75%人口,意味現行5G網路技術發展仍有更多開發潛力。

除了目前以4G LTE網路技術為基礎,搭配載波聚合以非獨立組網方式讓網路傳輸速度提昇,接下來的5G網路技術將聚焦在獨立組網形式,進而可發揮更高速、低延遲使用特性,藉此對應更多元5G網路應用發展。

 

基於應用的客製化網路 推動5G新興商機

而遠傳電信去年底與Ericsson完成全球第一個5G獨立組網多切片測試,並且在多網路切片測試中,於網路服務端與搭載Android 12版本作業系統的Pixel手機端導入新功能 ─ 「使用者路由選取策略」 (URSP,UE route selection policy),讓手機端和app能存取多個使用者設定檔 (user profile),並且對應不同網路切片服務。

例如,使用者能在同一支手機藉由網路連接個人生活經常使用服務,亦可透過網路連接工作所需應用服務、資料,但可透過網路切片技術確保不同使用情況下,能獲得足夠連接資源,藉此發揮更好網路連接使用體驗。

網路切片技術結合使用者路由選取策略的應用模式,將可針對特定網路使用場景,例如遠距工作、視訊會議、遊戲等消費者使用模式,將網路連接資源「切割」成多個切片,讓每一個使用服務都能獲得所需網路傳輸量、延遲性或安全性等,並且對應不同連接優先順序或路由連接規則,甚至可透過電信業者服務端配置,讓使用者可透過相同手機等連接裝置同時連結不同的網路切片環境。

在此項技術應用下,服務供應商將能擁有更多的服務佈署彈性,其中包含針對更多使用情境提供客製化網路應用服務,確保該情境下能讓使用者獲得足夠網路連結資源,藉此提供更好的服務品質。同時,客製化的層次不僅侷限在單一使用者和裝置,更可套用在app服務,藉此推動更多服務創新機會。

藉由QoS (服務品質)佈署原則打造對應消費者及企業應用的5G網路服務,將能透過連接使用體驗差異化,催生5G網路殺手級應用項目,藉此翻轉過往4G網路佈署方式,推動更多創新服務與商業模式。

遠傳與愛立信日前在記者會中透露,雙方合作的全球第一個5G獨立組網多切片測試,即將在今年MWC亮相。.jpeg
▲遠傳電信過去以來持續與Ericsson在網路技術維持深度合作

 

5G發展下一階段:擴大產業生態系、高效網路

遠傳電信預期網路切片技術將能在2022年底於台灣市場順利商用,藉此持續開發不同使用案例,並且探索全新商業模式。而此項技術將先從企業端應用開發,並且透過與不同企業夥伴持續合作,藉此擴大5G網路應用生態系。

而針對5G網路未來應用發展,遠傳電信更看好消費端的虛擬實境與雲端遊戲發展,在企業端則提供公網和企業專網等多元選擇,並且聚焦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發展機會。在持續與Ericsson共同發展網路切片等新技術,遠傳電信預期將能持續讓用戶網路體驗最佳化,並且持續探索5G網路應用新興商機。

 

掌握前瞻技術、持續優化網路成為領先關鍵

5G網路在台灣正式開台運作近一年半以來,5G網路連接品質與速度一直維持在全球前段排名,其中主要充分利用技術優勢站上世界級水準,例如遠傳電信與Ericsson合作,藉由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進行「基地台選址」,使每一座基地台連線效益最大化,同時搭配Ericsson的「動態4G/5G跨頻共享」技術,讓遠傳電信在去年5G基地台剛建設8000餘站時,隨即獲得國際網路調查權威Opensignal認證「5G下載速度」、「5G上傳速度」、「5G影音體驗」三項世界第一,甚至在去年12月公布的Opensignal《台灣5G使用者體驗報告》中的「5G可用率」、「5G可及率」指標項目獲得全台第一表現。

而在5G網路技術重心將轉移至獨立組網發展模式,是否能持續秀肌肉、拿出硬底技術實力,顯然就能在5G網路用轉型浪潮搶得市場先機。
 

Mashdigi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