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階超值新戰將! Sony a550 評測報告
Sony 早陣子在臺灣發表了破壞市場行情全幅 a850 的同時,還有發表了新的中階機種 - a550(及稍低階的a500),在功能上亦頗為強桿,搭配有 1420 萬畫素的 Exmor CMOS 、3" 92 萬畫素可上下 90 度翻轉的 LCD、每秒 7 連拍、9 點對焦系統、ISO 最高達 12800、DRO 功能、相機內 HDR 合成、SDHC / MS 雙插槽等等功能,而且在售價上亦存在著競爭力,你有興趣入主中階數位單眼嗎?
▲Sony DSLR a550。
Sony DSLR a550 的主要特色
外觀介紹
a550 體積和一般中階數位單眼相仿,機身略有曲線,正面最明顯還是一圈橘色Alpha接環的標記。右手把握感整體平衡還不錯,不過如果你的手當較大,還是要考慮加購手把。
▲ Sony DLSR a550 拆下鏡頭的樣子。
Sony 的數位單眼繼承當年Konica Monlta的優良傳統,每台的數位單眼相機中均有建內感光元件位移技術,令幾乎所有鏡頭都自動變身成防手震鏡頭。
▲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在於機身內建防手震技術。
機背的LCD是 3",解析度達 92 萬素,同時可上下翻轉,對於取景及構圖十分便利。
▲可上下翻轉的 3" 92 萬素 LCD 頗不錯。
機背的配置與大部分相機相差無幾。
▲機背的配置。
機頂除了常見的功能轉盤及熱靴座外,還可見到不同模式 Live View 的切換,待會在操作篇會再介紹 Sony 系統的 Live View 模式。
▲機頂的配置。
a550 的右側是外接電源插孔,下方是 SDHC/MS 雙記憶卡插槽。
▲機身右側是記憶卡插槽及電源插孔。
在記憶卡的使用上可選擇 SDHC 或 MS,但需要透過小橫桿作切換。
▲ SDHC / MS 雙記憶卡需要自行切換。
機底是常見的電池槽及三腳架孔,電池型號是 NP-FM500H 鋰電池,標準的 CIPA 測試續航力是 950 張,而開啟 Live View 後仍有 450 張的實力,續航力表現不錯。
▲ 續航力表現不錯。
a550的Live View模式
和其他數位單眼大部分緩慢的 Live View AF 比較起來,a550 Quick Live View AF 表現令人讚嘆,主要使用的技術在於 a550 在觀景窗的位置加入第二塊小型的感光元件,同時使用快速的相位對焦。其實這種多放一塊感光元件作 Live View/Live View AF 用途並不是首見,過去在 Olympus E-330 已經有類似的應用,不過之後似乎就沒有見到其他廠商的跟進。
▲Quick Live View竹的示意圖。
除了 Quick Live View AF 的對焦模式外,a550 有另一個名為 MF Check Live view 的 Live View 模式,使用時會以主感光元件進行 Live View,可以見到預覽畫面畫質明顯變好(尤其是低光源下的表現),但此模式不能自動對焦,是用作手動對焦時畫面放大檢查之用,可進行 7x 或 14x 的放大檢查。
▲ MF Check Live view 的示意圖。
a550 的 Live View 對焦速度十分迅速,整體表現與使用觀景窗時的表現類似。目前在其他眾數位單眼的同類模式應該少有敵手,或許以速度的表現上,僅有 Panasonic G / GF 系才有與之一敵的空間。
選單操作
在選單操作上顯得有點「傳統」,例如現在其他每家單眼幾乎都可以在資訊介面中按下快捷鍵後,再利用四向鍵移到需要更的參數作調整,a550 還是與過去相仿,要改參數一定要使用 Fn 鍵或 Menu 鍵尋找,不過還好在熟習後的問題也不大。
▲ 左:拍攝資訊介面 右:切換模式時的小動畫。
▲ 左:Fn 快捷鍵 右:選單。
▲ 左:轉盤上也有基本的情境模式 右:Live View 與 OVF 切換提示。
風格設定
風格設定的呈現上和過去相同,a550 共有六種風格,每種風格還可以對其對比、飽和度及銳利度作調整。而顏色的呈現上,似乎還是有 Exmor 感光元件的「味道」,整體成像顏色雖然不像之前測的 Sony CyberShot TX1 的淡口味,但以筆者對之前 Sony 數位單眼的印象,似乎a550的標準色調還是較淡一點,如果習慣較濃口味的朋友可能要考慮使用鮮艷模式或者把飽和度/對比略調高一點。
▲ 風格設定介面。
▲左:標準 右:鮮艷。
▲左:人像 右:風景。
▲左:夕陽 右:黑白。
暴力的7fps連拍
Sony 這次為其中階機引入高達 7fps 的連拍速度,拍攝時會鎖定對焦及曝光,如果不需要如此高速的連拍,亦有 5fps (Hi) 或 3fps (Lo) 的連拍速度作選擇。
▲ 高速連拍的操作介面。
▲ 7fps 的連拍聽快門拍拍拍的聲音還蠻不錯的。
整體性能與對焦速度的表現
作為一台中階的數位單眼,筆者覺得在整體操作性能上較過去的 Sony alpha 系統來得有些進步,對焦系統上雖然進步,但比起對手的中階數位單眼比似乎還有進步空間。對焦速度最快及準確在 a550 上落在有雙十字感應的中央點,其餘 8 點的表現不甚理想,在低反差或者光源不足的環境下較容易失敗一些,不過當然也有和手上那支 KIT 鏡有一定相關性。
大致上來說,對焦速度及準確度整體表現還可,如只使用中央點時的表現則更佳。當然,預算許可者也可考慮把 KIT 鏡升級。
特殊功能:高動態範圍 DRO
有接觸過 Sony 數位相機的朋友應該對此不陌生,DRO 是透過軟體式的修正達到模擬高動態範圍功能,共有五種等級可做調校,如果使用 Raw 記錄則只會記錄無調校的照片。
DRO 的效果在開啟 1 級後已經有明顯的感覺,可見對畫面暗部亮度有改善,但亮部則無甚效果。筆者如果使用此功能時,通常會調校至3級,再高的平衡覺得有點誇張。但要注意使用 DRO 功能時,由於是對畫面暗部進行調亮的動作,所以或多或少亦會增加畫面的雜訊。
▲左:正常 中:DRO 1 右:DRO 2。
▲左:DRO 3 中:DRO 4 右:DRO 5。
▲左:正常 右:DRO 3。
特殊功能:相機內自動合成 HDR
Sony a550 加入了一個新的好玩又實用的相機內 HDR 合成,相機會以正常曝光的照片先拍一張,然後依設定再拍攝第二張照片,最後合成為一張照片。最高可達 3EV,在一些高反差的環境下實用性不錯,但使用時一定要使用腳架,及最好要有快門線,為什麼要有快門線?因為使用自動 HDR 時,竟然不能使用倒數自拍功能,所以沒有快門線的情況下很容易動到相機因而合成失敗。另外,使用 Raw 檔時亦無法使用自動 HDR 功能。
成功合成出來的照片效果倒是十分不錯,而且無明顯合成痕跡,至於要使用多少 EV 則需視乎環境的需要。
▲ 左:正常 右:HDR +1EV。
▲ 左:HDR +2EV 右:HDR +3EV。
KIT鏡的變形控制
如果你買的是 Sony a550 KIT,附送的 KIT 鏡是 Sony 18-55mm/3.5-5.6 DT SAM,換算焦距是 27-82.5mm,屬常用的焦段,可惜光圈不大。在廣角端有較明顯的球狀變形,而望遠端則幾乎沒有變形,鏡頭成像質素普普,建議儘可能縮一~兩級光圈拍攝,會得到成像較佳的照片。
▲ 左:廣角端 右:望遠端。
▲ 左:廣角端實拍 右:望遠端實拍。
KIT鏡的微距表現
Sony 18-55mm/3.5-5.6 DT SAM 最近對焦距離是 25cm,放大率還不差,變形控制的表現也是不錯,成像畫質以中央最佳,邊緣表現尚不錯。
▲ 近拍變形控制佳。
▲ ISO 200,f/5.6,1/250s。
▲ 100%裁切。
▲ ISO 200,f/8,1/640s,DRO +3。
▲ 100%裁切。
▲ ISO 800,f/4.5,1/8s。
▲ 100%裁切。
▲ ISO 200,f/9,1/640s。
▲ 100%裁切。
Raw與Jpeg
使用數位單眼通常另一個優勢是有 Raw 檔的記錄功能,可以記得下最詳儘的影像資訊,方便後製使用,a550 當然也是有提供 Raw 拍攝選項,單張容量約 14~15mb 左右,所以如果可以的話,配置一張較高速的記憶卡對寫入有幫助。
如果你是使用 Adobe PhotoShop CS4 的朋友,目前要使用 Camera Raw 5.6 RC 才有支援 Sony a550 的 Raw 格式,所以有需要者可到 Adobe Lab 下載使用。
整體來說,如果以完全沒有動到的 Raw 檔透過 Camera Raw 5.6RC 轉成 Jpeg,在顏色調性上 Raw 略為飽和一點,亮暗部細節來得豐富一點,但同時也帶來多一點的雜訊,但如果真的以 Raw 拍攝,可以很輕鬆的透過其他方法再作消除雜訊,所以筆者覺得還好。筆者準備了以下對比圖供各位參考,Raw 檔以 Camera Raw 5.6 RC 轉存成 Jpeg(Quality: 12):
各ISO表現
a550 最高 ISO 可達 12800,而最低則是 ISO 200,但 Sony 的數位單眼過去在高 ISO 雜訊抑制的表現上不算十分理想,這台採用 Exmor CMOS 的 a550 到底沒有好一點?筆者以 Raw+Jpeg F 模式拍攝,對照片的兩個部位分別裁切,以便觀察。測試照片似乎略有偏暗,可能與筆者選擇使用權衡式測光有關,但拍攝時已經 EV +0.7,敬請見諒。
由以上的各裁圖及實拍結果來看,其實 a550 的可用 ISO 筆者認為是1600,更高的 ISO 似乎需要透過搭配軟體進一步去雜訊,而 Raw 與 Jpeg 的高ISO表現上,可見Jpeg時的去雜訊處理模糊感較重,但至少還是有成功去除一些雜訊,而 Raw 細節豐富,但雜訊隨 ISO 增高而越來越嚇人,ISO 3200 以上 Raw 的雜訊感十分重,如果不進行去雜訊處理,實用性不高。
長時間曝光表現
a550 的長時間曝光表現不錯,成像純淨度高,無明顯的雜訊,銳利度表現亦尚可,再加上搭配其自機身內 HDR 自動合成功能是一絕配,有時在拍日出、日落、夜景時常需要透過搖黑卡方式修正畫面中光差大的區域,更現亦是不錯,整體來說帶 a550 拍夜景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沒有錄影功能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數位單眼擁有錄影功能,可惜 a550 並沒有此功能,雖然錄影功能可能不是常常用,但需要時如果沒有豈不遺憾?希望 Sony 未來能增加吧。
結論
筆者對 Sony DSLR a550 的整體表現其實覺得還算不錯,有中階數位單眼的表現,但對焦系統仍有一點進步的空間。高 ISO 成像的表現控制在 ISO 800 以內其實大致還不錯,ISO 1600 雖然畫面糊了一點,但仍在可用範圍,加上 Raw 的彈性,這次高 ISO 表現尚算不錯。成像的色調較清淡一點,但若你習慣,還可以透過相片風格自行調整。7fps 的連拍速度頗為實用,加上 3" 可上下翻轉的 LCD,令操作更方便。再考慮其價格,其實a550是頗不錯的一台中階數位單眼,筆者評測期間,整理其優缺點如下,供各位參考。
優點:
更多實拍
▲ISO 200,f/10,1/400s。
▲ISO 200,f/9,1/640s。
▲ISO 800,f/5.6,1/125s。
▲ISO 1600,f/3.5,1/6s。
▲ISO 200,f/8,1/40s。
▲ISO 200,f/8,1/1000s。
▲ISO 200,f/9,1/250s。
▲Sony DSLR a550。
Sony DSLR a550 的主要特色
- APS 1420 萬畫素,Exmor CMOS 感光元件
- 使用 Alpha 接環,可使用過去大部分 Minolta 及新的 Sony 鏡頭
- 新型 BIONZ 影像處理引擎
- 內建感光元件補償式(Steady Shot)防手震
- 光學觀景窗視野率 95%,放大率 80%
- 擁有9個自動對焦點
- 3" 92 萬畫素翻轉式 LCD 螢幕(可上下翻轉達 90 度)
- 感光度最高可達12800
- 連拍速度最高達 7fps
- 支援動態範圍最佳化功能(DRO)
- 支援相機內 HDR 合成(最高3EV)
- SD/SDHC + MS Duo 雙記憶卡插槽
- 支援 HDMI 高畫質輸出
- 採用 NP-FM500H 鋰電池,每次充電可拍 950 張(LiveView 450 張)
外觀介紹
a550 體積和一般中階數位單眼相仿,機身略有曲線,正面最明顯還是一圈橘色Alpha接環的標記。右手把握感整體平衡還不錯,不過如果你的手當較大,還是要考慮加購手把。
▲ Sony DLSR a550 拆下鏡頭的樣子。
Sony 的數位單眼繼承當年Konica Monlta的優良傳統,每台的數位單眼相機中均有建內感光元件位移技術,令幾乎所有鏡頭都自動變身成防手震鏡頭。
▲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在於機身內建防手震技術。
機背的LCD是 3",解析度達 92 萬素,同時可上下翻轉,對於取景及構圖十分便利。
▲可上下翻轉的 3" 92 萬素 LCD 頗不錯。
機背的配置與大部分相機相差無幾。
▲機背的配置。
機頂除了常見的功能轉盤及熱靴座外,還可見到不同模式 Live View 的切換,待會在操作篇會再介紹 Sony 系統的 Live View 模式。
▲機頂的配置。
a550 的右側是外接電源插孔,下方是 SDHC/MS 雙記憶卡插槽。
▲機身右側是記憶卡插槽及電源插孔。
在記憶卡的使用上可選擇 SDHC 或 MS,但需要透過小橫桿作切換。
▲ SDHC / MS 雙記憶卡需要自行切換。
機底是常見的電池槽及三腳架孔,電池型號是 NP-FM500H 鋰電池,標準的 CIPA 測試續航力是 950 張,而開啟 Live View 後仍有 450 張的實力,續航力表現不錯。
▲ 續航力表現不錯。
a550的Live View模式
和其他數位單眼大部分緩慢的 Live View AF 比較起來,a550 Quick Live View AF 表現令人讚嘆,主要使用的技術在於 a550 在觀景窗的位置加入第二塊小型的感光元件,同時使用快速的相位對焦。其實這種多放一塊感光元件作 Live View/Live View AF 用途並不是首見,過去在 Olympus E-330 已經有類似的應用,不過之後似乎就沒有見到其他廠商的跟進。
▲Quick Live View竹的示意圖。
除了 Quick Live View AF 的對焦模式外,a550 有另一個名為 MF Check Live view 的 Live View 模式,使用時會以主感光元件進行 Live View,可以見到預覽畫面畫質明顯變好(尤其是低光源下的表現),但此模式不能自動對焦,是用作手動對焦時畫面放大檢查之用,可進行 7x 或 14x 的放大檢查。
▲ MF Check Live view 的示意圖。
a550 的 Live View 對焦速度十分迅速,整體表現與使用觀景窗時的表現類似。目前在其他眾數位單眼的同類模式應該少有敵手,或許以速度的表現上,僅有 Panasonic G / GF 系才有與之一敵的空間。
選單操作
在選單操作上顯得有點「傳統」,例如現在其他每家單眼幾乎都可以在資訊介面中按下快捷鍵後,再利用四向鍵移到需要更的參數作調整,a550 還是與過去相仿,要改參數一定要使用 Fn 鍵或 Menu 鍵尋找,不過還好在熟習後的問題也不大。
▲ 左:拍攝資訊介面 右:切換模式時的小動畫。
▲ 左:Fn 快捷鍵 右:選單。
▲ 左:轉盤上也有基本的情境模式 右:Live View 與 OVF 切換提示。
風格設定
風格設定的呈現上和過去相同,a550 共有六種風格,每種風格還可以對其對比、飽和度及銳利度作調整。而顏色的呈現上,似乎還是有 Exmor 感光元件的「味道」,整體成像顏色雖然不像之前測的 Sony CyberShot TX1 的淡口味,但以筆者對之前 Sony 數位單眼的印象,似乎a550的標準色調還是較淡一點,如果習慣較濃口味的朋友可能要考慮使用鮮艷模式或者把飽和度/對比略調高一點。
▲ 風格設定介面。
▲左:標準 右:鮮艷。
▲左:人像 右:風景。
▲左:夕陽 右:黑白。
暴力的7fps連拍
Sony 這次為其中階機引入高達 7fps 的連拍速度,拍攝時會鎖定對焦及曝光,如果不需要如此高速的連拍,亦有 5fps (Hi) 或 3fps (Lo) 的連拍速度作選擇。
▲ 高速連拍的操作介面。
▲ 7fps 的連拍聽快門拍拍拍的聲音還蠻不錯的。
整體性能與對焦速度的表現
作為一台中階的數位單眼,筆者覺得在整體操作性能上較過去的 Sony alpha 系統來得有些進步,對焦系統上雖然進步,但比起對手的中階數位單眼比似乎還有進步空間。對焦速度最快及準確在 a550 上落在有雙十字感應的中央點,其餘 8 點的表現不甚理想,在低反差或者光源不足的環境下較容易失敗一些,不過當然也有和手上那支 KIT 鏡有一定相關性。
大致上來說,對焦速度及準確度整體表現還可,如只使用中央點時的表現則更佳。當然,預算許可者也可考慮把 KIT 鏡升級。
特殊功能:高動態範圍 DRO
有接觸過 Sony 數位相機的朋友應該對此不陌生,DRO 是透過軟體式的修正達到模擬高動態範圍功能,共有五種等級可做調校,如果使用 Raw 記錄則只會記錄無調校的照片。
DRO 的效果在開啟 1 級後已經有明顯的感覺,可見對畫面暗部亮度有改善,但亮部則無甚效果。筆者如果使用此功能時,通常會調校至3級,再高的平衡覺得有點誇張。但要注意使用 DRO 功能時,由於是對畫面暗部進行調亮的動作,所以或多或少亦會增加畫面的雜訊。
▲左:正常 中:DRO 1 右:DRO 2。
▲左:DRO 3 中:DRO 4 右:DRO 5。
▲左:正常 右:DRO 3。
特殊功能:相機內自動合成 HDR
Sony a550 加入了一個新的好玩又實用的相機內 HDR 合成,相機會以正常曝光的照片先拍一張,然後依設定再拍攝第二張照片,最後合成為一張照片。最高可達 3EV,在一些高反差的環境下實用性不錯,但使用時一定要使用腳架,及最好要有快門線,為什麼要有快門線?因為使用自動 HDR 時,竟然不能使用倒數自拍功能,所以沒有快門線的情況下很容易動到相機因而合成失敗。另外,使用 Raw 檔時亦無法使用自動 HDR 功能。
成功合成出來的照片效果倒是十分不錯,而且無明顯合成痕跡,至於要使用多少 EV 則需視乎環境的需要。
▲ 左:正常 右:HDR +1EV。
▲ 左:HDR +2EV 右:HDR +3EV。
KIT鏡的變形控制
如果你買的是 Sony a550 KIT,附送的 KIT 鏡是 Sony 18-55mm/3.5-5.6 DT SAM,換算焦距是 27-82.5mm,屬常用的焦段,可惜光圈不大。在廣角端有較明顯的球狀變形,而望遠端則幾乎沒有變形,鏡頭成像質素普普,建議儘可能縮一~兩級光圈拍攝,會得到成像較佳的照片。
▲ 左:廣角端 右:望遠端。
▲ 左:廣角端實拍 右:望遠端實拍。
KIT鏡的微距表現
Sony 18-55mm/3.5-5.6 DT SAM 最近對焦距離是 25cm,放大率還不差,變形控制的表現也是不錯,成像畫質以中央最佳,邊緣表現尚不錯。
▲ 近拍變形控制佳。
▲ ISO 200,f/5.6,1/250s。
▲ 100%裁切。
▲ ISO 200,f/8,1/640s,DRO +3。
▲ 100%裁切。
▲ ISO 800,f/4.5,1/8s。
▲ 100%裁切。
▲ ISO 200,f/9,1/640s。
▲ 100%裁切。
使用數位單眼通常另一個優勢是有 Raw 檔的記錄功能,可以記得下最詳儘的影像資訊,方便後製使用,a550 當然也是有提供 Raw 拍攝選項,單張容量約 14~15mb 左右,所以如果可以的話,配置一張較高速的記憶卡對寫入有幫助。
如果你是使用 Adobe PhotoShop CS4 的朋友,目前要使用 Camera Raw 5.6 RC 才有支援 Sony a550 的 Raw 格式,所以有需要者可到 Adobe Lab 下載使用。
整體來說,如果以完全沒有動到的 Raw 檔透過 Camera Raw 5.6RC 轉成 Jpeg,在顏色調性上 Raw 略為飽和一點,亮暗部細節來得豐富一點,但同時也帶來多一點的雜訊,但如果真的以 Raw 拍攝,可以很輕鬆的透過其他方法再作消除雜訊,所以筆者覺得還好。筆者準備了以下對比圖供各位參考,Raw 檔以 Camera Raw 5.6 RC 轉存成 Jpeg(Quality: 12):
Jpeg | Raw |
▲ISO 200,f/7.1,1/500s | |
▲ISO 200,f/5.6,1/40s | |
▲ISO 200,f/5.6,1/250s | |
▲ISO 800,f/5,1/10s | |
▲ISO 1600,f/5.6,1/25s | |
▲ISO 400,f/11,6s |
各ISO表現
a550 最高 ISO 可達 12800,而最低則是 ISO 200,但 Sony 的數位單眼過去在高 ISO 雜訊抑制的表現上不算十分理想,這台採用 Exmor CMOS 的 a550 到底沒有好一點?筆者以 Raw+Jpeg F 模式拍攝,對照片的兩個部位分別裁切,以便觀察。測試照片似乎略有偏暗,可能與筆者選擇使用權衡式測光有關,但拍攝時已經 EV +0.7,敬請見諒。
裁切一 | 裁切二 | |||
Jpeg | Raw | Jpeg | Raw | |
ISO 200 | ||||
ISO 400 | ||||
ISO 800 | ||||
ISO 1600 | ||||
ISO 3200 | ||||
ISO 6400 | ||||
ISO 12800 |
由以上的各裁圖及實拍結果來看,其實 a550 的可用 ISO 筆者認為是1600,更高的 ISO 似乎需要透過搭配軟體進一步去雜訊,而 Raw 與 Jpeg 的高ISO表現上,可見Jpeg時的去雜訊處理模糊感較重,但至少還是有成功去除一些雜訊,而 Raw 細節豐富,但雜訊隨 ISO 增高而越來越嚇人,ISO 3200 以上 Raw 的雜訊感十分重,如果不進行去雜訊處理,實用性不高。
長時間曝光表現
a550 的長時間曝光表現不錯,成像純淨度高,無明顯的雜訊,銳利度表現亦尚可,再加上搭配其自機身內 HDR 自動合成功能是一絕配,有時在拍日出、日落、夜景時常需要透過搖黑卡方式修正畫面中光差大的區域,更現亦是不錯,整體來說帶 a550 拍夜景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沒有錄影功能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數位單眼擁有錄影功能,可惜 a550 並沒有此功能,雖然錄影功能可能不是常常用,但需要時如果沒有豈不遺憾?希望 Sony 未來能增加吧。
結論
筆者對 Sony DSLR a550 的整體表現其實覺得還算不錯,有中階數位單眼的表現,但對焦系統仍有一點進步的空間。高 ISO 成像的表現控制在 ISO 800 以內其實大致還不錯,ISO 1600 雖然畫面糊了一點,但仍在可用範圍,加上 Raw 的彈性,這次高 ISO 表現尚算不錯。成像的色調較清淡一點,但若你習慣,還可以透過相片風格自行調整。7fps 的連拍速度頗為實用,加上 3" 可上下翻轉的 LCD,令操作更方便。再考慮其價格,其實a550是頗不錯的一台中階數位單眼,筆者評測期間,整理其優缺點如下,供各位參考。
優點:
- 機身內建防手震,令幾乎所有鏡頭均受惠,實用性佳。
- 成像畫質佳,髮色預設雖較清淡,但可視需要調整。
- 7fps 連拍速度快且實用。
- Quick Live AF 對焦速度不錯,為同類功能中的佼佼者。
- 3" 92 萬高畫素 LCD,同時有翻轉機能令使用更為便利。
- 動態範圍最佳化(DRO)及相機內 HDR 合成功能實用。
- 支援 SDHC / MS 雙插槽。
- 續航力不錯。
- 售價有競爭力。
- 高 ISO 雜訊抑制表現有進步,但仍有進步空間。
- 對焦性能目前已經不錯,但還可再更好一點。
- 相機內 HDR 合成無法使用自拍倒數十分怪異。
- 缺乏錄影模式。
更多實拍
▲ISO 200,f/10,1/400s。
▲ISO 200,f/9,1/640s。
▲ISO 800,f/5.6,1/125s。
▲ISO 1600,f/3.5,1/6s。
▲ISO 200,f/8,1/40s。
▲ISO 200,f/8,1/1000s。
▲ISO 200,f/9,1/250s。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