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D5200 強化的中階單眼評測
到底要買那一台...
Nikon D5200 重點特色
● APS 規格 2,410 萬畫素 CMOS 感光元件
● 1080 @ 60i 高解析度錄影(H.264 格式)
● EXPEED 3 影像處裡引擎
● 3 吋 92 萬畫素翻轉式液晶螢幕(下方約 90 度,翻轉 180 度)
● 2016 區 RGB 測光
● 單鍵開啟 Live View,包含臉部辨識自動對焦以及主體追蹤對焦
● 39 個自動對焦點
● 每秒 5 張連拍速度
● 快門速度範圍 30 - 1/4000 秒,支援 B 快門
● 支援 D-Lighting 數位補光,以及藉由 3 張連拍合成來增加明暗細節的 HDR 模式
● 具備機內後製功能,可編修 RAW 檔並輸出為 JPEG
● 感光度為 ISO 100 - 6400,可延伸至 HI1(ISO 12800)與 HI2(ISO 25600)模式
● 具備 GN39 機頂閃燈,閃燈同步可達 1/200 秒
● 光學觀景窗視野率 95%,放大倍率 78%
● 氣流式感光元件除塵系統
● 儲存媒介為 SD / SDHC / SDXC 記憶卡(支援USH-I)
● 支援 HDMI 高畫質輸出
● 採用 EN-EL14 鋰電池(1030mAh),續航力約 500 張
● 體積 129 x 98 x 78 mm,重量約 510 克(不含電池及配件)
D5200與D5100、D7000的差別
其實從以下的比較表中,是可以看出這次D5200的定位上有著更接近D7000的傾向,但當然,畢竟等級定位不一樣,一些功能還是沒有的,較為重要應該是機身對焦馬達的部分,光學觀景窗的視野率/放大倍率及防塵滴的能力等也是D7000較佳,但這些都是較為進階的部分,一般使用下D5200的能力已是十分好用,像筆者剛拿到手上試著「嗶嗶」時有點被他的快速嚇到,因為感覺就真的和D7000很類似,光這個部分的進部就顯得誠意十足。
外觀介紹
筆者剛拿到D5200時,直覺上在整體的機身設計、重量等其實和D5100差異不大,主要會是線條更為流線一點,抓握感依然是良好的設計;右手抓握處的紅色標籤依然是Nikon家族醒目的招牌,和前代最明顯不同可能會在頂部,因為這次D5200從過去的單聲道收音變成了立體聲收音。
▲D5200裝上18-55KIT鏡頭顯得十分輕巧
▲拆下鏡頭的D5200
▲醒目的紅色標籤
在輸出輸入端子埠的地方,除了常見的USB/AV、HDMI等輸出之外,GP-1的GPS模組也有支援,而且這次還多了支援WU-1a無線網路模組,令D5200多了WIFI的擴充性。
▲左側是端子埠,有保護蓋,鏡頭旁的FN可自訂常用功能
▲打開後可見麥克風、USB/AV、GPS擴充、HDMI輸出埠
D5200在記億卡的使用是採SD/SDHC/SDXC的規格,其中SDXC還支援UHS-I高速通道技術,設計在右側的記憶卡插槽也有助日常使用更換。
▲記憶卡插槽位於機身右側
D5200的機頂在靴上方可見有立體聲道的內鍵麥克風,右側是功能轉盤及很多常用的功能鍵。
▲機頂
▲模式轉盤
▲主要操作轉盤
自D5000起,在機背配備有翻轉式LCD,D5200也有把這優良的設計保留下來,色彩及可視角度的表現都有一定的水準,可翻轉在實拍時便利性十分不錯;按鍵的配置和前代差異不大,可以見到實體按鍵數量不算十分多,因連ISO按鍵也沒有,所以筆者習慣上把左側的FN鍵指定為ISO按鍵,這樣會令操作上更為流暢。
▲機背
▲LCD是可以翻轉
▲拿來自拍也沒有問題
操作選單
在操作邏輯上,一般會使用機背右上角的轉盤成較主要的參數(如光圈/快門),或者透過組合鍵的方式調整常用的參數,而其他的選項則主要會是透過機背的[i]按鍵改變,調整時還可以發現這次的介面設計上有重新調整,一般資訊介面的顯示方式變成三個大圈圈,也就是攝影重要的三個參數: 快門、光圈及感光度,簡潔易懂,相信也有助剛入門的朋友操作使用。
▲左: 三個大圈圈的資訊介面 右: 相位式對焦點支援以擴充點的方式進行對焦
▲左: 拍攝介面 右: Liveview下的 i 選單
▲對焦區域選擇
▲圖示式的情境模式
▲左: D5200一樣有支援靜音快門 右 當然也有支抯間隔攝影的功能
有趣實用的WIFI模組
D5200也像D3200一樣支援WU-1a的無線模組,接上相機後,按一下小小的啟動鈕就可以使用,在手機端只要裝好Wirless Mobile Adapter Utility,再以WIFI基地台搜尋就會找到D5200偽裝成的基地台,順線後就可以使用。
▲把WU-1a接上USB連接埠後就可以使用了
▲WU-1a小小一顆,原廠還有提供攜帶盒
▲發射器上有啟動鈕
▲裝好NIKON提供的程式,以WIFI基地台搜尋的形式就可以和D5200順利連線
目前無線連線功能分成四大類,第一種是相機拍照後直接回傳一份複本至手機中,第二種是在手機中用LIVEVIEW的方式搖控拍攝,第三種是分享給別人,最後一種是瀏覽相機中的照片然後把照片下載到手機中。
▲此APP主要有四大功能,最常用應該是拍攝直接傳照片或者以LIVEVIEW搖控操作相機的功能
▲左: 此功能會在相機拍照後傳一份照片的複本至手機中,十分便利,右: 使用時會在手機見到LIVEVIEW畫面,按快門就可以拍照,但無法調整參數
▲拍照後都會馬上回傳照片,速度十分不錯
HDR高動態範圍
在D5200 也可以找到HDR高動態範圍的功能,但要使用時請記得僅能在JPEG記錄模式下使用,合成的選項有AUTO, HIGH*, HIGH, NORM及LOW五種,拍攝時相機似乎會以電子快門(猜測)作高速連拍記錄,因為相機在反光板僅有一次的跳起下就完成多張的曝光;手持的合成成功率十分不錯,但筆者不建議使用AUTO,因為似乎有點保守,像筆者偏好NORM或HIGH的效果。
▲左:HDR選擇介面,右: 無HDR範例
▲左:HDR HIGH* 右:HDR HIGH
▲左:HDR NORM 右:HDR LOW
▲左:無HDR 右:HDR HIGH
特殊效果
機頂功能轉盤上除了情境模式之外,還有EFFECT的模式,可以為照片帶來一點不一樣的風格,而部分的風格或效果其實也可在事後的修飾選單中找到,這樣的彈性更好。
▲修飾選單
▲色彩輪廓效果
▲色彩素描
▲保留特定色彩
▲魚眼效果
▲透視效果
長時間曝光表現
這類等級的相機我想一般的夜間長時間曝光表現是不需要擔心的,D5200在長曝下細節十分豐富同時雜訊亦不明顯,所以你需要的只是一支好的腳架及去拍照吧。
▲ISO 100, F8, 15s
▲ISO 100, F8, 15s
感光度表現
一般情況下D5200可用的感光度範圍是ISO 100 ISO 6400,另可擴充至ISO 12800 (Hi1)及ISO 25600 (Hi2),感光度表現似乎得益於新的EXPEED 3處理引擎,整體較D3200好一點,拍攝時筆者高ISO去雜訊的選項設定為關,至ISO1600左右雜訊開始有一點,而ISO 3200或ISO 6400在堪用範圍,一般較低ISO筆者建議可把去雜訊關閉,略高時建議再設定至標準即可。
▲ISO感光度選單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錄影表現
D5200和近期Nikon家族錄影一樣,都支援最高達Full HD的錄影模式,這次最高更可達到1920 x 1080 60i的等級,而且有立體聲收音,亦擁有AF-F全時自動對焦,不過全時自動對焦的敏感度有點感覺較高,而且KIT鏡頭對焦時會有點聲音也會被收錄,如果想要較安靜的錄影可考慮使用手動對焦就可以錄出高品質的錄影。
▲戶外山櫻花實錄
▲戶外實錄2
總結
Nikon D5200較之前代D5100豪無疑問是一個大升級,下放的39點對焦系統,新的介面、感光元件及處理引擊等都令這次的入門(至中階?)的機種有著更好的表現,在規格上某程度上已是直逼老大哥D7000,但機身按鍵不夠多以及少了的機身對焦馬達及無防塵滴的特性等令他們還是保持著適當的距離。
這次新加入的WIFI模組的支援也令D5200擁有更有趣的應用,也令分享照片變得更為便利。整體而言,D5200是一個不錯的升級,成像表現優良,2400萬像素的感光元件也令入門產品的戰線提高了不少火藥味,如果想要一台好一點的入門級數位單眼,D5200也是一台不錯的好機器,可以再參考一下筆者整理的優缺點。
優點
●誠意十足下放的39點對焦系統
●成像品質優良,長時間曝光表現佳
●翻轉螢幕使用便利
●操作介面更新更直覺
●5FPS連拍速度不錯
●支援WU-1a無線模組
缺點
●按鍵數量如果多一點對操作較為有利
●機身無內建馬達
●如果HDR模式能以RAW記錄或保留原始檔更方便使用
●未來如果有觸控式螢幕更佳
更多實拍
本篇所有實拍均使用Nikon D5200實機拍攝,照片均為JPEG直出,僅縮圖無任何修改,未經筆者的同意請勿轉貼啊~~ 謝謝。
▲ISO 100, F5.3, 1/1000s
▲ISO 100, F6.3, 1/200s
▲ISO 100, F6.3, 1/250s
▲ISO 100, F8, 1/60s
▲ISO 100, F5.6, 1/30s
▲ISO 100, F16, 1/25s
▲ISO 100, F6.3, 1/400s
▲ISO 100, F8, 1/320s
▲ISO 200, F8, 1/250s
▲ISO 200, F8, 1/250s
▲ISO 200, F8, 1/640s
▲ISO 200, F8, 1/640s
▲ISO 100, F8, 1/80s
▲ISO 100, F11, 1/100s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