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爭霸戰!Panasonic ZS3 vs. Samsung WB-500(上篇)

阿奇 | 相機攝影器材
在上一次 Panasonic Lumix ZS3 和 Canon PowerShot SX200 IS 兩雄雙決後,似乎大家皆意猶未盡,對未能加入 Samsung WB-500 略感遺憾,經由 Oscar 兄的協調成功的借調到一台 Samsung WB-500,不過可惜的是 SX200 IS 已經不在手中,所以這次就只好形成 Panasonic ZS3 與 Samsung WB-500 對戰的局面,如果可能的話,筆者還是會加入 SX200 IS 對應的測試值或圖,但大家還是先參考一下這兩代熱門話題的隨身小炮的實力對決吧。

本篇評測太長,所以切為上下兩章刊出,第一篇會是規格、外觀、性能、變形控制、感光度的比較,而第二篇將會是長時間曝光、色彩傾向、抗耀光、實拍比較、錄影機能、結論及更多照片的比較。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16d9cbb2a3eb62738d6c554e46e39d7a.jpg
▲ Samsung WB-500 VS Panasonic Lumix ZS3。


Round 1: 規格上的比較
  Samsung WB-500 Panasonic Lumix DMC-ZS3
畫素 3648 x 2736 (998萬畫素)
感光元件大小 1/2.33"
畫素密度* 11302萬點/寸2
影像比例 16:9, 4:3, 3:2
感光度 自動, 80 ,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自動, 80, 100, 200, 400, 800, 1600, 高感光度自動 (1600-6400), 智能ISO 400, 800, 1600上限
廣角等效 24mm 25mm
望遠等效 240mm 300mm
防手震系統 O.I.S.光學式防手震 Mega O.I.S.光學式防手震
手動曝光 P/M 不支援
手動對焦 支援 不支援
近拍對焦距離 5 cm 3 cm ~ 無限遠
白平衡 自動、太陽光、陰天、日光燈高、日光燈低、燈泡、手動 自動、晴天、陰天、陰影、鹵素燈、手動
光圈範圍 F3.3 - F5.8 F3.3 - F4.9
快門範圍 1/1500 ~ 16 sec 1/2000 ~ 8 sec,星空模式可用15/30/60 sec
內建閃光燈 內建
臉部辨識 臉部偵測,微笑對焦,美顏模式(三種) 臉部偵測,人物識別,柔膚模式
最高動畫錄製 HD H.264 Mpeg 4,錄影中可光變,立體聲收音(AAC格式) HD AVCHD Lite,錄影中可光變,且為杜比AC-3立體聲收音
液晶螢幕 2.7" 23萬畫素 3" 46萬畫素
電池續航力 330張(CIPA) 300張(CIPA)
體積及重量 105mm x 61.4mm x 36.5mm,219g 103 x 60 x 33 mm,206g
HDMI輸出 支援(選購)
建議售價 $12990 $14980
普遍市價 $11990 $13800
  Samsung WB-500 Panasonic Lumix DMC-ZS3
*畫素密度是指把感光元件的對角線還原成長寬後,計算出面積,再把畫素除以面積得知。

在規格上可見 WB-500 和 ZS3 較為接近,不過 WB-500 略廣、有部分手動功能、續航力略強一點、較為便宜,而 ZS3 較遠一些、望遠端光圈略大、近拍強一點、錄影功能強一點、體積比較好攜帶等,所以兩台在規格來看長處的需求因人而異,所以這局暫時打平。

規格對決的結論:各有優缺點。


Round 2: 造型上的比較
由正面來看,WB-500 和 ZS3 的造型皆屬陽剛的造型,配置兩者其實還有點類似,鏡頭皆放置在左側,閃光燈在右方偏上,而最右方有微突起的手把,不過 WB-500 的鏡頭略略大一點,兩者在把握感上差不多。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6dfa81ea2fe54fbdeffdc83f9a89c3e8.jpg
▲ WB-500 與 ZS3 的正面比較。

而在機身厚度的比較上,從規格上可知 ZS3 較 WB-500 略瘦 3.5mm(PS: ZS3:33mm,WB-500:36.5mm,而SX200 IS是最胖的38mm),雖然 3.5mm 好在沒什麼,但當相機拿在手上還是會有感覺 WB-500 略胖的身體。除此之外,ZS3 的吊掛孔是突出式的設計,對收納較為不利,而 WB-500 則是隱藏式的設計。連接端子皆是位於相機的右側。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6a1187f07f78f5d88b6ee56cf4d5e88a.jpg
▲ 機身厚度的比較。

在機身的左方兩機其實皆沒什麼特別,不過你應該也可在右方的比較時看到在 WB-500 的機身上有三個小圓孔,而左側也是有一樣的設計,此三個小圓孔是 WB-500 的收音孔,而 ZS3 的麥克風孔則位於機身上方。所以 WB-500 及 ZS3 皆有立體聲收音的設計,WB-500 是 AAC (Advance Audio Codec) 的格式,而 ZS3 則是杜比 AC-3 的格式。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423d26e3164f668c629674abb09639ec.jpg
▲ 左側的比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 WB-500 和 ZS3 在鏡頭上的差異,WB-500 是採德國信乃認證的鏡頭,而ZS3是德國萊卡認證的鏡頭,實際表現留待後文再說。由照片可見最明顯的差別是配色的設計,ZS3 的鏡頭是銀色,而 WB-500 則是和機身一樣的黑色設計,而在最廣角端及最望遠端的鏡頭長短的差異上則不明顯,只有在最廣角端時 WB-500 略「粗」一點。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7e684b3cf12fb3e48b50e49d21db91c4.jpg//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94b06074630bb2f026d8c37e551b12ae.jpg

▲ 左:最廣角端 右:最望遠端。

使用上 2.7" 和 3" 其實不會感覺有太大的差別,不過當兩者排排站時,還是可見 3" LCD 來得大一點,而且 ZS3 LCD 的 46 萬畫素比 WB-500 的 23 萬來得高一些,看上去感覺也較銳利一些,不過差別不算太明顯。而在按鍵的配置上,兩者不會差異太大。右上方 WB-500 是配備有「命令桿」,可以自行設定欲快速調整的功能(如EV),而ZS3在右上方則是拍照/回放模式的切換鍵,但同時代表著如果在瀏覽照片中想要拍照,不能像 WB-500 半按快門就可以快速準備拍照。另外,ZS3 在右方中間的位置配備有獨立的錄影鍵,可以在拍照模式中快速進行錄影,而 WB-500 要往上找功能轉盤,轉到錄影模式才能進行錄影。其餘的四向鍵、Q.Menu(Fn)鍵配置相似,不過 ZS3 小顆一點,而 WB-500 手感上硬一點點,蒫異不大。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05be5db96ffc966f7947d573034713e0.jpg
▲ 背面的比較。

在頂部的配置上,兩者十分神似,皆是開關機、功能轉盤、變焦/對焦/拍照鍵等的分佈,WB-500 的頂部金屬較易採集指紋,而轉盤較紮實一點,不像 ZS3 的轉盤稍鬆。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95a9050fedddc5edca75e6dd6d64f6ea.jpg
▲ 頂部的比較。

最後來到相機的底部,兩者的配置仍是十分類似,腳架孔的配置皆是會擋到電池/記憶卡插槽,所以上腳架後換電池或記憶卡皆不方便。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6eaaaeddbe87cc2bbee9ba6dbacd62c9.jpg
▲ 底部的比較。

造型設計對決的結論:各有優缺點。


Round 3: 性能上的比較
在性能的比較上,開機以 SX200 IS 最快,ZS3 及 WB-500 在開關機各有勝負。但是來到對焦速度的比較時,WB-500 在此三者中可以用壓倒性的勝出來形容,尤其是如果你三者都同時用過時感覺最明顯,不過話說回來,也不是說 SX200 IS 或 ZS3 真的很慢,只是當碰上更快一些的WB-500時才顯得比較明顯。
*連續對焦、Pre AF、臉部辨識皆為不使用,且只有使用標準中央點的情況下作測試。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8504d436902015d00898c0f336430f07.jpg
▲在性能上可見 SX200IS 最慢,ZS3 次之,WB500 最快。

接下來是連拍速度的比較上,除了 SX200 IS 的低速連拍模式不用提外,這次變成 ZS3 擁有壓倒性的連拍速度,雖然 WB-50 0也有一些高速連拍模式,但仍不敵 ZS3 的連拍速度,尤其是 WB-500 的 VGA 高速連拍在實用性上較 ZS3 的高速 - 速 (3MP)來得低。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1e5197cc98e12c4bf0761ce4bc7f5268.jpg
▲SX200IS 慢速連拍,WB-500 略快一些,而 ZS3 則擁有最快的連拍速度。

*在表中WB500的高速 - 速模式是指 WB-500 擁有最快的速度的 VGA 畫質連拍模式。
**在表中 WB500 的高速 - 質模式是指全畫素的高速連拍模式。

性能對決的結論:WB-500 在對焦速度上技壓群雄,而 ZS3 則在連拍速度中板回一城。


Round 4: 鏡頭變形控制與邊緣畫質的比較
在變形控制問題上,筆者本次使用專業的 Imatest 測試軟體的 Trial Version 作計算,關於 Imatest,簡單的說是一套美系的全功能型測試數位影像類的軟體,功能繁多,有興趣可看其官網://www.imatest.com/,大部分專業的數位相機測試網站皆或多或少有使用此軟體,有時間筆者再詳細介紹一下他。

在廣角端的變形控制上,其實三者差異不算太大,不過以 WB-500 表現最佳,ZS3 次之,而 SX200 IS 再稍差一點點。而望遠端的表現三者差距不大,所以筆者就沒有再跑測試軟體,最近拍端因為三者最近距離不同,所以得到的畫面也不一樣,SX200 IS 有 0cm 近拍,可以幾乎貼在被攝物上,所以我有再額外打燈,而 ZS3 是 3cm,WB500 則是 5cm,三者的近拍變形以 SX200 IS 最明顯,ZS3次之,WB500 最不明顯。

畫質表現上,中央的裁切可見三者除了 SX200 IS 稍軟外,其實相去不遠。但邊緣畫質則有較明顯的差別,廣角端及望遠的邊緣畫質以 ZS3 尤佳,而 SX200 IS 表現較為平均,WB500 在望遠端除了有暗角外,邊緣鬆散也是最明顯的,稍後在實拍比較一節可看到更多實例,簡單歸納一下各區畫質表現的結論:

廣角端中央:ZS3 ~ WB500 > SX200IS
廣角端邊緣:ZS3 > WB500 > SX200 IS
望遠端中央:WB500 > ZS3 ~ SX200IS
望遠端邊緣:ZS3 > SX200IS > WB500
近拍端中央:ZS3 > WB500 > SX200IS
近拍端邊緣:WB500 > ZS3 > SX200IS

  SX200 IS ZS3 WB-500
廣角端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6033a1fd8fd01d5af484e9a5c8700f97.JPG
變形量:-2.62%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98fb00a3bc16d0af4250239f7eef1e49.JPG
變形量:-2.38%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a3bc349c405686008b7117db7419af31.JPG
變形量:-1.42%
100%
裁(廣, 中)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1f3769ed6c19c5f8c41ddd2c5278f95a.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9de89577f5d587e4205ba5a36d953e77.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c5514a0e75c61e795138e2eace25a241.JPG
100%
裁(廣, 邊)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9c90cff5978c732e4a06394754f01c53.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3d04ba8a7ab4a8f6262fda9f4b6d9923.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ada6d61d8bf5c73b5139e5564093f706.JPG
望遠端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55a0fe84a9e3053100d8564146e4d661.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dc31fbf22d95d1055dee4d7cb49ad4a9.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71b9ba84e71f7a130c6ae6f1dab2e824.JPG
100%
裁(望, 中)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325c4f8ec32b63cc1d489ca6e65454e6.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fb60860d26af73d33694a20b28541762.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3424b2df47f55921f05fe7167a462b2e.JPG
100%
裁(望, 邊)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d705a9204228edaa26de520e02efff4d.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3bfb5395ee8f2709fc88b9c835ba1b89.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4abe52cb3907f82f10cbf99142146afa.JPG
近拍端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6380c04bddbb7433a1b6c38aeed8ec75.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2b8e8c9ceee7c3fae3c5166162e49d03.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4b81f3086ff01a2970bdc625327dea4e.JPG
100%
裁(近, 中)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67c8f0700d6e815036a26b3a96842526.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fb6c0cd7df4c318499579c891e8bab9f.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8ce12697c2dd5fbd5da170a6e1f6349c.JPG
100%
裁(近, 邊)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78980748185e9a4c85b636733ae5005e.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9a5b2d2f2d0ff73229078c526766f88b.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552fc3f03afe3f4cdc83c091ed3f29f3.JPG

鏡頭變形控制與邊緣畫質的結論:以整體表現來說,ZS3 較理想。


Round 5: 感光度的比較
感光度的表現上,整體表現由測試圖來看,ZS3 在銳利度、雜訊比的情況略略優於 WB-500,不過過高的感光度也是不用期待,大約可接受的高感光度都落在 ISO 800 左右。

裁切一
(中央)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4126a870c80c3db404e111ae0c928258.JPG
ZS3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7715234a01186e2c3af367a69ce1a268.JPG
WB-500
ISO 8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541bd1dd15d9c9852c5b2515d55752ff.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c676f085da61fa5dcf750a774cb05418.JPG
ISO 10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10b5c7456d9ea91d0055b93fcad5a58d.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debf16e5402a77b0542fc71ece04f9c7.JPG
ISO 20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5b17430bf495c38523144f5154a09911.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7dd450776d4ccdc42aade872cc0ad723.JPG
ISO 40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57ddd1dbaa006a4dff112ce5709f220e.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0b9a120e457e0853aae25071c9fa2896.JPG
ISO 80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93359ed031f604b6cbf78b7b0df6f615.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55a55a746dda617b7a3f3f18180eed51.JPG
ISO 160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f07634fc09a5afdaca64a8b436dab4a1.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51b5a20d27d2fdf043165f2d659dcb81.JPG

裁切二是畫面中相對邊緣的位置,WB-500 的邊緣成像較為鬆散,所以可見文字的部分相對來得沒有那麼銳利,另外可以發現在畫面較單純的情況下,ZS3 的高 ISO 表現較好一些。

裁切二 ZS3 WB-500
ISO 8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6b840ac999f7f9116052e0e6487e1bd2.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aae8ea84ced2bc17cd0c5306cbae0ae3.JPG
ISO 10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1539d58350df06c14d873e5779136bdd.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6b4481b0cf3cf8c49909e7b6858485fc.JPG
ISO 20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4ed830f473345981aa653f84647f4fb5.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55a0ba38476718d34020a2b5a497f7e1.JPG
ISO 40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96a1ae62c9c2e37097cd56843f88b4fe.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efa8c4a0327a5fcc53c4d5482f97c1bb.JPG
ISO 80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50ed0abe4d848ee50f16537d35f47b92.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9b85010578b6c0b5b35c104c79015c85.JPG
ISO 1600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ca55b9dbde605ab034be8bf4971b70a6.JPG //timgm.eprice.com.tw/tw/dc/img/2009-06/13/2565/kitleong_3_05b7eb0c3777d26fc7c2fd2558f3d118.JPG

感光度表現的結論:以整體表現來說,ZS3 較好一些。

至於長時間曝光、色彩傾向、抗耀光、實拍比較、錄影機能、結論又是如何?請留待下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