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LX5 試玩連載(二):功能操作篇
日前簡單介紹過 LX5 的功能,接下來介紹 LX5 的操作和選單。雖然先前已約略提過 LX5 的操作,但筆者打算再多說一點。一部相機的畫質是重要,但既然考量到朝夕相處,操作手感也絕不可輕忽。能否快速地設定各項需求,對於喜歡隨時拍照也喜歡自行設定光圈快門的的玩家來說,當然也是考慮的要點之一。或許可以說,比起規格上的提升,LX5 在操作方面的改進更值得讓人讚賞。
在 LX5 推出前,個人對於幾款 Prosumer DC 的操作手感評級,順序可分為 Ricoh GR-D III > Samsung EX1 > Canon G11 > Panasonic LX3。說是純粹的個人偏見也無不可,但就是覺得 LX3「很難操控」,機身設計好看是好看,但手柄的凸出處太窄,難以穩握機身,每次拿著都要提醒自己小心在意。當然這只是小問題,最難用的還是調節光圈快 門,要使用那個小小的 Q.Menu 操控桿,按上下左右來設定光圈快門,理論上是單手可以完成操作,但實情是難按反應又不靈敏。
▲ 前代機種 LX3 的 Q.Menu 操控桿操作不太順手。
LX5 徹底改良了這些缺點,它的凸出握把稍稍寬了一些,軟膠包覆的面積也更廣,令相機有更佳的握感。而且在十字鍵上方加入了指令轉輪,在全手動模式時,按下轉輪 作切換,撥動則調整光圈 / 快門數值;當在光圈 / 快門先決時,按下轉輪則切換為曝光補償,真正單手就能操控相機,便捷性大大提升。另一點是和上代一樣,十字鍵其中一個為 fn 鍵,使用者可以自訂啟動甚麼功能,如風格色調、包圍曝光、動態範圍等等,可視乎你的拍攝習慣來設定。
▲指令轉輪設於機身拇指握位處,操作起來很順手。
對於 LX5 的操作,唯一要投訴的,相信就是那個鏡頭蓋吧!每次拍攝都要又拆又裝,來於時常 Snapshot 的用家來說實在頗不便,應該學 Ricoh GX200 那樣出一個活門式的 Benz 鏡頭蓋吧!
拍攝介面:
▲拍攝介面 ▲按下轉輪會切換為曝光補償
▲iA 模式的介面 ▲色彩模式新增 FZ100 的針孔和噴沙效果
▲M 影片模式下可選擇 PASM ▲支援柔膚場景模式
▲Q.Menu 鍵可作快速設定。
設定選單:
▲選單介面分別有拍攝、影片和設定三個分頁 ▲最高支援 ISO12800,但只能以 3MP 拍攝
▲可設定記憶臉孔 ▲ISO 增量可選擇 1/3EV 或 1EV 調整
▲三種動態範圍設定。 ▲支援多重曝光
▲I.R 智能解析度有三種選項 ▲可設定前簾或後簾閃燈
▲閃燈可設定出力 ▲支援包圍曝光
▲支援 AVCHD Lite 格式 ▲可設定 Fn 鍵啟動的功能
變形測試
風格色調:
ISO 測試
接下來是測試 LX5 的 ISO 表現,同時列出 Samsung EX1 和 Canon S90 同樣的 ISO 測試相片供大家參考。由於三台相機都採用大光圈鏡頭,近拍能力卻各自不同,加上每張照片的對焦位置有些許差異,因此 100% 截圖的部分大家稍微參考就好,若要仔細比較,其實直接下載原圖來一一比對,才能更準確的分辨出所以然:
LX5 在 ISO400 開始出現雜訊,ISO 800 時會出現色塊,細節抹除得較嚴重,但其實這也是小片幅隨身 DC 的通病。而在飽和度的維持方面表現中規中矩,稍微遜色於 Canon PowerShot S90 一點點。不知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待續:實戰表現
相信各位對 LX5 期待許久的玩家們,還想看看更進一步的實拍效果吧?沒錯,相機館過幾天會再分享一篇更完整的 LX5 實戰測試,歡迎大家好好期待。
在 LX5 推出前,個人對於幾款 Prosumer DC 的操作手感評級,順序可分為 Ricoh GR-D III > Samsung EX1 > Canon G11 > Panasonic LX3。說是純粹的個人偏見也無不可,但就是覺得 LX3「很難操控」,機身設計好看是好看,但手柄的凸出處太窄,難以穩握機身,每次拿著都要提醒自己小心在意。當然這只是小問題,最難用的還是調節光圈快 門,要使用那個小小的 Q.Menu 操控桿,按上下左右來設定光圈快門,理論上是單手可以完成操作,但實情是難按反應又不靈敏。
▲ 前代機種 LX3 的 Q.Menu 操控桿操作不太順手。
LX5 徹底改良了這些缺點,它的凸出握把稍稍寬了一些,軟膠包覆的面積也更廣,令相機有更佳的握感。而且在十字鍵上方加入了指令轉輪,在全手動模式時,按下轉輪 作切換,撥動則調整光圈 / 快門數值;當在光圈 / 快門先決時,按下轉輪則切換為曝光補償,真正單手就能操控相機,便捷性大大提升。另一點是和上代一樣,十字鍵其中一個為 fn 鍵,使用者可以自訂啟動甚麼功能,如風格色調、包圍曝光、動態範圍等等,可視乎你的拍攝習慣來設定。
▲指令轉輪設於機身拇指握位處,操作起來很順手。
對於 LX5 的操作,唯一要投訴的,相信就是那個鏡頭蓋吧!每次拍攝都要又拆又裝,來於時常 Snapshot 的用家來說實在頗不便,應該學 Ricoh GX200 那樣出一個活門式的 Benz 鏡頭蓋吧!
拍攝介面:
▲拍攝介面 ▲按下轉輪會切換為曝光補償
▲iA 模式的介面 ▲色彩模式新增 FZ100 的針孔和噴沙效果
▲M 影片模式下可選擇 PASM ▲支援柔膚場景模式
▲Q.Menu 鍵可作快速設定。
設定選單:
▲選單介面分別有拍攝、影片和設定三個分頁 ▲最高支援 ISO12800,但只能以 3MP 拍攝
▲可設定記憶臉孔 ▲ISO 增量可選擇 1/3EV 或 1EV 調整
▲三種動態範圍設定。 ▲支援多重曝光
▲I.R 智能解析度有三種選項 ▲可設定前簾或後簾閃燈
▲閃燈可設定出力 ▲支援包圍曝光
▲支援 AVCHD Lite 格式 ▲可設定 Fn 鍵啟動的功能
變形測試
風格色調:
ISO 測試
接下來是測試 LX5 的 ISO 表現,同時列出 Samsung EX1 和 Canon S90 同樣的 ISO 測試相片供大家參考。由於三台相機都採用大光圈鏡頭,近拍能力卻各自不同,加上每張照片的對焦位置有些許差異,因此 100% 截圖的部分大家稍微參考就好,若要仔細比較,其實直接下載原圖來一一比對,才能更準確的分辨出所以然:
ISO 100 | |
▲ Panasonic LX5 | ▲ Panasonic LX5,100% 裁切 |
▲ Canon S90 | ▲ Canon S90,100% 裁切 |
▲Samsung EX1 | ▲Samsung EX1,100% 裁切 |
ISO 200 | |
▲ Panasonic LX5 | ▲ Panasonic LX5,100% 裁切 |
▲ Canon S90 | ▲ Canon S90,100% 裁切 |
▲Samsung EX1 | ▲Samsung EX1,100% 裁切 |
ISO 400 | |
▲ Panasonic LX5 | ▲ Panasonic LX5,100% 裁切 |
▲ Canon S90 | ▲ Canon S90,100% 裁切 |
▲Samsung EX1 | ▲Samsung EX1,100% 裁切 |
ISO 800 | |
▲ Panasonic LX5 | ▲ Panasonic LX5,100% 裁切 |
▲ Canon S90 | ▲ Canon S90,100% 裁切 |
▲Samsung EX1 | ▲Samsung EX1,100% 裁切 |
ISO 1600 | |
▲ Panasonic LX5 | ▲ Panasonic LX5,100% 裁切 |
▲ Canon S90 | ▲ Canon S90,100% 裁切 |
▲Samsung EX1 | ▲Samsung EX1,100% 裁切 |
ISO 3200 | |
▲ Panasonic LX5 | ▲ Panasonic LX5,100% 裁切 |
▲ Canon S90 | ▲ Canon S90,100% 裁切 |
▲Samsung EX1 | ▲Samsung EX1,100% 裁切 |
LX5 在 ISO400 開始出現雜訊,ISO 800 時會出現色塊,細節抹除得較嚴重,但其實這也是小片幅隨身 DC 的通病。而在飽和度的維持方面表現中規中矩,稍微遜色於 Canon PowerShot S90 一點點。不知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待續:實戰表現
相信各位對 LX5 期待許久的玩家們,還想看看更進一步的實拍效果吧?沒錯,相機館過幾天會再分享一篇更完整的 LX5 實戰測試,歡迎大家好好期待。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