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xit 拆解 Vision Pro 解釋呈現配戴者眼神的 EyeSight 功能不清楚是為了避免「恐怖谷」效應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在 Vision Pro 正式開放銷售之後, iFixit 也很快地釋出其拆解報導與相關解說影片內容。
▲ (圖/擷自 iFixit 網站)
iFixit 表示 Vision Pro 整體拆解不難,但在部分元件拆解之後會造成損壞,例如左右兩側的揚聲器,同時像是 micro OLED 顯示器外圍玻璃也相當容易受損,因此在使用時候要格外小心避免刮傷或意外掉落。
▲ (圖/擷自 iFixit 網站)
至於在連接部分則是可以透過磁吸方式快速連接,整體使用也相當輕便。不過,iFixit 也指出 Vision Pro 的電池配件採用類似 Lightning 連接介面,而非常見的 USB-C 設計,同時在連接端額外加上凹槽設計,顯然是為了讓連接線不會在使用過程脫落,若要移除的話,還需要透過退卡針插入旁邊孔位,讓線材能夠順利鬆脫。
▲ (圖/擷自 iFixit 網站)
另外,針對許多前期體驗者對於 Vision Pro 外側投放當前眼神狀況的 EyeSight 功能,iFixit 也解釋為什麼蘋果不讓此功能直接以拍攝立體影像呈現的原因,而是以較不清晰、看起來有點 3D 效果的影像呈現個人眼神,其實是為了避免過於真實的視覺感受,讓他人產生「恐怖谷」 (uncanny valley) 效應,透過降低擬真度讓其他人知曉使用者當前眼神狀況,同時也能減少他人感到不適的情況。
▲ (圖/擷自 iFixit 網站)
整體來看,Vision Pro 就像將精密電腦放在頭上,並且讓使用者能以虛擬視覺、直覺形式使用,同時也大幅降低佔用體積與配戴重量,更搭配 M2 處理器對應充足的運算效能,另外則是搭配 R1 處理器協同處理來自 12 部相機、5 個感測元件與 6 組麥克風的接收資料,藉此加快空間運算效率,並且能在 12 毫秒內將運算影像於 Vision Pro 內部顯示螢幕呈現。
Vision Pro 搭配電池重量控制在 1 公斤內,但是頭戴裝置加上頭帶重量為 532 公克,其實也僅比 Quest Pro 的 522 公克重一點點而已。而可拆卸外接電池電量為 35.9Wh、重量則達 353 公克,滿電情況下約可對應最長 2 小時使用時間。
在 Vision Pro 正式開放銷售之後, iFixit 也很快地釋出其拆解報導與相關解說影片內容。
▲ (圖/擷自 iFixit 網站)
iFixit 表示 Vision Pro 整體拆解不難,但在部分元件拆解之後會造成損壞,例如左右兩側的揚聲器,同時像是 micro OLED 顯示器外圍玻璃也相當容易受損,因此在使用時候要格外小心避免刮傷或意外掉落。
▲ (圖/擷自 iFixit 網站)
至於在連接部分則是可以透過磁吸方式快速連接,整體使用也相當輕便。不過,iFixit 也指出 Vision Pro 的電池配件採用類似 Lightning 連接介面,而非常見的 USB-C 設計,同時在連接端額外加上凹槽設計,顯然是為了讓連接線不會在使用過程脫落,若要移除的話,還需要透過退卡針插入旁邊孔位,讓線材能夠順利鬆脫。
▲ (圖/擷自 iFixit 網站)
另外,針對許多前期體驗者對於 Vision Pro 外側投放當前眼神狀況的 EyeSight 功能,iFixit 也解釋為什麼蘋果不讓此功能直接以拍攝立體影像呈現的原因,而是以較不清晰、看起來有點 3D 效果的影像呈現個人眼神,其實是為了避免過於真實的視覺感受,讓他人產生「恐怖谷」 (uncanny valley) 效應,透過降低擬真度讓其他人知曉使用者當前眼神狀況,同時也能減少他人感到不適的情況。
▲ (圖/擷自 iFixit 網站)
整體來看,Vision Pro 就像將精密電腦放在頭上,並且讓使用者能以虛擬視覺、直覺形式使用,同時也大幅降低佔用體積與配戴重量,更搭配 M2 處理器對應充足的運算效能,另外則是搭配 R1 處理器協同處理來自 12 部相機、5 個感測元件與 6 組麥克風的接收資料,藉此加快空間運算效率,並且能在 12 毫秒內將運算影像於 Vision Pro 內部顯示螢幕呈現。
Vision Pro 搭配電池重量控制在 1 公斤內,但是頭戴裝置加上頭帶重量為 532 公克,其實也僅比 Quest Pro 的 522 公克重一點點而已。而可拆卸外接電池電量為 35.9Wh、重量則達 353 公克,滿電情況下約可對應最長 2 小時使用時間。
廣告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