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錶中就可以即時看到各項生理數據,且測量的時間密度滿高的,因此可以看到圖表非常細。也因為螢幕解析度達到 320 x 360,看起來真的很滿足。不過手錶螢幕還是有限,因此在各項數據中,頁面只能顯示五小時的區間寬度,透過手指左右滑動可以無極看到當天任意五小時區段的數值。希望未來更新,可以加上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簡表,看起來會更完整。錶面的自訂程度很高,內建就可以根據欄位選擇自己所需的優先資訊。而更多的,是可以從手機 Coonect IQ 下載喜歡的應用程式和錶面,可以直接使用更多專業設計的錶面。如果有自己想要的排版,我想應該也可以透過成為開發者,上傳自己喜歡的模板,之後有時間可以來研究看看。
目前在 Apple Silicon 的 Mac 上還無法支援下載 Garmin Connect 和 Connect IQ,希望之後可以更新支援。
macOS:Garmin Express
比起 iPhone,我更常使用 MacBook。加上現在 Apple Silicon 的 Mac 可以運行許多 iPad、iPhone 上的 App。而這方面網路上還沒有相關資料,說明 Garmin 的手機 App 能否在 Apple Silicon 上執行,因此我拿到產品前非常期待。後來收到產品後,我在 macOS App Store 中是無法找到手機版的 App。因此推論目前應該是還沒有上架,非常希望之後可以更新、上架,讓 Mac 使用者多一個選擇。不過我知道 Garmin 針對 Mac 使用者也有推出專門的軟體,因此也嘗試使用。
其名稱是 Garmin Express,從官網上可以免費下載。但老實說,對於第一次接觸 Garmin 的人來說,實在是有點看不懂 Connect、Express 和 IQ 這些詞在軟體名稱上的分類和用途。實際安裝使用後,倒是沒有什麼大礙,但也難以用一句話概稱,因此嘗試以此文呈現其功能。
原本設想,如果 MacBook 上無法執行 Garmin Connect,那至少筆電上還可以用 Web 來連線使用。Garmin 這個 Web 服務也叫做 Garmin Connect,希望還是可以有比較明確的區分,讓溝通上比較單純。為了避免搞混,本篇先以 Web 代指之。Web 服務的強大在於,你幾乎可以在無上限數量的終端裝置上,看到自己的資料。
此外也跨越了不同作業系統、老舊裝置之間的籓籬。這對於自身擁有,且每週活躍使用超過十台以上的我來說,提供了超越個人對裝置數量的需求。我自己生活類的需求,可能還是集中在其中兩三台電腦,但 Web 版已經幫助我跨越不同作業系統,這點就很酷了。
此外我覺得 Web 的優勢在於,若未來我有更多 Garmin 健康裝置,例如像同事一樣開始騎腳踏車,可能就裝個 Garmin Edge,那麼這些生理數據、運動軌跡都可以同步到雲端。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