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三代無線積木風扇 | LIAN LI UNI FAN SL-INF WIRELESS 120 WHITE REVERSE BLADE

Rickwang0412 | 電腦電競相關
現今市面上有許多款風扇、一體式水冷都能看到無限鏡的元素在裡面,實際上,將無限鏡的RGB設計發揚光大的是多年前LIAN LI推出的UNI FAN SL-INF風扇,除了中間軸承處採用了這樣的設計之外,側面邊框的RGB燈效也採用無限鏡設計,搭配積木風扇的串接機制,讓這種燈效擁有非常吸睛的視覺效果;
而距離第一代的SL-INF風扇已經超過2年沒有更新,這期間LIAN LI也基於這款風扇的燈效設計出了LIAN LI散熱效果最強的UNI FAN TL RGB系列風扇,另外也以SL系列風扇為首推出了L-WIRELESS無線連接的技術,這之間其實推出了相當多款不同定位的風扇,就在大家以為SL-INF系列要被放生的時候,LIAN LI終於更新了這款風扇,除了加入最主要的L-WIRELESS無線技術之外,在外觀設計上也有些微的改變,本次筆者也收到其中一款來開箱跟介紹,完整型號為:LIAN LI UNI FAN SL-INF WIRELESS 120 WHITE REVERSE BLADE。
1.jpg
 
===== 開箱 =====
同樣先從包裝盒開始看起,正面的設計布局與過往筆者開箱的SL WIRELESS與TL WIRELESS相同,三顆包裝正面會放上三顆風扇串接起來並開啟RGB的形象圖,下方有完整的型號字樣與顏色版本圖標;如果是反向扇葉版本,右上角會額外印上REVERSE BLADE紅色字樣來標示。
2.jpg

背面左側有風扇正面形象圖、盒裝配件與風扇規格資料,右側有SL-INF無線風扇的多項特色介紹、L-Connect 3下載網址與產品保固序號,其中特色部分包含以下:
  1. 新世代的無線技術用於風扇燈光和轉速控制,同時進一步減少線材連接數量
  2. 內含V2版PWM 4-PIN線材的接收模組,主機板BIOS可直接啟用PWM模式,避免電力不足
  3. 所有LIAN LI的無線設備皆可共用最新的無線控制器
  4. 3個可獨立控制的無限鏡面燈光區域,可營造出迷人、且可自訂的燈光效果
  5. 兩側無限鏡邊框採用不同設計,使用者可選擇偏好的外觀風格
  6. 側框中兩區鏡面間距不同,產生獨特漂浮視覺效果
  7. 單排串接風扇最高可支援4顆SL-INF無線風扇
  8. 支援LIAN LI自家L-Connect 3軟體
3.jpg

包裝盒側面同樣有放上3顆SL-INF無線風扇串接的三圍尺寸比例圖;這次SL-INF在尺寸上主要變動最大的同樣是厚度,從25 mm變成28 mm,能夠提供更大的風流。
4.jpg

另一面則是放上這次SL-INF無線版本風扇在外觀上的特點,筆者同樣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1. 加大版雙區無限鏡面燈效,更具辨識度的視覺效果
  2. 中心風扇軸心也加入無限鏡面,提升整體視覺吸引力
  3. UNI FAN系列風扇模組化卡扣設計,方便整線與風扇安裝
  4. 三區燈效配置,提供更多自訂燈光的可能性
  5. 兩側邊框採用不同無限鏡面設計,增加個性化風格與燈效深度
5.jpg

本次筆者收到的版本是限量版本,因此還多了一個行動電源,剩下列出的則是一般市售版本都會有的內容物,包含:UNI FAN SL-INF WIRELESS 120 WHITE反向扇葉風扇*3、螺絲包*3(單包4顆)、無線控制器配件盒、無線訊號發射器兼供電線、1-to-3 PWM的SATA供電線、側面無限鏡保護貼、安裝說明書、FCC的通過認證說明紙以及感謝購買的小卡。
6.jpg
 
===== 配件 =====
螺絲部分總共有3包,每包裡面都有4顆,比較可惜的是螺絲的顏色並沒有與風扇同色,筆者私心覺得如果連螺絲都能白色或銀色化會更完美。
7.jpg

從第一代的SL-INF風扇開始,風扇側面就採用無限鏡的燈效,到TL系列風扇也採用了SL-INF風扇的設計,因此這次同樣有附上保護貼片可以更換,確保側面鏡面不會被刮傷或沾灰塵。
8.jpg

線材設計上與前面的兩位老大哥相同,無線訊號發射器安裝在與風扇拼接處的金屬接點上,並透過PWM接頭進行風扇運轉的供電。
9.jpg

在頂蓋上也有貼上L-Wireless接收器的Model、Rating、FCC ID…等相關資訊的標示貼紙。
10.jpg

頂蓋一樣是卡扣可拆式設計,並且兩邊都有設計溝槽進行線材在不同出線方向的固定。
11.jpg

SL-INF WIRELESS與先前的SL WIRELESS、TL WIRELESS其中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金屬接點,這次SL-INF系列風扇並沒有推出LCD版本,因此只需要一組金屬接點即可。
12.jpg

在PWM供電插座設計上是第二個不同的設計之處,如果看過筆者之前開箱的SL與TL無線風扇應該都會看到筆者有提到,單靠PWM 2-PIN直接插到主機板的插槽上如果沒有特別到BIOS將運行模式改成PWM全速模式,透過軟體將燈效設定成全白會造成風扇運轉不穩定;LIAN LI也發現了這點,因此這次SL-INF無線風扇的線材就額外多加了一個完整的PWM 4-PIN的插頭,如果單插1個PWM 4-PIN插頭到主機板上,主機板BIOS就會自動切換成PWM Mode,玩家就不需要額外花時間設定,並且對於風扇運轉時的轉速偵測也會更準確穩定;至於另外一組PWM 2-PIN插頭還是有留著,至於功用稍後在SATA分接線會來介紹。
13.jpg

由於這次線材有兩個插頭,因此LIAN LI在分接線上也有安裝一個線夾固定線材,整體視覺跟後續整線上會比較簡潔方便。
14.jpg

這次SL-INF無線風扇雖然已經提供了一組PWM 4-PIN的插頭提供更穩定的供電,不過由於每家主機板廠對於PWM插座的供電不全然相同,因此可能還是會有部分型號有供電不足的問題,而這也是為何LIAN LI在上方的線材依舊維持一組PWM 2-PIN插頭的原因,可以搭配SATA 1-to-3 PWM的分接線來額外供電,讓風扇運行更穩定。
15.jpg

接著是L-WIRELESS系統的無線訊號發射器配件盒,裡面包含了無線控制器 * 1(三顆包裝才會內附無線控制器)、一條替代方案傳輸線、無線控制器安裝說明書、L-CONEECT 3安裝說明書以及無線控制器訊號發射注意指南。
16.jpg

無線接收器設計上與過往開箱的都相同,因此都能共同使用;舊款的同樣也能連接上這款新風扇。
17.jpg

這款無線發射器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主打採用一般常見的USB Type-A插槽進行供電和訊號傳遞,與過往的控制盒相比簡潔有力許多。
18.jpg
 
如果玩家主機板或是機殼的Type-A插槽不夠或是空間不足,LIAN LI在無線發射器的尾端還是有設計一個特殊接口的插槽,可以搭配接下來會介紹的線材組裝後並使用主機板上的其他插槽進行供電和訊號傳遞。
19.jpg

下方線材就是提供無線發射器另一種供電方案。
20.jpg

傳輸線與無線發射器之間的接口是採用所有線材合併起來的特殊7-PIN插頭,左右兩側有設計小翅膀的防呆設計,上下顛倒就無法插進去。
21.jpg

另一端要接在主機板的輸出線材分別有一條USB 9-PIN的插頭與一條PWM線材。
22.jpg

本次筆者收到的是限量版本,裡面會額外附贈一組LIAN LI之前愚人節推出的無線風扇行動電源配件盒,當時許多玩家都認為是愚人節行銷宣傳,沒想到這次LIAN LI在2025 COMPUTEX展上直接實現了使用行動電源來給無線風扇供電,真的是相當有趣的設計;而這個配件盒裡面會有行動電源本體、一片可替換的供電金屬接點遮蓋以及組裝教學說明書。
23.jpg

行動電源本身外觀採用銀色金屬材質,正面中間印上亮面LIAN LI字樣,表面看起來雖然有磨砂紋路,不過最表層摸起來是光滑的手感;在周圍有鑽切導角設計,整體設計滿有質感的。
24.jpg

充電介面採用USB Type-C格式,與現今的周邊配件都相同,因此可以直接將手邊給滑鼠或耳機充電的線材來給這顆行動電源充電;背面則是跟風扇金屬接點拼接的地方,設計上跟上面的供電線材相同,一樣有兩個大小尺寸不同的卡扣,對準風扇卡上去即可進行運轉。
25.jpg

將固定底部塑膠片的8顆螺絲都拆下來之後,就可以看到內部有3組金屬針腳,這款行動電源不僅僅是為了SL-INF無線風扇所推出的專屬配件,考慮到先前的SL與TL無線風扇金屬接點數量、方位不同,因此在行動電源內部的金屬接點都有保留。
26.jpg

搭配LIAN LI附贈的轉接塑膠片就可幫SL或TL無線風扇進行供電。
27.jpg

這邊就放上換成SL或TL無線風扇專用的底片,如果安裝方向正確,就會看到有露出兩區金屬接點可以使用,接著再裝上SL或TL無線風扇就可以了。
28.jpg

將行動電源拆解,裡面整體構造也相當簡單,主要就是一顆可充電式電池與轉接電路板。
29.jpg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LIAN LI為了確保行動電源能夠維持固定的使用時間,所以使用時會限制電壓跟電流的輸出,風扇的轉速與亮度都會是正常使用時的一半;另外使用行動電源也無法提供全白燈效穩定運行,因此需要將行動電源充電時,同時將無線接收器插上風扇另一端金屬接點,並透過軟體設定別種燈效,目前筆者測試採用可以穩定運行。
30.jpg
 
===== LIAN LI UNI FAN SL-INF WIRELESS 120 WHITE REVERSE BLADE =====
接下來就進入到風扇本體的介紹,一開始先放上SL-INF WIRELESS 120反向扇葉版本的參數規格給大家參考:
風扇尺寸:120 * 122.1 * 28 mm
風扇轉速:0、200 – 2200 RPM
最大風量:69.7 CFM
最大風壓:2.2 mm H2O
最大噪音:32.2 dBA
軸承:FDB
LED數量:58顆
風扇組裝材質:PC/鋁
扇葉材質:PBT
保固:3年
31.jpg

既然型號都有INF的名稱,那麼正面軸承處的設計當然也是採用無限鏡的設計;在LED燈的數量上這次單顆SL-INF WIRELESS擁有58顆,並將其拆分成3塊可自定義燈效的設計。
32.jpg

本次筆者收到的是反向扇葉版本,因此扇葉的方向為反方向;為了最大化中間RGB燈珠的效果,採用的是半透明PBT的材質。
33.jpg

接著來到背面,支架一樣是4根,其中一根則有塞入轉速與RGB訊號線,因此較粗;另外中間軸承處一樣有LIAN LI的LOGO與UNI FAN SL INF WIRELESS型號字樣。
34.jpg

風扇4個角落一樣也都有很厚實的減震墊,並且也同步更新加上了橡膠材質的螺絲遮片,鎖上水冷排的長螺絲之後就可以用遮片將螺絲遮住,進一步美化風扇的視覺效果。
35.jpg

風扇邊框同樣有維持很細的RGB燈條設計,與側面無限鏡的銜接處有鑽切導角來點綴,讓風扇看起來更有質感。
36.jpg

接下來來到第一代SL-INF風扇最受歡迎的燈效設計,從金屬邊框到到內部的燈效造型相呼應之外,最內側的燈效也採用無限鏡設計,讓這款風扇擁有非常好的視覺效果;而這次SL-INF WIRELESS風扇也將左右兩側邊框的厚度縮窄,讓兩顆風扇的燈效彼此距離更接近,能夠獲得更好的連貫視覺效果。
37.jpg

這次SL-INF另一項改動就是另一面的無限鏡燈效樣式,其中一面維持第一代SL-INF的多邊形設計,而另一面則改成長方形的設計,因此玩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要展示哪一邊的造型燈效。
38.jpg

在金屬接點的設計上也有變更,這次SL-INF WIRELESS風扇其中一端的金屬接點為一公一母的配置,稍後會講解採用這種配置的原因。
39.jpg

風扇串接用的主要卡扣也維持可拆式設計,可避免與其他品牌的水冷管或是無線接收器的線材有空間上的衝突。
40.jpg

另一面同樣配置一公一母的金屬接點,左右兩側則有對應卡扣的固定溝槽。
41.jpg

無線接收器線材連接方式與過往的積木風扇相同,對好掛勾大小方向後,壓著並推移讓傳輸線與風扇卡住後即可完成安裝;不過眼尖的讀者應該有發現,SL-INF WIRELESS無線風扇兩端皆有金屬接點,這也是SL-INF WIRELESS與前面兩位大哥SL WIRELESS與TL WIRELESS不同的地方,SL-INF WIRELESS支援兩邊都可安裝無線接收器線材。
42.jpg

風扇拼接方式也是積木風扇一貫的設計,孔位對準以後,推移讓卡扣卡進去固定就完成安裝了。
43.jpg

在風扇的拼接側,LIAN LI一樣也有設計一個小小的拼接指示標點,只有單點的一側要確定有對應到另外一端的兩端點才表示風扇有成功拼接成功或是能夠順利拔出。
44.jpg

這邊也展示側面多邊型的無限鏡拼接起來的視覺效果,藉由縮窄單顆風扇的邊框厚度來讓RGB燈效更有連貫的效果。
45.jpg

這邊也一同放上長方形造型的側面拼接示意圖,可以發現這面的邊框厚度與另一面相比稍微寬一點,就看玩家要選擇展示哪一面了。
46.jpg
 
===== LIAN LI L-CONNECT 3 =====
接下來介紹一下L-Connect 3針對UNI FAN SL-INF WIRELESS 120風扇的設定;這次介紹的版本是當下筆者查看官網最新的2.0.31,L-Wireless SYNC的版本同樣是1.6。
47.png

接著點選左側的L-Wireless Sync Setup的設定選單可以進行無線設備的連線,如果無線控制器辨識成功的話,就會跳出所有的無線設備;連線配對方式為點選Status欄位的連結圖案,讓他從灰色斷開的圖案變成藍色連結起來的圖案即可完成連線。
48.png

回到Settings的Device區域可以查看預設的連線通道名稱,並且也可以進行名稱的修改,方便辨識風扇。
49.png

連線成功後,點選L-Wireless Fan Utility選單,一開始會先跳出風扇設定對應區域的教學提示。
50.png

同樣先介紹整個設定介面的布局,上半部同樣會顯示風扇串接數量、尺寸、轉速模式、即時轉速以及燈效模式,另外如果是反向扇葉版本也會在尺寸旁邊加上REVERSE BLADE字樣;下半部則是對應上方選擇的設定項目來切換設定顯示。
51.png

首先是燈光的設定,因為SL-INF中間也是無限鏡設計,因此滑鼠移動到正中間軸承處也會跳出Lighting Effects的提示字樣。
52.png

這款風扇的燈效有3個區域可以分別設定,分別是軸承處、風扇外框(側面外框)以及兩邊側面中間的無限鏡區域;玩家可以從Lighting Effects下方的下拉選單選擇要直接將統一設定或是3個區塊分開獨立設定。
53.png

在選擇設定RGB燈區的選單下方有一個Merge的開關,如果打開,選單就只會跳出一個全域燈效設定的圖案可以選擇。
54.png

在選擇燈效區域旁邊可以選擇燈效模式,LIAN LI也提供非常多種可以選擇。
55.png

部分燈效也可以設定顯示顏色、速度與方向的設定;設定完點擊下方的Apply或是Apply to All SL-INF Fans選項來套用。
57.png

所有燈效設定完畢後,在上方右側的狀態顯示欄位也會顯示3個區域各自的燈效模式,讓玩家能知道目前套用的模式是哪一種。
58.png

轉速部分同樣要先到FAN/PUMP PROFILE進行風扇的轉速曲線調整,LIAN LI同樣有提供安靜、標準、高速與全速4個預設檔案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在左下角的FAN PROFILE往下選擇CUSTOM自訂區設定自己喜歡的曲線圖;另外中間會即時顯示轉速曲線圖,總共有5個節點可以調整,玩家也可以左右上下拉動,以及選擇要偵測的硬體是CPU或GPU,並在某個溫度下的轉速要多少。
59.png

接著回到風扇設定區域,將滑鼠移動到扇葉區域,就會顯示Fan Profile圖示字樣,點擊後下方就會顯示風扇模式的套用選單。
60.png

這邊就可以直接選擇轉速模式來套用即可。
61.png

最後筆者也針對兩側邊框的燈效進行一些錄製,這邊就直接放上錄製的效果給大家觀賞,大家比較喜歡哪種造型的效果呢?
網址:https://youtu.be/x2buoOlbnp4
 
===== 總結 =====
62.jpg
以上就是LIAN LI UNI FAN SL-INF WIRELESS 120 WHITE REVERSE BLADE的開箱與介紹拉~~
筆者覺得LIAN LI的UNI FAN積木風扇系列讓大家最印象深刻的應該是SL-INF風扇,過往的RGB風扇在軸承處都是貼上自家品牌LOGO的貼紙,而LIAN LI竟然在中間也塞入了無限鏡的元素,讓這顆風扇廣受大家的喜愛,後續推出的TL風扇也部分採納了SL-INF風扇的設計;而就在LIAN LI推出SL WIRELESS無線風扇後,筆者原以為LIAN LI會按照最剛開始的推出順序,第二個輪到AL或SL-INF,沒想到卻是TL搶先搭上無線技術的列車,不過LIAN LI依舊沒有遺忘這款經典的SL-INF風扇;
在一些規格設計上,其實SL-INF風扇也改善了過往SL與TL WIRELESS風扇會遇到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供電穩定性,在之前的風扇搭配的供電線都是只有PWM 2-PIN的插頭,如果直接插到主機板的PWM插槽上,沒有特別進BIOS設定的情況下,無法穩定運行白光特效;而這次LIAN LI就額外補上了一個完整的PWM 4-PIN插座可以使用,直接插上主機板就會自動切換成PWM MODE,筆者目前測試穩定白光是可以順利運作的;
至於外觀設計上,SL-INF WIRELESS也從原先常規的25 mm增厚到28 mm,鎖孔位置當然也有附上增加美觀的螺絲遮片;在金屬接點設計上,左右兩側都是一公一母的設計,這也讓線材能在兩端都能安裝,搭配這次SL-INF兩面無限鏡不同的造型設計,玩家可以更自由的選擇要展示哪種造型的側面無限鏡,在線材安裝上也可以做對應的組裝;
目前市面上其實有許多品牌都推出了無限鏡效果的串接式風扇,並且價格也很便宜,不過綜觀性能、外觀、質感…等來看,筆者覺得LIAN LI的SL-INF系列風扇才是最對味的選擇,並且現在也正是搭上了L-WIRELESS無線傳輸的行列,在安裝難易度上又降低了一些,如果荷包夠深的玩家,又想要打造絢麗的電子花車,那麼這款LIAN LI UNI FAN SL-INF WIRELESS 120系列風扇就會是相當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