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實測】ONEmade 戰速備份擴充組
今天要來開箱分享的產品是一組硬碟盒的搭檔"戰速備份擴充組",組合裡面是"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的組合。兩款皆採用現在最常見的Type C的接頭,讓有容量焦慮的你不管到哪裡都能隨身擁有滿滿的儲存空間,走到哪備份到哪裡從此不再因為空間不足而困擾。
●外觀介紹
首先看到的是"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
本體尺寸約為13*5.2*14(高)cm
放在辦公室也不會有很大很突兀的感覺
正面擁有非常豐富的接口
10Gbps的USB-C、10Gbps的USB-A、USB 2.0、TF 4.0、SD 4.0、Audio
從USB到Type C再到記憶卡都能滿足你的要求
背面也不惶多讓
USB 2.0*2、USB 3.0*2、RJ45網路接口、HDMI*2、PD 供電口、HOST
在現在電腦越來越薄的狀況下補齊RJ45網路接口、正常尺寸的HDMI接口是非常有幫助的
頂部的蓋子是磁吸式設計
打開後即可安裝硬碟
在安裝上有非常好的便利性
硬碟長度支援2230/2242/2260/2280
最大容量上限是4TB
並且安裝時不需要螺絲的快拆結構十分方便
接著看到的是體積較小主打隨身攜帶的"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
接口方面有USB3.2 Gen2*2、USB-C Gen2*1 共三個接口
本體重量則是為117g,尺寸為12*5.5*1.5cm
差不多是一支手機的重量,隨身攜帶並不會有太大的負擔
在硬碟側邊則是一邊為連接手機的HOST
另一邊則是當使用的硬碟需要消耗較高電量時會使用的供電接口
正面蓋子材質為鋁合金
上方的紋路像是較短的散熱鰭片可以帶走硬碟讀取時產生的熱量
並且為卡扣+磁吸的安裝方式
就算倒過來甩也不用擔心掉下來
硬碟長度支援2230/2242/2260/2280
最大容量上限是4TB (並且支援PCIe/SATA 雙規格)
並且安裝同樣是不需要安裝螺絲的快拆結構十分方便
圖
9
●實際測試
=================
測試用硬碟:WD 2280 SN850X 1TB、PM991 2230 256GB
測試設備:一號本、小米13ultra、iphone 15 pro
首先先來實測"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
下圖為1號本搭配"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連接雙螢幕後的樣子
現在的薄型筆電已經很少有支援兩個HDMI了,甚至一個都沒有
"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 支援最高100W的充電速度
除了在連接時可以存取硬碟內的檔案外也可以同時對連接設備進行充電
(示範圖內為壹號本Thunderbolt4接口)
接著來實測傳輸檔案的效率
測試檔案的大小為:3.9Gb 寫入速度約600mb/s
在經過約50GB的傳輸後
硬碟的溫度約60度 (環境溫度約為27度)
自己的使用方法會將較常移動的檔案放置在SSD內
而不常使用的檔案會再連結機械式硬碟擴充盒到"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
放在讀取速度較慢但是空間較大的機械式硬碟內
接著是隨身可以攜帶出去的"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
對於隨身攜帶的擴充盒
最常在出門遊玩時拿來存放手機內眾多的照片以及錄影
(下圖為iPhone 15 pro和"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的實際比例)
這邊首先挑選約200張照片 共1.33GB(單張照片約為6MB)
並且從手機傳送到硬碟約耗時8秒
模擬照片拍太多拍到手機容量不足的使用狀況
(這邊搭配是使用PM991a 256GB)
接著是影片複製測試,相較於照片數量多影片則是一個檔案容量較大
畫質為1080p 60fps 總容量為3.8GB 耗時約9秒
實際測試在經過約5分鐘的讀取後"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 的溫度表現
最高溫度為73度 測試環境為27度的冷氣房
當帶著"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 回到家後也可以接上"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
把在戶外所傳輸進去的檔案進行歸檔的動作
●優缺點統整
統整一下自己使用ONEmade 戰速備份擴充組下來的優缺點
優點:
1.硬碟蓋為磁吸式且不需任何螺絲即可安裝
2.兩款組合都支援4種不同長度的SSD
2.支援休眠功能減少插拔損耗
缺點:
1.隨身款硬碟盒可以有更方便收納線材的方式
2.固定式的硬碟上蓋可以改成金屬材質或是有風扇可以幫助散熱
3.固態硬碟擴充座可以安裝更多個SSD
●心得
ONEmade的戰速備份擴充組提供了兩款搭配的硬碟盒,不論是在隨身、固定位置都可以有很好的使用方式。除了支援各種不同常見長度的SSD外,安裝硬碟時不需要使用到任何的工具即可快速的拆裝硬碟非常的方便,讓有很多硬碟需要常常拆換的進行備份、檔案分類的使用者可以透過戰速備份擴充組來備份、管理自己的檔案。
●推薦指數
★=1 ✪=0.5 ✰=0
★★★★★ ★★★✪✰ (8.5分/10分)
●外觀介紹
首先看到的是"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
本體尺寸約為13*5.2*14(高)cm
放在辦公室也不會有很大很突兀的感覺
正面擁有非常豐富的接口
10Gbps的USB-C、10Gbps的USB-A、USB 2.0、TF 4.0、SD 4.0、Audio
從USB到Type C再到記憶卡都能滿足你的要求
背面也不惶多讓
USB 2.0*2、USB 3.0*2、RJ45網路接口、HDMI*2、PD 供電口、HOST
在現在電腦越來越薄的狀況下補齊RJ45網路接口、正常尺寸的HDMI接口是非常有幫助的
頂部的蓋子是磁吸式設計
打開後即可安裝硬碟
在安裝上有非常好的便利性
硬碟長度支援2230/2242/2260/2280
最大容量上限是4TB
並且安裝時不需要螺絲的快拆結構十分方便
接著看到的是體積較小主打隨身攜帶的"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
接口方面有USB3.2 Gen2*2、USB-C Gen2*1 共三個接口
本體重量則是為117g,尺寸為12*5.5*1.5cm
差不多是一支手機的重量,隨身攜帶並不會有太大的負擔
在硬碟側邊則是一邊為連接手機的HOST
另一邊則是當使用的硬碟需要消耗較高電量時會使用的供電接口
正面蓋子材質為鋁合金
上方的紋路像是較短的散熱鰭片可以帶走硬碟讀取時產生的熱量
並且為卡扣+磁吸的安裝方式
就算倒過來甩也不用擔心掉下來
硬碟長度支援2230/2242/2260/2280
最大容量上限是4TB (並且支援PCIe/SATA 雙規格)
並且安裝同樣是不需要安裝螺絲的快拆結構十分方便
圖
9
●實際測試
=================
測試用硬碟:WD 2280 SN850X 1TB、PM991 2230 256GB
測試設備:一號本、小米13ultra、iphone 15 pro
首先先來實測"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
下圖為1號本搭配"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連接雙螢幕後的樣子
現在的薄型筆電已經很少有支援兩個HDMI了,甚至一個都沒有
"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 支援最高100W的充電速度
除了在連接時可以存取硬碟內的檔案外也可以同時對連接設備進行充電
(示範圖內為壹號本Thunderbolt4接口)
接著來實測傳輸檔案的效率
測試檔案的大小為:3.9Gb 寫入速度約600mb/s
在經過約50GB的傳輸後
硬碟的溫度約60度 (環境溫度約為27度)
自己的使用方法會將較常移動的檔案放置在SSD內
而不常使用的檔案會再連結機械式硬碟擴充盒到"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
放在讀取速度較慢但是空間較大的機械式硬碟內
接著是隨身可以攜帶出去的"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
對於隨身攜帶的擴充盒
最常在出門遊玩時拿來存放手機內眾多的照片以及錄影
(下圖為iPhone 15 pro和"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的實際比例)
這邊首先挑選約200張照片 共1.33GB(單張照片約為6MB)
並且從手機傳送到硬碟約耗時8秒
模擬照片拍太多拍到手機容量不足的使用狀況
(這邊搭配是使用PM991a 256GB)
接著是影片複製測試,相較於照片數量多影片則是一個檔案容量較大
畫質為1080p 60fps 總容量為3.8GB 耗時約9秒
實際測試在經過約5分鐘的讀取後"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 的溫度表現
最高溫度為73度 測試環境為27度的冷氣房
當帶著"4 in 1 SSD 隨身擴充盒" 回到家後也可以接上"16 in 1 SSD 固態硬碟擴充座"
把在戶外所傳輸進去的檔案進行歸檔的動作
●優缺點統整
統整一下自己使用ONEmade 戰速備份擴充組下來的優缺點
優點:
1.硬碟蓋為磁吸式且不需任何螺絲即可安裝
2.兩款組合都支援4種不同長度的SSD
2.支援休眠功能減少插拔損耗
缺點:
1.隨身款硬碟盒可以有更方便收納線材的方式
2.固定式的硬碟上蓋可以改成金屬材質或是有風扇可以幫助散熱
3.固態硬碟擴充座可以安裝更多個SSD
●心得
ONEmade的戰速備份擴充組提供了兩款搭配的硬碟盒,不論是在隨身、固定位置都可以有很好的使用方式。除了支援各種不同常見長度的SSD外,安裝硬碟時不需要使用到任何的工具即可快速的拆裝硬碟非常的方便,讓有很多硬碟需要常常拆換的進行備份、檔案分類的使用者可以透過戰速備份擴充組來備份、管理自己的檔案。
●推薦指數
★=1 ✪=0.5 ✰=0
★★★★★ ★★★✪✰ (8.5分/10分)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