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窗黃金潮牌」美國電競品牌 HYTE Y60 魚缸海景房 & CNVS 滑鼠墊

杜甫 | 電腦電競相關

【前言】

大概是在 2022 年初時發佈的款式,隔了約半年開始有人搞到貨做開箱評測,沒意外的話應該是首款無 A 柱的海景房玻璃機殼!
HYTE 正式成立於 2021 年 9 月,是美國最大電競 PC 系統廠 iBUYPOWER 針對高階玩家所創立的新品牌~
HYTE 致力於推廣 Gamer Lifestyle 電競生活風格,以高質感的歐美設計風格打造高規格PC週邊!在當時並沒有太關注於這咖機殼,畢竟如果國內沒有販售的話,玻璃機殼要漂洋過海要承受的風險實在太大了,我實在扛不住,感人的售價再加上運費,心裡只有一句話,不好意思,打擾了!

就在這個月,由德隆引進台灣進行代理銷售,想要入手就變得更加方便簡單,售價也會相對合理許多,相信應該會有不少人對於這咖機殼有些興趣! 所以今天就帶來關於 HYTE Y60 的開箱評測,能講的細節還挺多的,不妨泡杯咖啡細細咀嚼一下內容吧,也順便給大家看幾眼 CNVS 滑鼠墊~


▲身為一個美國品牌,沒有半點中文字也是相當合情合理的!特色是主要利用全景玻璃打造現代審美,專屬的直立顯卡展示與冷底板機殼(? 直接翻譯起來有點怪 ~


▲外箱上印有機殼結構的爆炸圖,與大家熟悉的雙艙結構雖然有些相似,但在底部有些許不同,也因為轉角處空間相當大,能夠支援超厚的水冷排甚至夾漢堡排!


▲側面印有相關規格參數,內附了三個無光風扇,轉速約 1300 RPM,整體規格看上去更加適合水冷安裝!


▲另一側則有機殼的設計理念,不負責任的幫大家翻譯一下,新的架構設計帶來了新的體驗,三面玻璃都有防護膜,知道大家在顯卡上花了不少錢,所以應該好好展示出來給大家看,提供了專屬顯卡直立安裝方式,底部加入的風扇架構真的很涼快,快來看看我們設計的這個機殼,實在是泰酷辣!


▲這次在我手上要開箱的款式是白色!三面玻璃依然採用較為傳統方式的保麗龍,在外箱內要取出時並沒有特別做什麼改良,還是須要整個倒置才能方便取出,過程中蠻令人心驚膽戰的


▲卸下防護包材與塑膠套後,可以發現說明書就放在底部,白色款式配的卻依然是燻黑的玻璃,我個人還是稍微偏好全透度的玻璃能更直接欣賞內部零件!


▲值得慶幸的是,說明書在機殼的外面,不像有些機殼可以做出迷因 www


▲說明書上的圖示還是挺詳細的,雖然是英文版但相信對於玩家們沒有太大問題~


▲先來看一下頂蓋的部分,上方的紋路造型與內部底板是相同的設計,已經可以漸漸感受到設計師的強迫症了!


▲頂蓋部分由後方施力往上扳開,內部是球形卡扣固定,拿起來還蠻重的,上面是一層薄的鋼板再噴上漆面,背部貼了一層塑膠板,兩層之前夾了一個很細緻的尼龍防塵濾網,雖然有點重量,但實際感受上還是覺得軟軟的


▲同樣的 L 型格柵設計除了頂部與內部底板之外,就連側邊背板也是如此!在外型上確實獨樹一格~


▲側板與頂蓋同樣採用剛剛提到的塑膠與薄鋼板搭配濾網的夾層加上球型卡扣設計,除了硬碟架的位置是實心之外,其他面積都是透氣的,這意味著硬碟的溫度部分可能不是太友善!


▲我在拆這片背板的時候,雖然給的是手轉螺絲,但並沒有防脫落設計,而且出廠時鎖的很緊,加上右邊這一小塊扣手設計,用手轉起來特別憋扭!同樣的設計也應用在了另一側玻璃上,感覺還是用螺絲起子來拆裝會比較直觀一些~


▲左側可以兼容一個 240 / 280 水冷安裝位,兩個硬碟架,裡面裝著配件盒,硬碟下方是電源位置,支援最長 23.5 公分的 ATX 電源空間,基本上 1600w 的超長電源也不用擔心,內部的藏線空間相當足夠~


▲背面支援 12 公分風扇,標示位置的字體挺可愛的我很喜歡~


▲特別的地方在於顯卡擋板處,一般直插的 PCIe 擋板只給到了半高型式,用來給一些擷取卡或外接網卡使用,只有顯卡直立安裝槽位是正常尺寸,值得吐槽的一點是槽與槽之間有橫桿,有機率會去卡到輸出接口!


▲硬碟架上的手轉螺絲就人性化了一些,方便施力且防脫落設計,這點好評!


▲硬碟架可以選擇裝一個 HDD 或 兩個 SSD,設計上很有質感,格柵造型與後方風扇的出風口相似,漆面是磨砂材質觸感不錯~


▲以一般硬碟來說還留有一些空間,要塞入較厚的企業級硬碟也沒問題,但看了附近似乎沒有特別設計風扇安裝位,加上兩個硬碟交疊空間上,溫度值得注意一下!


▲配件盒內給的是黑色螺絲,從燻黑玻璃、內附風扇、螺絲配件等等細節來看,設計者是喜歡黑白相間的熊貓配色,這讓即便不是全白零件的玩家們或許看上去更加協調一些,但對於喜歡全白體驗的人來說可能會有些小失望了!


▲螺絲內雖然是給的一次性糖果封裝,但外部還是有給了一個小小夾鏈袋,並標註上螺絲用途,這點還是相當不錯的!特別的是還附上了一條複合音源分接線材,細節做的還是很好的~


▲機殼 IO 設計在了玻璃轉角處,中間是開機鍵,沒有重開鍵,兩側為 USB 3.0,有給到 Type-C 與 音源複合接口,並且考慮到一些主機板沒有 Type-E 接口可以用,還預先用了一個防護套保護,相當貼心~


▲由於音源複合接口可能對於一些使用者來說不是很方便,給了一分二轉接線材,上面雖然有標示但不是特別明顯,這點或許加入一點顏色來分別或許會更好一些


▲如果是常駐需要用到的話,掛在桌面上感覺是有點不太美觀 ..


▲底部的腳墊設計也是迎合了轉角做了一個 L 型 與另一邊互相對稱,不過只有在兩端貼上止滑墊,實際感受上會有點翹翹的!


▲左右兩個卡扣往內壓取出底部濾網,可以看到預裝了兩個 12 公分風扇做進風,也可以自行替換兩個 14 公分風扇,這就是他們所謂的 Cold Floor 冷地板設計吧!加上後風扇總共三個,黑框配上帶點米白色的扇葉,看得出來設計者真的是往黑白配的方向走~


▲從正面上來看幾乎感受不到這兩個風扇的存在!所以這裡很適合搭建無光版本的性能風扇,相信對於散熱性來說會很有幫助!如果是 RGB 風扇的話可能就會有點可惜了~


▲雖然是今年剛代理引進的機殼,但已經是一年前的設計了,預裝的風扇給予的還是 3Pin 的 DC 風扇!這對於這個定位的機殼來說蠻不應該的!


▲由於底下風扇存在感薄弱,拆裝上又比較麻煩,所以我決定就先保留著不動它們了,只更換後風扇,型號為 HYTE flow FE12 1300 RPM,照著這個型號搜尋沒有太多結果,反倒是官網上有一個 flow FA12 的風扇,外型不能說相同,只能說一模一樣,只是多了 PWM 與 200 RPM 的差異,紙面規格上還算可以


▲再來看到玻璃部分,厚度測量為標準的 4mm,三面玻璃皆是如此,礙於篇幅部分就不多放了~


▲從玻璃背面可以看到僅有上方為了固定才有金屬包邊,底部是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所以在取下後的放置須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


▲在 PCIe 4.0 延長線的部分是出廠就幫你裝好的!底部金手指還貼有一層膠膜防止入塵,整體還用了EPE珍珠棉包覆,在底板上也特別開了一個走線孔連接顯卡供電,但預裝風扇卡在那邊裝起來真的不是特別舒服 ..


▲這讓我有點納悶了,有擋板鎖住,本身是塑料材質的延長線居然需要大費周章的特別包覆,外層玻璃更容易發生意外的部分就只用上保麗龍,真不愧是美國潮牌,跳脫了我這凡夫俗子的想法~


▲試裝一下 ATX 主機板,基本貼齊右側走線孔,雖然規格上標註了支援 E-ATX 規格,但凸出的這一塊恐怕會用的不是很舒服也不美觀!


▲由於主機板的第一槽 PCIe 在靠下的位置,擋板必須用上第二槽,固定螺絲的水平位置就這樣筆直的撞上直立槽的螺絲位,需要傾斜著拆裝,很容易一個不小心就滑牙,拆裝體驗上真的不是太優秀 ..


▲線材的長度留有一些冗餘,在安裝擷取卡或網卡等額外半高設備時有些許空間可以利用,這是一般直立顯卡機殼或透過轉接架所辦不到的事情,這點設計還是很實用的!


▲頂部的風扇/冷排支架可以獨立拆卸下來,有點不太一樣地方是,採用內凹的設計!


▲這是我第一次碰上這樣的安裝方式,冷排跟風扇不要先急著鎖,因為在這裡是須要分離的!冷排與風扇之間要夾著支架,風扇的螺絲孔很難對齊,這種方式在安裝上相當不方便!


▲一般的 27mm 厚度冷排基本貼齊頂部平面,加上頂蓋有些許空間,用上稍微厚一點的 30mm 冷排勉強可以


▲在鎖的時候我還發現了,一般 25mm 風扇的冷排 33mm 長螺絲不一定能夠鎖上,我特別還換上了 35mm 長的螺絲才能順利安裝,這點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另外還得提醒冷排風扇厚度沒辦法選擇太厚的,容易與 CPU 供電線起衝突,線材沒拉緊的話還會被風扇打線!


▲頂部的風扇安裝位也恰巧被玻璃黑邊給擋住,只露出那麼一點點的無限鏡效果,這讓我有點不是很高興 ..


▲整體安裝好,後面的理線空間相當大,我基本沒什麼整理,無腦塞就能順利蓋上~


▲這次裝機的測試零件與搭建平台我就簡單的列在這邊給大家參考,一個強調黑白配的設計概念機殼,我用上黑色電源與線材應該也是合情又合理的吧~


▲關於機殼的相關規格資訊我整理在這邊


▲顯卡的供電從底板的走線孔去接,使用體驗真的不是太好,我更建議直接走主機板 24 Pin 那邊直接過來就好!


▲由於底部的預裝風扇沒什麼存在感,我就索性不再更換了,在待機時低轉速下大概測得 42 分貝,兩個預裝風扇滿速後大概能達 1400 rpm,此時噪音大概 46 分貝,雖不到安靜,並也不是特別吵,算還過得去吧~


▲簡單的做一下散熱測試,AIDA 64 單烤 FPU + FurMark 20分鐘後,在雙烤時機殼風扇都在滿速狀態下進行,僅供參考


▲CPU 的溫度來到了 92 度我覺得有點高,隨後我就打開了頂蓋,十分鐘後溫度下降了三度,起初我認為頂蓋還是有點太密集導致有較嚴重的積熱,不過看起來應該是還好~


▲想知道接近三槽厚度的 RTX 3080 會因為玻璃的影響能有多少差異,顯卡風扇轉速從原本的 81% 下降到了 76%,核心溫度也低了大概 3 度,差異不是很明顯~


▲從側邊來看還有一些空間,看來厚度不到 60 mm 的顯卡都能有不錯的溫度,如果你是用超過 60 mm 厚的顯卡可能要注意一下溫度表現了!


▲雖然安裝過程相比起過往經驗來說不算舒服,但完工之後的整體觀賞性是真的還不錯的~


▲不過這三面玻璃之間的間隙真的是 .. 連多折之後的說明書都能插進去!


▲中間轉角處這塊玻璃的兩邊是斜切設計,為了迎合左右兩片的玻璃接縫,但說實話也沒接上呀 ..


▲在轉角處的空間還蠻空曠的,很適合再擺放個公仔進去一同欣賞~


▲顯卡延長線上的小平台也不要浪費了!
 

「總結」

HYTE Y60 這咖機殼在美國官網上的訂價是 199.99 美金,依目前匯率折合台幣來看要 6261 元,而目前由德隆進行代理的價格為 5990,不僅僅稍微便宜了一些還能避免掉遠渡重洋的麻煩與風險,有所準備的你甚至能在海鮮通路上搭配信用卡來獲得更多優惠!

三面玻璃並無 A 柱設計,讓內部零件一覽無遺,但在這麼暴露的情況下,選用零件的美觀與缺點都會進一步的放大!想要裝到自己滿意就得不斷拉高預算,雖然燻黑玻璃能稍微減少線材的凌亂觀感,但也因為這樣以及其他細節來說,我會更加推薦黑色或紅色款式!

以組裝體驗而言我真的不是特別滿意,許多細節與組裝前後順序都需要多加思考與摸索,尤其預裝的風扇,我想多數人都會選擇替換,還真的是不如不給,再算我便宜一點!

即便如此,你也很難去否定這咖機殼的外型設計,放眼望去市面上的其他款式種類,它絕對是會讓人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

觀賞性遠大於它的功能性,很難在它身上看到性價比這一詞,整體定位屬於大型中塔,但卻不適合擺放在桌面底下,桌面空間需要相對充裕才能容納!

相比起其他海景房機殼來說,最亮眼的功能就在於顯卡直立架後方還能夠支援半高的其他外接設備,這對於喜歡直立安裝顯卡又需要其他 PCIe 設備的使用者來說,起到一個非常有作用的地方!

但同時這樣的設計也犧牲了厚顯卡的散熱,目前的比例真的稱不上瘦,雖然斜切的轉角設計在外觀上緩解了一定程度的臃腫感受,但要是再為了顯卡散熱去加寬,那就真的會失控了!

如果重來一次,在組裝上我會更想要選擇在側邊安裝 280 水冷夾漢堡排,頂部選擇風扇裝在向外的那一側,內部就用些燈條來裝飾即可,零件選擇適當的話,它是不會成為悶罐的,這點不用擔心~

但從許多結構設計上來看,比起一般玩家常用的風冷塔散或是一體式水冷,它其實更加適合做分體水冷!我想這也是它在國外的熱門程度較高的原因吧~


▲同場加映 CNVS 滑鼠墊,同樣來自 HYTE 的外設 QRGB 滑鼠墊!


▲其實在外包裝開箱的巧思設計上相當有意思,中間利用一個圓筒來蜷曲鼠墊本體,由於 RGB 燈條的設計不利於過度彎取,有了圓筒輔助後,想要再收回包裝內也相當輕鬆方便~


▲配件中附了一條 Type-C To Type-C 以及一條 Type-C(母) To USB 3.0 x2


▲Type-C 接在滑鼠墊左上角的連接埠中,外型設計上也有符合接口的轉角設計,讓整體相當融合不突兀


▲除了本身可以直接用 Type-C 連接以外,額外附贈的線材也能在多轉出一個 USB 3.0 可以使用,實用性相當不錯!看看這美麗動人的曲線設計搭配上順滑的觸感,一定是大拇指的啦~


▲滑鼠墊表面有經過特殊處理,能夠有一定的防潑水功能,在清潔上會很方便!本體相當大張,尺寸為 長90 x 寬37 公分,大約有 5mm 厚,整體份量也是沉甸甸的~


▲滑鼠墊背面是六角蜂巢狀的止滑表面,與蛇蛇的鱗片相似


▲以鍵盤滑鼠以及遊戲手把來做為一個整體的比例尺提供參考~


▲布面材質相當順滑舒適,但在日間或是螢幕掛燈之下的燈光表現亮度並不是特別強


▲但是一但晚上關了燈之後,燈光效果的存在感就相當強烈了!如果預設燈光效果不喜歡的話可以嘗試利用 NEXUS軟體進行調控,不過我英文不好加上篇幅有限,滑鼠墊的部分就簡短介紹到這邊~


▲最後,我好奇的搜索了一下關於 HYTE 的 IG,除了官方的hytebrand 之外還多了一個 hyte_tw 台灣版的官方帳號,看來他們是真的有想要用心來開始經營台灣市場了!做為一個消費者很樂見於廠商互卷的這種現象,期待未來他們能推出更令人驚豔的好東西~

以上就是我對
【「三角窗黃金潮牌」HYTE Y60 魚缸海景房 & CNVS 滑鼠墊】 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