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上 M1 處理器的新款 Mac 目前不支援更大記憶體、外接顯示卡,但將改變傳統 PC 生態

管理員 | 電腦電競相關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未來將會有更多 Apple Silicon 處理器接續問世

此次應用在新款 MacBook Air、Mac Mini,以及 13.3 吋 MacBook Pro 的 M1 處理器,依照蘋果介紹表示能以更低電力實現與 Intel 同級處理器相同執行效能,同時也能藉由 NPU 設計發揮更高人工智慧運算效果,另外也加入支援 Wi-Fi 6 無線網路連接功能,以及整合 Thunderbolt 4 與 USB 4.0 連接埠。

截圖-2020-11-11-上午2.13.03.jpg



從蘋果官網公布資料顯示,換上 M1 處理器的新款 MacBook Air 搭配充電器依然採用 30W 規格,而新款 13.3 吋 MacBook Pro 也維持採用 61W 充電器,新款 Mac Mini 無論是搭載 M1 處理器,或是 Intel 處理器規格版本,最高運作功率都是 150W,意味新款 Mac 機種並不會因為換上 M1 處理器採用功率較低的供電設計。

不過,部分規格還是會有些差異,例如在採用 M1 處理器的新款 Mac Mini、13.3 吋 MacBook Pro 最多僅支援 2 組 Thunderbolt 4 與 USB 4.0 連接埠,但採用 Intel 處理器版本則可對應 4 組。而在記憶體規格部分,搭載 M1 處理器的新款 Mac Mini、13.3 吋 MacBook Pro 最多僅支援 16GB 記憶體,採用 Intel 處理器版本則可支援 32GB 容量規格,甚至 Mac Mini 更可選擇使用 64GB 記憶體容量。

 

記憶體容量上限、無法使用外接顯示卡與 Arm 架構設計有關

會有這樣的差異,自然與採用 ARM 架構設計的 M1 處理器支援指令集與記憶體定址模式有關,同時因為 M1 處理器目前僅支援單一 4K 顯示輸出,因此當新款 MacBook Air 與 13.3 吋 MacBook Pro 搭載螢幕,以及 Mac Mini 內建 HDMI 輸出佔用輸出資源後,自然就無法支援第二組螢幕輸出,因此也就無法支援外接顯示卡使用模式,所以蘋果也在採用 M1 處理器的新款 Mac 機種支援配件中,把外接顯示卡產品移除。

若以 Arm 指令集設計來看,如果蘋果未來準備讓新款 Mac 可對應更大記憶體容量資源,或許會在 Arm 架構處理器內加入自有指令集設計,讓後續推出同樣採用 Arm 架構設計的 Mac 機種能以更大記憶體容量對應更複雜資料運算需求。

 

未來會有更多 Apple Silicon 處理器問世

蘋果預計透過兩年時間讓 Mac 機種逐漸過渡至 Arm 架構設計,同時從處理器規劃來看,將會有更多不同規格的 Apple Silicon 處理器問世,亦即 M1 只是第一款針對輕量運算需求打造的處理器產品,或許明年將會在新款 iMac、16 吋 MacBook Pro,或是新款 Mac Pro 採用新款處理器設計,並且對應更高效能,以及更大記憶體容量配置。

而從 iPhone 開始導入自製處理器設計,到今年正式讓 Mac 機種也採用以 Arm 架構打造的自製處理器,不僅代表蘋果在產品設計能有更高自主能力,同時也意味能有更高軟硬體整合效益,更能將 iOS、macOS 等作業系統平台生態完整串接,對於開發者將能有更大發揮空間,並且能讓使用者獲得更無縫使用體驗。

 

預期帶動 Arm 架構設計的 Windows PC 市場再次成長

雖然過去微軟也曾試圖藉由 Arm 架構打造更低耗電的 Windows PC 設計,同時也期望串接行動運算使用體驗,卻因為當時技術仍不成熟,同時本身也不具備處理器設計能力,僅能仰賴與 Qualcomm 等處理器業者合作,最終是以失敗收尾,即便近年再次藉由 Qualcomm 新處理器設計重新挑戰市場,但在軟硬體整合設計似乎仍不像蘋果有完整規劃與準備。

但既然由蘋果再次敲響 Arm 架構 PC 裝置發展應用響鐘,或許接下來將能看見更多搭載 Arm 架構的 Windows PC 陸續問世,同時也預期會有更多應用軟體、服務推出,並且藉由常時連網、更長待機使用時間與使用模式改變過往 PC 體驗。

 

Mashdigi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