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MacBook 隨身在外 USB-C、USB-A 雙頭隨身碟

Enter 手上的電腦都是有 USB-C,周邊配件 SSD、充電器、充電線很多都已是 USB-C。但到外面工作或開會時,發現環境中的 USB-C 還是沒那麼普及,拿著最新的電腦、手機,有電卻派不上用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格外諷刺。

自己的工作環境靠砸錢更新設備,統一了 USB-C 的工作流,但也難以改變出外時,周遭很多環境沒有 USB-C 的狀況。最後決定以「隨身碟綁在鑰匙圈」作為外出時 USB-C 的解決思路,從此隨身碟與鑰匙共存亡。不過這兩者本身並不互相備援,如果出門真的忘記帶鑰匙,少個隨身碟也不會怎麼樣。也計畫在隨身碟中放一張圖片和一個 .txt 檔案,內容包括感謝撿到的人會提供他酬勞,希望他能協助拿到警察局。這樣即便鑰匙、隨身碟沒寫名字,別人撿到至少知道是誰的、該拿到哪裡。

開始搜尋網購和實體店面各種 USB-C、USB-A 雙頭隨身碟,希望能夠隨身帶著用,速度也不用飛快,小巧輕便比較重要。

最後選了 KLEVV NEO D40 這款隨身碟,以下是挑選的條件:
1. USB-C、USB-A 雙頭
2. 可以拿掉蓋子或旋轉的機構
3. 有鑰匙吊環直接在機身
4. 不能太厚,不然插上筆電會卡到桌面
5. 外觀不要太醜、有一定質感

KLEVV NEO D40 包裝上提到速度標榜可達 180MB/s,能達到 USB3 的規格。具備 USB-A、USB-A 雙頭,且容量和速度,遠遠超過平常緊急傳個 PDF 的需求。第一點:USB-C、USB-A 雙頭,條件達成。

吊卡式的包裝,在包裝上也提示了裁剪的位置,非常人性化。

Enter 為了極致輕便,不介意讓接口裸露在外,就沒打算帶蓋子。KLEVV 在蓋子上也有一些實用之處,這部分看個人決定。第二點:可以拿掉蓋子或旋轉的機構,條件達成。

NEO D40 做了比較大的帽蓋可以減少不見的機會。蓋子比較大,或許對手指較大的人來說比較方便。蓋子上也沒浪費空間,有做易壓式的設計。

最重要的就是主體跟蓋子都有吊飾孔,這樣隨身碟的蓋子就不會不見。第三點:有鑰匙吊環直接在機身,條件達成。而蓋子也能避免 USB-C 被刮傷或是刮到其他包包裡的東西,或是髒東西掉進去。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在本體塑膠件的部分有一個凸起,當與蓋子合體時,手指會感受到扣上的感覺,也會聽到「喀」的一聲。

原本看官方文宣,完全看不出來 USB-C 這端插在 MacBook Pro 上會不會太低而卡到桌面,最壞的打算就是把正反都可以插的 USB-C,當成單面使用 XD 後來實際使用,發現間隔還挺遠的,即便是有吊飾環的一端朝下插進 MacBook Pro,NEO D40 與底部還有一點空間,塞信用卡也沒問題。插上第四點:不能太厚,不然插上筆電會卡到桌面,條件達成。

NEO D40 外觀設計也很簡單,除了凸起的吊飾孔,沒有額外線條。原本想說買個吊飾環套鑰匙上,後來發現鑰匙的鐵環可以直接套在上面,也不會卡到兩邊 USB 使用。少了吊飾環斷掉、鬆掉的風險,安全和實用性又更加強了。第五點:外觀不要太醜、有一定質感,條件達成。

所以大家真的不要小看隨身碟,真的非常難挑。雖然大家都知道隨身碟,這也不是高單價的稀奇產品,但是細節巧思做得好,能合理融入使用者的情境也是非常不簡單。

KLEVV NEO D40 隨身碟本體長度約 27.12mm。

KLEVV NEO D40 隨身碟本體寬度約 12.22mm,全部縮在 USB-A 的寬度內,沒有額外凸出。不過這樣的 USB-A 端,用久了多少會有刮痕,目前只有輕微刮痕,在可接受的範圍。

KLEVV NEO D40 本體厚度約 8.9mm。

高度 27mm 還比小米的螺絲起子頭還小。

KLEVV NEO D40 整個隨身碟和蓋子的重量是 4.0g。

KLEVV NEO D40 隨身碟本體重量約 2.9g。

最近使用下來 KLEVV NEO D40,碟身多了插拔的刮痕,但也代表我真的有用到他。目前一個月會用到四、五次,現在出門不用特意帶隨身碟,不用擔心自己會不會忘記帶,更不用擔心放在口袋不見,真的覺得安心便利許多,科技讓生活更方便,莫過於此。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