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主機板選購指南與規格說明,技嘉、微星、華碩三張主板帶你了解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01-4-1024x576.jpeg)
主機板雖然不會直接影響電腦效能,但是所有零件都安裝在主機板上,如果品質不好、規格不好,也會影響到效能發揮,用了也不順手。
相較處理器 Intel 和 AMD 二選一,新手用價格挑,也能挑個八九不離十。而主機板規格、選擇就非常繁多,比較不是「看價格就可以挑」的零件,因此了解規格、專有名詞,挑選符合自己的產品才是上上策。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02-2-1024x576.png)
首先第一點,從主機板的大小來說,常見可看到 E-ATX、ATX、mATX、ITX 四個規格。以 ATX 為標準,比 ATX 大的叫 E-ATX。而比 ATX 小一號的叫 mATX,再往下小一號還有 ITX。只要記住這四個標準大小的順序,就能涵蓋了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機殼,剩下就是一些特例,如:DTX,在此不贅述。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03-1-1024x576.png)
接著第二點,主機板大小直接影響到的就是機殼大小,機殼大小其實也是用 ATX 這樣的大小去區分的。所以你也會看到機殼標示 E-ATX、ATX、mATX、ITX,代表的跟主機板意思是一樣的。
但要留意跟電源供應器的規格「ATX」意思是不同的喔。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04-2-1024x576.png)
第三點,在實際選擇時的,如果選擇了 mATX 的主機板,就要找能夠支援 mATX 的機殼,或是更大能支援到 EATX 和 ATX 的機殼。通常大的機殼都可以往下支援小的主機板,但是小機殼就無法安裝比他大的主機板。所以像這樣 mATX 的主機板,就不能用 ITX 的機殼咯。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05-3-1024x576.png)
再來第四點,看到晶片組。挑選主機板,很重要也取決於你用哪個 CPU,處理器主要分成兩家,Intel 和 AMD,會對應到專屬腳位和晶片組,兩家晶片組和處理器是彼此不相容的。但很奇妙的是,兩家目前的晶片組型號都是一位英文加三位數字。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06-3-1024x576.png)
AMD 目前常見高階到低階是 X570、X470、B450、A420。越高階的晶片組,通常有越好的擴充性,有能力連接更多 PCIe、SATA、USB。而 2020 年將會看到 B550 的晶片組。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07-3-1024x576.png)
Intel 同樣由高到低排列,目前常見有 Z390、H370、B365、H310。
而 2020 年搭配十代處理器消費級可以看到由高階到低階 Z490、H470、B460、H410。
//enterbox.tw/3360/
了解晶片組後,衍生還要了解處理器與晶片組的搭配,這也是我們優先把處理器的介紹放在前面,如果你還沒看過或不了解,可以往前看這篇文章和文章中的影片。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08-3-1024x576.png)
雖然理論上只要晶片組有支援的處理器就可以安裝,但實際上如果低階晶片組的主機板配上高階處理器,有可能會發生不穩定的狀況。因為通常較低階的晶片組本來定位就比較低,主機板上供電用料自然就會比較弱一些,連帶導致高階 CPU 效能沒辦法完全發揮。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09-2-1024x576.jpeg)
例如我們最近就有試過 i9 處理器搭配 H370 主機板,就會發生燒機不穩定的情況。後來是透過軟體限制最高頻率,犧牲效能換取穩定性。所以選購前可以先查查處理器在實際情況適合搭配的主機板。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10-3-1024x576.jpeg)
再來我們談談擴充性吧!綜合了解了主機板大小和晶片組,這兩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連結能力的上限。EATX、ATX 有比較多的 PCIe 擴充槽,但像小張的 ITX 的 PCIe x16 只有一個,SATA 通常也只有四個。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11-3-1024x575.jpeg)
反觀大張一點的主機板,在擴充性上會好很多,但體積也較大。而實際上對一般使用者來說,主機板的擴充都用不滿,但我們還是要先想好,不然到時不夠用也挺麻煩。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12-2-1024x576.jpeg)
還有一些小細節,例如選擇主機板時,也可以留意前置支援哪些 I/O,通常仔細看一下,主機板的規格都會寫。這部分也要搭配機殼來做選擇,例如是 USB3.2 Gen1 有幾個?USB3.2 Gen2 有幾個?
ASUS TUF B450M-PLUS GAMING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13-1-1024x576.jpeg)
首先看到這張 ASUS TUF B450M-PLUS GAMING,就是 mATX 的大小。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14-1-1024x576.png)
華碩是世界知名主機板廠商,TUF 則是子品牌,其主打在設計上讓新手組裝時更輕鬆、簡單,整套的視覺上會更加統一。像是可以從 TUF GAMING 聯盟中挑選電供、記憶體、散熱器、鍵盤滑鼠等。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15-2-1024x576.jpeg)
像這款 Seasonic Core GC-500 的電供就有在 TUF Gaming 的聯盟中,可以看到黑色和黃色的經典配色,整套搭配起來的視覺就能協調一致。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16-2-1024x576.jpeg)
而看到 B450M,現在你可以知道這款板子的晶片組 AMD B450,可以支援 Ryzen 一代、二代和三代的處理器。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17-2-1024x576.jpeg)
此外 B450 後面還有一個 M 代表的就是 mATX,所以大多品牌的型號其實都蘊含了這些資訊,也有脈絡可循。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18-1-1024x575.jpeg)
TUF B450M-PLUS GAMING 上有四個記憶體插插槽,最高支援 64GB。兩個 PCIe x16 插槽,一個 M.2 PCIe。後置最高支援到 USB3.2 Gen2 10Gbps,前置可以連接兩個 USB3.2 Gen1。燈效支援華碩的 AURA Sync。
Z390 AORUS PRO WIFI (REV. 1.0)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19-2-1024x576.jpeg)
技嘉是世界知名主機板廠商,AORUS 則是技嘉子品牌。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20-2-1024x576.jpeg)
AORUS 主打頂級電競玩家,所以這塊主板也算是高階了。WIFI 則說明了其有內建 WiFi 的功能,使用者不需額外添購。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21-2-1024x576.jpeg)
GIGABYTE Z390 AORUS PRO WIFI,這張是 ATX 大小的主機板。型號中 Z390 指的就是 Intel 的晶片組,可以安裝 Core i 第八代、第九代的處理器。型號 Z390 後面,沒有特別的後綴,所以通常看到這樣代表的就是 ATX 大小主板。記憶體插槽有四個 DDR4,最高支援 128GB。三個 PCIe x16,兩個帶散熱片的 M.2 PCIe。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22-2-1024x576.jpeg)
後置三個 USB3.2 Gen2 10Gbps,前置有也有支援 Type C。燈效支援技嘉的 Fusion RGB 2.0。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23-1-1024x575.jpeg)
特別的是,這張主機板的記憶體插槽也會發亮,這個是比較少見的特點。處理器供電為 12+1 項供電。此外 WiFi 支援 802.11ac 2.4GHz 和 5GHz。
MSI TRX40 CREATOR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24-2-1024x576.jpeg)
最大的就是 EATX 咯~這張是 MSI Creator TRX40,他型號就是這麼短,但這可是旗艦級的主機板,定價更是超過兩萬。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25-1-1024x576.jpeg)
Creator 主打為創作者設計,有著頂級的規格,所以不管是在功能、規格上,還是在外觀、包裝上都與電競非常不同,像是這個白色的包裝,簡潔俐落,尊絕不凡。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26-1024x576.jpeg)
主機板本體外觀也都中規中矩,燈光效果集中在這裡,視覺上與電競的速度感就很不一樣。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27-1024x576.jpeg)
在規格上非常澎湃,你看這八條對稱的記憶體插槽,左右護衛在處理器旁。還有四個 PCIe x16 插槽,三個 M.2 PCIe。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28-1024x576.jpeg)
而且它內建 10GbE 網路,還有內建無線網路是最新的 WiFi 6 802.11ax。超多的 USB3.2 Gen2 10Gbps,甚至已經支援 USB3.2 Gen2 x2 20Gbps。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29-1024x576.jpeg)
此外包裝中還有這張 M.2 PCIe 擴充卡,簡直就像一張顯卡了,還自帶風扇呀。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30-1024x576.jpeg)
所以總結一下主機板大小標示,從剛剛觀察出的通則,ATX 沒有後輟,mATX 後輟是 M,ITX 後輟是 I,那 EATX 後輟應該是 E 吧!?這邊要注意,反而到了 EATX 幾乎都不會標示。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31-1024x579.jpeg)
例如在 TRX40 平台,這樣的晶片組搭配的主機板大小都是 ATX、EATX 了,價格通常在一萬~兩萬,通常是專業用途、資深的玩家才會選購。對於這樣的族群來說,其實主機板大小都會考慮到了,反而擴充性、頻寬、用料、供電數、散熱、設計方式這些規格上看不出的參數,才是高階產品的賣點。
![](http://enterbox.tw/wp-content/uploads/2020/05/32-1024x576.jpeg)
如果你真的搞不定,大概看懂規格,用價格來選擇也不失一種方法,相較其他零件真的算是一分錢一分貨了。
延伸閱讀:儲存裝置。從傳統機械硬碟 HDD 到近年各種常見的固態硬碟 SSD,EnterBox 帶來四個品牌、四種不同規格的產品,帶新手了解目前發展的趨勢。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