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BGVP Butterfly PRO 蝶Pro 圈鐵雙單元入門耳機 使用分享

jefflin | 數位影音

001-1.jpg
jefflin/ 2025 9 28

前言

近年BGVP從百元和萬元旗鑑價位入耳式耳機部屬,這要開箱的是入門款蝶Pro 11鐵單元,產品定位像是麟PRO改良版,下面就來揭曉這支千元有找圈鐵混和單元的入門耳機值不值得入手。

個人評論

優點:三頻均衡飽滿,尾韻延伸自然,推力要求低
缺點:高頻音色有點刺激,分離度及音場偏小不適合聽大編制
評價:Pro音質表現低頻量感飽滿不轟、有push感,中頻人聲情感表達較溫暖、位置靠前,高頻細節豐富、音色有點刺激、延伸自然,使用3.5mm直推或是入門USB DAC就能發揮該有的音質。

 

規格介紹

▼蝶Pro重點規格

 002.jpeg
▼一動圈一動鐵單元配置

003.jpeg

▼蝶Pro採用10mm雙面奈米碳動圈及訂製Phoenix動鐵

004.jpeg
▼蝶PRO內部音腔設計

 005.jpg

▼原廠配置無氧銅鍍銀耳機線

 006.jpeg

▼蝶PRO的頻響曲線圖

007.jpeg

規格列表

型號:BGVP Butterfly PRO Pro

阻抗:17Ω

頻響範圍:10Hz-40kHz

靈敏度:108dB SPL/MW

失真:≤1%(1kHz)

聲道差:≤2dB

驅動類型:1動圈+1動鐵

動圈單元:10mm 雙面碳奈米振膜

動鐵單元:Phoenix訂製動鐵

腔體材料:PC+樹脂

線材:高純度無氧銅鍍銀線

重量:3.6g (單邊)


開箱

BGVPPro採用簡易的塑膠外框和深色包裝盒

 008.jpg

背面彩色印刷BGVPPro的規格

 009.jpg

攤開配件有耳機、3.5線材、耳塞套6對、束口袋、說明書、夾子、QC認證卡

020.jpg

Pro採用深色及黃色彩繪樹酯外殼

 011.jpg

正面PC透明外殼和金屬出音口

 012.jpg

BGVP PRO Pro 接線的樣子

013.jpg


聽感分享

014.jpg

使用設備: Fiio M15純音模式
三頻表現: 低頻下潛適中、量感飽滿不轟、有push感,中頻人聲情感表達較溫暖、位置靠前,高頻細節豐富、音色有點刺激有鐵味、延伸自然不會衰退太快。
解析力與分離度:解析力中高細節豐富,分離度中低各頻段細節分離不足細節都往前靠
音場與動態:音場較小但細節呈現寬鬆舒適,動態表現佳

 

聆聽歌曲分享:

選出這幾首測試的歌曲

(BanG Dream! Ave Mujica 13話插入曲)
這首細節多音域廣的搖滾樂很考驗耳機的素質,開場Bass彈奏蝶pro展現碳奈米動圈的實力低頻沉重厚實且不糊,中頻人聲清晰有情感位置靠前、細節沒有被低頻淹蓋,高頻細節多音色比較銳利有動鐵的味道、延伸不錯衰退不會太快,解析力表現不錯細節基本完整、音色比較溫暖有厚度,分離度中低各頻段細節分離的不夠,音場偏小邊界感較明顯細節往前靠、但聽感還是寬鬆,動態表現不錯聲音起伏落差有出來,蝶pro在這首聽起來飽滿均衡但音場和分離度不足細節往前擠。

夜空(恋する小惑星 ED)
開場鋼琴聲呈現清脆稍亮,女聲歌聲有溫度情感且歌聲有穿透力、位置靠前,低頻大鼓打擊push感強、BASS量感充足且包覆感很好,在副歌時呈現很好的氛圍感,高頻明亮細節豐富、延伸自然,整體三頻分布平均、聲音寬鬆氛圍感很好。 

Promenade
這首來測試高音及人聲,蝶PRO人聲有情感和穿透力強、位置靠前、齒音比較明顯,低頻表現很不錯有push感以及量感很足使下盤穩固,高頻響亮細節豐富但比較有毛刺感、極高頻延伸不錯有空氣感,整體聽感人聲有穿透力高頻響亮比較刺激。

 

同級耳機比較

018.jpg
BGVP Scale Pro 1動圈1動鐵(右)
PROBGVP推出入門圈鐵耳機與蝶PRO同級距、推出的時間比早,鱗PRO單元為10mm DC材質動圈+HVEK動鐵,蝶PRO改為10mm 雙面奈米碳動圈+訂製Phoenix動鐵,兩支耳機聲音比較低頻方面鱗PRO量感較多比較彭湃,中頻鱗PRO人聲響度稍弱於蝶PRO、位置比往前靠一點,高頻鱗PRO稍弱一些但兩支都有齒音、極高頻延伸PRO比較好(可能動鐵單元差異),解析力方面蝶PRO比較高細節清晰度好應該是用新單元的關係,分離度、音場、動態兩者差距很小,聽感方面鱗PRO低頻彭湃氛圍感強、蝶PRO比較均衡較為雜食,兩支比較下來我比較喜歡新推出的蝶PRO

 

弱水時砂 極光Ultra 無麥版本 1動圈1平板(下)
之前開箱過對極光Ultra評價很不錯,兩者僅相差200元同樣為雙單元,極光Ultra的高音為平板單元與蝶PRO的動鐵不同,兩支耳機調音風格都走三頻均衡但是聽感卻有不同,極光Ultra低頻下潛較淺、量感少一些、質感比較凝聚收放快速,中頻人聲極光Ultra清晰度較佳尤其在口形、人聲位置兩者都是靠前、人聲比例是蝶PRO較多且比較有韻味、樂器細節極光Ultra比較豐富,高頻方面動鐵和平板對決極光Ultra的亮度不如蝶PRO、在音色上比較滑順沒有蝶PRO的刺激感及沒有出現齒音,極高頻極光Ultra的延伸較好空氣感較多,解析力極光Ultra較強細節清晰度高、分離度兩差不多都不太夠,音場方面極光Ultra的橫向比蝶PRO寬一點、空間感比較好,動態方面極光Ultra較好收放起伏大,聽感方面極光Ultra偏向清晰乾淨、蝶PRO偏向飽滿有溫暖,兩支聽感比較有明顯差異看各自取捨。

 

 

更換升級線測試

Muse HIFI彩牛 4.4mm

 019.jpg
其實蝶PRO入門價位原廠線已經足夠使用,不用特地換升級線、直接升級耳機比較快,換上平衡線後分離度及動態有小幅所提升,低頻量感收斂比較寬鬆、彈性比較好,中頻人聲口形比較清晰,高頻穿透力強、齒音一樣有,解析力有提升細節還原度變好,音場橫向加寬,蝶PRO換上平衡線素質是有提升但沒有像之前極光Ultra潛能提升明顯。

 

結論

BGVP 推出在千元內的價位推出動圈+動鐵雙單元耳機蝶Pro要主打高CP質入門市場,經過聆聽一段時間蝶Pro音質表現感到滿意,低頻量感飽滿不轟、有push感,中頻人聲情感表達較溫暖、位置靠前,高頻細節豐富、音色有點刺激、延伸自然,使用3.5mm直推或是入門USB DAC就能發揮該有的音質,蝶Pro定位在千元有找的級距素質強勢,適合初入門玩家或是預算有限的學生族入手。

最後感謝讀者的耐心閱讀,也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