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耳聽/Shure主動降噪藍牙耳機Aonic 50,對應長時間配戴使用需求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Shure全罩式主動降噪耳機Aonic 50
Aonic 50是Shure在今年CES 2020期間啟用Aonic品牌名稱,在首波產品中以全罩式主動降噪耳機形式設計,並且加入藍牙5.0連接功能。
框體部分對應左右耳罩可轉折設計,方便使用者不聆聽使用時可直接配掛在頸間,或是方便平攤收納於攜行盒內,但並未像其他品牌加入可額外折合機構,好處是可以提供更穩固的配戴感受,缺點則是無法像Sony等品牌同類型耳機可減少收納佔用空間,因此也讓攜行盒佔用空間相對較大。
▲實際盒裝採大型圓形喜餅造型設計
▲實際攜形盒尺寸大小佔用體積也相當明顯,因此對於一般隨身攜帶使用的話,可能會有點麻煩
▲與Bose採用左右耳兆平攤收納方式相同,但相對收納佔用空間還是很大
▲原廠隨附一調2.5mm連接頭轉3.5mm連接頭線材,以及一組USB-A轉USB-C充電線
不過,Aonic 50本身採用外觀設計相對簡約,不像Shure過往推出的錄音室使用監聽級全罩式耳機,頭帶部分採用軟質後墊,對應足夠支撐與頂部重量感分攤效果,左右耳罩則提供符合人耳配戴聆聽角度,搭配軟質皮革耳罩包覆耳部,在確保足夠密合情況下,讓使用者能聆聽完整聲音輸出。
而在左右耳罩外側則採用簡約的Shure品牌標誌,內部採用50mm釹磁鐵動圈單體,最大可承受聲音輸出功率達100mW,頻率響應範圍為20Hz-22kHz,靈敏度則介於97.5dB,阻抗值則達39歐姆。
▲耳罩外觀採精簡設計
▲頭帶採柔軟材質設計,同時內層深處仍維持採用堅固材質,藉此提供舒適且穩固的配戴感受
▲左右耳罩採用柔軟材質,並且確保厚實的耳朵覆蓋效果
耳罩並未提供可凹折收納機構,僅對應左右翻折
▲左右側同時提供有段位的耳罩高低位置調整機構
操作介面則採集中在右側耳罩下緣,並且以實體按鍵提供直覺的操作,其中包含電源開關、音量調節、播放與暫停功能,同時主動降噪模式也能透過推撥開關進行切換,另外也能配合專屬PLAY app進行細節調整。
其中,主動降噪模式可提供完整降噪功能,或是選擇可配合app調整0-10級降噪效果的環境模式,讓使用者能依照需求調整降噪效果,例如可在行進間維持可接收外部環境聲音,避免發生意外。
▲主要操作機制均集中在右側耳罩,並且以實體按鍵提供壓按操作
▲用於接收外部噪音進行降噪的麥克風孔位於耳罩前側
但比較可惜的是,Aonic 50並未提供便利的NFC配對功能,使用者必須透過手動設定藍牙連接,同時也未像其他同類型耳機提供可快速切換聆聽外部聲音操作模式,而在音樂聆聽過程取下耳機時,並不會自動將音樂暫停播放,在使用便利感略微不足。
在使用藍牙5.0的連接規格部分,則是對應穩定的聲音傳輸效果,以及整體耗電較低的使用特性,因此也讓Aonic 50整體電力續航表現較長。至於聲音播放分別對應aptX、aptX HD、aptX LL、SBC、AAC與LDAC,應該採用Qualcomm藍牙耳機設計方案,因此在整體連接與聲音播放能有一定穩定與聲音品質表現。
除藉由藍牙方式連接使用,Aonic 50同樣也提供有線連接使用模式,但對應連接線則是採2.5mm四極連接孔設計,並且可轉換對應3.5mm三極耳機孔連接規格,而隨附連接線僅提供聲音傳輸,未額外加上麥克風線控設計。
配合PLAY app不僅能細部調整耳機環境模式下的降噪層級,另外也能透過EQ選項調整聲音輸出模式,或是使用個人偏好自訂設定,通時操作介面也能串接手機內存放音樂檔案,讓使用者能直接播放聆聽,但是如果本身是以使用串流音樂服務為主的話,此項功能設計就會顯得有些多餘。
▲配合PLAY app可進一步調整環境模式下的降噪效果,以及EQ音場設定,同時也能與連接裝置內的音樂庫連動
至於在整體聆聽感受方面,Aonic 50在人聲表現與聲音細節輸出較為平衡,同時在聲音細節中也不會刻意強調高音些微差異,或是凸顯低頻表現部分,如同耳機本身配戴對應相當好的舒適感,在整體聲音輸出感受也十分柔和,因此即便長時間配戴也不會造成耳部明顯負擔。
降噪表現部分,Aonic 50相比其他品牌並未刻意強調極端的環境聲音消除效果,甚至是以預設提高音量輸出,藉此增加開啟降噪功能時的聆聽效果,但是對於一般吵雜環境配戴聆聽需求已經足夠,即便行走於吵雜的馬路環境也能對應舒適的聆聽效果。
此次推出的Aonic 50,對於Shure全罩耳機產品線而言,不僅將既有監聽等級耳機特色帶至一般消費市場,同時也藉由加入主動降噪與藍牙連接使用特性,讓Aonic 50能進一步切入更龐大的手機聆聽音樂使用需求,並且符合目前多數手機接連取消傳統耳機孔,僅能藉由藍牙等方式連接耳機的使用趨勢。
同時也成為Shure進入更龐大消費市場重點產品
Shure在今年CES 2020對外揭曉的全罩式主動降噪耳機Aonic 50,主打長時間配戴也不會覺得壓迫、沈重,同時對應主動降噪降低環境噪音功能,更可透過調整環境模式,在聆聽音樂同時依然可以聆聽周遭聲音。▲Shure全罩式主動降噪耳機Aonic 50
Aonic 50是Shure在今年CES 2020期間啟用Aonic品牌名稱,在首波產品中以全罩式主動降噪耳機形式設計,並且加入藍牙5.0連接功能。
框體部分對應左右耳罩可轉折設計,方便使用者不聆聽使用時可直接配掛在頸間,或是方便平攤收納於攜行盒內,但並未像其他品牌加入可額外折合機構,好處是可以提供更穩固的配戴感受,缺點則是無法像Sony等品牌同類型耳機可減少收納佔用空間,因此也讓攜行盒佔用空間相對較大。
▲實際盒裝採大型圓形喜餅造型設計
▲實際攜形盒尺寸大小佔用體積也相當明顯,因此對於一般隨身攜帶使用的話,可能會有點麻煩
▲與Bose採用左右耳兆平攤收納方式相同,但相對收納佔用空間還是很大
▲原廠隨附一調2.5mm連接頭轉3.5mm連接頭線材,以及一組USB-A轉USB-C充電線
不過,Aonic 50本身採用外觀設計相對簡約,不像Shure過往推出的錄音室使用監聽級全罩式耳機,頭帶部分採用軟質後墊,對應足夠支撐與頂部重量感分攤效果,左右耳罩則提供符合人耳配戴聆聽角度,搭配軟質皮革耳罩包覆耳部,在確保足夠密合情況下,讓使用者能聆聽完整聲音輸出。
而在左右耳罩外側則採用簡約的Shure品牌標誌,內部採用50mm釹磁鐵動圈單體,最大可承受聲音輸出功率達100mW,頻率響應範圍為20Hz-22kHz,靈敏度則介於97.5dB,阻抗值則達39歐姆。
▲耳罩外觀採精簡設計
▲頭帶採柔軟材質設計,同時內層深處仍維持採用堅固材質,藉此提供舒適且穩固的配戴感受
▲左右耳罩採用柔軟材質,並且確保厚實的耳朵覆蓋效果
耳罩並未提供可凹折收納機構,僅對應左右翻折
▲左右側同時提供有段位的耳罩高低位置調整機構
操作介面則採集中在右側耳罩下緣,並且以實體按鍵提供直覺的操作,其中包含電源開關、音量調節、播放與暫停功能,同時主動降噪模式也能透過推撥開關進行切換,另外也能配合專屬PLAY app進行細節調整。
其中,主動降噪模式可提供完整降噪功能,或是選擇可配合app調整0-10級降噪效果的環境模式,讓使用者能依照需求調整降噪效果,例如可在行進間維持可接收外部環境聲音,避免發生意外。
▲主要操作機制均集中在右側耳罩,並且以實體按鍵提供壓按操作
▲用於接收外部噪音進行降噪的麥克風孔位於耳罩前側
但比較可惜的是,Aonic 50並未提供便利的NFC配對功能,使用者必須透過手動設定藍牙連接,同時也未像其他同類型耳機提供可快速切換聆聽外部聲音操作模式,而在音樂聆聽過程取下耳機時,並不會自動將音樂暫停播放,在使用便利感略微不足。
在使用藍牙5.0的連接規格部分,則是對應穩定的聲音傳輸效果,以及整體耗電較低的使用特性,因此也讓Aonic 50整體電力續航表現較長。至於聲音播放分別對應aptX、aptX HD、aptX LL、SBC、AAC與LDAC,應該採用Qualcomm藍牙耳機設計方案,因此在整體連接與聲音播放能有一定穩定與聲音品質表現。
除藉由藍牙方式連接使用,Aonic 50同樣也提供有線連接使用模式,但對應連接線則是採2.5mm四極連接孔設計,並且可轉換對應3.5mm三極耳機孔連接規格,而隨附連接線僅提供聲音傳輸,未額外加上麥克風線控設計。
配合PLAY app不僅能細部調整耳機環境模式下的降噪層級,另外也能透過EQ選項調整聲音輸出模式,或是使用個人偏好自訂設定,通時操作介面也能串接手機內存放音樂檔案,讓使用者能直接播放聆聽,但是如果本身是以使用串流音樂服務為主的話,此項功能設計就會顯得有些多餘。
▲配合PLAY app可進一步調整環境模式下的降噪效果,以及EQ音場設定,同時也能與連接裝置內的音樂庫連動
至於在整體聆聽感受方面,Aonic 50在人聲表現與聲音細節輸出較為平衡,同時在聲音細節中也不會刻意強調高音些微差異,或是凸顯低頻表現部分,如同耳機本身配戴對應相當好的舒適感,在整體聲音輸出感受也十分柔和,因此即便長時間配戴也不會造成耳部明顯負擔。
降噪表現部分,Aonic 50相比其他品牌並未刻意強調極端的環境聲音消除效果,甚至是以預設提高音量輸出,藉此增加開啟降噪功能時的聆聽效果,但是對於一般吵雜環境配戴聆聽需求已經足夠,即便行走於吵雜的馬路環境也能對應舒適的聆聽效果。
此次推出的Aonic 50,對於Shure全罩耳機產品線而言,不僅將既有監聽等級耳機特色帶至一般消費市場,同時也藉由加入主動降噪與藍牙連接使用特性,讓Aonic 50能進一步切入更龐大的手機聆聽音樂使用需求,並且符合目前多數手機接連取消傳統耳機孔,僅能藉由藍牙等方式連接耳機的使用趨勢。
廣告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