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為什麼擁有 iPhone 的你會需要一組 AirPods Pro?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去年10月底正式揭曉,後續卻因為供貨短缺而延後在台上市的AirPods Pro,筆者終於在實際取得這款加入主動式降噪,並且改為入耳式耳塞設計的真無線耳機,透過一段時間的實際使用體驗,評判這款真無線耳機適合什麼樣的人使用。
▲採用入耳式耳塞、搭載主動降噪與防水抗汗設計的AirPods Pro。
相比被戲稱為豆芽菜的AirPods,後來推出的AirPods Pro則是被戲稱為吹風機,或是《植物大戰殭屍》遊戲內的豌豆射手 (peashooter),而兩者在整體設計與使用也明顯不同。
其中,AirPods配戴體驗較接近原本iPhone盒裝隨附的EarPods有線耳機,並且強調不會容易隨著頭部轉動而掉落,AirPods Pro則採用入耳式耳塞確保更好的密閉效果,搭配主動式降噪功能讓使用者能在吵雜環境維持聆聽清晰聲音,不用將耳機輸出聲音持續放大,避免影響耳朵聽力。
而在AirPods Pro推出之後,更使蘋果推出的真無線耳機產品增加更多選擇,搭配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配件選擇總計有3種組合,其中AirPods最低入門價格為新台幣5290元,搭配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版本則是新台幣6490元,而AirPods Pro本身就配置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建議售價則是新台幣7990元。
▲ 與先前推出的AirPods耳機外觀比較,AirPods Pro耳機採用截然不同設計。
▲ 採用入耳式耳塞提供更穩定配戴體驗,同時也能藉由增加耳孔密合度,讓聲音能有更好聆聽傳遞效果,同時也透過額外開孔以負壓排氣方式減少配戴時的聽診器效應,藉此降低不適感。
▲ 外觀實際比對。
▲ 為了提昇防水抗汗效果,AirPods Pro採用較少開孔的密合設計。
▲ 充電盒外觀也明顯不同,但AirPods Pro的隨附充電盒原廠就支援無線充電功能,AirPods則要另外付費換購,或是選購原廠即搭載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版本。
▲ 底部同樣採用Lightning連接埠充電,而AirPods Pro充電盒上的電力指示燈則已經移到外側,此次手邊的AirPods是最早推出版本,因此電力指示燈放在充電盒內側。
▲ 充電盒上蓋背面機構設計。
好處在於價格相對較低,使用體驗除了聲音降噪功能,以及採單一通用配戴尺寸設計與AirPods Pro不同之外,基本上並沒有太大差異,甚至耳機單次滿電可聆聽使用時間還更長,實際體型也相對較小。至於輕敲耳機本體喚醒Siri數位助理服務,或是設定為操作播放/暫停,以及切換上一首或下一首歌曲,則與最初推出的AirPods相同。
▲ AirPods的設定項目包含選擇讓左右耳對應不同功能操作,或是設定麥克風僅由固定一邊耳機,或是自動切換使用。
AirPods Pro則是採用較短耳機形式設計,並且透過更為密閉形式設計對應防水抗汗效果,配戴在耳朵上也相對較不突兀,而透過入耳式耳塞除了確保更好密閉效果,同時也讓配戴效果更加穩固。
而耳機下緣部分也透過在微凹部位加入電容力度感應器,讓使用者能直接透過壓按方式啟動Siri數位助理服務,或是操作降噪功能設定。其中,降噪功能也可以透過iOS作業系統選單功能進行設定,其中包含可組絕大部分聲音的降噪模式,或是維持可聆聽鄰近聲音,同時不影響音樂聆聽體驗的通透模式。
▲ 除了與AirPods同樣提供設定左右耳對應不同操作,以及麥克風控制與配戴狀態識別功能,AirPods Pro在設定項目中還增加切換降噪、關閉降噪,或是使用可同時聆聽環境聲的通透模式。
至於採用與AirPods不同操作方式,主要在於AirPods Pro採用入耳式耳塞配戴方式,在耳機以密合形式固定狀況下,若是維持原本敲擊操作手勢,將會造成使用者在聽覺上的不適,即便AirPods Pro耳機設計已經透過額外開孔以負壓排氣方式減緩配戴時的耳內壓力,依然會造成不必要的「聽診器效應」產生聲噪刺耳感受,因此改為壓按方式操作相對能減少耳朵不適感,同時也能對應更準確的操作。
不過,由於加入支援降噪、通透模式使用功能,加上耳機本身相對較小,因此最長聆聽使用時間最多僅有4.5小時,但配合同樣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補充電力,依然可讓最長使用時間超過24小時,同時也支援H1晶片,因此一樣可以快速與iPhone配對連接,並且支援聲控直接啟動Siri數位助理服務。
特別要注意的是,AirPods Pro採用的入耳式耳塞設計,與一般入耳式耳機採用耳塞設計不同,基本上無法與市面銷售的更換配件互換,必須透過蘋果原廠盒裝內附不同尺寸配件更換使用。
▲ 在設定項目中,使用者可以透過測試耳塞配戴是否處於密合狀態,確保聲音輸出表現良好。
▲ 採用入耳式耳塞,除了提供更穩固配戴效果,同時也能讓耳孔配戴更為密合,藉此提昇聲音降噪效果,而整體機身大小也比AirPods稍短。
▲ 由於耳塞配件採用特規設計,因此僅能對應AirPods Pro使用,無法一般市售替換配件互換,因此也要避免原廠盒裝內提供替換尺寸版本不慎遺失。
不過,一般藍牙耳機多少還是有是否容易配對,以及是否方便隨時喚醒使用等問題,其次則是待機電力使用時間能否合乎需求,以及能否順利對應iOS作業系統操作使用。多數市售藍牙耳機雖然都能與iPhone配對使用,但能否讓使用者直接透過聲控喚醒Siri數位助理服務,或是在戴上耳機時就能快速建立連線,就要看各個品牌耳機設計。
而就AirPods設計來看,由於出自蘋果本身設計,因此與iPhone之間能有最好契合使用體驗,甚至從配對開始就能輕易上手使用。
同時從越來越多手機互動模式都是透過聲控操作,因此耳機也成為現行手機最常使用配件,就連iPhone也不例外,許多人不僅透過耳機聆聽音樂、觀看影片,或是遊玩遊戲,有更多人會透過手機輸入語音訊息、對話,或是使用語音辨識功能下達聲控指令等,因此一組方便好用的耳機絕對會是手機最佳搭配。
當然,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品牌製作真無線藍牙耳機,其中也有不少品牌製作產品能像AirPods快速與iPhone完成配對,並且在使用過程快速連線,整體待機使用時間也頗長,但實際價位可能也會與AirPods相近,因此對於iPhone使用者而言,AirPods的價位設定其實不會算太高,甚至以額外加入主動式降噪、防水抗汗等功能設計的AirPods Pro價位設定來看,相比市場主要品牌同等級耳機產品價位動輒貼近新台幣上萬元 (甚至超過),更是相對划算。
因此在市面上可以看到的主動式降噪耳機,絕大多數是以全罩式耳機形式打造,雖然目前也有不少真無線藍牙耳機也開始加入主動式降噪功能,但免不了會使耳機尺寸變大,導致配戴時顯得突兀。
即便是Sony製作的真無線藍牙降噪耳機WF-1000XM3,雖然提供容易連接、配戴即可使用,並且具備主動式降噪與環境聲通透功能,建議價格也與AirPods Pro相近,但整體尺寸無論是充電盒或耳機都還是會比AirPods Pro大,優點則是在於可同時對應Android平台手機與iPhone連接使用,同時在音質輸出表現也有Sony品牌保證。
不過,如果連同使用者本身還同時擁有MacBook、iPad等蘋果裝置的話,那麼選擇使用AirPods或AirPods Pro還有輕易切換連接裝置的使用優勢,而不用重新配對連接。
如果自己就是使用iPhone,而且沒有其他特定使用需求的話,不妨就選擇AirPods Pro吧!畢竟在價差不大情況下,還額外提供防水抗汗、主動降噪與環境聲通透,甚至還能透過分析配戴時的氣密狀態讓聲音輸出表現更好,同時充電盒還額外支援無線充電。
除非有預算上的考量,或是因為耳朵配戴舒適度問題,至少還能選擇通用配戴規格的AirPods,並且能依照需求挑選是否包含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版本。
去年10月底正式揭曉,後續卻因為供貨短缺而延後在台上市的AirPods Pro,筆者終於在實際取得這款加入主動式降噪,並且改為入耳式耳塞設計的真無線耳機,透過一段時間的實際使用體驗,評判這款真無線耳機適合什麼樣的人使用。
▲採用入耳式耳塞、搭載主動降噪與防水抗汗設計的AirPods Pro。
相比被戲稱為豆芽菜的AirPods,後來推出的AirPods Pro則是被戲稱為吹風機,或是《植物大戰殭屍》遊戲內的豌豆射手 (peashooter),而兩者在整體設計與使用也明顯不同。
其中,AirPods配戴體驗較接近原本iPhone盒裝隨附的EarPods有線耳機,並且強調不會容易隨著頭部轉動而掉落,AirPods Pro則採用入耳式耳塞確保更好的密閉效果,搭配主動式降噪功能讓使用者能在吵雜環境維持聆聽清晰聲音,不用將耳機輸出聲音持續放大,避免影響耳朵聽力。
而在AirPods Pro推出之後,更使蘋果推出的真無線耳機產品增加更多選擇,搭配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配件選擇總計有3種組合,其中AirPods最低入門價格為新台幣5290元,搭配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版本則是新台幣6490元,而AirPods Pro本身就配置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建議售價則是新台幣7990元。
▲ 與先前推出的AirPods耳機外觀比較,AirPods Pro耳機採用截然不同設計。
▲ 採用入耳式耳塞提供更穩定配戴體驗,同時也能藉由增加耳孔密合度,讓聲音能有更好聆聽傳遞效果,同時也透過額外開孔以負壓排氣方式減少配戴時的聽診器效應,藉此降低不適感。
▲ 外觀實際比對。
▲ 為了提昇防水抗汗效果,AirPods Pro採用較少開孔的密合設計。
▲ 充電盒外觀也明顯不同,但AirPods Pro的隨附充電盒原廠就支援無線充電功能,AirPods則要另外付費換購,或是選購原廠即搭載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版本。
▲ 底部同樣採用Lightning連接埠充電,而AirPods Pro充電盒上的電力指示燈則已經移到外側,此次手邊的AirPods是最早推出版本,因此電力指示燈放在充電盒內側。
▲ 充電盒上蓋背面機構設計。
AirPods
目前市面上提供銷售的AirPods應該都是後來更新H1晶片版本,不僅支援透過「Hey,Siri」聲控指令直接喚醒iPhone上的Siri數位助理服務,比起最初推出的AirPods更提昇50%左右電池續航時間,耳機滿電情況約可聆聽長達5小時,整體音樂聆聽使用時間約可超過24小時 (配合充電盒補充電量),其他變更部分則是將電力指示燈從充電盒的內側移到外側,讓使用者更容易檢視電力狀況。好處在於價格相對較低,使用體驗除了聲音降噪功能,以及採單一通用配戴尺寸設計與AirPods Pro不同之外,基本上並沒有太大差異,甚至耳機單次滿電可聆聽使用時間還更長,實際體型也相對較小。至於輕敲耳機本體喚醒Siri數位助理服務,或是設定為操作播放/暫停,以及切換上一首或下一首歌曲,則與最初推出的AirPods相同。
▲ AirPods的設定項目包含選擇讓左右耳對應不同功能操作,或是設定麥克風僅由固定一邊耳機,或是自動切換使用。
AirPods Pro
AirPods Pro則是採用較短耳機形式設計,並且透過更為密閉形式設計對應防水抗汗效果,配戴在耳朵上也相對較不突兀,而透過入耳式耳塞除了確保更好密閉效果,同時也讓配戴效果更加穩固。而耳機下緣部分也透過在微凹部位加入電容力度感應器,讓使用者能直接透過壓按方式啟動Siri數位助理服務,或是操作降噪功能設定。其中,降噪功能也可以透過iOS作業系統選單功能進行設定,其中包含可組絕大部分聲音的降噪模式,或是維持可聆聽鄰近聲音,同時不影響音樂聆聽體驗的通透模式。
▲ 除了與AirPods同樣提供設定左右耳對應不同操作,以及麥克風控制與配戴狀態識別功能,AirPods Pro在設定項目中還增加切換降噪、關閉降噪,或是使用可同時聆聽環境聲的通透模式。
至於採用與AirPods不同操作方式,主要在於AirPods Pro採用入耳式耳塞配戴方式,在耳機以密合形式固定狀況下,若是維持原本敲擊操作手勢,將會造成使用者在聽覺上的不適,即便AirPods Pro耳機設計已經透過額外開孔以負壓排氣方式減緩配戴時的耳內壓力,依然會造成不必要的「聽診器效應」產生聲噪刺耳感受,因此改為壓按方式操作相對能減少耳朵不適感,同時也能對應更準確的操作。
不過,由於加入支援降噪、通透模式使用功能,加上耳機本身相對較小,因此最長聆聽使用時間最多僅有4.5小時,但配合同樣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補充電力,依然可讓最長使用時間超過24小時,同時也支援H1晶片,因此一樣可以快速與iPhone配對連接,並且支援聲控直接啟動Siri數位助理服務。
特別要注意的是,AirPods Pro採用的入耳式耳塞設計,與一般入耳式耳機採用耳塞設計不同,基本上無法與市面銷售的更換配件互換,必須透過蘋果原廠盒裝內附不同尺寸配件更換使用。
▲ 在設定項目中,使用者可以透過測試耳塞配戴是否處於密合狀態,確保聲音輸出表現良好。
▲ 採用入耳式耳塞,除了提供更穩固配戴效果,同時也能讓耳孔配戴更為密合,藉此提昇聲音降噪效果,而整體機身大小也比AirPods稍短。
▲ 由於耳塞配件採用特規設計,因此僅能對應AirPods Pro使用,無法一般市售替換配件互換,因此也要避免原廠盒裝內提供替換尺寸版本不慎遺失。
為什麼iPhone使用者會需要AirPods?
從iPhone 7系列開始,蘋果就取消在新款iPhone提供3.5mm耳機孔,更在iPhone 8系列之後機種取消提供Lightning轉3.5mm耳機孔配件,讓不少使用者開始尋找合適的藍牙耳機。不過,一般藍牙耳機多少還是有是否容易配對,以及是否方便隨時喚醒使用等問題,其次則是待機電力使用時間能否合乎需求,以及能否順利對應iOS作業系統操作使用。多數市售藍牙耳機雖然都能與iPhone配對使用,但能否讓使用者直接透過聲控喚醒Siri數位助理服務,或是在戴上耳機時就能快速建立連線,就要看各個品牌耳機設計。
而就AirPods設計來看,由於出自蘋果本身設計,因此與iPhone之間能有最好契合使用體驗,甚至從配對開始就能輕易上手使用。
同時從越來越多手機互動模式都是透過聲控操作,因此耳機也成為現行手機最常使用配件,就連iPhone也不例外,許多人不僅透過耳機聆聽音樂、觀看影片,或是遊玩遊戲,有更多人會透過手機輸入語音訊息、對話,或是使用語音辨識功能下達聲控指令等,因此一組方便好用的耳機絕對會是手機最佳搭配。
當然,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品牌製作真無線藍牙耳機,其中也有不少品牌製作產品能像AirPods快速與iPhone完成配對,並且在使用過程快速連線,整體待機使用時間也頗長,但實際價位可能也會與AirPods相近,因此對於iPhone使用者而言,AirPods的價位設定其實不會算太高,甚至以額外加入主動式降噪、防水抗汗等功能設計的AirPods Pro價位設定來看,相比市場主要品牌同等級耳機產品價位動輒貼近新台幣上萬元 (甚至超過),更是相對划算。
需要選擇AirPods Pro嗎?
過去要在真無線藍牙耳機加入主動降噪功能並不容易,畢竟要維持真無線藍牙耳機輕便機身設計放入主動降噪模組,同時要確保足夠使用電力與配戴舒適感,並且發揮足夠的降噪效果,實際上並不容易。因此在市面上可以看到的主動式降噪耳機,絕大多數是以全罩式耳機形式打造,雖然目前也有不少真無線藍牙耳機也開始加入主動式降噪功能,但免不了會使耳機尺寸變大,導致配戴時顯得突兀。
即便是Sony製作的真無線藍牙降噪耳機WF-1000XM3,雖然提供容易連接、配戴即可使用,並且具備主動式降噪與環境聲通透功能,建議價格也與AirPods Pro相近,但整體尺寸無論是充電盒或耳機都還是會比AirPods Pro大,優點則是在於可同時對應Android平台手機與iPhone連接使用,同時在音質輸出表現也有Sony品牌保證。
不過,如果連同使用者本身還同時擁有MacBook、iPad等蘋果裝置的話,那麼選擇使用AirPods或AirPods Pro還有輕易切換連接裝置的使用優勢,而不用重新配對連接。
如果自己就是使用iPhone,而且沒有其他特定使用需求的話,不妨就選擇AirPods Pro吧!畢竟在價差不大情況下,還額外提供防水抗汗、主動降噪與環境聲通透,甚至還能透過分析配戴時的氣密狀態讓聲音輸出表現更好,同時充電盒還額外支援無線充電。
除非有預算上的考量,或是因為耳朵配戴舒適度問題,至少還能選擇通用配戴規格的AirPods,並且能依照需求挑選是否包含支援無線充電的充電盒版本。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