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聽歌 耳機怎麼挑?教你如何看懂耳機種類及規格!

inno | 數位影音
現在不管是出門或是通勤時,如果有聽音樂的需求,多半會使用耳機來聆聽音樂,而現在買手機的同時,也一定都會附上耳機,看得出來耳機的需求確實高,大概僅次於充電傳輸設備了吧!

但是,耳機有分許多類型,有的人追求戴起來舒適、有的人注重音質、也有的人想要有無線或是有麥克風,那麼在眾多的耳機海當中,要如何來挑選自己想要的耳機呢?先前我們跟大家介紹 Hi-Res 的同時也提到,要聽到高音質,一副好品質的耳機是必備,那又該怎麼挑選呢?細數一下耳機的規格,各位版友又瞭解多少呢?

不用擔心看嘸,今天小編就來簡單的帶大家認識一下「如何看懂耳機的種類及規格」吧!

IMG_2954.jpg
▲ 耳機類型各不同,其實只要先認清自己的使用需求,就是成功挑選的第一步。


從過去的攜帶型 CD 隨身聽到 MP3 播放器,直到最近又再度火熱起來的高音質音樂,人們從可以「輕易的」聽音樂以後,也開始追求聆聽到「更好的聲音」,目的就是為了要還原製作者一開始最原始的聲音素材才漸漸地有高音質音樂的產生,畢竟在錄製或是在轉換傳輸的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有可能出現讓聲音失真的情況,只是基本上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的。

螢幕快照 2016-05-05 下午4.05.18.png
▲ 擷取 96K/24bit 與 192K MP3 的音樂做比較,聲波雖然表現不同,但透過耳機也很難聽出差異。


但是在追求聲音的需求絕對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因為每個人對於聲音的感受都不盡相同,這不像是我們看 1080p 或是 4K 高畫質螢幕那樣還分辨得出來差異,因為可能很多人對於壓縮有損的 MP3 音質以及無損的 FLAC 檔都還不一定聽得出差異了,所以即便我們要把聲音還原到到最真實的聲音的話,也不一定會讓每一個人都喜歡。

例如主打監聽等級的耳機,由於重點在於細節上的琢磨,有的人反而會覺得刺耳,所以其實並不適用拿來聽音樂。所以在挑選耳機的時候,並不一定要追求到最高規格,只要挑自己喜歡的聲音即可。

不過在這之中,耳機上也有很多種類及規格,例如耳罩式入耳式的不同、驅動單元的不同,還有響聲頻率、阻抗、靈敏度等......一些密密麻麻看不懂的規格,基本上還是要懂得這些規格,才能挑選出一副屬於自己的耳機哦~

 

耳機有哪些種類?

從耳機的種類來分大項目的話,基本上有 耳罩式、耳掛式、耳塞式、入耳式 四種,是依據其配戴方式的不同去分類,但是不一定會藉此來分辨音質的好壞。

1、耳罩式:
耳罩式耳機通常會有很大的驅動單元,然後使用軟墊來包覆住耳朵,讓耳朵耳機之間形成一個空間,由於驅動單元比較大,通常聲音的輸出會比較飽滿,許多廠商製作出的高端耳機也幾乎都是耳罩式耳機,然而缺點則是攜帶不易行動困難,會適合在家中或辦公室使用。

另外在耳罩式耳機方面還會有區分(半)開放式與封閉式耳機,通常封閉式耳機會比較強調與環境隔絕,以便能聽到最細節的聲音,不過這等於是封閉在一個小空間中的感覺,缺點在於少了環境中的空間感;而開放式耳機則是反轉了封閉式耳機的優缺點,會比較強調空間範圍的協調性,出來的聲音會比較自然,比較不會造成耳朵的壓迫感。

IMG_4889.jpg
▲ 奧地利小公主 AKG K701 的外殼就是開放式的設計


2、耳掛式:
耳掛式耳機則是在配戴的時候會直接跟耳廓接觸,不同於耳罩式耳機的地方在於少了封閉式的空間感,但是因為構造面積夠大,所能配置的驅動單元也可以比較大,而且也因為體積比較小,也比較方便攜帶。

3、耳塞式:
以傳統的小耳機來說大部分都是耳塞式耳機,這種耳機攜帶性方便隨時可以捲起來放在口袋,不過因為是靠外耳道口支撐著耳機的緣故,再加上耳機的材質大部分都是硬塑膠,所以有些人戴久了可能會有一點疼痛感。

4、入耳式:
目前較專業的耳塞式耳機通常都做成入耳式,這類耳機在驅動單元的前端會另外做一個傳輸引道,並且透過一個橡膠耳塞與耳道直接接觸,讓聲音直接傳達進耳道,但是因為讓耳朵直接與外界隔絕,雖然能達到完美的隔音效果,但是如果在戶外使用的話會有點危險。

IMG_2953.jpg
▲ 耳塞式耳機 (左) 與入耳式耳機 (右) 不只外型有異,配戴感與聆聽的效果也很不一樣。


所以其實耳機的種類就在於大小以及使用性的不同,以區分不同的配戴方式。如果有在外行動需要的話當然是以體積越小的耳機越好,但是由於單體也比較小,聲音的品質上都會略遜於耳罩式的耳機;追求又小又高音質的話,雖然入耳式耳機也是個好選擇,但是由於隔音性比較良好、會不容易注意到周遭的聲音,在外行動的時候也比較不能注意到身邊環境的狀況,而且有些人在初期配戴的時候會不習慣,會覺得耳朵有異物感,這部分就因個人而異囉!

 

驅動單元

使耳機能夠發出聲音的部位就稱作驅動單元,傳統驅動耳機的方式都是使用動圈式的方式驅動耳機,原理就是藉由耳機內部的電圈驅動振膜的方式發出聲音,其次也有動鐵式耳機或是靜電式(電容式)耳機,目前動圈式的耳機發展最久、是最成熟的耳機結構技術,所以市面上大部分的耳機都是使用動圈式耳機。

1、動圈式:
動圈式耳機的發聲原理是藉由耳機內部的線圈利用通電的方式帶動振膜發聲,而動圈式耳機所使用的振膜材質也會大幅的影響耳機發聲,理論上振膜越大、所發出來的聲音越好。但是也因為電圈+振膜的大小會影響耳機成形的大小,所以在耳罩型耳機上會是構造上的主流,但是在耳塞式或是入耳式耳機的話,做得太小反而音質會比較不好。

2、動鐵式:
動鐵式耳機又稱平衡電樞式耳機,利用電磁鐵產生的磁場的變化,震動電磁鐵中的鐵片來帶動振膜的發聲,優點在於驅動的靈敏度高、低失真,又體積具有體積小的優勢,所以適合製作入耳式耳機,不過缺點則是單價高,好的動鐵型入耳式耳機通常都不便宜。

3、電容式:
電容式也稱靜電式耳機,相較於動圈式或是動鐵式耳機來說,更可以達到低失真、高解析的聲音,而靜電式耳機的做動原理則是利用超薄的金屬振膜利用電壓所形成的反向磁場,當聲音電流通過的時候可以造成振膜不同方向的移動來發聲,具有高速線性反應好、低失真、高解低物等優點。但是缺點就是非常貴,目前只看過應用在高端的耳機上。


所以在選購耳機的時候,除了外型因為有無攜帶的需求以外,再來就驅動單元是最影響音質的一大部分了!而且不同的驅動方式也會影響同一種音樂類型的音質表現,但是因為每個人喜好的聲音都不同,這邊也很難分析不同的驅動單元所呈現的音質是如何。

小編曾經聽過號稱地表最強的靜電式耳機「STAX SR-009」以後,發現再也聽不下其他耳機了undefined,無奈看過售價以後只好回去戴上自己的 ATH-W5000,只能說來生再見啊!口袋不夠飽滿的話,千萬不要亂聽耳機才好。

1Mgk6EjL9mviJRsOOXZfJA.jpg
▲ 鐵三角的木殼經典耳機 ATH-W5000,在聽人聲方面絕對是人生一大享受

 

看懂耳機的規格

大致上了解了一下耳機的種類以及發聲的原理以後,接下來我們就可以來看一下有關於耳機細部規格的部分了。這些參數規格也是影響耳機發聲的一大關鍵。

1、響聲頻率(Frequency Response):
響聲頻率一般是指耳機能夠發出聲音的範圍,一般來說人耳能聽到的聲音大約是 20Hz ~ 20000Hz,而一般高傳真耳機的制定標準是不小於 50Hz ~ 12500Hz 之間,更高階的耳機,例如 ATH-W5000 的響聲頻率已經達到 5Hz ~ 45000Hz ,皆已經超出人類能聽到的高低頻聲音的範圍了。雖說如此,在購入耳機的時候還是得注意一下響聲範圍,畢竟響聲範圍越廣,聲音的表現性以及延展性都會比較好。

2、阻抗:
不同的耳機類型,所擁有的阻抗也會有所不同,之所以會有阻抗的原因也是因為不同的結構會形成電阻,電阻的大小會影響電流通過的強弱以至於影響振膜的發聲程度。通常阻抗越高的耳機,所需要驅動的推力會越高,必須使用耳機擴大機才能有足夠的電流來驅動耳機單體,例如將高阻抗的耳機插入手機的耳機孔來聆聽音樂,可能將聲音轉到最大聲時,出來的聲音還只有一點點,這時候就表示能夠驅動耳機的電流不足,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推不動」,這時就適合接擴大機來聽音樂了。所以一般來說手機如果要接耳機聽音樂的話,必須要使用阻抗小一點的耳機。

3、靈敏度:
一般來說,阻抗越小的耳機靈敏度越高,因為靈敏度越小耳機越容易發出聲音,這時候要輸出的電流功率就要小心的調整,有可能只調整一點點,耳機就會變得很大聲。

4、導線類型
這邊說的導線其實就是耳機線材質的部分,絕大部分的耳機線都會以銅線為主,雖然還有其他如純銀或是鍍金,但是因為銅線價格便宜,而且低頻穩重、中音紮實,通常為絕大部分耳機線的材質。而且基本上廠商都會標記導線材質為「無氧銅」,並且在前面加上純度的數字,例如 4N 無氧銅表示 99.99% 銅純度,5N 無氧銅為 99.999% 純度,6N 無氧銅為 99.9999% 純度,再上去則以此類歸,而 6N 無氧銅已經達到純銀的價值,8N 無氧銅則來到純金的價值了。

如果你的耳機不可以換線的話,就可以在購買前注意一下導線的材質;如果是可以換線的耳機,則可以在選購的時候多多比較不同材質之間的差異性。

而其他像是 Hi-Res 認證、Hi-Fi 高傳真標準,它們跟耳機規格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都是廠商們所議定的一套認證標準,但是不一定沒有這些標準就無法聽到高品質的聲音,畢竟送檢規格也是要收取一些保護費XD,有些廠商沒付的話自然得不到這些認證的 LOGO 啦!但是有這些 LOGO 也是保證,耳機的規格也是不會太差就是了。

螢幕快照 2016-05-05 下午3.39.49.png


以上圖 HTC 10 這次附贈的耳機來說,畢竟通過 Hi-Res 認證,以動圈式耳機來說驅動單元有 13mm ,響聲頻率最高也達到 40,000Hz 刻意在低頻與高頻提升兩倍的頻率,另外振膜方面也採用航太科技等級的 PEEK 振膜,以隨機附贈的耳機來說等級並不算差,之前我們也有稍微提到在美國發售的 HTC 10 手機也推出了不搭配該耳機的版本,售價比一般有附耳機的版本還要少了 USD $100 美元,也看得出來該耳機有一定的價位等級在。

HTC-10-AH-4-1600x1289.jpg
▲ 入耳式耳機如果採用動圈式結構的話,通常因為驅動單元比較大的緣故,使耳機本體會顯得比較大。

2016-05-05 (4).png
▲ 小米的年度旗艦「圈鐵」耳機,混和了動鐵和動圈,各自負責高頻與中低頻聲調。

 

小結

從音樂的來源到播放的裝置,最後到耳機的設備,看懂耳機的構造、了解驅動單元以及這些數字規格,都能幫助大家挑選耳機的方向,如果有搭配耳機 DAC 擴大機的人,適合搭配抗組較高的耳罩式耳機來放出聲音,如果是使用手機播放音樂的話就得要注意搭配的耳機是不是阻抗比較高,造成設備推不動耳機的感覺。

其實玩過一陣子的人都知道耳機絕對是一條不歸路,因為耳機是最終數位轉類比所表現的設備,所以每個不同耳機能夠還原出來的聲音都不盡相同,這邊不是在分析耳機聲音的好壞,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所擁有的「聽感」,有的人喜歡廣闊的場景,也有的人喜歡重低音飽滿的感覺,這些都因人而異沒有一個標準。

本篇文章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在挑選耳機時可以注意的部分,畢竟市面上耳機百百款,從幾十元到幾萬元的耳機都有,也有人只用手機附贈的耳機來聽音樂而已,也許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如果不想讓音樂表現出來的品質太差,就得要從耳機方面著手研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