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正式以 Gemini for Home 服務接管智慧家庭,從助理到硬體全面升級

管理員 | 科技新知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在亞馬遜公布多款 Echo 系列智慧音箱,並且將 Alexa + 服務帶到更多裝置之後,Google 也於 10 月正式揭曉其智慧家庭生態的重大更新,宣布原本的 Google Assistant 將由全新 Gemini for Home 服務正式取代,並且同步推出改版的 Google Home App、新款智慧音箱、升級版 Nest 品牌攝影機與門鈴,全面將 Gemini 人工智慧整合至家庭場景中。

Blog-Header_Home-Devices.jpg


 

Gemini for Home:更自然的語音互動

過去用戶必須以精準語法與 Google Assistant 溝通的情形,接下來將在 Gemini for Home 時代告終。Google 強調 Gemini 能理解上下文語意,例如當用戶說出「我要看電影,把燈關掉」時,系統能自動判斷,並且操作客廳燈光,甚至支援多重需求串接,或是直接以自然語言建立自動化場景,無須再依賴 Google Home App 手動設定。

Blog-Asset_9.jpg

此外,透過 Gemini Live 功能,用戶可直接與 AI 進行連續對話,不再受限於「Hey Google」喚醒詞。鏡頭設備也獲得 AI 強化,能以語意分析判斷畫面事件,並且透過「Ask Home」功能回答像「我有沒有忘記關車門?」此類問題。AI PC

GoogleHome_Hero.jpg

而另一項 Home Brief 功能,則可將數小時監控影像壓縮為重點摘要,讓使用者快速掌握家中動態,確認家中是否出現異狀。

不過,這些進階功能將綁定 Google Home Premium 訂閱方案,以每月 10 美元價格計費。除了 AI 功能之外,Gemini for Home 還包含 30 天雲端影像儲存服務,並且與 Google AI Pro 與 Ultra 訂閱方案整合。

 

Google Home App 全面翻新

隨著 Gemini for Home 服務上線,Google Home App 也迎來大改版。新版 App 增設「首頁」、「活動」、「自動化」三大分頁,並且在頂部導入常駐的 Ask Home AI 入口,讓使用者能以自然語言操作整個家庭系統。AI PC

GHA_Hero-Image_Hero.jpg

Google 強調新版 App 不僅功能更直觀,效能也大幅提升,例如載入速度提高 70%、攝影機畫面開啟則快上 30%、回放失敗率更降低 40%,整體當機率減少將近 80%,並且針對 Android 裝置進行耗電最佳化。

 

新一代 Google Home 智慧音箱與 Nest 攝影機

硬體方面,Google 確認將於 2026 年春季推出建議售價僅 99 美元的新款 Google Home 智慧音箱。新音箱以 Gemini 技術為核心,具備更自然的語音互動,並且支援 360 度音效與雙機搭配 Google TV 打造環繞音場。


新一代 Google Home 智慧音箱可選購瓷白、榛色、碧玉與莓紅四款配色,並且享有麥克風實體關閉按鍵,兼顧隱私需求。
 


Home_Speaker_Berry_Blog_image.jpg

同時,Google 也發表新一代 Nest Doorbell 與 Nest Cam 系列,全面升級至 2K HDR 解析度與更廣視角,低光拍攝能力更提升 120%,可維持更長時間的全彩影像。
 



GoogleHome_indoor-camera-and-vid.jpg

結合 Gemini AI,新鏡頭能智慧縮放、產生更精準的通知,並且透過 Ask Home 與 Home Brief 功能提供場景化摘要。建議售價方面,Nest Cam Indoor 將以 100 美元價格銷售、Nest Cam Outdoor 則以 150 美元價格銷售,以及 Nest Doorbell 建議售價則是 180 美元。

GoogleHomeHardware_ProductsInlin.jpg

 

AI 助理競爭新局

Google 這波智慧家庭更新,不僅展現其將 Gemini 擴展至更多日常場景的決心,也明顯針對亞馬遜 Alexa + 的所作回應。隨著 AI 導入語意理解與自動化場景,智慧家庭的操作體驗正走向「更自然、更主動」的階段。
 

Mashdigi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