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一年三台電子閱讀器!BOOX Go Color 7 開箱與我的數位閱讀體驗

EnterBox | 科技新知

仔細想想,從擁有電子閱讀器開始,也才不過一年,如今我身邊卻已經有了三個電子閱讀器:BOOX Leaf、BOOX Go 10.3 和近期才入手的 BOOX Go Color 7。說實在的,若非一開始同事以優惠價格轉讓,我對這類產品的接受度其實不高,畢竟主要功能是閱讀,價格卻與一支中低階手機相仿。
然而,在這一年,我改觀了,電子閱讀器真是個好東西!到底哪裡好呢?就讓我分享一下這一年來用電子閱讀器的心得吧!

開箱 - BOOX Go Color 7

 

故事都要有個主角,而 BOOX Go Color 7 就是本篇的主角。我的 BOOX Leaf 和 Go 10.3 都是黑白電子墨水螢幕,優點是文字對比分明、清晰易讀,但日子久了,對於小說的彩色封面還是會有些嚮往。

BOOX Go Color 7(右)搭載元太的 Kaleido 3 彩色電子墨水螢幕,相比 BOOX Leaf(左)的元太 Carta 1100,最大的變化就是多了 4096 種顏色的顯示。但由於 Kaleido 3 面板的顯示技術,是以黑白底層墨水搭配彩色濾光片來達成彩色顯示,因此其對比度和底色純淨度,效果不如 Carta 純黑白螢幕那麼好。
 

BOOX Go Color 7 的 7 吋螢幕大小,對於以捷運和公車通勤的我來說再適合不過。195g 的重量,與手機沒兩樣,螢幕卻大了許多。
 

螢幕正面邊緣的實體音量鍵可作為翻頁鍵使用,因此一手抓著捷運拉環或扶手,另一手拿著閱讀器以按鍵翻頁,就算是上下班尖峰期的淡水信義線也不成問題。
 

側面厚 6.7mm,拿起來毫無負擔。除了揚聲器、麥克風和 USB-C 外,還有著 microSD 卡槽可擴充容量。
 

對於我而言,電子閱讀器相比平板和手機最大的差異莫過於閱讀的舒適度。手機和平板看久了容易眼睛痠澀。但電子閱讀器其類似紙張的顯示方式,使得長時間閱讀較不易產生負擔。對我這樣上班長時間盯著螢幕的人來說,能夠在休閒時讓眼睛放鬆一下,可說相當重要。相比手機、電腦和平版螢幕透過 LED 的主動發光照射出內容,電子閱讀器的電子紙是透過改變螢幕上「墨水」的顏色,再藉由自然光或是前光燈反射內容到眼睛。這種被動的顯示看起來舒服很多。如果要類比的話,大概就是直接看手電筒發光處,和看手電筒照亮的地方之差異。
 

其實一開始我對閱讀並無太大興趣,只是覺得通勤時滑手機看社群媒體有些無趣,才開始找小說來看。但看著看著,開始覺得看書能夠打發通勤時間的無趣,挺不錯的。在同事優惠轉讓 BOOX Leaf 給我後,我就徹底沉浸在書香世界了。然後就是 BOOX Go Color 7 的出現,或許是看中了電子閱讀器的發展趨勢,平時代理攝影器材的正成集團竟然也開始代理了 BOOX 的電子閱讀器。在一些神秘的誘惑(X,特價(O 下,把年歲已長的 Leaf 升級到有彩色螢幕和翻頁鍵的 Go Color 7 也是挺合理的嘛!
 

而 BOOX Go 10.3 則是某次特價下手滑的產物,這 10 吋與 7 吋的閱讀器搭配正好一個負責戶外,一個負責室內外加筆記。兩者螢幕都正好是 300 DPI 的高解析度,平時讀起來除了黑白與彩色的差距外,各項體驗都很一致。由於電子墨水更新慢的特性,兩者在沒有 BSR 快刷技術的加持下,倒是都有著一致慢的水準,看書看漫畫沒問題,拿來滑網頁就點吃力了。殘影倒是控制的不錯,尤其開啟 Regal 刷新模式後,不管是黑白還是彩色的內容,對於 Go Color 7 和 Go 10.3 都不會有殘影出現。
 

早年電子閱讀器流行不起來,多少也與能見度和售後有些許關係,而連專做攝影器材代理出名的正成加入這版圖,那對於消費者鐵定是加分的,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把已經經營完整的攝影銷售和售後網絡也納入 BOOX 電子閱讀器之中。
 

至於選購部分,相信不少想入門電子閱讀器的用戶都會糾結於要買多大的閱讀器。我的建議是,如果沒特別需求,7 吋的大小很剛好。7 吋剛好是個能夠時常帶出門,螢幕不會太小的黃金尺寸。10 和 13 吋更適合定點使用,特別是有筆記需求的用戶。以我的使用習慣而言,10.3 吋的 BOOX Go 通常都放在辦公室拿來筆記用,午休時間還可以用超大螢幕看漫畫,那個爽度可不是手機能夠給予的。
 

當然 7 吋看漫畫也是非常足夠,甚至是剛好。只是原本小小本的漫畫放大到 10 吋的螢幕上後,閱讀起來真的很過癮。
 

甚至習慣了電子閱讀器這種可調大小粗細的字體後,再回去看紙本書那小不拎丁的不可調字體還真有點不習慣。
 

不過,電子閱讀器這麼多家,為何鍾愛 BOOX(文石)呢?其實主要原因就是 BOOX 在開放式閱讀器領域做得相當出色。開放式閱讀器意味著它能像手機一樣,可以從 Google Play 載各種 App 來裝。Kobo、博客來、HyRead、讀墨、Google 圖書和 Pubu 等,不會被書城設限。相對地,封閉式閱讀器(如 Kobo 自家硬體、mooInk 和 Kindle 等)往往主要依賴或綁定自家的電子書城。選用開放式閱讀器,讓我的購書來源能在 Kobo、Google Play 等平台間自由選擇,還能加上 HyRead 的借閱服務。
 

個人認為,投資一點預算在電子閱讀器其實是很划算的。甚至應該這麼說,如果要買電子閱讀器,不要因為那一點點的差價就選擇比較低階的款式。因為到頭來,電子閱讀器最花錢的並不是那個閱讀器本身,閱讀器本身不到一萬元,貴一些、具備文書功能的款式也才一至兩萬元。但書呀!書呀!是每個月,甚至每週都會買的,那才是電子閱讀器真正花錢的地方。雖然每次都只買一點點,特價是買一坨拉庫。但就像分期付款,這些購書費用累積起來,實際上可能遠超過一台用上 3 到 5 年的閱讀器本身,金額相當可觀。至於為何我感觸這麼深呢?因為在擁有電子閱讀器以前,我絕不會想到我會一次在 PChome 買了 $2,500 多的電子書。
 

當然,如果電子閱讀器只有閱讀功能,賣到上萬的 BOOX Go 10.3 和 Note Air 等大尺寸閱讀器可沒那麼吸引人。因此,這種尺寸的閱讀器還多了筆記這項重要功能。與 iPad 不同,BOOX 的筆記是走 Wacom 電磁筆的技術,搭配霧面螢幕,寫字的手感除了舒服,還是只有舒服。相較於 iPad 在光滑玻璃上書寫時的硬滑手感,BOOX 搭配霧面螢幕和 Wacom 電磁筆技術,其書寫體驗更接近真實紙筆,在電子墨水螢幕上操作,感覺十分優雅。
 

除了電子閱讀器本體,我很喜歡的還有他們的皮套設計,透過磁吸來連接,因此可以隨時將閱讀器掰下獨立拿取,搭配機身背面的仿石頭(Go Color 7)和皮革(Go 10.3)紋路,握持手感相當優秀。
 

Go Color 7 與 Go 10.3 處理器都是高通 S680 搭配 4GB RAM 和 64GB ROM。算不上高檔,但對於這種看書寫筆記的工具而言,也已經很足夠了。

心得 - BOOX 電子閱讀器

 

最後總結一下吧!這次趁著入手正成代理的 BOOX Go Color 7,分享一下這一年從 BOOX Leaf,到 Go 10.3,最後到彩色螢幕的 Go Color 7 之間的一些體驗心得。我覺得電子閱讀器帶給我的是一個在通勤和休閒時間,既能娛樂消遣,又不易造成眼睛疲勞的好工具。相比紙質書,不用負擔那巨大的體積和重量,也不用擔心買了一堆書沒地方放。一本 195g 7 吋的電子閱讀器就能把整個書庫帶在身上,也不像手機和平板會帶來刺眼的光,柔和的前光燈和環境光能夠很好的補足閱讀所需的光線。輕便與舒適,就是我選擇電子閱讀器,而非回頭選擇紙本書或持續使用平板閱讀的關鍵理由。目前 BOOX Go Color 7 定價 $8,180,但因為換代正在特價 $7,280;BOOX Go 10.3 $1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