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地球大更新:「縮時攝影」功能讓你看見地表變化
Google 地圖是許多智慧手機用戶不可或缺的工具,而 Google 還有另一項以衛星地圖為基礎的「Google 地球」也受到不少用戶喜愛。而 Google 地球從推出到現在已經 15 年,Google 的資料庫中也累計了不少歷年來的衛星照片資料,因此 Google 今日也宣佈推出嶄新的「縮時攝影」(Timelapse)功能。
Google 表示,透過 Google 地球的「縮時攝影」(Timelapse)功能,Google 將過去 37 年來的 2,400 萬張衛星相片匯編成具互動性的 4D 體驗,現在所有人都可觀看地球各地的時間推移,並見證這顆星球上將近四十年的演變。
在「縮時攝影」功能中,使用者可以搜尋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並且觀看從最早年份一直到 2020 年的地表變化;另外也可以瀏覽 Google 準備好的一些特色地點與主題,了解人類與自然現象對於地表所造成的變化。
▲ 衛星影像最早可追溯至 1984 年。
Google 進一步指出,Google 也上傳了超過 800 部 2D 和 3D 的公用縮時攝影影片 (清單連結:g.co/TimelapseVideos)。用戶可以選取任何影片並用 MP4 格式播放,或是在 YouTube 上觀看這些影片。
▲ 美國內華達州的變遷
Google 表示,他們與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REATE 實驗室」的專家合作開發出「縮時攝影」功能的基礎技術,並再次與他們合作以科技呈現我們看到的世界樣貌。這些變化可以分成五個主題:「森林變遷」、「都市成長」、「氣候暖化」、「能量來源」和「脆弱之美」,Google 地球針對每個主題提供互動導覽,讓使用者可以進一步探索。
而製作地球規模的縮時攝影影片需要在 Earth Engine (Google 的地理空間分析雲端平台) 中進行龐大的「畫素運算」。為了將縮時攝影圖像的動畫匯入 Google 地球,Google 收集了 1984 年到 2020 年超過 2,400 萬張的衛星影像,包括數百萬個畫素。Google Cloud 上數千台電腦用了超過 200 萬小時的處理時間,才將多達 20 PB 的衛星影像編譯成 4.4 兆畫素的影片動畫,規模相當於 530,000 部 4K 解析度的影片;而這所有的運算工作都是在 Google 的碳中和資料中心內完成。
而 Google 也將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每年使用新的「縮時攝影」圖像更新 Google 地球。 Google 希望從這個星球的觀點出發進行辯論、鼓勵發現,並改變人們對一些最緊迫全球問題的看法。
引用來源:Google
Google 表示,透過 Google 地球的「縮時攝影」(Timelapse)功能,Google 將過去 37 年來的 2,400 萬張衛星相片匯編成具互動性的 4D 體驗,現在所有人都可觀看地球各地的時間推移,並見證這顆星球上將近四十年的演變。
在「縮時攝影」功能中,使用者可以搜尋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並且觀看從最早年份一直到 2020 年的地表變化;另外也可以瀏覽 Google 準備好的一些特色地點與主題,了解人類與自然現象對於地表所造成的變化。
▲ 衛星影像最早可追溯至 1984 年。
Google 進一步指出,Google 也上傳了超過 800 部 2D 和 3D 的公用縮時攝影影片 (清單連結:g.co/TimelapseVideos)。用戶可以選取任何影片並用 MP4 格式播放,或是在 YouTube 上觀看這些影片。
▲ 美國內華達州的變遷
Google 表示,他們與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REATE 實驗室」的專家合作開發出「縮時攝影」功能的基礎技術,並再次與他們合作以科技呈現我們看到的世界樣貌。這些變化可以分成五個主題:「森林變遷」、「都市成長」、「氣候暖化」、「能量來源」和「脆弱之美」,Google 地球針對每個主題提供互動導覽,讓使用者可以進一步探索。
而製作地球規模的縮時攝影影片需要在 Earth Engine (Google 的地理空間分析雲端平台) 中進行龐大的「畫素運算」。為了將縮時攝影圖像的動畫匯入 Google 地球,Google 收集了 1984 年到 2020 年超過 2,400 萬張的衛星影像,包括數百萬個畫素。Google Cloud 上數千台電腦用了超過 200 萬小時的處理時間,才將多達 20 PB 的衛星影像編譯成 4.4 兆畫素的影片動畫,規模相當於 530,000 部 4K 解析度的影片;而這所有的運算工作都是在 Google 的碳中和資料中心內完成。
而 Google 也將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每年使用新的「縮時攝影」圖像更新 Google 地球。 Google 希望從這個星球的觀點出發進行辯論、鼓勵發現,並改變人們對一些最緊迫全球問題的看法。
引用來源:Google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