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宣布鴻蒙作業系統使用人數超過 3000 萬,但未來發展可能仍面臨不少壓力

管理員 | 手機軟體綜合區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就連華為本身都還在觀望

今年宣布在第二版鴻蒙作業系統 (HarmonyOS 2.0) 納入手機,並且標榜超過 100 款手機能更新使用後,華為更宣布目前升級使用第二版鴻蒙作業系統的使用人數已經超過 3000 萬人。

截圖-2021-06-02-下午11.17.03-1.jpg



而距離日前才宣布第二版鴻蒙作業系統使用人數已經累積達 1000 萬人還不到一週的時間,華為再次宣布目前使用人數已經增長至 3000 萬人,顯然對於先前發出今年內至少會有超過三億台裝置使用鴻蒙作業系統的豪語有滿滿信心。

依照華為說明,預計三億台升級使用鴻蒙作業系統的裝置中,有兩億台會是華為手機、平板等裝置,而另外一億台則會源自華為合作夥伴,其中包含美的家電、北汽、魅族等,同時更預期能順利擴展鴻蒙作業系統市場生態,另外市場更預期會有超過 40 個品牌將會加入使用鴻蒙作業系統。

相比 Google、蘋果,華為手機等產品過去在全球市場市佔確實也相當高,甚至手機出貨量一度超越蘋果,因此當去年明顯受到美國技術出口禁令影響,導致無法順利取得 Google GMS 服務情況下,華為開始擴展自有 HMS 服務,並且標榜旗下 AppGallery 軟體市集成為全球第三大規模,同時也與其他業者合作擴充 App 內容,希望藉此建立 Google、蘋果之外的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市場生態。

不過,過去微軟也曾試圖藉由收購 Nokia 手機業務,並且以第三大手機平台業者自居發展,最終卻始終未能在手機市場進一步取得成果,後來則是將手機業務轉讓給 HMD Global,並且將手機市場佈局模式調整為依附 Android、iOS 平台,讓更多手機使用者能透過本身服務完成文件編輯等需求。

3FAE603C-7105-4702-918C-906FFA30808A.jpeg


 

華為依然面臨許多挑戰

在華為計畫藉由鴻蒙作業系統建立市場生態,甚至進一步擴展至更大規模的物聯網應用,並且強調可在不同裝置間維持相同直覺使用體驗,同時更強調會與眾多合作夥伴共同推動鴻蒙作業系統生態,但華為依然會面臨許多挑戰。

其中,即便從過往在中國境內已經習慣透過各類第三方軟體市集下載 App,同時也因為網路限制緣故無法使用 Google 各項服務,因此在中國境內使用需求並不會與 Google 服務有較深綁定。但在中國以外市場,顯然就會有不同情況,使用者多半已經習慣透過 Google Play Store 下載內容,甚至有不少服務也與 Google 深度綁定。

就算 Google 強調 Android 並未像 iOS 僅能透過單一管道下載 App,但即便是亞馬遜建立的 Amazon Appstore 也難以跟 Google Play Store 服務抗衡,更不用說有不少 App 運作更需要配合 Google Play Store 版本更新,因此華為希望透過本身手機市佔推動 HMS 服務與 AppGallery 軟體市集使用率,可能還是會面臨不少挑戰。

另一方面,華為手機目前面臨無法順利取得高階處理器,同時本身設計的 Kirin 系列處理器也面臨難以取得代工生產資源的限制,雖然 Qualcomm 表示已經可以順利向華為提供處理器產品,但依然僅限支援 4G LTE 技術規格,在目前絕大多數手機都已經開始佈局 5G 網路應用市場情況下,對於華為顯然無法帶來太大助益。

 

本身依然處於觀望狀態

目前華為已經將榮耀品牌拆分,並且以獨立形式運作,雖然強調高階機種依然會以華為品牌佈局,但從近期人事調動與資源分配來看,華為其實也希望透過榮耀品牌延續本身在手機市場影響力,同時依然也看重藉由 Google 提供 Android 作業系統資源佈局全球市場的優勢。

因此,即便華為宣布眾多榮耀手機也能更新使用第二版鴻蒙作業系統,日前榮耀宣布推出的榮耀 50 系列手機中,依然在國際銷售版本預載對應 Google GMS 服務,並且能順利使用 Google Play Store 服務的 Android 作業系統,並非直接搭載鴻蒙作業系統。

加上目前華為在鴻蒙作業系統佈局上,似乎仍有不少觀望狀態,或許未來有可能變成在中國境內主打鴻蒙作業系統發展,並且持續與中國境內業者合作,而國際市場銷售版本若能恢復使用 Google GMS 服務,可能就會採取不同發展模式,以利銜接國際市場需求。

3269F317EC4E6EEC76D5112A24371EB9A17203EA629DDA06.jpg

 

Mashdigi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