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可能會在本週發表新款 iPad Pro、更新規格的 Vision Pro 與入門款 14 吋 MacBook Pro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彭博新聞報導指稱,蘋果預計會在本週公布兩至三款新品,其中包含新款 iPad Pro、更新規格的 Vision Pro,以及入門款 14 吋 MacBook Pro,三款產品預期都將搭載全新的 M5 處理器。

而報導指稱,蘋果將僅以新聞稿與線上內容更新公布新品,至於預期會在美國當地時間週二揭曉 ( 可能會是在台灣時間 10 月 14 日晚間公布 )。
效能方面,根據 Geekbench 6 測試數據顯示,M5 處理器維持 9 核心的 CPU (3 組高效能核心與 6 組節能核心 ) 配置,整體多核心效能相比 M4 提升約 12%,GPU 效能則提升高達 36%。
外界曾傳出新款 iPad Pro 將加入雙前鏡頭設計,以便橫向與縱向視訊通話皆能保持視角自然,不過俄羅斯開箱影片中未見此改動,因此仍待正式公布確認。

先前雖然有傳聞指出 Vision Pro 將加入以台積電 2nm 製程打造的 R2 輔助晶片,藉此強化輸入運算處理,但依現有供應鏈資訊指出,蘋果導入 2nm 製程處理器的時程仍預計落在 2026 年下半年。
目前尚不確定此次更新是否會被定義為「第二代 Vision Pro」,尤其先前有報導指稱蘋果已經暫緩開發輕量化設計的「Vision Air」,轉而集中資源投入智慧眼鏡研發。

至於更顯著的改版,預期將在後續兩代機種中登場,屆時 MacBook Pro 將導入 OLED 顯示器、觸控螢幕、更薄機身、內建行動網路連線功能,並且搭載以 2nm 製程打造的 M6 處理器。
彭博新聞報導指稱,蘋果預計會在本週公布兩至三款新品,其中包含新款 iPad Pro、更新規格的 Vision Pro,以及入門款 14 吋 MacBook Pro,三款產品預期都將搭載全新的 M5 處理器。

而報導指稱,蘋果將僅以新聞稿與線上內容更新公布新品,至於預期會在美國當地時間週二揭曉 ( 可能會是在台灣時間 10 月 14 日晚間公布 )。
iPad Pro:搭載 M5 處理器、記憶體提升至 12GB
先前曾有俄羅斯 YouTuber 的開箱影片提前揭露新款 iPad Pro 外觀與部分規格,其中包含升級新款 M5 處理器,記憶體容量提升至 12GB 起跳,顯然是配合 Apple Intelligence 等應用作調整。而整體外觀變化不大,但機身背面的「iPad Pro」字樣則是被移除。
效能方面,根據 Geekbench 6 測試數據顯示,M5 處理器維持 9 核心的 CPU (3 組高效能核心與 6 組節能核心 ) 配置,整體多核心效能相比 M4 提升約 12%,GPU 效能則提升高達 36%。
外界曾傳出新款 iPad Pro 將加入雙前鏡頭設計,以便橫向與縱向視訊通話皆能保持視角自然,不過俄羅斯開箱影片中未見此改動,因此仍待正式公布確認。
更新規格的 Vision Pro:換上 M5 處理器、全新頭帶與太空黑配色
另一焦點為 Vision Pro 虛擬視覺頭戴裝置,預期將同步升級 M5 處理器規格版本,並且新增更舒適的 「Dual Knit Band」雙層編織頭帶。此外,外觀上可能新增太空黑 (Space Black) 配色。
先前雖然有傳聞指出 Vision Pro 將加入以台積電 2nm 製程打造的 R2 輔助晶片,藉此強化輸入運算處理,但依現有供應鏈資訊指出,蘋果導入 2nm 製程處理器的時程仍預計落在 2026 年下半年。
目前尚不確定此次更新是否會被定義為「第二代 Vision Pro」,尤其先前有報導指稱蘋果已經暫緩開發輕量化設計的「Vision Air」,轉而集中資源投入智慧眼鏡研發。
14 吋 MacBook Pro:入門款先行更新
而蘋果似乎也準備推出搭載 M5 處理器的入門款 14 吋 MacBook Pro,但整體設計與上一代差異不大,屬於例行規格更新。至於搭載進階規格 M5 Pro 或 M5 Max 處理器的 MacBook Pro 則會在 2026 年初 ( 春季 ) 推出,屆時將額外提供 16 吋螢幕規格版本。
至於更顯著的改版,預期將在後續兩代機種中登場,屆時 MacBook Pro 將導入 OLED 顯示器、觸控螢幕、更薄機身、內建行動網路連線功能,並且搭載以 2nm 製程打造的 M6 處理器。
其他產品仍在開發中
除了上述三款新品,蘋果仍持續規劃更新 Apple TV、HomePod mini、AirTag,以及明年初登場的入門款 iPad、iPad Air、Studio Display、MacBook Air 與新款 iPhone 17e。廣告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