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捲入 AI 版權風波,遭作者提告疑似使用盜版書籍訓練「Apple Intelligence」

管理員 | Apple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快速發展,科技業者也接連面臨版權爭議。而繼多家 AI 業者被指控未經允許使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後,蘋果近期也遭兩名作家提起集體訴訟,指控其在訓練 AI 系統過程中,涉嫌使用盜版電子 書資源,進而侵犯相關作者的著作權。

apple-visitor-center.jpg



這起訴訟的主要原告為美國作家 Grady Hendrix 與 Jennifer Roberson,兩人都曾出版過多部知名著作。訴狀中聲稱,蘋果在其 AI 訓練過程中使用的資料集來源,涵蓋大量未經授權流通的盜版電子書,其中包含受版權保護著作內容,而蘋果並未徵求原作者同意或支付授權費,進而將這些內容用於 AI 模型訓練,並且用於其「Apple Intelligence」服務。


原告更直指蘋果複製且使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藉此訓練能與原作品競爭的 AI 模型,進而稀釋了這些作品的市場價值,認為這樣不僅剝奪了作者對自身創作的控制權,更讓蘋果透過不合法的手段獲取龐大商業利益。由於盜版內容涉及的作品數量龐大,目前這起案件也正尋求集體訴訟資格,可能涵蓋數以千計的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生成式 AI 相關的首宗版權官司。過去數月,包括 OpenAI、Anthropic 等 AI 公司接連遭遇相似訴訟。

其中,OpenAI 與紐約時報及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非營利新聞機構纏訟,而 Anthropic 則在今年稍早以 15 億美元與涉及 50 萬名作者的集體訴訟達成和解,參與訴訟的作者將依每部作品獲得約 3000 美元補償。

與其他 AI 公司相比,蘋果過去一直強調其 AI 訓練過程更重視隱私與資料保護。不過,此次指控卻突顯了另一層爭議:AI 模型訓練對「資料來源合法性」的依賴問題。

若法院認定 蘋果確實使用未經授權的盜版內容,不僅可能對其 AI 發展策略造成影響,也將進一步加深外界對產業內「大規模內容侵權」的關注。

目前蘋果尚未對此訴訟發表正式回應,但業界普遍認為,隨著生成式 AI 的商業化加速,如何建立更透明的資料授權與補償機制,將成為科技巨頭與創作者之間的核心爭議。而這起案件的發展,或許也將成為 AI 產業未來版權規範的重要參考案例。
 

Mashdigi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