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即將推出的新款「iPhone 17 Air」,可能不是多數人的首選

管理員 | Apple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蘋果將於美國西岸時間 9 月 9 日上午 10 點 (換算台灣時間為 9 月 10 日凌晨 1 點) 舉辦秋季發表活動,其中將會帶來突破設計的新產品,可能就是先前已有不少傳聞的 iPhone 17 Air。不過,此款傳聞僅有 5.5–6mm 機身厚度的機種,恐怕真正適合的用戶比例不高。

WWDC25-Apple04.jpg


 

精湛設計換來多項妥協

iPhone 17 Air 最大亮點可能是蘋果有史以來最薄機身設計,同時更預期成為蘋果進軍折疊手機的試驗平台。其中,「iPhone 17 Air」可能搭載 6.6 吋 LTPO OLED 顯示螢幕、支援 120Hz ProMotion 畫面更新率、MagSafe 等規格,並且搭載 A19 處理器與 8GB 記憶體,更可支援「Apple Intelligence」應用功能。

不過,薄型機身顯然也犧牲了許多功能與設計配置,包含導致「iPhone 17 Air」僅保留單鏡頭設計的主相機,並且取消廣角與望遠、搭載僅一個擴音喇叭、搭載 Apple C1 自家 5G 連網數據晶片,但未加入支援毫米波 (mmWave),全球銷售版本更取消 SIM 卡槽設計。

 

電力續航恐令人擔憂

根據最新傳出資料,「iPhone 17 Air」的電池容量可能低於 3000mAh,相比 iPhone 16 的 3651mAh 有明顯下降,甚至不及 Galaxy S25 Edge 的 3900mAh。即便蘋果在 iOS 26 將新增以 AI 自動調節的節電模式,以及高密度碳矽電池技術,但實際續航表現仍是未知數。

 

市調暗示市場反響可能平淡

一項針對 3500 位 iPhone 用戶的調查顯示,當中只有約 7.3% 計劃升級至類似 iPhone 16e 的中階機型,主要原因是缺乏多鏡頭功能 (52.6%) 與偏好旗艦機 (34%),若將這樣的產品定位帶入「iPhone 17 Air」,則可能遇到類似消費者偏好問題。

多數消息源預計,「iPhone 17 Air」雖然可能超越過往 Plus 機種銷量,但預期仍遠不如 Pro、Pro Max 機種熱銷。

 

設計極致也可能帶來使用顧慮

除了上面提及的功能限制之外,網友討論也指出這種極薄設計可能影響耐用度與結構強度,特別是放進厚重 手機殼或放在後口袋時。

 

觀點:誰適合購買「iPhone 17 Air」?

「iPhone 17 Air」最適合的是極度重視輕薄機身,同時日常使用習慣能輕鬆擺脫電力焦慮的用戶。而這些特色反而可以吸引依賴多鏡頭拍照、不需大量續航或頂規效能表現,甚至也不在乎全球網路頻段與 SIM 卡使用環境的用戶族群。

如果經常一天結束時的電量仍剩 30% 以上,並且日常使用多半是以通訊與瀏覽為主,那麼超薄輕巧的「iPhone 17 Air」或許能帶來舒適使用體驗。
 

Mashdigi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