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與 Mastercard、Visa 涉及支付市場壟斷訴訟,法院裁定原告指控乏足夠事證

管理員 | Apple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針對 蘋果、Mastercard 與 Visa 涉嫌在行動支付市場形成壟斷,進而妨礙市場競爭的訴訟案,稍早由美國法院裁定駁回,認定原告提出的「賄賂維持壟斷地位」等指控缺乏足夠事證,為此爭議訴訟暫時劃下休止符。

175204096578180_P30741637.jpg



這起訴訟由由美國伊利諾州飲料零售業者 Mirage Wine & Spirits 於 2023 年發起,代表所有美國境內提供以 Apple Pay 付款的實體通路提出指控,認為 Visa 及 Mastercard 以高額費用向蘋果「行賄」,使其透過信用卡交易方式維持市場主導地位。

在相關訴訟內容中,指稱蘋果與 Visa、Mastercard 兩家公司達成協議,其中包含蘋果取消開發自有零售據點交易支付網路系統,避免與 Visa、Mastercard 各自建立的交易網路系統競爭,同時也取消其他業者使用 Apple Pay 背後的 NFC 運作機制,意味讓第三方行動錢包業者無法透過 iPhone 內建 NFC 功能實現感應支付操作。

訴訟指出,蘋果在每筆信用卡交易收取約 0.15% 費用、每筆借記卡交易則收取 0.5 美分,成為 Apple Pay 持續與 Mastercard、Visa 深度合作的經濟誘因。

不過,法院最終認定原告提出資料並無確切證據證明蘋果原本計畫自行推出交易支付網路系統,或是存在 Mastercard、Visa 向蘋果「行賄」的具體情形。

事實上,從 Apple Pay 自 2014 年問世以來,Mastercard、Visa、American Express 等國際發卡組織就已經深度參與其生態系設計與推廣,蘋果的多項金融服務,包括與 Mastercard 合作的 Apple Card,以及與 Visa 合作的 Apple Cash 服務都是建立在現有金融體系之上。

雖然遭法院駁回,但此訴訟仍反映市場對於 蘋果封閉式 NFC 應用權限設計的質疑。過去多年,開發者多次呼籲蘋果開放 NFC Tap to Pay 功能,允許第三方支付服務可直接取用,無需透過 Apple Pay 機制即可透過 NFC 感應完成交易,雖然蘋果在後續進一步開放其 NFC 功能,但並未全面放寬提供使用。

直到 2024 年,面對歐盟數位市場法案 (DMA) 規範要求,蘋果才針對歐洲地區擴大開放 NFC 功能,允許第三方支付應用直接存取,近期更擴展至美國、英國與日本等地。儘管如此,全球多數市場的 Apple Pay 服務生態仍維持與 Mastercard、Visa 緊密合作的封閉架構,短期應該難以變動。

在法院駁回本案之後,原告 Mirage Wine & Spirits 仍可在後續補充足夠事證後再次提告,顯示支付市場的競爭態勢仍存變數。

另外,隨著 Samsung Pay、Google Pay 等服務持續推廣,全球非接觸式支付與開放金融 (Open Banking) 趨勢加速發展,各地監管機構對蘋果與 Mastercard、Visa 等的合作壟斷疑慮仍未停歇。

未來,蘋果是否會持續開放更多 NFC 功能範圍,或僅是針對法規進行策略性讓步,仍值得關注。
 

Mashdigi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