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 年推出的 iPhone 20 週年紀念機種可能因關稅問題使定價變高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彭博新聞記者 Mark Gurman 在新一期的 ">「Power On」專欄透露, 蘋果計畫在 2027 年推出全新改版設計的 iPhone 機種,藉此迎接此產品問世 20 週年,其中可能會採用更多玻璃質感元素設計,同時也可能會讓整體定價變得更高。

從過去蘋果推出的新款 iPhone 設計,如果採用更多新技術設計元素的話,通常也會比過往銷售的 iPhone 機種定價更高,例如 2017 年推出、首度採用 Face ID 介面設計的 iPhone X,當時便以 999 美元價格銷售,比起當年一同發表的 iPhone 8、iPhone 8 Plus 分別為 699 美元與 799 美元定價高出許多。
而通常此類採用新技術設計元素的新機,通常都是在中國境內組裝生產,原因在於中國境內代工廠已經累積相當豐富的組裝生產經驗,因此能確保生產產品的品質穩定性,雖然蘋果目前已經將部分 iPhone 機種已經移轉至印度境內生產,但主要機種還是維持在中國境內組裝。
即便現在蘋果因應川普政府提出新關稅政策,計畫將美國境內銷售的 iPhone 機種從中國移至印度生產,但仍有可能因為 20 週年紀念機種採用新技術設計,導致此款產品仍需在中國境內生產,進而形成在美國境內會以更高價格銷售。
由於川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仍可能有變動,目前不少市場看法都還在觀望先前提出的 90 天延後時間結束後,川普政府是否會提出不同作法,因此 蘋果接下來的產品定價策略也有可能因為關稅問題進行調整。
Mark Gurman 在報導指出,蘋果目前對於名稱尾綴加上「e」的 iPhone 機種是否進行每年更新,暫時還沒有定論。
不過,目前 Google 已經固定在 Pixel 系列維持推出定位中階、名稱尾綴加上「a」的機種,三星目前也維持每年推出名稱尾綴加上「FE」的產品,或許蘋果重新考慮 iPhone 16e 的產品定位後,可能也會調整提產品更新週期。
以下為廣告碼
彭博新聞記者 Mark Gurman 在新一期的 ">「Power On」專欄透露, 蘋果計畫在 2027 年推出全新改版設計的 iPhone 機種,藉此迎接此產品問世 20 週年,其中可能會採用更多玻璃質感元素設計,同時也可能會讓整體定價變得更高。

iPhone 20 週年紀念機種可能因關稅變更貴?
不過,若從目前美國政府對中國施行加重關稅政策來看,蘋果此款 20 週年紀念機種有可能會因為關稅而變得更貴 (至少對美國境內市場而言)。從過去蘋果推出的新款 iPhone 設計,如果採用更多新技術設計元素的話,通常也會比過往銷售的 iPhone 機種定價更高,例如 2017 年推出、首度採用 Face ID 介面設計的 iPhone X,當時便以 999 美元價格銷售,比起當年一同發表的 iPhone 8、iPhone 8 Plus 分別為 699 美元與 799 美元定價高出許多。
而通常此類採用新技術設計元素的新機,通常都是在中國境內組裝生產,原因在於中國境內代工廠已經累積相當豐富的組裝生產經驗,因此能確保生產產品的品質穩定性,雖然蘋果目前已經將部分 iPhone 機種已經移轉至印度境內生產,但主要機種還是維持在中國境內組裝。
即便現在蘋果因應川普政府提出新關稅政策,計畫將美國境內銷售的 iPhone 機種從中國移至印度生產,但仍有可能因為 20 週年紀念機種採用新技術設計,導致此款產品仍需在中國境內生產,進而形成在美國境內會以更高價格銷售。
由於川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仍可能有變動,目前不少市場看法都還在觀望先前提出的 90 天延後時間結束後,川普政府是否會提出不同作法,因此 蘋果接下來的產品定價策略也有可能因為關稅問題進行調整。
iPhone 16e 後繼機種是否每年更新?
另一方面,蘋果在今年推出的 iPhone 16e,雖然是將過往推出的 iPhone SE 定位作調整,使其成為市場主流銷售的 iPhone 機種一部分,但接下來是否會調整成每年維持更新,顯然也成為市場關注重點。Mark Gurman 在報導指出,蘋果目前對於名稱尾綴加上「e」的 iPhone 機種是否進行每年更新,暫時還沒有定論。
不過,目前 Google 已經固定在 Pixel 系列維持推出定位中階、名稱尾綴加上「a」的機種,三星目前也維持每年推出名稱尾綴加上「FE」的產品,或許蘋果重新考慮 iPhone 16e 的產品定位後,可能也會調整提產品更新週期。
以下為廣告碼
廣告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