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蘋果終於推出首款自製 5G 連網數據晶片 Apple C1,是否將對 Qualcomm 產生不利?

管理員 | Apple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蘋果如預期般對外揭曉換上全新名稱、接續原本 iPhone SE 系列機種定位的 iPhone 16e,同時也如市場猜測在此款新機率先採用蘋果自行打造的 5G 連網數據晶片 Apple C1,意味接下來與 Qualcomm 之間的合作依賴關係將會逐漸減少。

iphone-16e-apple-c1.jpg



蘋果在先前就已經傳出計畫在 iPhone 等產品實現自給自足的目標,因此這次在 iPhone 16e 率先導入首款自製 5G 連網數據晶片,顯然有其重要意義。

而率先在定位入門的 iPhone 16e 進行測試,蘋果還能以此蒐集相關反饋意見,藉此在其自製 5G 連網數據晶片用於接下來預計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之前做好準備。一旦有不順利情況,蘋果還能維持原本使用 Qualcomm 提供數據晶片產品的設計,畢竟雙方後來再簽訂合作協議表明,Qualcomm 將在 2027 年以前持續向蘋果提供 5G 連網數據晶片


至於蘋果的 5G 連網數據晶片技術,是在 2019 年收購 Intel 當時的行動數據晶片業務後取得,雖然一直有消息指稱蘋果計畫推出自有 5G 連網數據晶片,但相關進展卻遲遲未有成果,因此後續多次與 Qualcomm 簽署延長晶片供應合作協議。

不過,若蘋果此次推出的首款自製 5G 連網數據晶片 Apple C1 能獲得正面肯定,預期蘋果接下來也會繼續用於秋季準備揭曉的 iPhone 17 系列機種,而後續推出機種預期也會採用蘋果自製 5G 連網數據晶片,甚至也預期會加入未來的 6G 連網技術競爭。

至於這樣的發展,對於 Qualcomm 是否會產生不利?

若以營收角度來看,少了與 蘋果合作銷售其 5G 連網數據晶片機會,明顯地會在營收表現大幅減少,但 Qualcomm 在先前說法則表示已經做了相關準備,尤其 Qualcomm 當前業務已經逐漸轉向營收機會更高的車載系統平台,以及更龐大的邊緣運算市場,手機市場部分也持續與更多中國品牌業者擴大合作,因此一旦蘋果日後終止合作,實際造成影響可能還是在 Qualcomm 可控範圍內。

另一方面,即便蘋果後續不再使用 Qualcomm 提供 5G 連網數據晶片,Qualcomm 依然可就相關技術授權向蘋果收取使用費 (如 CDMA、3G 與 4G 相關通訊技術專利仍無法避免需要取得 Qualcomm 專利授權),因此也讓 Qualcomm 對於蘋果一旦終止合作不會感到過於憂心。


加上從 Qualcomm 多年投入連網數據晶片技術研發的經驗來看,在當前使用無線頻段、頻譜複雜性之高情況下,幾乎僅有 Qualcomm 提供連網數據晶片能發揮更高連接效能,因此即便蘋果自行切入 5G 連網數據晶片市場競爭,甚至佈局接下來的 6G 連網技術發展,Qualcomm 顯然仍有更高信心維持自身技術優勢。
 

Mashdigi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