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極致輕薄中階機!Moto X70 Air / Edge 70 外觀、性能、相機、電池、開箱小測試
今年蘋果跟三星推出的超薄機型都在銷售市場上滑鐵盧,我們事後來放馬後炮可以發現,iPhone Air 跟 Galaxy S25 Edge 雖然都具備了最新的旗艦機處理器加持,但偏偏在如此高定價的旗艦定位上,消費者卻得面對電池容量、相機配置縮水的負升級,對於重視錢要花在都可上的精明消費者,自然不願輕易出手當盤子。而在這個時候 Motorola 有了不同想法,超輕薄設計未必要預設在旗艦機型,如果定位中階,同時以親民價格來踏入市場,那麼做出的妥協也突然變得不再像是妥協,反而讓大家看到輕薄手機變香了起來的高 C/P值。
由於剛好有科技迷從中國購入後快速割愛讓出,才讓筆者有機會以相當漂亮的價格入手了上個月才剛上市的 Moto X70 Air 這款超輕薄新機。它最大的亮點當然在於外觀設計,5.99mm 的極薄機身搭配僅有 159g 的超輕重量,說它是目前最輕、薄的中階新機代表,完全沒有問題。重點是這款手機在中國的定價僅 2399 元人民幣起跳,折合新台幣萬元不到,搭配高通 S7 Gen4 處理器的性能配置,成為一款頗具 C/P 值的超輕薄手機。


▲繼三星 Galaxy S25 Edge 與蘋果iPhone Air 這兩款超薄新機問世後,Moto 也推出自家的超薄款,不過這次定位中階,沒想到卻讓這款手機更香了起來。至於 Moto 這款手機在中國的型號為 X70 Air,目前已經有消息日後在國際版推出的型號則會更名為 Edge 70。

▲機身底部總是配置了 SIM 卡槽、麥克風、Type C 充電傳輸孔,以及外放喇叭。因為先前就已經測試過超薄機型,知道明白超薄機型礙於機身空間,所搭載的喇叭單體不會特別好,但 X70 Air 的喇叭外放效果不算差。

▲頂部搭載一個麥克風,同時有支援杜比音效的字樣。其實很想建議廠商這種東西真的不用特別印在手機上,個人認為硬要在機身上加一些多餘的文字或點綴,反而讓設計顯得比較俗氣。

▲X70 Air 雖然輕薄,不過防護規格卻還蠻亮眼的,包含具備 IP68/IP69 防塵防水,也符合 MIL-STD-810H 防護標準。而這個機身背蓋做非常細緻的刻紋,除了增加防滑的效果,也比較具備防刮,因此沒有用保護殼的時候也不會太擔心。(而且用了保護殼就讓手機變厚了,我才不要勒!)

▲鏡頭區域做了三個階段的層次,除了背蓋山丘式的隆起之外,還搭上一層金屬方框,以及鏡頭本身的突起,其實突出的幅度還蠻大的。

▲筆者很滿意這款手機的輕薄機身設計,而且在配重上也規劃的很好,不會因為突出的鏡頭而導致頭重腳輕的問題,單手握持的安全感高。
而 X70 Air 比較讓人感到安心的部分,則是雖然超薄機身可是電池容量卻依然達到 4800mAh,明顯比上述其他兩者高出許多,而且這樣子的大電池配置的優勢也確實實現在續航表現上。此外,X70 Air 支援 68W 有線快充,甚至還在超薄機身內塞入 15W 無線充電功能。


▲我們實際透過 Wi-Fi 連網來連續播放 youtube 1080P 影片一個小時的方式進行續航測試,這款手機的電量從 44% 下降到 38%,換算在滿電的情況下可以連續播放 16.67 小時的高畫質串流影片,以這麼輕薄的手機來說續航表現超預期,電量沒有因為超薄機身而被犧牲,我認為這才符合消費者對於輕薄手機的追求。

▲畢竟定位中階,性能表現不是這款手機的強項,不過高通這顆還很新的 S7 Gen 4 中階晶片組表現倒也是不錯。筆者手上這一款儲存容量版本是 12+256GB,實際使用安兔兔測試可以達到 140 萬分,表現比中階常見的高通 S7 Gen 3、聯發科天璣 7300、7400 都要出色不少,實際測試結果大概可以接近高通 S8 Gen 2、聯發科天璣 8400、9200+ 的性能水準,對於輕度遊戲使用者來說也是可以勝任。

▲X70 Air 這塊 6.7 吋螢幕的解析度為 1220 x 2712,且支援 120Hz 螢幕更新率,最高亮度還可達到 4500nits。


▲雖然這款手機定位中階,但這塊螢幕的顯示效果超乎預期的好,除了邊框很窄之外,螢幕亮度跟顯色都是水準之上的表現。
▲X70 Air 立體聲雙喇叭外放音質試聽。這款手機音量頗大、也有輕微低音輸出效果,只是要注意不要開到最大聲,因為最大聲的時候就會有輕微的破音感。
1/2.76 吋感光元件,不過很可惜前鏡頭缺少自動對焦,好在全機三顆鏡頭都支援 4K 30fps 畫質錄影,算是稍微替前鏡頭沒 AF 的遺憾扳回一城。
要注意的是,這款手機畢竟沒有搭載望遠鏡頭,而且主鏡頭的畫素也才 5000 萬,雖然沒有辦法跟 S25 Edge 的兩億畫素主鏡頭相提並論,但實際拍攝效果相當可靠,尤其是主相機兩顆鏡頭的近拍的能力也都蠻不錯的。一般使用上會建議望遠不要超過 4 倍,日夜間場景都可以獲得相對滿意的成像品質。

▲主相機乍看之下好像有四顆鏡頭,其實只有一顆主鏡頭與一顆超廣角,其他兩個圈圈分別是補光燈與一個原廠號稱支援防閃爍、防過曝,以及具備智慧白平衡功能的三合一感應器。

▲前鏡頭為 5000 萬畫素鏡頭,感光元件不算小,偏偏很可惜的缺少了自動對焦功能。



▲0.5X、1X、2X、4X、10X、20X 各焦段實拍成像。雖然這款手機沒有搭載望遠鏡頭,不過在 4 倍焦段內,都還是可以拍出畫質不差的成像品質。


▲這款手機主相機的兩顆鏡頭都具備不錯的近拍能力。透過主鏡頭數位變焦或者廣角鏡頭裁切的拍攝方式都能勝任近拍的畫質需求。
更多 X70 Air 實拍照片:







▲這款手機在日、夜間或者室內、外拍攝的畫質表現都還蠻可靠的,而且色彩還原部分確實沒有遇到什麼白平衡失誤的問題,看來那個三合一感應器跟原廠號稱的 Pantone 調色或許真的有帶來幫助。
不過筆者實際入手這款手機之後,對它的喜愛還真的是日漸加深,首先,吸引我的地方當然是這款手機的外觀設計,超輕薄的手感對於我這種每天需要透過手機工作的人來說實在太友善了,不過筆者入手前擔心的就是它的相機、性能甚至續航表現會不會遠不如旗艦機種,像是它缺少望遠鏡頭,讓相機的可拍攝場景相對受限;搭載中階處理器,會不會拖垮日常使用等。
但經過實際使用才發現這款 X70 Air 雖然僅定位中階,實際表現卻是足作為主力機使用的,整體來說它在配置上並沒有明顯的缺陷,也沒有為了輕薄犧牲了續航,而且對於喜歡輕薄無負擔的手機使用者來說,這種親民的定價策略也確實是很具有吸引力。不知道各位對於這款手機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喔!

由於剛好有科技迷從中國購入後快速割愛讓出,才讓筆者有機會以相當漂亮的價格入手了上個月才剛上市的 Moto X70 Air 這款超輕薄新機。它最大的亮點當然在於外觀設計,5.99mm 的極薄機身搭配僅有 159g 的超輕重量,說它是目前最輕、薄的中階新機代表,完全沒有問題。重點是這款手機在中國的定價僅 2399 元人民幣起跳,折合新台幣萬元不到,搭配高通 S7 Gen4 處理器的性能配置,成為一款頗具 C/P 值的超輕薄手機。


▲繼三星 Galaxy S25 Edge 與蘋果iPhone Air 這兩款超薄新機問世後,Moto 也推出自家的超薄款,不過這次定位中階,沒想到卻讓這款手機更香了起來。至於 Moto 這款手機在中國的型號為 X70 Air,目前已經有消息日後在國際版推出的型號則會更名為 Edge 70。
開箱與外觀
雖然筆者先前就已經測試過三星的 Galaxy S25 Edge 和 Z Fold 7,早就體驗過超薄機身帶來的驚艷感,而且也早就知道 X70 Air 的機身規格,但與網友面交的當下,第一眼依舊被這款手機的超薄機身驚艷到。必須說拿習慣厚重的旗艦機型久了之後,真的會被這種超輕薄的機型給深深吸引,尤其是對於我們這種手機重度使用者來說,小拇指不用被手機壓到紅又凹陷的痛感絕對是一大解放。
X70 Air 機身尺寸為 159.9 x 74 x 5.99mm,雖然不及 S25 Edge 和 iPhone Air 的薄,但 X70 Air 的 159g 的機身重量則是更勝其他兩款,而且一開始有點擔心這款手機的配重,畢竟鏡頭看起來突出還蠻明顯的,好險實際手持使用的體驗下,並不會有頭重腳輕的問題,拿起來還蠻順手的,而且因為鏡頭的位置非常靠上,不管左、右手拿都不太需要擔心手指抵到鏡頭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X70 Air 除了薄,機身寬度也因為超級窄邊框設計而特別窄,具備 6.7 吋大的螢幕,但手機寬度與卻只有 74mm,這讓單手握持感特別加分,相較於 6.7 吋螢幕 S25 Edge 的 75.6mm 和 6.5 吋螢幕 iPhone Air 的 74.7mm,X70 Air 的整體手感因此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來看看開箱,這款手機在中國找來了男星代言,所以外盒和內裝才會有那麼迷妹感的小贈品。至於對大家相對實際的 68W 快充充電器、充電線,以及保護殼跟螢幕保護貼都有附上。

▲這款手機除了輕薄以外,最讓我喜歡的就是它的螢幕設計,螢幕尺寸達到充裕的 6.7 吋大小,重點是螢幕邊框非常窄,除了讓手機相對比較好握之外,在視覺上的體驗也特別好,看起來就硬是比其他粗邊框的中階機型要高級許多。

▲背蓋外觀上延續 Moto 過往機型的設計風格,其實筆者更喜歡的是其他兩個綠色款式,可是沒想到這款點綴藍色鏡頭框的灰色實機其實還蠻好看的,而且三款顏色也都是 Pantone 合作的配色。

▲機身左側配置了一個多功能的 AI 按鍵,除了可以作為快速 AI 功能鍵,也可以更換成快速開啟應用程式的功能。

▲機身的右側則是配置了音量鍵與電源鍵,在設計上唯一可以嘴的地方就是右側的按鍵設計摸起來比較有鬆動感,質感不如上述的其他兩款超薄機型,稍微可惜。

▲這款手機 5.99mm 本身就很薄,但是手機的側邊框居然加入削邊的設計,除了讓手機中框圓潤、握起來比較舒服之外,在視覺上其實也有更薄的效果,看起來確實非常性感。(果然是科技迷才說得出口)
X70 Air 機身尺寸為 159.9 x 74 x 5.99mm,雖然不及 S25 Edge 和 iPhone Air 的薄,但 X70 Air 的 159g 的機身重量則是更勝其他兩款,而且一開始有點擔心這款手機的配重,畢竟鏡頭看起來突出還蠻明顯的,好險實際手持使用的體驗下,並不會有頭重腳輕的問題,拿起來還蠻順手的,而且因為鏡頭的位置非常靠上,不管左、右手拿都不太需要擔心手指抵到鏡頭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X70 Air 除了薄,機身寬度也因為超級窄邊框設計而特別窄,具備 6.7 吋大的螢幕,但手機寬度與卻只有 74mm,這讓單手握持感特別加分,相較於 6.7 吋螢幕 S25 Edge 的 75.6mm 和 6.5 吋螢幕 iPhone Air 的 74.7mm,X70 Air 的整體手感因此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來看看開箱,這款手機在中國找來了男星代言,所以外盒和內裝才會有那麼迷妹感的小贈品。至於對大家相對實際的 68W 快充充電器、充電線,以及保護殼跟螢幕保護貼都有附上。

▲這款手機除了輕薄以外,最讓我喜歡的就是它的螢幕設計,螢幕尺寸達到充裕的 6.7 吋大小,重點是螢幕邊框非常窄,除了讓手機相對比較好握之外,在視覺上的體驗也特別好,看起來就硬是比其他粗邊框的中階機型要高級許多。

▲背蓋外觀上延續 Moto 過往機型的設計風格,其實筆者更喜歡的是其他兩個綠色款式,可是沒想到這款點綴藍色鏡頭框的灰色實機其實還蠻好看的,而且三款顏色也都是 Pantone 合作的配色。

▲機身左側配置了一個多功能的 AI 按鍵,除了可以作為快速 AI 功能鍵,也可以更換成快速開啟應用程式的功能。

▲機身的右側則是配置了音量鍵與電源鍵,在設計上唯一可以嘴的地方就是右側的按鍵設計摸起來比較有鬆動感,質感不如上述的其他兩款超薄機型,稍微可惜。

▲這款手機 5.99mm 本身就很薄,但是手機的側邊框居然加入削邊的設計,除了讓手機中框圓潤、握起來比較舒服之外,在視覺上其實也有更薄的效果,看起來確實非常性感。(果然是科技迷才說得出口)

▲機身底部總是配置了 SIM 卡槽、麥克風、Type C 充電傳輸孔,以及外放喇叭。因為先前就已經測試過超薄機型,知道明白超薄機型礙於機身空間,所搭載的喇叭單體不會特別好,但 X70 Air 的喇叭外放效果不算差。

▲頂部搭載一個麥克風,同時有支援杜比音效的字樣。其實很想建議廠商這種東西真的不用特別印在手機上,個人認為硬要在機身上加一些多餘的文字或點綴,反而讓設計顯得比較俗氣。

▲X70 Air 雖然輕薄,不過防護規格卻還蠻亮眼的,包含具備 IP68/IP69 防塵防水,也符合 MIL-STD-810H 防護標準。而這個機身背蓋做非常細緻的刻紋,除了增加防滑的效果,也比較具備防刮,因此沒有用保護殼的時候也不會太擔心。(而且用了保護殼就讓手機變厚了,我才不要勒!)

▲鏡頭區域做了三個階段的層次,除了背蓋山丘式的隆起之外,還搭上一層金屬方框,以及鏡頭本身的突起,其實突出的幅度還蠻大的。

▲筆者很滿意這款手機的輕薄機身設計,而且在配重上也規劃的很好,不會因為突出的鏡頭而導致頭重腳輕的問題,單手握持的安全感高。
續航、性能表現與影音效果
至於使用超薄手機比較擔心的就是它的續航表現,畢竟上述其他兩款超薄機型手機都為了超薄機身而大幅降低電池容量,像是 S25 Edge 只有 3900mAh、iPhone Air 甚至只有 3200mAh ,雖然外媒實測結果 iPhone Air 的續航更勝 S25 Edge,但兩者相較於目前市場主流的 5000 毫安時配置都有蠻大一段距離。而 X70 Air 比較讓人感到安心的部分,則是雖然超薄機身可是電池容量卻依然達到 4800mAh,明顯比上述其他兩者高出許多,而且這樣子的大電池配置的優勢也確實實現在續航表現上。此外,X70 Air 支援 68W 有線快充,甚至還在超薄機身內塞入 15W 無線充電功能。


▲我們實際透過 Wi-Fi 連網來連續播放 youtube 1080P 影片一個小時的方式進行續航測試,這款手機的電量從 44% 下降到 38%,換算在滿電的情況下可以連續播放 16.67 小時的高畫質串流影片,以這麼輕薄的手機來說續航表現超預期,電量沒有因為超薄機身而被犧牲,我認為這才符合消費者對於輕薄手機的追求。

▲畢竟定位中階,性能表現不是這款手機的強項,不過高通這顆還很新的 S7 Gen 4 中階晶片組表現倒也是不錯。筆者手上這一款儲存容量版本是 12+256GB,實際使用安兔兔測試可以達到 140 萬分,表現比中階常見的高通 S7 Gen 3、聯發科天璣 7300、7400 都要出色不少,實際測試結果大概可以接近高通 S8 Gen 2、聯發科天璣 8400、9200+ 的性能水準,對於輕度遊戲使用者來說也是可以勝任。

▲X70 Air 這塊 6.7 吋螢幕的解析度為 1220 x 2712,且支援 120Hz 螢幕更新率,最高亮度還可達到 4500nits。


▲雖然這款手機定位中階,但這塊螢幕的顯示效果超乎預期的好,除了邊框很窄之外,螢幕亮度跟顯色都是水準之上的表現。
▲X70 Air 立體聲雙喇叭外放音質試聽。這款手機音量頗大、也有輕微低音輸出效果,只是要注意不要開到最大聲,因為最大聲的時候就會有輕微的破音感。
相機
X70 Air 在相機配置上的規格沒有明顯閹割,全機具備三顆 5000 萬畫鏡頭,包含主鏡頭、超廣角鏡頭,以及前置鏡頭。其中 24mm 主鏡頭規格為 f/1.8 光圈,採用 1/1.56 吋感光元件,支援自動對焦,光學防手震,12mm 焦段的超廣角鏡頭則是 f/2.0光圈,可達到 120° 超廣視角,採用的是 1/2.76 吋感光元件,而且同樣支援自動對焦,可以用來微距拍攝。前置鏡頭跟超廣角鏡頭一樣是1/2.76 吋感光元件,不過很可惜前鏡頭缺少自動對焦,好在全機三顆鏡頭都支援 4K 30fps 畫質錄影,算是稍微替前鏡頭沒 AF 的遺憾扳回一城。
要注意的是,這款手機畢竟沒有搭載望遠鏡頭,而且主鏡頭的畫素也才 5000 萬,雖然沒有辦法跟 S25 Edge 的兩億畫素主鏡頭相提並論,但實際拍攝效果相當可靠,尤其是主相機兩顆鏡頭的近拍的能力也都蠻不錯的。一般使用上會建議望遠不要超過 4 倍,日夜間場景都可以獲得相對滿意的成像品質。

▲主相機乍看之下好像有四顆鏡頭,其實只有一顆主鏡頭與一顆超廣角,其他兩個圈圈分別是補光燈與一個原廠號稱支援防閃爍、防過曝,以及具備智慧白平衡功能的三合一感應器。

▲前鏡頭為 5000 萬畫素鏡頭,感光元件不算小,偏偏很可惜的缺少了自動對焦功能。



▲0.5X、1X、2X、4X、10X、20X 各焦段實拍成像。雖然這款手機沒有搭載望遠鏡頭,不過在 4 倍焦段內,都還是可以拍出畫質不差的成像品質。


▲這款手機主相機的兩顆鏡頭都具備不錯的近拍能力。透過主鏡頭數位變焦或者廣角鏡頭裁切的拍攝方式都能勝任近拍的畫質需求。
更多 X70 Air 實拍照片:







▲這款手機在日、夜間或者室內、外拍攝的畫質表現都還蠻可靠的,而且色彩還原部分確實沒有遇到什麼白平衡失誤的問題,看來那個三合一感應器跟原廠號稱的 Pantone 調色或許真的有帶來幫助。
小結:可勝任做為主力機的超薄中階新選擇
Motorola 這個品牌對於現今的智慧型手機消費者勢必相對陌生,畢竟近年除了 Razr 摺疊機外,在市場上確實看不到什麼水花,年輕族群可能光看到這個品牌就會直接跳過,要不是由於筆者經歷過功能型手機的年代,可以理解摩托羅拉當年的輝煌,加上有好心科技迷割愛,或許也不會有這款手機的開箱測試跟大家分享。不過筆者實際入手這款手機之後,對它的喜愛還真的是日漸加深,首先,吸引我的地方當然是這款手機的外觀設計,超輕薄的手感對於我這種每天需要透過手機工作的人來說實在太友善了,不過筆者入手前擔心的就是它的相機、性能甚至續航表現會不會遠不如旗艦機種,像是它缺少望遠鏡頭,讓相機的可拍攝場景相對受限;搭載中階處理器,會不會拖垮日常使用等。
但經過實際使用才發現這款 X70 Air 雖然僅定位中階,實際表現卻是足作為主力機使用的,整體來說它在配置上並沒有明顯的缺陷,也沒有為了輕薄犧牲了續航,而且對於喜歡輕薄無負擔的手機使用者來說,這種親民的定價策略也確實是很具有吸引力。不知道各位對於這款手機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喔!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