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好嗎?不結婚好嗎?坐著羨慕站著 作者/駱小紅
結婚好嗎?不結婚好嗎?坐著羨慕站著
結婚好嗎?不結婚好嗎?坐著羨慕站著 作者/駱小紅
結婚好或不好?見仁見智。可以確定的是,婚不能亂結、小孩不要亂生!
到我這個年紀,朋友多半都是已婚生子的,比我小一點的同事,則紛屆丟炸彈年齡,這些都還算晚婚的﹙over 30﹚,早一點結婚的像25-30歲的同事,在我工作的行業裡算是少數份子。換句話說,台北的上班族,如果是住市區或近郊的,多半還是習慣三十歲左右嫁娶,至於那些比較早嫁的,多半是台北縣或比較外圍縣市的朋友。
至於這些已婚或正在婚的朋友,覺得結婚好不好呢?
年過三十才結婚生子的友人Au:
「當然還是會希望回到單身啊,可是看見孩子很健康平安地成長,就覺得蠻欣慰的。跟老公相處雖然變得很平淡、甚至有跟哥哥相處的錯覺,但是,其實還是不錯的啦。單身有單身的煩惱,結婚有結婚的問題,怎麼說哪個比較好呢?看你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啦!如果腦子裡只想到自己要出去玩、要這樣那樣,那麼家庭跟孩子確實就會變成一種累贅!可是,有心要結婚、就得做好心理準備,就像參加一場沒有期限沒得休息的長期戰爭一樣,一刻也不能放鬆呢。」
A的老公是她研究所的學長,兩人是在畢業前一年認識的,因為都到成熟的年齡才交往,很自然就把經營家庭當成是義務,她老公是做財務工作的,她則活潑外向專跑外面,婚後在家帶小孩,順便在醫院當志工,輔導母奶媽媽學餵母奶,生活過得很忙碌充實。
孩子大一點斷奶之後,她更是忙著接送孩子去學游泳、參加團體活動,老公也忙著工作養家,安排各種全家的休閒活動。總之,就是夫婦倆都為了生活,以及養育孩子汲汲營營,卻覺得甘之如貽。
友人B,是在線上遊戲認識她老公的。在線上陷入網戀之後,在網聚上又互看對眼,於是才廿出頭、男生也才剛退伍不久沒有固定工作﹙但家境優渥﹚,就陷入熱戀了。幾次到賓館約會,女生懷孕了,兩人只得硬著頭皮去跟家長報告,然後就匆匆結婚了。
對外,他們當然是宣稱是戀愛結婚的,但實際上,所謂的戀愛也只是一年多的時間,而且那一年多有大半時間是在網路上打怪練功聊天,見面之後就是吃飯、玩樂上床而已﹙跟時下小情侶沒有不同﹚。兩人之間的認識﹙個性、優缺點﹚都不是很夠,對彼此的家庭認知也不足,就步入了禮堂。
外人看來是覺得「噢、網戀修成正果,很好哇」,可是,冷暖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男生結婚之後得要負起當家長的責任,就在父母的壓力之下外出工作了,每天忙著上班,回家之後累得連上線練功也沒體力。而B女根本還年輕,玩心很重,公婆見她整天無所事事﹙婆家認為她懷孕了先不要工作、反正婆家養得起她﹚,只會坐在電腦前面玩網路遊戲,唸了她幾句,她便不高興了,跑到外面的網咖去流連不回家,每天都玩到老公要下班了,才跑回家去。
為此,她跟公婆的關係完全沒有改善,反而增加雙方的惡感。老公下班跟她的話題也不搭,因為老公出去工作,滿腦子都是上班經,看的聽的都是職場上的甘苦,也沒辦法像以前在家當少爺時那樣整天泡在線上練功陪老婆聊天。兩人之間共同的話題從線上遊戲的朋友、城戰、吃王,漸漸變成無話可談。
孩子生下不久,婚姻就陷入危機了──因為,孩子給公婆帶,B女依然趁白天跑出去網咖不回家,在網咖既可以自由抽煙沒人干涉,又有得吃有得喝,什麼都不用做,回家還要看公婆臉色,公婆還會叫她要打掃家裡、洗她跟老公的衣服,這些以前在家都有老媽做,一下要她接手,她根本無法接受,更何況要她每天起早去市場買菜,回來要挑菜、洗菜、裝盒收納,然後要想想煮什麼菜色﹙她完全不會煮﹚,這餐煮完還有下一餐,沒完沒了。
小孩哭鬧、大小便全不用她費心,她仍然覺得有小孩很麻煩,不知不覺開始怪老公不避孕,漸漸的兩人之間連最後剩下的床笫需求也降溫到冰點。終於在婚後不到兩年,B女繞跑回娘家,再也不肯回夫家了。
我覺得B女的狀況是,她根本沒準備好要步入「家庭」,總以為結了婚就可以整天跟愛人在一起,不用像以前約會完各自回家時那樣依依不捨、巴不得可以24小時都看到對方。等到真的結婚了,孩子來了,她發現一切不是她想的那樣子,以前見面都是去吃好料、想著要去哪裡玩樂,為什麼婚後都不一樣了?她沒想到婚後柴米油鹽樣樣要錢,就算夫家有的是錢、也不希望他們像未婚時一樣不懂得理家。
而且,婚姻生活本來就不是戀愛的延伸,而是漸漸歸於平淡的普通生活。
以前在家當人家女兒或許不用做家事,不用負擔家計,可是現在成了人家的另一半、小孩的媽媽,有孩子張口要吃飯、生病要看醫生、要照顧﹙甚至baby便秘還要替他挖糞﹚,老公下了班很累要吃熱菜熱飯,公婆就算可以幫忙照顧家裡,難道做媳婦跟妻子的人,不需要盡一點力嗎?
就算兩人搬出來自組小家庭好了,從住房、裝璜買家具,到每天要清理打掃,衣服要洗要整理,要準備三餐﹙或是出去吃﹚,光是瑣碎的事寫三天三夜也寫不完,老公忙上班,如果老婆運氣好在家當主婦也是一堆雜事要做﹙而且沒理由要求老公share、除非太太也上班﹚,整天被孩子綁住哪裡也去不了、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獨處就很容易出意外受傷或死掉,比有公婆幫忙帶還要累,因為24小時都被孩子牽制。
有人會想,那我結婚不要生孩子不就得了?那麼依我說,乾脆不要結婚啊,同居不就好了?結婚總還要去跟公婆吃飯、給公婆看﹙也要回娘家﹚,如果只是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就沒那個道義上的責任去處理雙方父母的一些問題。要逃避責任,不是乾脆這樣最徹底?
所以,才會那麼多年輕人只同居不願意步入婚姻。因為,婚姻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連串的「責任 + 義務 + 人際關係」。職場上的責任義務跟人際就夠人累了,誰還想沒事多加兩大家族的雜事來煩?
對我來說,結婚只是找一個合法的生活伴侶而已,跟戀愛有時候可以不畫等號。但是沒有基本的「愛」的感覺,愛的誘因,我又沒辦法跟對方晨昏共度。能夠真的把「結婚」當成是人生另一段必須耗去全部心力認真對待的歷程的人,有多少呢?
我相信有很多人是具備這種誠意的,自然也有很多人是根本沒想清楚,只是人云亦云地以為「結婚生子是人生必經的過程」,結果製造了無數的社會問題、問題小孩,心理有病的大人。
再說一個案例,是友人的妹妹C女。
C女因為是么女,所以家裡對於她高中畢業一直沒辦法把工作做長久,覺得沒輒﹙因為有友人這個長姊在賺錢養家了﹚。C女上網聊天跟網友一見鍾情,不多久就回家說要結婚了。
C女的父母也是那種覺得「女大當嫁」的傳統人,就歡歡喜喜把女兒嫁了,嫁妝呢,不用說當然又是我那位苦命友人存的辛苦錢。C女嫁到外地之後,馬上就懷孕了,於是順理成章不用上班,在家賦閒。結果就跟B女一樣,因為無所事事只能上網,被婆婆嫌得一無是處。
跟她一見鍾情的老公,為了養家活口當然也就出門工作了,但是工作卻有一搭沒一搭的﹙因為年輕又沒有專業﹚,而且賺的錢都自己花掉,反正家計有老媽扛,他仍像婚前那樣把錢花在自己的物欲上,而且,看到新的三C產品就想買,結果經常賺兩萬花四萬,不夠付卡費就叫老婆出。很快C女的嫁妝私房就全花在替老公還卡債上了。
然後,孩子出生了,雖然婆婆幫忙帶,仍然嫌C女沒用、吃閒飯,總之婆婆就是看C女不順眼,C女則消極抵抗,她原本就不是個積極的人,家事能不做就不做,除非人家叫她做,否則她根本裝死不想碰。然後,更離譜的是,人家問她為何不煮飯?她說,「老公沒給家用,我沒有錢買菜,怎麼煮?」
當她的孩子也不肯叫她媽媽,甚至學著婆婆的口氣罵她「廢物」,她覺得自己受到排擠,丈夫又自私不爭氣,於是頻頻回娘家哭訴,心疼她的媽媽只能再塞錢給她;只是她有了錢就是幫老公還卡債,如此惡性循環。當她娘家再也拿不出錢給她填那個錢坑時,她就成了婆家的米虫跟出氣筒,她自己也不知道反省,只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她,不是她不爭氣。
然後,就整天嚷著要死、要死,最後被婆家趕出來,幾個月以後就簽字離婚了。
C女回娘家以後,依然不願意去上班,不是嫌工作時間太早爬不起來,就是嫌錢少。總之,她還是不覺得問題出在她自己身上,家裡的人責罵她、她就以「我有憂鬱症是病人,你們要同情我」當擋箭牌,裝出一副要死不活的態度,變成家人的負擔。
C女很年輕嗎?不,她結婚時也有廿五歲多,目前三十歲。一個三十歲的女人,沒有自信、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只做過總機之類的但做不久﹚,不肯吃苦,當初嫁人也只是因為錯以為婚姻可以解決她的人生問題──找不到好工作、被父親責罵打壓的委屈,結果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最後滿身是傷痕,回家繼續成為家人的頭痛根源。
結婚沒有好或不好,哪裡都有婆媳問題,就算是我自己的姊姊妹妹,她們有高學歷、好的工作能力,也一樣會遇到不講理的婆婆,只為了傳宗接代不顧他們養得起養不起,不肯再生就惡意對待媳婦跟孫女,但她們都沒有逃避婚姻問題,也沒有把問題丟給別人,一樣努力工作、照顧家庭;至少她們對婚姻沒有錯誤的期待,很認份、很清楚地面對著人生問題。
老姊是全職家庭主婦,但沒人敢當她是米虫,因為她把家庭照顧得很好,即使她煮的菜不入流,但至少老公小孩愛吃;老妹沒替夫家添丁、但她把兩個女兒跟老公照顧得很好,也是家裡經濟來源之一,跟老公一起互助合作,經營著兩人都想要的生活。
曾有同事為了重病的祖母沖喜而結婚,婚後又一口氣生了三個孩子﹙其實祖母早就在他結婚生第一個孩子之後就不在了﹚,等到被家庭負擔壓得透不過氣時,抱怨著說,
「要不是為了奶奶我才不要結婚,後悔死了。」
可是,這不是自己的人生嗎?自己做的決定﹙不管當時影響作決定的因素有多無奈﹚,人的一生不都是各種抉擇的關口嗎?過了這一關,還有那一關。既然選了那條「不歸路」,就好好走下去吧!怨一生也是過一生,樂觀點去看待、就樂觀過一輩子。
真的撐不下去,就尋求正常的解決管道,千萬不要再製造社會問題跟悲劇了。結婚好嗎?不結婚好嗎?看你自己怎麼想了。
結婚好或不好?見仁見智。可以確定的是,婚不能亂結、小孩不要亂生!
到我這個年紀,朋友多半都是已婚生子的,比我小一點的同事,則紛屆丟炸彈年齡,這些都還算晚婚的﹙over 30﹚,早一點結婚的像25-30歲的同事,在我工作的行業裡算是少數份子。換句話說,台北的上班族,如果是住市區或近郊的,多半還是習慣三十歲左右嫁娶,至於那些比較早嫁的,多半是台北縣或比較外圍縣市的朋友。
至於這些已婚或正在婚的朋友,覺得結婚好不好呢?
年過三十才結婚生子的友人Au:
「當然還是會希望回到單身啊,可是看見孩子很健康平安地成長,就覺得蠻欣慰的。跟老公相處雖然變得很平淡、甚至有跟哥哥相處的錯覺,但是,其實還是不錯的啦。單身有單身的煩惱,結婚有結婚的問題,怎麼說哪個比較好呢?看你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啦!如果腦子裡只想到自己要出去玩、要這樣那樣,那麼家庭跟孩子確實就會變成一種累贅!可是,有心要結婚、就得做好心理準備,就像參加一場沒有期限沒得休息的長期戰爭一樣,一刻也不能放鬆呢。」
A的老公是她研究所的學長,兩人是在畢業前一年認識的,因為都到成熟的年齡才交往,很自然就把經營家庭當成是義務,她老公是做財務工作的,她則活潑外向專跑外面,婚後在家帶小孩,順便在醫院當志工,輔導母奶媽媽學餵母奶,生活過得很忙碌充實。
孩子大一點斷奶之後,她更是忙著接送孩子去學游泳、參加團體活動,老公也忙著工作養家,安排各種全家的休閒活動。總之,就是夫婦倆都為了生活,以及養育孩子汲汲營營,卻覺得甘之如貽。
友人B,是在線上遊戲認識她老公的。在線上陷入網戀之後,在網聚上又互看對眼,於是才廿出頭、男生也才剛退伍不久沒有固定工作﹙但家境優渥﹚,就陷入熱戀了。幾次到賓館約會,女生懷孕了,兩人只得硬著頭皮去跟家長報告,然後就匆匆結婚了。
對外,他們當然是宣稱是戀愛結婚的,但實際上,所謂的戀愛也只是一年多的時間,而且那一年多有大半時間是在網路上打怪練功聊天,見面之後就是吃飯、玩樂上床而已﹙跟時下小情侶沒有不同﹚。兩人之間的認識﹙個性、優缺點﹚都不是很夠,對彼此的家庭認知也不足,就步入了禮堂。
外人看來是覺得「噢、網戀修成正果,很好哇」,可是,冷暖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男生結婚之後得要負起當家長的責任,就在父母的壓力之下外出工作了,每天忙著上班,回家之後累得連上線練功也沒體力。而B女根本還年輕,玩心很重,公婆見她整天無所事事﹙婆家認為她懷孕了先不要工作、反正婆家養得起她﹚,只會坐在電腦前面玩網路遊戲,唸了她幾句,她便不高興了,跑到外面的網咖去流連不回家,每天都玩到老公要下班了,才跑回家去。
為此,她跟公婆的關係完全沒有改善,反而增加雙方的惡感。老公下班跟她的話題也不搭,因為老公出去工作,滿腦子都是上班經,看的聽的都是職場上的甘苦,也沒辦法像以前在家當少爺時那樣整天泡在線上練功陪老婆聊天。兩人之間共同的話題從線上遊戲的朋友、城戰、吃王,漸漸變成無話可談。
孩子生下不久,婚姻就陷入危機了──因為,孩子給公婆帶,B女依然趁白天跑出去網咖不回家,在網咖既可以自由抽煙沒人干涉,又有得吃有得喝,什麼都不用做,回家還要看公婆臉色,公婆還會叫她要打掃家裡、洗她跟老公的衣服,這些以前在家都有老媽做,一下要她接手,她根本無法接受,更何況要她每天起早去市場買菜,回來要挑菜、洗菜、裝盒收納,然後要想想煮什麼菜色﹙她完全不會煮﹚,這餐煮完還有下一餐,沒完沒了。
小孩哭鬧、大小便全不用她費心,她仍然覺得有小孩很麻煩,不知不覺開始怪老公不避孕,漸漸的兩人之間連最後剩下的床笫需求也降溫到冰點。終於在婚後不到兩年,B女繞跑回娘家,再也不肯回夫家了。
我覺得B女的狀況是,她根本沒準備好要步入「家庭」,總以為結了婚就可以整天跟愛人在一起,不用像以前約會完各自回家時那樣依依不捨、巴不得可以24小時都看到對方。等到真的結婚了,孩子來了,她發現一切不是她想的那樣子,以前見面都是去吃好料、想著要去哪裡玩樂,為什麼婚後都不一樣了?她沒想到婚後柴米油鹽樣樣要錢,就算夫家有的是錢、也不希望他們像未婚時一樣不懂得理家。
而且,婚姻生活本來就不是戀愛的延伸,而是漸漸歸於平淡的普通生活。
以前在家當人家女兒或許不用做家事,不用負擔家計,可是現在成了人家的另一半、小孩的媽媽,有孩子張口要吃飯、生病要看醫生、要照顧﹙甚至baby便秘還要替他挖糞﹚,老公下了班很累要吃熱菜熱飯,公婆就算可以幫忙照顧家裡,難道做媳婦跟妻子的人,不需要盡一點力嗎?
就算兩人搬出來自組小家庭好了,從住房、裝璜買家具,到每天要清理打掃,衣服要洗要整理,要準備三餐﹙或是出去吃﹚,光是瑣碎的事寫三天三夜也寫不完,老公忙上班,如果老婆運氣好在家當主婦也是一堆雜事要做﹙而且沒理由要求老公share、除非太太也上班﹚,整天被孩子綁住哪裡也去不了、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獨處就很容易出意外受傷或死掉,比有公婆幫忙帶還要累,因為24小時都被孩子牽制。
有人會想,那我結婚不要生孩子不就得了?那麼依我說,乾脆不要結婚啊,同居不就好了?結婚總還要去跟公婆吃飯、給公婆看﹙也要回娘家﹚,如果只是男女朋友住在一起,就沒那個道義上的責任去處理雙方父母的一些問題。要逃避責任,不是乾脆這樣最徹底?
所以,才會那麼多年輕人只同居不願意步入婚姻。因為,婚姻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連串的「責任 + 義務 + 人際關係」。職場上的責任義務跟人際就夠人累了,誰還想沒事多加兩大家族的雜事來煩?
對我來說,結婚只是找一個合法的生活伴侶而已,跟戀愛有時候可以不畫等號。但是沒有基本的「愛」的感覺,愛的誘因,我又沒辦法跟對方晨昏共度。能夠真的把「結婚」當成是人生另一段必須耗去全部心力認真對待的歷程的人,有多少呢?
我相信有很多人是具備這種誠意的,自然也有很多人是根本沒想清楚,只是人云亦云地以為「結婚生子是人生必經的過程」,結果製造了無數的社會問題、問題小孩,心理有病的大人。
再說一個案例,是友人的妹妹C女。
C女因為是么女,所以家裡對於她高中畢業一直沒辦法把工作做長久,覺得沒輒﹙因為有友人這個長姊在賺錢養家了﹚。C女上網聊天跟網友一見鍾情,不多久就回家說要結婚了。
C女的父母也是那種覺得「女大當嫁」的傳統人,就歡歡喜喜把女兒嫁了,嫁妝呢,不用說當然又是我那位苦命友人存的辛苦錢。C女嫁到外地之後,馬上就懷孕了,於是順理成章不用上班,在家賦閒。結果就跟B女一樣,因為無所事事只能上網,被婆婆嫌得一無是處。
跟她一見鍾情的老公,為了養家活口當然也就出門工作了,但是工作卻有一搭沒一搭的﹙因為年輕又沒有專業﹚,而且賺的錢都自己花掉,反正家計有老媽扛,他仍像婚前那樣把錢花在自己的物欲上,而且,看到新的三C產品就想買,結果經常賺兩萬花四萬,不夠付卡費就叫老婆出。很快C女的嫁妝私房就全花在替老公還卡債上了。
然後,孩子出生了,雖然婆婆幫忙帶,仍然嫌C女沒用、吃閒飯,總之婆婆就是看C女不順眼,C女則消極抵抗,她原本就不是個積極的人,家事能不做就不做,除非人家叫她做,否則她根本裝死不想碰。然後,更離譜的是,人家問她為何不煮飯?她說,「老公沒給家用,我沒有錢買菜,怎麼煮?」
當她的孩子也不肯叫她媽媽,甚至學著婆婆的口氣罵她「廢物」,她覺得自己受到排擠,丈夫又自私不爭氣,於是頻頻回娘家哭訴,心疼她的媽媽只能再塞錢給她;只是她有了錢就是幫老公還卡債,如此惡性循環。當她娘家再也拿不出錢給她填那個錢坑時,她就成了婆家的米虫跟出氣筒,她自己也不知道反省,只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她,不是她不爭氣。
然後,就整天嚷著要死、要死,最後被婆家趕出來,幾個月以後就簽字離婚了。
C女回娘家以後,依然不願意去上班,不是嫌工作時間太早爬不起來,就是嫌錢少。總之,她還是不覺得問題出在她自己身上,家裡的人責罵她、她就以「我有憂鬱症是病人,你們要同情我」當擋箭牌,裝出一副要死不活的態度,變成家人的負擔。
C女很年輕嗎?不,她結婚時也有廿五歲多,目前三十歲。一個三十歲的女人,沒有自信、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只做過總機之類的但做不久﹚,不肯吃苦,當初嫁人也只是因為錯以為婚姻可以解決她的人生問題──找不到好工作、被父親責罵打壓的委屈,結果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最後滿身是傷痕,回家繼續成為家人的頭痛根源。
結婚沒有好或不好,哪裡都有婆媳問題,就算是我自己的姊姊妹妹,她們有高學歷、好的工作能力,也一樣會遇到不講理的婆婆,只為了傳宗接代不顧他們養得起養不起,不肯再生就惡意對待媳婦跟孫女,但她們都沒有逃避婚姻問題,也沒有把問題丟給別人,一樣努力工作、照顧家庭;至少她們對婚姻沒有錯誤的期待,很認份、很清楚地面對著人生問題。
老姊是全職家庭主婦,但沒人敢當她是米虫,因為她把家庭照顧得很好,即使她煮的菜不入流,但至少老公小孩愛吃;老妹沒替夫家添丁、但她把兩個女兒跟老公照顧得很好,也是家裡經濟來源之一,跟老公一起互助合作,經營著兩人都想要的生活。
曾有同事為了重病的祖母沖喜而結婚,婚後又一口氣生了三個孩子﹙其實祖母早就在他結婚生第一個孩子之後就不在了﹚,等到被家庭負擔壓得透不過氣時,抱怨著說,
「要不是為了奶奶我才不要結婚,後悔死了。」
可是,這不是自己的人生嗎?自己做的決定﹙不管當時影響作決定的因素有多無奈﹚,人的一生不都是各種抉擇的關口嗎?過了這一關,還有那一關。既然選了那條「不歸路」,就好好走下去吧!怨一生也是過一生,樂觀點去看待、就樂觀過一輩子。
真的撐不下去,就尋求正常的解決管道,千萬不要再製造社會問題跟悲劇了。結婚好嗎?不結婚好嗎?看你自己怎麼想了。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