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願失業3年,也不願意打工....值得深思的文章
情願失業3年,也不願意打工....值得深思的文章
不錯的論訴觀點,犀利了點,但值得看
因為經濟不景氣的關係,很明顯的今年來面試的求職者增加了不少,在面試過為數不少的求職者後,令我十分驚訝與百思不解的是,竟然有人失業超過3年.
我問他:你沒想過去超商或加油站先打打工嗎?也許工地也行?
他說:從沒想過耶.
我問:為什麼?
他說:我是碩士,到那種地方工作哪行啊,那不算是一份真正的工作啦,只是打工.
我問:那你這三年怎麼過生活呢?
他說:當然是吃家裡啊,阿就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阿.
我問:所以你情願讓家裡養,也不願意打打工減輕家裡負擔嗎?
他說:打工也不能賺多少,等找到好工作時在補償他們.
我問:那如果你被錄取了,你覺得怎樣把工作做好?
他說:應該不會很難吧!會嗎? (我聳聳肩) 阿就努力做啊.
我: ........所以.....還有嗎?
他說:基本上就是把長官交代的事盡力完成,然後盡量不要出錯,或是留晚一點,如果必要的話.
我:那你覺得什麼是必要呢?
他: 嗯...這很難講耶.就看公司要求啊.如果其他人都留著,你也不好先走吧.
我:好..最後我請問你一個問題,你覺的你今天面試的表現如何?
他:應該..還OK啦..還可以吧.不好嗎?
我:哈哈..這個問題是問你,是給你回答的.
當然,想也知道這傢伙,不會被錄用,但是他卻代表了某些現象與事實,因為很多人其實跟他大同小異,只是他失業最久,在面試過程,我連他的專長與學經歷都不想看,因為一個讓自己失業3年靠家裡,卻不願意付出,只因為他認為他是了不起的碩士,不可以屈就,更渺視所謂打工性質的工作,那我認為用這種傢伙就是我白痴,公司也可以收一收了.
曾經有位業界長輩告訴我: 我公司用人,管你什麼碩博士,一率都要從最基層的業務幹起,因為這是整個公司最重要的職務,比董事長還重要,如果你找不到工作,你什麼都不是啦,2年後能存活的,才代表你有基本的實力,這時候碩博士學歷,才有價值啦,我也是借由這樣的關卡告訴員工,學歷的意義,是要經的起考驗,碩博士,沒有你們自己心中想像的那麼了不起啦.哈哈哈.有時候我認為這修高學歷的,還沒有黑手有價值咧.
那時候我體會還沒那麼深,現在我了解了,有些人,寧願失業,也不願往別的方向或領域去挑戰,寧願抱怨生氣,自怨自哀,也不能接受,也許打打工,做做業務,也是很好的機會.嫌萬把塊少,所以什麼也不做,甚至冠冕堂皇的大說叫,因為找不到好工作,廢話,如果有好工作,誰願意讓出來呢?好工作是做出來的,只有把工作做好,沒有好工作,就算有,你也做不來,你認為你有那樣的條件嗎?只有你有嗎?
現在新聞每天都在報失業率如何如何,政府如何無能,所以好像失業的人,都應該怪環境怪政府,怪隔壁老王,因為他也去跟你搶工作,難道失業的人你不該好好檢討自己嗎?你為什麼會失業?你真的找不到工作嗎?還是你不想做?你確定你真的有心一定要有一份工作嗎?去看看現在職缺到底有多少,去看看報紙,人力銀行,多到不行的工作,只是沒有一樣你喜歡,如果你四肢健全,又有一定學歷,智商沒問題,那你失業真是活該,一點都不值得被同情,有興趣你可以繼續裝可憐.
這時代是新戰國時代,是本事 VS 學歷, 是野心 VS 安定, 征服者 VS 上班族 , 新視野 VS 溫室小花 ,
選邊站你都能存活,但是還搞不清楚狀況,還沉浸在媽媽的保護主義,或是自己的安定思想中,認為有什麼工作是穩定的人,並且一心追求的人,你們並沒有錯,但是你們死定了,因為你們將喪失最寶貴的應變力,每個物盡天擇後消失的物種,都是沒有應變力的,只有隨時活再變動的環境下的物種才會留下,所以你可以繼續堅持不變,因為這是你的權利,但不是謀生的條件.
|
12歲的界限---(給所有的父母)
尹萍/天下雜誌
獨立精神
「來來來,我們講清楚,我們家是要採取中式還是紐西蘭式?」
一位台灣移民父親,面對吵著要把頭髮挑染成綠色的十七歲女兒,劃下道兒:「若是採取中式,我養你到大學畢業找到工作,你呢,凡事都聽我的;若是採取紐西蘭式,你愛幹什麼幹什麼,但是現在就給我搬出去!」不用說,這女兒是屈服了。
但是其實這不公平。這女孩十七年來都是按照中式教養法長大,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從來不知外面的風雨。她住在紐西蘭,但沒有真的過紐西蘭日子。
忽然以「搬出去」要脅她,她沒有能力抗拒。
若把這故事講給土生土長的紐西蘭年輕人聽,對方可能不懂:他若要染頭髮,不需要跟他爸媽說,他自己打工賺的錢,要用來染自己的頭髮,不關別人的事。
他頂著新髮型回家,父母看見,即使心裡很不以為然,可能駭笑,可能假裝沒看見,但是絕不敢說「給我滾!」,因為,他說不定真的就搬走了。
紐西蘭是非常年輕的國家,冒險拓荒的精神處處可見。荒野登山長途健行是許多家庭扶老攜幼的年度活動,打獵露營劈柴生火是男孩子應備的技能。做父親的,以及學校老師,唯恐孩子嬌慣,不能在險惡的環境中生存,經? `要帶他們到山林裡去回味「篳路藍縷」的艱辛。在山裡,他們會告訴孩子們,遇到困難,你就得「堅強起來」(Toughen up)。艱難困苦只能當成笑話帶過,叫苦叫累太遜了,得不到同情。
依照紐西蘭法令,十二歲的孩子就可以駕駛農場上的牽引機,十五歲可以申請學習駕照,十七歲可以取得正式駕照,十八歲可以投票、可以買酒。
在學業上,十五歲可以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十六歲可以申請入職業技術學院;十七歲唸完高中,可以申請入大學。一般文理科系只需三年就可畢業,順利的話,這時才剛滿二十歲。
到這時候,很多人的履歷表已經洋洋灑灑,社會經驗也很豐富。
在這個農業國家,鄉下孩子從小就在自家農場上幫忙:清晨三點起床,給乳牛擠奶;下午三點放學回家,又擠一次奶。十幾歲的孩子對各種農業機具都很熟悉,收割牧草、修剪羊毛,是很得力的幫手,完全可以獨挑大樑。這些工作是有酬的,父母報稅時當成薪資支出。
城市居民,則沿襲英國小手藝人傳統,許多行業都像是學徒制。城裡的孩子,十一二歲開始找事,第一份工作往往是送報紙和傳單。此外,看各人父母的職業,或在修車廠,或在咖啡店打工。會樂器的孩子常常在街頭賣藝,才藝更高的在教堂彈管風琴或帶領唱詩。一位牙醫的兒子特別內向害羞,暑假就被派到海邊的度假屋去油漆整座房子和圍籬。
十六七歲的女孩子最常應徵服裝店員工作,超級市場下午三點以後大半員工都是男女高中生(紐西蘭學校下午三點放學)。麥當勞和星巴克、電影院和披薩店,都是這些無技術勞工的求職目標。他們的工資依法是十八歲以上成人的八成,
但工作表現不見得比成人差,因此企業主樂於僱用。
大學生的打工範圍更廣。調酒師、DJ、甚至猛男秀。大學宿舍每層樓有一位助理管理員,都由高年級學生擔任,正式支薪。每個大學生都希望在自己本科範圍內找到實習工作,但實在找不到,在餐廳當侍者也可以湊合。為了賺夠多錢,有的大學生打兩三個工。
沒有打工機會也不必太擔心。紐西蘭政府認為高中畢業就是獨立成人,如果想唸大學,不必倚賴父母,可以跟政府貸款。就算你家是豪門鉅富,政府也不介意,學費、生活費都免利息借給你,每週自動撥款到你帳戶。等唸完書,開始工作賺錢,政府就開始算利息,從你的薪資中扣款。
意思是,你完全可以跟父母決裂。他們不能管控你的前途。
很多年輕人就此脫離家庭,還特意跑到離家最遠的城市去讀書,好避開父母的雷達網;即使仍在本城大學就讀,也可能搬到外面與朋友合租房子住,週末也不回家。
「直昇機父母? v在這個國家不太存在。
有一個男生,到別個城市去唸了一年大學,暑假回家,發現他的房間已被母親改裝成書房,他的床被塞進地下室車庫。一個女生,前腳剛搬進大學宿舍,父母後腳就把同個城市裡的自家房子賣了,兩老搬到澳洲去頤養天年。一對姊弟,分別上了大學和技術學院之後,父母就駕船出港,四海遨遊去了。
年輕人有夢想,難道中年人就沒有?「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現在中年的這一代,當年曾經更叛逆:反越戰、反南非種族隔離、反美國核子潛艇到訪,親身經歷使他們明白,青春如烈火,壓制只能助長其勢。
兩代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自由與獨立不是沒有代價。
這樣長大的紐西蘭人,到了老年,也極為獨立。他們堅決不要成為兒女的負擔,即使老伴已去,老人仍寧願自己獨居。政府也鼓勵他們儘量保持獨立,沒必要不用住進養老院。
教會團體、慈善機構及民間組織就結合起來,為高齡者提供居家服務:為輕度失智者送餐、為癱瘓者洗澡、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打掃清潔甚至種花蒔草。兒女縱然同住一城,也僅是例行探視。這個國家因此沒有快被壓垮的老媳婦,沒有肩挑重擔無可分勞的老女兒,倒是有很多已退休的老志工?
求個人獨立的社會,在傳統華人眼中或許嫌冷漠孤寂,但實質效果上,它比較合理而理性,也比較能寬容和尊重。
舉例說,一位台灣移民父親,發現自己已成年(而仍然住在家裡)的兒子竟然是個同志,痛哭流涕,哀嘆「祖上無德,家門不幸」;而在同一個城市裡,一位紐西蘭白人母親,卻正迎接大學剛畢業的兒子,和他的同志伴侶來家過聖誕節。看著兩個年輕人協力幫她整理花園,這母親歡喜地告訴別的客人,她「好像多了一個兒子」。
這樣長大的年輕人是比較成熟的工作者。當他們開始攀爬事業的階梯時,已經不是菜鳥。有這樣長期社會訓練的傳統,紐西蘭的企業主一向把獨立自主、熟悉職場紀律、工作經驗豐富視為員工的固有條件,近年來卻發現新進亞裔員工有時並非如此。
一位十二歲移民來紐,現已大學畢業的台灣女孩,就被父母保護得太好,進了一家大公司,仍然像個嬌憨的小公主,工作倫理與工作技能兩缺。她的主管非常困惑,私下詢問別的年輕員工:「這台灣女孩是笨還是怎地?我們怎樣才能讓她明白,我們不是在做遊戲,我們有業績要達成?」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