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realme、榮耀、OPPO 新旗艦手機將至,AI 與影像聯盟再掀手機新戰局

管理員 | 手機綜合區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進入 2025 年下半年,在三星、蘋果接連揭曉新款手機,而小米也在 Qualcomm 公布新款運算平台之後,隨即揭曉年度旗艦手機小米 17 系列,包含 vivo、realme、榮耀與 OPPO 也準備公布其新款旗艦手機,更透過與相機品牌或 AI 技術的深度合作,將影像表現與智慧體驗推向新層次。

001Ytvrtgy1i69a0xo3duj61z42you0z02-side.jpg


 

vivo X300 系列:小尺寸旗艦更強悍

vivo 延續「小而強」的旗艦策略,將新一代 X300 定位在過往的「mini」機種,以 6.3 吋輕巧機身搭載聯發科天璣 9500 處理器,並且整合自研影像晶片 BlueImage V3+,強化影像處理速度與色彩準確度。

主鏡頭為蔡司認證的兩億畫素超主攝搭配 APO 長焦鏡頭,前鏡頭則提升至 5000 萬畫素,支援 4K 120fps 10-bit Log 錄影,讓小尺寸手機也能具備專業影像表現。外觀維持 7.95mm 超薄厚度,導入矽負極半固態電池技術與超聲波指紋辨識 2.0,並且預載 OriginOS 6 操作系統,在視覺與 AI 體驗上都有明顯進化。

001Ytvrtgy1i69a15h7k6j61z42yoe8202-1.jpg

 

realme GT8 Pro:聯手 Ricoh 打造「AI 原色影像」

realme 今年的旗艦主力落在 GT8 Pro,更首次與相機品牌 Ricoh Image 合作,共同開發全新 AI 原色影像系統 (AI Natural Color Engine)。

透過 Ricoh Image 長年在色彩學與感光處理上的技術底蘊,GT8 Pro 將能在拍攝時保留更真實的色彩層次與動態範圍,同時利用 realme 自家 AI 引擎進行即時場景辨識與自動白平衡校正。

設計上,GT8 Pro 將導入超窄邊框 AMOLED 螢幕與金屬中框,並且預期延續 realme 的年輕旗艦形象。

007dP9zpgy1i68mneas9zj31o0280e83.jpg

 

榮耀 Magic8 Pro:2 億畫素潛望鏡頭與 Snapdragon 8 Elite Gen 5

即將於 10 月 15 日登場的榮耀 Magic8 系列,確定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Gen5 處理器。其中,頂規的 Magic8 Pro 採用 6.71 吋 1.5K 等深四曲面螢幕,整合 3D 人臉辨識與 3D 超聲波指紋解鎖,並且內建 7200mAh 超大電池、支援 120W 快充。

影像系統部分採用兩組 5000 萬畫素鏡頭 + 2 億畫素潛望式長焦鏡頭的三鏡配置,焦段橫跨 23mm 至 85mm,主鏡頭具備 f/1.6 大光圈,長焦則為 f/2.6,搭配榮耀 自研 AI 演算法,主打夜拍與遠距清晰度表現。

此外,Magic8 Pro 新增獨立 AI 按鍵,可雙擊啟動拍照、長按進入 YOYO 智慧通話介面,結合新一代 Magic OS 10,展現更自然的語音與影像操作整合。

003v0AaFly1i679t9xqunj62gw1e0npd02.jpg

 

OPPO Find X9 系列:與哈蘇共研 2 億畫素旗艦影像

而 OPPO 則將推出 Find X9 與 Find X9 Pro 系列,繼續深化與哈蘇 (Hasselblad) 的合作。此次雙方聯手打造全新「Hasselblad Portrait Master 2.0」演算法,並且採用 2 億畫素、Sony LYT-900 感光元件,主打更細膩的膚色還原與自然景深模擬。

Find X9 Pro 預期將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Gen5,加上 OPPO 自研 MariSilicon X3 影像晶片,支援 4K Dolby Vision 錄影與 AI 影片摘要功能。全系列也將首發搭載 ColorOS 16,並且展現 OPPO 在 AI 與影像雙核心的戰略佈局。

001RJIkpgy1i69zxxf6gzj615o223u0z02.jpg

 

AI × 影像:旗艦競爭的新主軸

觀察今年底這波旗艦手機潮,無論是 vivo、realme,或是榮耀及 OPPO,均凸顯 AI 與影像整合已經成為新世代旗艦手機的競爭主軸。

當硬體效能不再是唯一賣點,各品牌正透過跨界合作與軟體算法差異化,重新定義「智慧手機」的價值。隨著這些新品陸續登場,2025 年下半年的手機市場勢必再掀一場高階旗艦的「AI 影像戰」。

 

Mashdigi

Mashdigi

出生自台灣高雄的楊又肇,以前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主編,以及在各網站頻道以本名或Mash Yang名稱維持提供撰寫、授權內容等身分,持續在網路、科技相關活動、展覽出沒。撰寫內容涵蓋個人感興趣內容,包含手機、網路、軟體、零組件,以及科技市場動態,另外也包含各類惡趣味內容,並且持續關注蘋果、微軟、Google、Intel、AMD、Nvidia等經常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科技廠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