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iWALK 五代 PRO版 直插式行動電源
本篇開箱來自iWalk的第5代iWALK Pro行動電源。
個人手機習慣使用iPhone,此前購買行動電源優先考量的點就是是否帶有iPhone接或是直插設計,利如Ye!! BPS60、Just Mobile Top Gum、Mipow Power Cube 5000等都曾在本網誌上開箱過。
後續買過PD充電器+行動電源二合一的充電產品,近期也曾開箱過Anker 622 MagGo這類Magsafe行動電源,但不變的是始終秉持著能省一條線是一條線的減法精神!
本篇介紹的iWALK 五代 PRO版 直插式行動電源屬於自帶TYPE-C或Lightning接頭,能直接插在手機上充電的產品,沒有額外接線,不需要掛著尿袋,個人覺得方便性還不錯!
這款是朋友推薦的行動電源,所以個人僅入手Lightning接頭的黑色款,但另外向他借了TYPE-C接頭的白色款來充實版面。
包裝上標示型號iWalk 5000P,為支援快速充電的第五代口袋電源,目前共有黑、白及粉紅、粉藍綠(綠湖)、粉綠(叢林綠)、粉藍、奶茶等多種顏色,不過個人覺得除了黑、白(叢林綠勉強)外的顏色都太粉了,不太適合中年大叔在下本人我。
背面則標註產品參數,為了不殘害大家的眼睛,會再補一張官方規格表。
官方規格中標示型號為DBL5000PL的為APPLE Lightning版本,DBL5000PC則為TYPE-C版本。
電池容量在3.7V時為4800mAh,以5V/2A輸出時額定容量則為2800mAh,不同瓦數輸出有不同的額定容量,個人覺得電池標示這領域實在有些複雜,讓人看得霧煞煞。
電量規格之後會再盡個人所了解介紹,先來繼續介紹產品外觀,包裝內部以泡棉保護行動電源本體,充電線等配件則另以黑色紙盒裝。行動電源本體也以膠膜保護,白色款因為是借來的所以膠膜已經拆除。
配件部分有一條雙TYPE-C接頭的充電線、說明書及保證卡,可能是為了搭配舊規格的TYPE-A口蘋果充電器,Lightning版的iWALK Pro另附一個TYPE-C轉TYPE-A轉接頭。
接下來換個場景!
iWALK Pro外型為較圓潤的圓柱體,依形狀個人推測內部使用18650電池。iWALK Pro目前為第5代行動電源,與第4代外觀最主要的差異在改用數位顯示電源電量的觀景窗,其餘規格差異大致上在是否為快速充電及可否外接設備,有興趣了解的可至代理商官網有表列新舊款差異。
行動電源一側為TYPE-C電源輸入孔(Lightning版TYPE-C孔能外接給另一個設備充電),另一側為電源開關/安全充電模式切換按鍵,除此之外無其他按鈕或接孔。
上方直插TYPE-C及Lightning頭使用塑膠蓋保護,塑膠蓋與行動電源本體則使用矽膠條連結,以防止上蓋丟失。
數位電量顯示觀景窗以數字顯示目前剩餘電量,100%滿電量的1會稍微被邊框遮住、99-1%時的數字會稍微偏右等現象,個人覺得是iWALK Pro為了在小小的觀景窗內塞進三個數字而做的妥協,整體應該不妨礙閱讀。
背面標示電源輸出規格,額定能量是17.88Wh,換算額定容量為5V/2880mAh、9V/1200mAh、12V/900mAh。
TYPE-C款:
輸出(幫設備充電)及輸入(幫行動電源充電)都支援5V、9V及12V共3種電壓,最高輸出18W,符合快充的基本要求。同時充放電則只有5V,最高功率10W。
Lightning版:
較為遺憾的是功率輸出最高只有5V/2.4A,約為12W,TYPE-C輸入(幫行動電源充電)則支援5V、9V及12V共3種電壓,最高能以18W功率幫行動電源充電。
不過iWALK Pro僅限Lightning版能同時Lightning及TYPE-C接口雙輸出,即同時幫兩個設備充電,但僅能以最高5V 2.4A = 12W的功率雙輸出。
另外要注意,依標示同時充放電的話Lightning口僅能輸出5V/0.5A,故建議不要邊充電iPhone手機邊幫行動電源充電。
看完複雜的輸入輸出規格,再換個場景來看看實際使用情況吧。
以iPhone 12 Pro為例,iWALK Pro的寬度大約與iPhone寬度相當,接上後不會太突兀。實測連結算穩固,一般使用的晃動不會將行動電源甩出。
電源輸出/輸入時直插接口周圍會亮起白色燈號,以顯示目前處於充/放電狀態。
這裡插播一下iWALK Pro、APPLE Magsafe行動電源及Anker 622 MagGo行動電源的重量、占用體積及電池容量的簡單比較。
首先是iWALK Pro,具有三者中最輕的97-99g重量,但體積受限於18650電池(推測)所以是3者中最大的,不過實際上也只有約104ml。
電池容量為4,800mAh(3.71V),雖然以5V2A輸出時額定容量約為2,800mAh,但對比APPLE Magsafe行動電源3.81V時額定容量為2,920mAh,以比例換算再扣掉轉換消耗,應該也至少能充滿一次iPhone14 Pro,這部分文末再實際測試。
號稱盤中之盤的APPLE Magsafe行動電源,整體相當輕薄,占用體積為本次測量的三款中最小的63ml,但重量僅排第2名。
APPLE Magsafe行動電源最讓人詬病的就是那高貴的價格跟貧瘠的電量,雖然官方沒標示規格,但據其他網站測試,電池容量在3.81V時為2,920mAh,APPLE官方只標示搭配iPhone 14 Pro能充60%電量。
最後是個人之前也開箱過的Anker MagGO行動電源,雖然之前開箱有些人嫌醜,但個人覺得他與一般市面上5,000mAh的Magsafe行動電源外觀其實沒太多差異啊?大家都差不多的外型與厚度。
Anker MagGO具有最穩重的140-145g重量,不過因為採用鋰電池整體占用體積還是略小於iWALK Pro,電池電量為5,000mAh(3.8V),稍微高於iWALK Pro的4,800mAh(3.7V)。
話說為何個人已經有APPLE專武Magsafe行動電源,還要入手非磁吸式的行動電源呢?(APPLE Magsafe行動電源非本人所有,一直以來都只是借來拍攝而已QQ)
首先因為Anker MagGO重量最重,邊充電邊使用手機時的存在感相當強烈,其次是裝上iPhone 14 Pro手機後會增加不少厚度,而增加的厚度對於單手使用手機來說較不方便。
再者Magsafe行動電源的無線充電效率幾乎只有7.5W,而且實際使用後發現...發熱感人,行動電源溫度有感提升(至少在我這款Anker MagGO行動電源是這樣)。
增加的厚度約略等於兩個iPhone疊在一起,如果手不大又習慣單手滑手機的話,會覺得有些受阻,但習慣雙手使用就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不過行動電源發熱就難以避免了。
iWALK Pro則因為充電時掛在手機下方,對個人來說較不會影響手指操作,充電時也僅微溫,不會因為發熱影響使用,都是超級加分的點啊!
但也不得不說,防脫落的保護蓋在背面也是有一定的存在感XD,覺得應該要推出接頭伸縮收納的iWALK Pro MAX版本。
最後是充電測試,將分別測試電源輸入及輸出。
首先將行動電源從85%充至100%,分別使用電壓最高12V及9V的充電孔測試,不同電壓下的充電至行動電源的功率都在8~8.5w左右。
接著測試行動電源輸出(充電至手機),以100%電量的iWALK Pro直插接口充電至殘電量20%的iPhone 14 Pro,並簡單記錄時間與電量的數據。
這部分使用紙筆紀錄就沒圖了,以下為本次測試時間軸:
充電23分鐘後,14 Pro電量增加33%至53%,iWALK電量降低23%至77%。
再24分鐘後,14 Pro增加26%至79%,iWALK降低23%至54%。
再13分鐘後,14 Pro增加9%至88%,iWALK降低14%至40%。
再21分鐘後,14 Pro增加8%至96%,iWALK降低8%至32%。
由於iPhone已進入涓流充電狀態,後面就不再紀錄。
依充電20%至79%計算,耗時約47分鐘,行動電源降低46%電量,iPhone則增加59%電量。以時間來說快充期間大概是1分鐘能充1.26%電,以換電量來說大概是消耗1%行動電源的電能充iPHone 14 Pro 1.26%電量。
依充電20%至88%計算,耗時約60分鐘,行動電源降低60%電量,iPhone則增加68%電量。以時間算大概是1分鐘能充1.13%電,以換電量算大概是消耗1%能充1.13%電量,都略為降低。
最後在iWALK Pro剩餘32%電量時再度檢視其輸入功率,使用最高12V的充電孔,此時顯示充電功率為15W,可能電量更低時才會到18W功率,但還算是有符合其標示有快充輸入的宣傳。
心得
iWALK Pro其具有輕巧、直插方便、容易判讀的數字顯示電量功能,且符合個人對於行動電源夠撐一天即可的容量規格等優勢,缺點個人覺得那個上蓋尺寸能再精簡一些,以及電量輸出規格或許能再提高一些。(但也可能在如此緊密的尺寸再加入高發熱的功能反而會危險?)
但當然iPhone或甚至說各廠手機的配件百百款,請10個人推薦可能會獲得10個不同廠牌產品的答案,充份了解自己的需求及產品優勢才是敗家唯一的真理之路(這不是廢話嗎?)
希望本文已經盡量平實地描述個人的使用感受,且能作為各位看官的參考依據~
個人手機習慣使用iPhone,此前購買行動電源優先考量的點就是是否帶有iPhone接或是直插設計,利如Ye!! BPS60、Just Mobile Top Gum、Mipow Power Cube 5000等都曾在本網誌上開箱過。
後續買過PD充電器+行動電源二合一的充電產品,近期也曾開箱過Anker 622 MagGo這類Magsafe行動電源,但不變的是始終秉持著能省一條線是一條線的減法精神!
本篇介紹的iWALK 五代 PRO版 直插式行動電源屬於自帶TYPE-C或Lightning接頭,能直接插在手機上充電的產品,沒有額外接線,不需要掛著尿袋,個人覺得方便性還不錯!
這款是朋友推薦的行動電源,所以個人僅入手Lightning接頭的黑色款,但另外向他借了TYPE-C接頭的白色款來充實版面。
包裝上標示型號iWalk 5000P,為支援快速充電的第五代口袋電源,目前共有黑、白及粉紅、粉藍綠(綠湖)、粉綠(叢林綠)、粉藍、奶茶等多種顏色,不過個人覺得除了黑、白(叢林綠勉強)外的顏色都太粉了,不太適合中年大叔在下本人我。
背面則標註產品參數,為了不殘害大家的眼睛,會再補一張官方規格表。
官方規格中標示型號為DBL5000PL的為APPLE Lightning版本,DBL5000PC則為TYPE-C版本。
電池容量在3.7V時為4800mAh,以5V/2A輸出時額定容量則為2800mAh,不同瓦數輸出有不同的額定容量,個人覺得電池標示這領域實在有些複雜,讓人看得霧煞煞。
電量規格之後會再盡個人所了解介紹,先來繼續介紹產品外觀,包裝內部以泡棉保護行動電源本體,充電線等配件則另以黑色紙盒裝。行動電源本體也以膠膜保護,白色款因為是借來的所以膠膜已經拆除。
配件部分有一條雙TYPE-C接頭的充電線、說明書及保證卡,可能是為了搭配舊規格的TYPE-A口蘋果充電器,Lightning版的iWALK Pro另附一個TYPE-C轉TYPE-A轉接頭。
接下來換個場景!
iWALK Pro外型為較圓潤的圓柱體,依形狀個人推測內部使用18650電池。iWALK Pro目前為第5代行動電源,與第4代外觀最主要的差異在改用數位顯示電源電量的觀景窗,其餘規格差異大致上在是否為快速充電及可否外接設備,有興趣了解的可至代理商官網有表列新舊款差異。
行動電源一側為TYPE-C電源輸入孔(Lightning版TYPE-C孔能外接給另一個設備充電),另一側為電源開關/安全充電模式切換按鍵,除此之外無其他按鈕或接孔。
上方直插TYPE-C及Lightning頭使用塑膠蓋保護,塑膠蓋與行動電源本體則使用矽膠條連結,以防止上蓋丟失。
數位電量顯示觀景窗以數字顯示目前剩餘電量,100%滿電量的1會稍微被邊框遮住、99-1%時的數字會稍微偏右等現象,個人覺得是iWALK Pro為了在小小的觀景窗內塞進三個數字而做的妥協,整體應該不妨礙閱讀。
背面標示電源輸出規格,額定能量是17.88Wh,換算額定容量為5V/2880mAh、9V/1200mAh、12V/900mAh。
TYPE-C款:
輸出(幫設備充電)及輸入(幫行動電源充電)都支援5V、9V及12V共3種電壓,最高輸出18W,符合快充的基本要求。同時充放電則只有5V,最高功率10W。
Lightning版:
較為遺憾的是功率輸出最高只有5V/2.4A,約為12W,TYPE-C輸入(幫行動電源充電)則支援5V、9V及12V共3種電壓,最高能以18W功率幫行動電源充電。
不過iWALK Pro僅限Lightning版能同時Lightning及TYPE-C接口雙輸出,即同時幫兩個設備充電,但僅能以最高5V 2.4A = 12W的功率雙輸出。
另外要注意,依標示同時充放電的話Lightning口僅能輸出5V/0.5A,故建議不要邊充電iPhone手機邊幫行動電源充電。
看完複雜的輸入輸出規格,再換個場景來看看實際使用情況吧。
以iPhone 12 Pro為例,iWALK Pro的寬度大約與iPhone寬度相當,接上後不會太突兀。實測連結算穩固,一般使用的晃動不會將行動電源甩出。
電源輸出/輸入時直插接口周圍會亮起白色燈號,以顯示目前處於充/放電狀態。
這裡插播一下iWALK Pro、APPLE Magsafe行動電源及Anker 622 MagGo行動電源的重量、占用體積及電池容量的簡單比較。
首先是iWALK Pro,具有三者中最輕的97-99g重量,但體積受限於18650電池(推測)所以是3者中最大的,不過實際上也只有約104ml。
電池容量為4,800mAh(3.71V),雖然以5V2A輸出時額定容量約為2,800mAh,但對比APPLE Magsafe行動電源3.81V時額定容量為2,920mAh,以比例換算再扣掉轉換消耗,應該也至少能充滿一次iPhone14 Pro,這部分文末再實際測試。
號稱盤中之盤的APPLE Magsafe行動電源,整體相當輕薄,占用體積為本次測量的三款中最小的63ml,但重量僅排第2名。
APPLE Magsafe行動電源最讓人詬病的就是那高貴的價格跟貧瘠的電量,雖然官方沒標示規格,但據其他網站測試,電池容量在3.81V時為2,920mAh,APPLE官方只標示搭配iPhone 14 Pro能充60%電量。
最後是個人之前也開箱過的Anker MagGO行動電源,雖然之前開箱有些人嫌醜,但個人覺得他與一般市面上5,000mAh的Magsafe行動電源外觀其實沒太多差異啊?大家都差不多的外型與厚度。
Anker MagGO具有最穩重的140-145g重量,不過因為採用鋰電池整體占用體積還是略小於iWALK Pro,電池電量為5,000mAh(3.8V),稍微高於iWALK Pro的4,800mAh(3.7V)。
話說為何個人已經有APPLE專武Magsafe行動電源,還要入手非磁吸式的行動電源呢?(APPLE Magsafe行動電源非本人所有,一直以來都只是借來拍攝而已QQ)
首先因為Anker MagGO重量最重,邊充電邊使用手機時的存在感相當強烈,其次是裝上iPhone 14 Pro手機後會增加不少厚度,而增加的厚度對於單手使用手機來說較不方便。
再者Magsafe行動電源的無線充電效率幾乎只有7.5W,而且實際使用後發現...發熱感人,行動電源溫度有感提升(至少在我這款Anker MagGO行動電源是這樣)。
增加的厚度約略等於兩個iPhone疊在一起,如果手不大又習慣單手滑手機的話,會覺得有些受阻,但習慣雙手使用就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不過行動電源發熱就難以避免了。
iWALK Pro則因為充電時掛在手機下方,對個人來說較不會影響手指操作,充電時也僅微溫,不會因為發熱影響使用,都是超級加分的點啊!
但也不得不說,防脫落的保護蓋在背面也是有一定的存在感XD,覺得應該要推出接頭伸縮收納的iWALK Pro MAX版本。
最後是充電測試,將分別測試電源輸入及輸出。
首先將行動電源從85%充至100%,分別使用電壓最高12V及9V的充電孔測試,不同電壓下的充電至行動電源的功率都在8~8.5w左右。
接著測試行動電源輸出(充電至手機),以100%電量的iWALK Pro直插接口充電至殘電量20%的iPhone 14 Pro,並簡單記錄時間與電量的數據。
這部分使用紙筆紀錄就沒圖了,以下為本次測試時間軸:
充電23分鐘後,14 Pro電量增加33%至53%,iWALK電量降低23%至77%。
再24分鐘後,14 Pro增加26%至79%,iWALK降低23%至54%。
再13分鐘後,14 Pro增加9%至88%,iWALK降低14%至40%。
再21分鐘後,14 Pro增加8%至96%,iWALK降低8%至32%。
由於iPhone已進入涓流充電狀態,後面就不再紀錄。
依充電20%至79%計算,耗時約47分鐘,行動電源降低46%電量,iPhone則增加59%電量。以時間來說快充期間大概是1分鐘能充1.26%電,以換電量來說大概是消耗1%行動電源的電能充iPHone 14 Pro 1.26%電量。
依充電20%至88%計算,耗時約60分鐘,行動電源降低60%電量,iPhone則增加68%電量。以時間算大概是1分鐘能充1.13%電,以換電量算大概是消耗1%能充1.13%電量,都略為降低。
最後在iWALK Pro剩餘32%電量時再度檢視其輸入功率,使用最高12V的充電孔,此時顯示充電功率為15W,可能電量更低時才會到18W功率,但還算是有符合其標示有快充輸入的宣傳。
心得
iWALK Pro其具有輕巧、直插方便、容易判讀的數字顯示電量功能,且符合個人對於行動電源夠撐一天即可的容量規格等優勢,缺點個人覺得那個上蓋尺寸能再精簡一些,以及電量輸出規格或許能再提高一些。(但也可能在如此緊密的尺寸再加入高發熱的功能反而會危險?)
但當然iPhone或甚至說各廠手機的配件百百款,請10個人推薦可能會獲得10個不同廠牌產品的答案,充份了解自己的需求及產品優勢才是敗家唯一的真理之路(這不是廢話嗎?)
希望本文已經盡量平實地描述個人的使用感受,且能作為各位看官的參考依據~
廣告
網友評論 0 回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