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eSIM 遲遲不見普及 網友怒斥轉移一次收 300 元根本暴利

ePrice 網爆 | 手機綜合區
自 2015 年 eSIM 技術首次被商業應用在行動裝置上,迄今已經過去將近 8 年。然而 eSIM 在台灣的普及率仍然相當低,根據 NCC 的統計,各業者使用 eSIM 的用戶數最高只有約 1%,不少人認為這與每次更換、維修手機都要付費 300 元重新申請一次的現行規定有關,讓不少消費者大喊麻煩又傷荷包,近日有網友在 PTT PO 文抱怨換 eSIM 收費根本暴利,引發不少人的共鳴,不過也有部分人表示理解。 

L_af3c4ac8-0148-4fa3-9bf4-c201d7b1aafb.jfif

 

換 eSIM 收費合不合理?

最近有網友在 PTT 發文怒斥三大電信公司,不解為何換 eSIM 需要收費 300 元,對比實體卡片的製作成本,原 Po 認為 eSIM 不過就是掃個二維碼,幾乎就是沒有成本的生意,質疑此舉涉及聯合壟斷,傷害大眾利益,且從環保的角度出發,也應該給予折扣才對。

Po 文一出引發不少網友共鳴,紛紛留言表示讚同:「國外不用收費,台灣被當凱子」、「300 超盤,我 ok 你先換」、「收錢還好,但我要換手機能不能不用跑門市」、「在美國換機都不用錢,只能說台灣有台灣的玩法」、「實體 SIM 換機 0 元 30 秒,eSIM 卻要 300 元?」、「eSIM 在美國確實免費,而且上網下載就好,為啥台灣搞那麼複雜」、「算不上無本生意,但絕對暴利」、「手機送修理,移一次;修好,再移一次,哇,賺 600」。

不過也一派網友認為,這個 300 元的收費有其合理性,表示:「消費者的角度就是掃個 QR 碼而已,沒看到背後的安全程序」、「換個卡 300 還好吧」、「這也不是電信業者在賺的好嗎」、「使用的人太少,成本無法攤平降低」、「之前也有質疑,以為零成本,可是後來看到 NCC 的說法蠻有道理的。」

 

NCC 與電信業者協商改善

針對收費問題, NCC 曾經在 2019 年做出解釋,表示 eSIM 可遠端發卡的特性,雖可免除實際 SIM 卡物料成本,但因遠端傳送 eSIM 設定檔資料所要求之資安、驗證技術相當複雜,目前僅全球行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認證之平臺得發行 eSIM,國內電信業者亦需支付該平臺定期系統維護費、每次下載之電子序號費及下載費等費用,故 eSIM 在尚未普及前,仍具一定成本。

面對消費者的不滿情緒,NCC 今年曾與電信業者協商 eSIM 調整收費,除了原本首次申請或換發 eSIM 免收費外,自今年 4 月開始手機維修用戶更換 eSIM 卡也不需收費;部分電信也承諾每 5 年可免費換發 eSIM 一次,其他包括續約用戶、VIP 用戶更換 eSIM 也無須收費。而針對每次換 eSIM 卡都要帶著雙證件跑到門市辦理的麻煩,中華電信亦有推出線上 eSIM 換卡服務,雖免跑門市但還是得付換卡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