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玩/Osmo Pocket 輕巧、簡單有趣的隨手三軸拍攝工具

管理員 | 手機綜合區
【此文章來自:Mashdigi

今年11月底正式對外揭曉的Osmo Pocket,是DJI第一款針對隨手拍攝打造的迷你手持拍攝裝置,雖然僅有巴掌般大小,但卻著實採用DJI用於空拍機的三軸穩定相機設計,讓使用者能更輕易地拍攝穩定影片、全景影像,甚至讓使用者快速切換穩定自拍。這次藉由前往夏威夷旅程,筆者也藉由Osmo Pocket實際拍攝影像內容,體驗此款迷你手持拍攝裝置的影像記錄效果。



01.jpg

就DJI先前也能推出多款手持拍攝裝置,甚至推出可直接讓使用者固定手機進行拍攝的三軸穩定器,為什麼還要推出這款迷你設計的Osmo Pocket?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方便。畢竟先前推出的Osmo系列手持拍攝裝置,或是可固定手機進行拍攝的三軸穩定器總會佔據一定空間,隨身攜帶也不算方便,而Osmo Pocket整體設計不過巴掌般大小,甚至可以快速收納放入外套或褲子口袋,加上能快速開啟進行拍攝,對於臨時拍攝需求相對能夠輕鬆滿足。

02.jpg
▲ DJI此次推出的迷你三軸穩定拍攝裝置。

03.jpg
▲ 實際僅有巴掌般大小。

而本身搭載1200萬畫素、1/2.3吋感光元件、f/2.0光圈規格的相機鏡頭,基本上已經能夠對應絕大多數拍攝需求,同時透過100Mbps數據傳輸率更能支援拍攝高達4K@60fps的影片內容,換成4K@30fps格式拍攝的話,更讓單次最長拍攝時間可達2小時左右。

另外,機身上主要實體操作按鍵為長按即可對應開機或關機,單次壓按則對應操作選項的功能按鍵,以及獨立設計的錄影按鍵,其他操作則是透露機身上的1吋觸控螢幕,以上下左右滑動、點按螢幕方式進行操作,同時在錄影過程也能透過螢幕進行即時監控拍攝畫面。

03-2.jpg
▲ 機身上的觸控螢幕,不僅可用於預覽拍攝畫面內容,同時也能對應手勢操作功能

直覺操作介面:



至於要說缺點的話,就是Osmo Pocket本身並不支援遠近縮放拍攝功能,此部份僅能透過使用者以手部或腳步移動方式達成,但是包含自動識別鎖定拍攝物件,並且進行跟拍,或是在自動模式自動識別眼部位置追蹤的拍攝模式,甚至支援縮時影片、慢動作,以及可拍攝180度視角範圍與9張照片拼接的全景拍攝模式,其實也算是提供不少實用拍攝功能。

雖然Osmo Pocket在錄音部分也能記錄清晰聲音,但如果要確保較好的聲音品質的話,建議還是透過配件額外連接麥克風收音,不過如果只是為了記錄一般生活的話,其實內建麥克風就已經有足夠錄音品質表現。

05.jpg
▲ Osmo Pocket實際盒裝大小,基本上跟一般吹球配件相仿。

06.jpg
▲ 保固說明書很巧妙地收納在外部包裝內側。

07.jpg
▲ 實際內裝。

08.jpg
▲ 原廠將說明書、配件仔細地收納在保護盒內。

09.jpg
▲ 實際配件包含手吊繩、線材,以及轉接配件。

10.jpg
▲ 完整線材與配件內容,其中包含USB-C連接線,以及對應Lightning、USB-C的轉接配件。

11.jpg
▲ 可將Osmo Pocket收納保護的收納蓋。

 

連接手機進行更細膩的拍攝操作

在拍攝設定部分,諸如鏡頭歸位校準、俯仰軸控制切換、設定50Hz或60Hz抗拍攝影像閃爍功能,基本上都能直接在Osmo Pocket上完成設定,拍攝過程也能控制鏡頭回到中心位置,或是切換鏡頭拍攝方向,以及拍攝方向跟隨模式,同時也能隨時調整鏡頭跟隨速度,讓使用者能有相當高的操作彈性。

但如果要進行更精細的拍攝操作的話,就必須連接手機使用。

12.jpg
▲ 連接手機後,就能透過手機螢幕直覺操作各類功能,而推薦機種部分,則是建議採用諸如iPhone SE般大小機種,相對方便持握使用。

13.jpg
▲ 配合機身中間可滑開遮蓋,更換對應Lightning接頭,或是USB-C接頭配件,藉此連接iOS或Android裝置。

使用者可以透過機身中間可更換配件的金屬接點,分別安裝對應Lightning連接頭,或是USB-C連接頭的配件,並且與不同連接埠介面裝置連接使用。配合新版DJI MIMO app,預先完成相關設定之後,即可在每此連接裝置時,即可自動進入進階拍攝介面。

在裝置上的進階拍攝介面中,使用者可以透過裝置更大螢幕直覺操作各類拍攝功能,並且能藉由虛擬搖桿操作Osmo Pocket鏡頭上下左右運行方向,相比單純僅以Osmo Pocket進行拍攝操作的話,連接裝置時的操作介面可以提供更細膩,同時能更快速切換不同拍攝功能的操作體驗。

不過,如果是要配合連接裝置使用拍攝功能的話,筆者建議可以挑選諸如iPhone SE般大小的手機連接使用,因此如果手邊還保留過往曾經使用的舊型iPhone,拿來搭配Osmo Pocket拍攝最洽當不過,若手上主要使用手機為iPhone新機的話,還可以直接透過AirDrop功能,將拍攝影片傳送到主要使用手機進行編輯。

除了可將拍攝影片內容藉由各類軟體進行剪輯,DJI MIMO app本身也提供簡單的影片剪輯功能,包含影片片段長度裁減、添加濾鏡、加入音樂,或是標註字幕等,另外也提供預設模版讓使用者直接套入拍攝片段,即可快速生成一組具備風格特色的短片內容。
 


實際拍攝影像


14.jpg
▲3 x 3拼接影像。

04.jpg
▲ 3 x 3拼接影像。

16.jpg
▲橫向4張影像拼接。


定點轉動拍攝:










移動過程拍攝:






透過DJI MIMO app內建模版剪輯短片:




透過iOS內建iMovie app內建模版剪輯短片:



 

周邊配件可能還要再等等

推出Osmo Pocket的同時,DJI其實也宣布推出多款支援Osmo Pocket的專屬配件,包含可讓Osmo Pocket更穩定放置桌面,並且支援藍牙連接功能的底座配件,以及可將Osmo Pocket配合GoPro配件固定的夾具,另外也提供水下使用潛水殼,或是可配合延長桿操作拍攝的手持配件,另外更包含可藉由機身金屬接點,換上可透過實體滾輪操作鏡頭俯仰角的專屬配件,藉此讓Osmo Pocket拍攝使用過程變得更加便利。

但目前DJI似乎僅在台灣提供銷售Osmo Pocket,專屬配件似乎還要等一段時間才會正式引進台灣市場,現階段多半仍處於預購狀態,預期要等到明年1月初才會正常供貨,因此現階段僅能透過Osmo Pocket單機,或是連接手機進行拍攝。

17.jpg

 

相比GoPro HERO系列機種的話?

有些人會將Osmo Pocket與GoPro HERO系列運動攝影機比較,但其實兩者拍攝訴求並不相同。

18.jpg

GoPro HERO系列本身設定可在運動過程中進行穩定拍攝,因此主要透過電子防震方式降低影像晃動,但整體抑制效果相比源自空拍機三軸穩定系統的設計仍有差異,使得Osmo Pocket在一般使用過程的拍攝穩定效果明顯較好,除非也將GoPro系列攝影機架上三軸穩定系統使用,只是這樣就偏離GoPro系列攝影機原本使用訴求。

而Osmo Pocket雖然能藉由三軸系統穩定拍攝,同時也能透過手動控制拍攝角度,雖然也能用在運動拍攝,但相比GoPro系列恐怕少了耐撞、抗摔等使用特性,整體上比較適合輕鬆行走間拍攝,或是進一步的內容拍攝創作使用。

因此真的要說的話,筆者反而比較建議在預算充足之下,同時有更進一步的拍攝應用需求,其實真的可以兩款拍攝裝置併用,藉此拍攝不同形式影片內容,並且配合剪輯創作不同拍攝風格影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