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消費者對藍芽認知度飆升

ePrice 編輯
[消息來源/Bluetooth SIG] 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藍芽技術聯盟)連續第三年委託市場研究機構 Millward Brown 進行獨立調查,了解消費者對 Bluetooth(藍芽)無線技術的認知、態度和應用狀況。 調查訪問了 2,100 名年齡介於 18 歲至 70 歲,並來自日本、台灣、美國、英國及德國的消費者。從這些受訪國家顯示,消費者對 Bluetooth 無線技術的平均認知度由 2004 年的 60% 上升至今年的 73%。 調查結果指出,日本及台灣的 Bluetooth 無線技術認知度特別高,而台灣受訪者對 Bluetooth 無線技術也抱有極佳的評價,他們認為此技術為一項尖端的科技(86%),亦為未來連接無線裝置的技術(82%),同時也能讓生活變得更為便利(74%)。 80% 的台灣受訪消費者注意到行動電話已具備 Bluetooth 無線技術。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與緊隨其後的德國消費者購買 Bluetooth 產品的比率最高。
受訪國家對連接電腦和行動電話的興趣也相對較大,尤其以日本及台灣最為顯著─日本受訪者對連接 MP3 / CD 機和耳機的興趣不斷增加,高於其他國家。雖然日本市面上的 Bluetooth 產品相對較少,但當地的消費者卻最願意為 Bluetooth 功能提高消費。 在日本及台灣,67% 的受訪者瞭解在個人區域網絡(PAN)中連接裝置方面,如何選擇適合的無線技術品牌。相對其他受訪國家,台灣和日本的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會較為重視產品能否支援無線技術。反之,美國及英國消費者在這方面則顯著下跌。 此外,美國受訪者認識 Bluetooth 品牌的百分比首次過半。在過去的調查中,認知度僅由 2003 年的 22%,增加到 2004 年的 41%,直到今年更突破至 58%;另外,英國及德國則擁有最豐富的 Bluetooth 使用者基礎,當地消費者對技術的平均認知度高達 88%。 總而言之,Bluetooth 無線技術除了在美國外,均為受訪者最熟悉的無線技術。而美國受訪者對 Bluetooth 無線技術的認知度,也僅以些微差距(58% 對 62%)落後於 Wi-Fi 技術。 Bluetooth SIG 執行董事麥弗利博士(Dr. Michael Foley)表示:「在供需決定一切的世界,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與實際供應息息相關,Bluetooth 無線技術也不例外。Millward Brown 的研究結果反映消費者對 Bluetooth 產品的需求上升,與目前每週的 Bluetooth 產品出貨量達一千萬的數據不謀而合。」 麥弗利博士進一步表示,「我們感到十分興奮,知道消費者不僅已聽聞 Bluetooth 無線技術,而且也使用其更多先進的應用。我們在 2006 年的目標是加深消費者對 Bluetooth 無線技術的瞭解,不再侷限於無線耳機及行動電話應用;當然,這兩類應用仍將持續大受歡迎。」 受訪的消費者除了對 Bluetooth 無線技術的認知程度有所提升外,亦明白該技術可廣泛套用在不同類型的應用,而不僅限於連接行動電話與無線耳機。 所有國家的受訪者對全新應用,如遊戲、網路及音樂串流的認知正在提升,而同時透過 Bluetooth SIG 認證計劃之認可產品數目,也同步上升。去年 Bluetooth SIG 認證計劃為 358 家公司進行了 852 項產品認證,比 2004 年超出 40%。 其他有趣研究結果 ● 超過三分之二的台灣受訪者擁有最少一個 Bluetooth 產品裝置。 ● 日本消費者針對耳機及汽車裝置內 Bluetooth 功能的識別能力顯著提升,與英美情況相近。 ● 台灣消費者購買配備 Bluetooth 裝置的行動電話比率大幅提升,以 58% 高居各地區之首,而德國以 40% 緊隨其後。 ● 德國消費者對 Bluetooth 商標的認知比率高達 69%,為各國之冠,他們表示在受訪前已見過 Bluetooth 標籤。 Bluetooth 無線技術廣受業界認同 無線業界權威雜誌 Wireless Week 有鑑於過去一年消費者對 Bluetooth 無線技術認知程度不斷上升,實為 Bluetooth SIG 一項重要成就,因此在四月五日於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CTIA 晚會上,把雜誌的業界認可殊榮頒贈 Bluetooth SIG,並由 Bluetooth SIG 執行董事麥弗利博士代表全球超過 4,500 名成員接受頒獎。 這些成員共同確立 Bluetooth 無線技術成為全球最為人知及廣泛應用的短距離無線標準。Wireless Week 雜誌也表揚了 Bluetooth SIG 新推出的體驗圖示(Experience Icon)計劃、更新的消費者教育網站 www.Bluetooth.com、與 WiMedia Alliance 在 UWB 技術的合作,及在整合無線業界所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