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實拍】HTC One 倫敦大英博物館半日遊

Jason | HTC

HTC One 大英博物館半日遊

這一次小編前往倫敦採訪 Nokia Lumia 925 發表會,也帶了我的新 HTC One 同行,它除了是不錯的手機以外,也可以應付我工作上的錄影需求,因為它內建的 HDR 麥克風收音品質還真的很優,已經比我使用的 Sony NEX-6 相機錄影的音質還要好,因此這一次 Lumia 925 發表會中的所有錄影片段,都是我直接拿 HTC One 錄的。

採訪結束後,隔天離回台班機還有半天的空閒時間,因此小編也前往來了倫敦幾次一直都沒去過的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朝聖。大英博物館是全世界最著名也是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其中之一,成立於 1753 年,今年剛好是它的開館 260 週年;它館內的藏品總共有 800 多萬件,不過因為展館不夠大,因此有很大部分的展品是沒有展出的;而根據資料顯示,若以參觀人數計算,大英博物館在去(2012)年共約有 558 萬參觀人次,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巴黎羅浮宮以及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而這次小編就帶著 HTC One 在裡面逛逛,順便跟大家分享由 HTC One 所拍出的實拍照片與影片。

(以下的圖片都可以點圖放大)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6f8098157ba6db79db98be860f64ccaf.jpg
▲ 大英博物館正門,這張照片用了 HDR 模式拍攝。我住的飯店離博物館很近,走路 100 公尺就到了,不過博物館大門的路不是很寬,光看門面很難讓人相信這就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之一。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64d91dea759e9ab0f69c4c443b5c8580.jpg
▲ 驗明正身,這就是大英博物館。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c5d824bf8dca06ce65db058ba28e41b2.jpg
▲ 大門裡面是個很大的廣場,然後可看到仿希臘式設計的主建築,是 1820 年代建造的。這張照片也用了 HDR。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cdff39ace992633d4828736ca1989894.jpg
▲ 進入博物館內,首先看到的就是「大中庭」(Great Court),大中庭頂部採用了 2436 塊三角形玻璃片,拼成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在 2000 年完工;廣場中心則是大英博物館閱覽室,會不時舉辦一些需付費的短期展覽。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05b839f9433f44ff3ba912458ed1f7f1.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9c162515da2945faa626896bb4d6b35b.jpg
▲ 大中庭內部也放置了一些雕像。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58b870f8b91ba7473aaf4215c3805256.jpg
▲ 大英博物館基本上是不用收門票費用的,只有一些特定的短期展覽會收費,不過這些展覽你可以選擇不看。博物館內部常有捐獻箱,上面會寫著「請捐獻五英鎊」,如果你能力可以的話就捐一下吧,當然不捐也沒關係。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c9f6479026fc1fd67406a7cae5a83c4c.jpg
▲ 這個人名為 Lucius Mammius Maximus,它其實是館方放在大中庭內的另外一個龐貝短期展覽的其中一個文物。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6497ac1f36853e16e7f53b98ad5dfe8a.jpg
▲ 這是大中庭的全景拍攝圖片,因為 HTC One 的全景拍攝只能橫向拿著手機拍,不能把手機打直然後橫向拍,所以能拍攝的高度有限,這邊就看不到上面屋頂的部份,有點可惜,不過它拼出來的照片還不錯,看不太出來相片交界的痕跡。(照片中央的圓柱建築就是博物館閱覽室)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25d9f63269835dc0472bdd8ad6df8e2c.jpg
▲ 這張也是用 HDR 拍攝的。在這種高反差的場景,使用 HDR 模式可以拍出更多的細節。
 


【古埃及區】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d39f964184017d6ed70b1e48295e837b.jpg
▲ 小編首先進入最受歡迎的埃及館,一進入埃及館,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塊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它因為在同一塊石碑上刻上了古埃及象形文以及埃及草書、希臘文的翻譯,讓近代埃及學者可以透過比對的方式,解譯出古埃及象形文的意義,所以這塊石碑對古埃及學來說相當重要。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16ee1e65e93fc65af1074d6e5c90444f.jpg
▲ 埃及館裡面也有不少古埃及石棺,雕刻相當精美。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c40cad20dfe274a455e9f9f418db8794.jpg
▲ 埃及最有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半身塑像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79455b56f6790eab2732c14f4024ff9b.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0948693a12d57240e2f6387e96536ced.jpg
▲ 埃及館裡面還有為數不少的動物塑像,左圖這尊貓的銅像叫做「蓋爾 - 安德森貓」(Gayer-Anderson cat),它是古埃及芭絲特女神的化身;右邊則是一隻隼的石像,它是古埃及神話中象徵王者與復仇的荷魯斯的化身。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21f6b1e5787a97489e792e368f51d9cf.jpg
▲ 獅頭人身的戰爭女神賽克邁特的石像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b56737e756d089c6199ad6e963cee3c7.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e837b2bb01db7eab74fbcf685d810d26.jpg
▲ 埃及館也有為數不少的木乃伊,這尊是相當有名的「埃及豔后」:克麗奧佩脫拉七世(Cleopatra)的木乃伊,她也是埃及最後一任法老,最後讓毒蛇咬她自己而自殺身亡。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558d5d36248b8f959d368a3561964d8e.jpg
▲ 古埃及人也有製作動物木乃伊的行為,這邊看到的是兩尊貓的木乃伊。


 

【亞述帝國】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112f57404f378c7d9568509a9d93e56b.jpg
▲ 亞述帝國的斯芬克斯像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6b8bad7fbbc2f4c79f72dcd4543c258a.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60b55f344d0c30c9ee0a3b3d172db6ff.jpg
▲ 這些都是亞述帝國的遺跡



【希臘羅馬】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f36ec09c6674f30d5f7773adcebd4930.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5fe45fc650a99f7226d49ab2d31d82dd.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043d5b1a1b1e90af4d344cf25b74e6b7.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38c14109c2f776383611b6f8561b272f.jpg
▲ 伯里克里斯(Pericles)塑像,他是雅典著名的政治家。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88f39f60541b413f4d4d00da60106e5a.jpg
▲ 海洋女神涅瑞伊得斯(Nereids)的三尊塑像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a795e247b7b933bc19c7f1476b9bac00.jpg
▲ 海神殿(The Nereid Monument)的遺跡重建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bec3e9a244e330b8a3e5df47d92ad902.jpg
▲ 這一整間擺放的都是帕德嫩神廟的遺跡。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084814172f0c67a1d3663889657cb2a1.jpg
▲ 這些雕像是直接從雅典帕德嫩神廟上取下的門楣雕像,目前希臘正在要求英國歸還這些文物。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314975eb6de8b23009f6f03c3fe4d60b.jpg
▲ 維納斯塑像,她在洗澡時不知道被什麼東西嚇到了,所以抱住自己的身體遮掩。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39d8ed3ce8bc90411f8d3b6b55aac2d7.jpg
▲ 另一尊維納斯塑像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308e243b62d2a0c78048790fc7e0616f.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ddeed0e89de2ddc268e000d4943b6d1f.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17d483bba33ff96f7f39a2df2720ed0d.jpg
▲ 有翅膀的希臘女神:Nike。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665bbec19644154f5eb8f5449774e283.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06a8d870e803a7ceda77b75a31ca3868.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194de7859e63d1d1bcaa114aadfa022c.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6b26f924de20bc55d255084039af2b8a.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b509f6c4e085357c86c970a5dac947b3.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a6dc71231d781a68b7d537988223d4d6.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e5ff253fe337e76e071e704de8ea0c18.jpg

 

【亞洲區】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32c2a13e275425a724dcc33494703203.jpg
▲ 斯里蘭卡的多羅菩薩塑像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3dcdb5e94299ffc9f44c5ccb25db2c27.jpg
▲ 可能是印度的濕婆神像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e7199572147dff700c6e798069f1c149.jpg
▲ 印度教象頭神(Ganesha)的塑像。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42a8906ecac292d7fa81a6c49d7029e5.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e180f8d8ff2aa684cbb418ce3106af83.jpg
▲ 這兩隻動物看起來像是在理毛的狗,不過其實它們是獅子喔。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871931e878763ce440a6219f6ab55d81.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c6ec41d01895690426faa615f538c4cb.jpg
▲ 中國從 18 世紀開始就在幫西方國家做瓷器代工的行業,上兩張圖片都是中國製造並且出貨到西方國家的瓷器,可以看到上面的畫工完全就是西方風格,甚至還有基督教主題的,很想在背面貼個「Made in China」的貼紙啊。XD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aa17bfd189a82f9340d9f10b98f0e04b.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4c3c5ce17549b53219b965cc0e016075.jpg

 

【貨幣館】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df04febbcebfc62b13c09fc122b13a6f.jpg
▲ 非洲國家辛巴威曾經經歷相當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速度飛快,逼得官方不得不持續推出面額更大的新鈔票,不過還是趕不上通膨的速度。上面這張圖片的藝術創作,寫了「在錢幣上面印刷比在紙上印刷便宜」,紙鈔的面額竟不如同樣大小的紙張價格,大大的諷刺了這個現象。這面紙鈔牆的紙幣最大面額是 500 億,但他們實際發行過最大的紙鈔面額是 100 兆,在當時這個金額只值 33 美元。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913b6535944c0591484df45720df4211.jpg
▲ 不過要說到歷史上最大面額的紙鈔,要數這張 1946 年發行的匈牙利紙鈔了(圖片左下藍色鈔票)。它的面額居然是「1 垓(ㄍㄞ)」,也就是 1 兆的 1 億倍、或是 1 後面加上 20 個零,弄得小編都要去查對應的中文數字是什麼,因為實在是太大。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7b2fdeeb76c245e8de051236b0929c37.jpg
▲ 這也算是最「大」的錢幣吧?這是 1658 年瑞典發行的「板幣」(plåtmynt),因為當時瑞典是依照銅幣的重量訂出價值,因此如果你需要帶大量的錢在身上,就得拿著這麼一大塊約 6 公斤的銅板到處跑,由於太不實用,後來就改為紙幣了。
 


【鐘錶館】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7a374ac8b59210722ee3e2493e4b2d2c.jpg
▲ 這是最原始的機械鐘模型,靠著重力拉動吊錘、並帶動齒輪運作。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608131386249891afd942d2f10314614.jpg
▲ 製作相當精美的戰船模型鐘。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2d717352128a16eb012a9f0aa87c9226.jpg
▲ 這個時鐘很好玩,它底部是一個刻有之字形溝紋的金屬盤,這個金屬盤會傾斜一邊,並且會有一顆滾珠在溝紋中滑動,當滑動到底部時,金屬滾珠會碰到一根金屬棒,之後金屬盤會整個朝另外一面傾斜,又可以帶動滾珠往另外一邊滑,這樣反覆計時。而滾珠滑完一次的時間是 30 秒,這個時鐘就是利用這個方式計時,感覺像是有點科技版的沙漏,也因此它的準確度不高,但非常吸睛。


▲ 這段影片是由 HTC One 錄製的滾珠時鐘的運作過程影片。

 

【其他】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2bf6776c63a064a148abc55fe4466038.jpg
▲ 用海豹牙製成的西洋棋組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5_HTC-_ad0f2e6bb3ae2d871b89b8cb2a8b32c5.jpg
▲ 騎士雕像

 

利用 Zoe Share 分享照片

用了 HTC One 拍攝了很多照片,想要分享給親朋好友觀賞的話,現在大家都分享到 Facebook、Flickr、或是 Picasa 比較多一點,不過 HTC 也有自己的 Zoe Share。這個 Zoe Share 可以把相簿的 highlight 影片、加上 10 張照片分享上傳到伺服器上,之後可將連結分享給親友,他們用一般的瀏覽器就可觀看影片與照片,算是另一種蠻有趣的分享方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你拍了多少照片,Zoe Share 最多只能上傳 10 張照片(可挑選),而且也不能上傳影片(系統只會自動上傳 hightlight 影片),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2_HTC-_30c8ce5a10116b2ba269f07b16fbe656.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2_HTC-_92fe0dc942d068d142371cacb4e5f28d.jpg
▲ 在任何一個相簿下,點選下方的「分享」按鈕,再選擇「HTC Share」。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2_HTC-_13accfaa2aaf2da567cb2075025af192.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2_HTC-_3609ec94f9f594cc1652d0e80ae48075.jpg
▲ 最多可以挑選 10 張照片,它也會上傳這個相簿的 hightlight 影片。而使用者可以另外寫入分享的標題以及內容。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2_HTC-_b17a263a7c477d44bed14bab8a953697.jpg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2_HTC-_37b324e9f62fc3a47c8f2fe0d9c0fec1.jpg
▲ 上傳完之後,可把連結分享給其他人觀看。

//timgm.eprice.com.tw/tw/mobile/img/2013-05/17/4867972/tunacat_2_HTC-_7bf98bc3a4011cfada63f03b03ce8a0b.jpg
▲ 收到連結的人可直接開瀏覽器觀看,一開始它會秀 highlight 影片,之後會秀出所有照片、拍攝時間以及拍攝地點的地圖,這個連結會保存 180 天,過期就會自動消失。


想看一下小編製作的 Zoe Share 分享頁面的話,可以點一下這個連結

 

小撇步:如何用手機在博物館拍照

※ 大部分博物館不允許遊客拍照時使用閃光燈,因此請養成習慣,在博物館內拍照時把閃光燈關閉,並且使用提高 ISO 感光度或是特定的場景模式(如夜景模式)拍攝照片。

※ 遇到反差過大或者是光源直打過於強烈、背光的場景時,可善用手機的 HDR 拍照模式,常常會有更好的成果。若是手機沒有內建 HDR 拍照功能,可下載一些 HDR 拍照 App 使用,或者可善用觸控測光功能。

※ 博物館內光線陰暗,相機需要拉長快門時間以正確曝光,因此拍攝時請握緊手機,避免震動,免得發生手震現象,若是有這種現象發生的話,可先深呼吸一口氣後閉氣,然後手拿穩拍照,可降低手震機率。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資訊

※ 地址:Great Russell Street, London, WC1B 3DG, United Kingdom
※ 開館時間:每日 10:00 - 17:30(星期五至 20:30)
※ 門票:免費
※ 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