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電訊 i-mode® 用戶數達 22,000 簽約網站突破百家

ePrice 編輯
和信電訊 i-mode 服務自 6 月 20 日推出以來,在行動數據市場上已掀起一股風潮,短短 3 個月的時間,和信電訊 i-mode 的用戶數已達 22,000 戶,這張漂亮的成績單不僅證明和信電訊 i-mode 是一項成功的策略,i-mode 成熟的商業模式在無線網際網路市場已然建立。和信電訊預估年底前用戶數將突破 5 萬戶,並在明年 3 月達到 10 萬戶的臨界突破目標,用戶數也將大幅成長,行動數據服務市場將更臻成熟。 i-mode 發展對行動數據服務具指標意義 和信電訊董事長辜成允強調,和信電訊堅信語音服務日趨飽和後,無線網際網路服務必成為電信市場決戰優勢。和信電訊目前正全力發展無線數據服務,而 i-mode 用戶的成長不僅增加了數據的傳輸量,根據資料的統計,用戶申辦了 i-mode 以後,語音服務的使用狀況,也同樣獲得大幅度的提昇,這也再次證明和信電訊推出 i-mode 是前瞻的策略,而 i-mode 的成功,對於媒體與業界開拓行動數據服務市場,以及整個台灣電信產業的發展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經過3個月的市場考驗,和信電訊 i-mode 用戶數已達22,000人,這使得和信電訊GPRS總用戶數成長至 52,000 人。另一方面,i-mode 簽約網站更一舉突破 100 家,且 i-mode 的個人網站已達 250 個。這些具體的成長給予和信電訊相當大的信心:因為 NTT DoCoMo 推出 i-mode 3 個月後,普及率達日本當時人口的高於 0.1%;和信電訊的 i-mode 則是推出 3 個月後達 0.1%,與 NTT DoCoMo 相當。 在使用習性方面,和信電訊 i-mode 用戶平均每人訂閱 2.2 個付費服務,52 % 的用戶至少訂閱一項付費服務;相較於 NTT DoCoMo 推出 18 個月,平均每人訂閱1.07個付費服務,48% 用戶至少登錄了一項付費服務相較之下,和信電訊 i-mode 在內容吸引力以及使用者接受度上,均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此外,由每月帳單中發現,用戶使用 i-mode 後,平均語音撥出通數成長 17%,顯示 i-mode phone to 的功能帶給用戶實質的便利。 內容供應商相繼投入 簽約網站已突破百家 i-mode 服務自 6 月 20 日推出以來,官方網站 ( official site )的數目已從最初的 87 家快速成長,目前已經突破百家。內容供應商( Content Provider )的相繼投入及參與意願的大幅提昇,不但提供 i-mode 更豐富多元的內容,這三個月來內容供應商的表現也同時反映在其營收成長上,這顯示 i-mode 無疑是內容供應商、電信業者以及消費者之間最佳三贏合作模式的平台。不斷加入表示對 i-mode 的肯定,消費者對 i-mode 所提供的高品質內容與服務也有相當滿意的回應,這些良性的互動,共同促進了 i-mode 的發展。 i-mode 用戶男女比例 1.3:1 與一般行動電話比例相近,行銷策略奏效 和信電訊 i-mode 用戶的男女比例是 1.3:1 ( 44% : 34%),與一般行動電話用戶之比例相近,完全沒有科技類新產品導入市場時,男性接受程度高於女性之傾向。強烈顯示 i-mode 推出時,即設定 i-mode 為男女皆適用的行銷策略奏效,受到市場男女用戶廣泛接受,而且 i-mode 操作方便易於使用,幾乎沒有學習門檻,任何人都能立即上手。 用戶年齡層分佈平均 顯見消費者接受程度高 根據和信電訊對使用者資料所作的分析顯示,目前 i-mode 用戶以 20-34 歲最多,佔了 60%,其中 20~24、25~29 以及 30~34 歲的用戶分別佔有使用者總數的 24%、24% 及 17%;35~39 歲以及 40~44 歲的用戶也各佔 11%,可見 i-mode 服務在全體消費者來說接受的比例相當平均,內容的設計與規劃均能符合各年齡層對於行動數據服務的期望。 網路手機提供即時服務 鈴聲、圖片、新聞、占卜、電玩最受歡迎 在最受歡迎的 i-mode 服務方面,以鈴聲、圖片、新聞、占卜、電玩的人氣指數最高,反映出 i-mode 個人化、即時更新及人性化操作介面的特性。鈴聲下載在所有的年齡族群均排名第一名;而即時新聞在 25~44 年齡族群均進入前三名,顯見此一正值職場菁英的年齡層對即時新聞訊息的需求。根據網站訂閱的分析,我們發現 i-mode 用戶中,20-29 歲的人多喜歡偶像明星圖片下載及交友網站;實用性的地圖服務則隨年齡層的增加而遞增,小於24歲和高於 40 歲的族群對於和戀愛主題相關的占卜較有興趣。特別的是在 20~34 歲的年齡層中,104 人力銀行也排名在相當前面,足見失業率高的社會環境下,年輕人急於尋找工作,i-mode 的即時與便利性在短時間內亦成為用戶最方便的隨身工具。